有的大股东把股票都质押了,套现了几十亿,任其股票下跌,是不是不看好自家公司的变相减持?股民该怎么办?

蓑笠翁31473457


对于这种高比例质押的大股东,我觉得有一个算一个,股民能做的事情就是赶紧跑,一分钟都不要多停留。

原因很简单,一个公司的大股东把股票都质押了,套现了几十亿,有且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大股东上市就是为了套现的,上市完成就打算把股票卖掉自己逍遥快活去,但是限售股又不能立刻卖掉,只好把股票质押了,搞变相减持;第二,大股东是想认真经营公司的,怎奈何公司确实不景气,现金流出了很严重的问题,逼得大股东只能把股票都质押了,设法融资来救场,可惜公司还是扶不起的阿斗,所以股价才会一直下跌,大股东也回天乏术。

上面这两种情况,第一种不用多说了,这种公司应该早点从A股退出,大股东也应该被问责,因为他上市融资的目的不纯,如果涉嫌欺诈上市的话,还应该让大股东赔偿受损失的股民;第二种的话,大股东倒是想把公司救活,问题是就算大股东真把公司救活了,也一定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股民没必要一直把资金浪费在这种渺茫的希望上,还是用脚投票,配置龙头公司热点股票为佳。


速读财经


别看上市公司大股东账面资产几十上百亿的,这都是按股票价格x持股数算出来的,并不是实实在在的现金。马云371亿美元身价,他能一次性拿出100亿人民币么?肯定不可能,10亿不周转一下都可能有难度。



但企业上市了,不管什么原因成为大股东的,身价总是有了,不管是自己生活还是其他投资用途,对资金的需求也就更多,一面是账面上有钱,一面是需要钱,把账面上的钱变成实实在在的钱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卖掉一部分股份换成钱,但对于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这件事情,证监会管理的非常严,有专门的高管减持规定,对高管什么时候可以减持,一次最多减持多少等做了明确规定。2017年5月27日发布的《高管减持新规》 更是做了细致规定。

比如大股东在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比如公司上市一年内高管不得减持公司股份等等。这一系列的目的是为了稳定股市,因为大股东减持往往都会被市场充分解读。比如马化腾减持1%腾讯股份,市场上会怎么认为?

哎呀,马化腾都减持了,说明现在的股价是高点了,说明他对腾讯未来发展没有信心了,要不然为什么会减持呢?1%尚且这样,更何况持续减持更多股份呢?



所以一般情况下,公司大股东大笔减持都会被市场认为是对企业未来缺乏信心的表现。

但大股东又需要钱,怎么办呢?

股权质押给大股东提供了非常好的股份变现机会。既不用经过证监会,也不会引起市场恐慌,所以股权质押成为很多企业大股东股权变现的方法。

原因也是有两种,一是拿出现金再投资,二是对自家公司未来经营没信心。就目前的情况看,更大概率是对公司未来没信心,所以遇到这样的公司,坤鹏论建议你也不要买了,大股东都没信心,你凭啥能力挽狂澜?


坤鹏论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而且对于国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里边有很深层次的原因。别管什么商业项目,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取丰厚的收益,这是最根本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那么公司上市也是一样,很多公司为了上市花费了巨大的成本,其实看重的就是上市公司的溢价效应,很多公司在没上市之前,默默无闻,没有人关注。实现了上市融资之后,那就是乌鸦变凤凰,公司的市值翻着倍的往上涨。如果看一下最近上市的公司,有的股票出现13或者14个涨停,让很多大股东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市场的佼佼者,资产翻了多少倍。



付出就要有回报。在股价处于高位的时候,大股东减持一部分股份或者把股份质押换取资金,也是一种商业行为,至于说对于未来公司前景发展看不看好,那是另一种态度,这里就不便评说。

虽然管理层对于大股东抵押和减持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在合法的范围内,确实有这样的通道,对于背后的目的或者想法,那就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了。但对于普通股民来说,A股市场是一个投机行为比较浓厚的证券市场,普通股民基本做的都是价差收益,也就是所谓的炒股,只要你能够在股票中获得了价差,至于这支股票未来发展有没有前景,大股东有没有信心?这些都不是你所要考虑的问题,你只要能够做到最简单的低买高卖就可以了,至于说百年企业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小散李大鹏


评论员门宁:

大股东质押,并不代表大股东不看好上市公司的发展,质押本质上还是一种借贷行为,只不过是用了自家的股票做抵押物而已。

总体而言这种行为是中性偏空的,质押的潜在用意就是换取流动性,类似民间抵押贷款,一定程度上表示大股东或企业现金流不充裕,需要通过质押股票来缓解。质押率越高,说明大股东资金链越紧张,越容易出风险,今年就有不少大股东质押爆仓。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当机构勾结上市公司高管大股东一起坐庄时,就会把股份抵押!目的就是一个可以让机构放心做庄。股票都抵押啦,谁来砸盘?说白了就是大股东对机构的一种变相的承诺!

多数大股东是担心质押爆仓的,因为这些股票是他们的主要财产,决定了对公司的控制权。当质押爆仓时,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财富,还可能是公司的控制权。

股民们该怎么办呢?可以研究一下大股东质押的资金用途,如果是用来支持上市公司发展,反而可以看作利好。


首席投资官


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不道德行为,也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股权质押表面上看起来是冠冕堂皇的为企业解困,实际上当成一部分企业通过股市合法敛财的工具,特别是对那些经营和管理已步入膏肓的企业来说,你好好干是死的结果,如果不好好干,从股市里股权质押套现部分资金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比等死要强,只要套现了万一破产了这个钱有企业和银行担着,而且谁还把他不能怎么样,像2018年这样一些企业到了平仓线,反而是银行在为企业干坏事买单,这么好的买卖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这个过程最受益的是企业的大股东,最倒霉的是股民,你想啊你的股权质押越接近平仓线的时候,跑路的人就越多,股价下跌的也就最厉害,今天有很多股权质押面临风险的股票最后几乎都是连续跌停式的向下,这个时候股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钱这样一点点的没了。

对股民来说,以后参与一定要看上市公司的质地,根据概率一般质地越差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就越大,未来崩溃式下跌的概率也就偏高,这个时候大家选股一定要看上市公司质量,一般蓝筹股和白马股发生这样风险的概率相对偏低,垃圾股和题材股概率相对高一些,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去选择。


春意萌生


如果是过去股价高的时候质押的股票,加上大股东也没有心思要将公司做大,没有什么斗志,那么这些被质押的股票,大股东可能不会在乎,因为无心经营,公司将来只能越来越差,越来越不值钱,而股票在高位质押套现了,等于大股东锁定了不贬值,这种情况下,大股东更希望质押的股票被强平,因为强制平仓后,这些股票跟他就没有干系,公司也跟他无关,等于彻底脱身,当然,前提是大股东几乎全部质押所有股票。

对于这种大股东通过质押减持股票的公司,股民应该深入了解这家公司,确保大股东是否有心经营公司,是否能够讲公司管理好,如果看不出来一家公司大股东的态度,不要买这家公司的股票,自然避免了公司被抛弃的后果,找那些确定不会被大股东抛弃的公司来做投资目标更靠得住。

要判断大股东的心态,需要深入了解,也需要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否则看不出来。


西格玛的化学


大部分股票质押是民营上市公司,他们都有强烈的套现欲望,比如上市前股票值1亿,上市后股票市值就能达到50亿,甚至上100亿,财富一夜之间如此的暴增,作为你会怎么样?全部或部分套现就是必然。直接套现证监会有严格的要求,甚至引起市场强烈的反映,对大股东不利。曲线质押套现就是一个不错的选项。把股票质押给有关金融机构比如银行,证券公司等,套取现金,当然大股东也希望把企业搞好,但万一搞不好,对自己也没有影响,因为股票已给有关金融机构。大不了不要这些股票就是了。

民营企业为了上市也是挺不容易的。

股民该怎么办不就清楚了。


胡侃老张


这轮救市政策原本希望能盘活上市公司,解除市场质押风险,让上市公司持续经营,结果却成了不良居心者的套现工具。原本好意的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成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令人心寒,要知道上市公司大幅减持,不仅会给市场带来抛盘,更是反映股东对未来股价的不乐观,如果连股东都不看好,我们有何理由看好。

比如光洋股份11个交易日10个涨停板,刚接棒成妖王,昨天股东就宣布直接减持近6%,套现超过3亿,精准减持令人叹服,而减持的结果就是今天直接一支跌停板。(如下图)

除此之外,还有的是利用国家纾困资金的政策,借机减持,这种就更没有节操了。典型的就是博天环境。11月9日,获得5千万纾困资金;11月20日,三大股东就迫不及待地减持,减持股份高达31.36%,金额高达20亿。(如下图)

更有一些个股是是一边喊着回购,一边拼命减持,甚至减持额度远超回购额度。例如启明星辰。10月16日,发布了回购预案,公司拟斥资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进行回购。11月13日、11月19日大股东就合计减持2.7亿元,远大于公司公告拟用于回购的金额。

对这种恶意减持行为,监管就应该严格查处,否则很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他们不仅损害自家投资者的利益,还侵蚀市场对救市政策的信心。而对于股民而言,要记着实时跟踪最新动态,一有减持行为,就赶紧离场。


侯贤平


A股市场,上市公司质押自己股票的情况是路人尽知的事情。我查看了一下上交所在今年6月份的一篇公告。

按照上交所的说法,上市公司质押股票情况,并不普遍,数量也不大,只是总市值的3%,总体可控状态。

而同一个月份来自另一份调查指出的情况却大相径庭。

据这篇文章的说法:根据第一财经统计,A股没有进行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占比2.8%今年上半年沪深指数持续下探,数据显示有404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票质押触及平仓线。

我的问题是你信哪个?我们要求一个公开公平的市场,公开是信息公开,而这种公开不是造谣。我不想追究这里谁错了。但是这文章挂在这里,我相信会成为日后算账的依据。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平仓风险引起市场的警惕。接近监管层的人士指出,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爆发平仓风险,极易波及上市公司,直接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和控制权的稳定性,公司股价也往往大幅下行,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

总体套现的数字不是查不出,只是查不准。因为在每家上市公司的数据里,都能查到股权质押的情况。可以自己去一家家查,去统计。我想,这也应该是一个股民的基本工作之一吧。你在这个信息不公开,不公正,不对称的市场里,要想赚钱,需要有更扎实的功底。

说起来上市公司在IPO的时候,1块钱的资产,卖出了20块钱的价格,资产被放大了20倍,它再喊缺钱,这是不太可以理解的。而缺钱的数量几乎之大又是不可以简单理解得了的,A股质押的总市值达到近6万亿。就上市公司需要发展而缺钱和上市公司发起人和持股人,他们看中的是20倍或者以上的增值部分之间,我宁愿相信后者。

最近又一个消息证实了我的猜想。


有386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离职了。你秒懂了吧。人家跑了。不能卖的资产,人家可以抵押,抵押完了,不赎回,最终宁可不要这个位置,他们要的是什么,钱。简单明了。

至于股民怎么办,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坚决的答案。我这里不用给你提示了吧。


大舟财经观


股东质押,并不代表大股东不看好上市公司的发展,质押本质上还是一种借贷行为,只不过是用了自家的股票做抵押物而已。

总体而言这种行为是中性偏空的,质押的潜在用意就是换取流动性,类似民间抵押贷款,一定程度上表示大股东或企业现金流不充裕,需要通过质押股票来缓解。质押率越高,说明大股东资金链越紧张,越容易出风险,今年就有不少大股东质押爆仓。

哎呀,马化腾都减持了,说明现在的股价是高点了,说明他对腾讯未来发展没有信心了,要不然为什么会减持呢?1%尚且这样,更何况持续减持更多股份呢?

所以一般情况下,公司大股东大笔减持都会被市场认为是对企业未来缺乏信心的表现。

但大股东又需要钱,怎么办呢?

股权质押给大股东提供了非常好的股份变现机会。既不用经过证监会,也不会引起市场恐慌,所以股权质押成为很多企业大股东股权变现的方法。

原因也是有两种,一是拿出现金再投资,二是对自家公司未来经营没信心。就目前的情况看,更大概率是对公司未来没信心,所以遇到这样的公司,坤鹏论建议你也不要买了,大股东都没信心,你凭啥能力挽狂澜?

笔者03年入市,至今已有十多年了。通过十多年的股市闯荡,练就了高超的看盘功夫,稳健的实战技能,干净利落的操盘手法,特此建立了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墨龙点股),每天讲解选牛股思路,在每天早上都会有很多粉丝朋友感谢本人分享的选股法,看懂后选出不少牛股,也是抓住了不菲的收益。来看下近期的选股战果:

国发股份在11月19日股价发文章讲解之后,这只股票也是连续的大涨3个涨停,很多看了本人选股文章的新手股民,如果有提前建仓,是不是又赚了一波,应该还赚了不少,这一波的涨幅已经超过了36个点。

新华传媒这只股票,我们来看,在11月14日选出来后,这一波的涨幅已经超过了56%,很多的新手股民在看了选股法后都是抓到了这56个点的收益!

从上图可以看到此股的走势是不是跟上面讲到的两只股票类似呢,都是经过一段时间下跌洗盘回踩底部支撑后企稳拉升,目前该股也是再次下跌回踩支撑线附近,相信讲到这里大家都清楚了,该股后期走势,就不在这里多点评了,会在选股文章持续跟踪讲解。

本人在定期跟踪研究很久的几只类似新华传媒的股票已经选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微信公众号:墨龙点股)查看,最后,如果手中有个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买卖点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与笔者取得联系,本人看到后,必当鼎力相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