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市選派駐村工作隊開展脫貧攻堅 當好群眾“貼心人”

派最善戰的人去打最硬的仗

——張家界市選派駐村工作隊開展脫貧攻堅綜述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田育才

通訊員 袁宏衛 張湘輝

初冬時節,走在張家界廣袤農村,隨處可見駐村幹部忙碌的身影:有的千方百計幫助村裡引進項目,有的俯下身子帶領村民發展產業,有的東奔西走協助百姓銷售農產品……他們用拼搏與奉獻推動脫貧攻堅,讓一個個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派最善戰的人去打最硬的仗。”張家界市委書記虢正貴堅定地說,“我們將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變成檢驗幹部能力的‘大考場’,圍繞‘選優、訓強、嚴管、激活、減負’10字方針,把‘擅長打硬仗’‘敢啃硬骨頭’的幹部選派到貧困村去,確保脫貧目標如期實現。”

選優配強,打造駐村幫扶“主力軍”

一棟棟吊腳樓掩映在綠水青山間,一撥撥遊客進村享受生態時光……11月24日,在張家界市永定區四都坪鄉牧笛溪村,記者看到一幅欣欣向榮的畫面。

“村莊變化,脫胎換骨。”村黨支部書記符元武自豪地說,這些變化緣於市委宣傳部駐村幫扶工作隊傾力幫扶,讓鄉村旅遊成為帶動集體經濟增收和村民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

像市委宣傳部駐村幫扶工作隊一樣,張家界市委、市政府按照黨群部門幫弱村、經濟部門幫窮村、政法部門幫亂村、科技部門幫產業滯後村的原則,把政治素質好、工作水平高、開拓意識強的優秀後備幹部選出來、派下去,共選派村級黨組織第一書記358名、駐村幹部1195名。

同時,圍繞“怎麼幫、如何扶”,採取集中培訓、外出考察、示範帶動等方式,提升駐村幹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僅去年就舉辦駐村幹部培訓班23期,培訓3000餘人次,打造了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作風務實、工作出色”的駐村幫扶“主力軍”。

“將梭子丘村打造成文化扶貧的一張名片”,是市委組織部駐村幫扶工作隊的目標。隊長陳葉峰在基礎設施建設、旅遊宣傳推廣等方面親力親為,重塑白族風情街,策劃“民歌王”系列活動,被村民譽為“文化隊長”。

嚴管厚愛,當好睏難群眾“貼心人”

“打造百壽富硒香米品牌,建立百壽開心農場,凝結著謝書記的心血。”慈利縣零溪鎮百壽村村民聊起駐村幫扶幹部、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謝晚琴,無不心懷感激。

謝晚琴是張家界市總工會女工宣教部部長。到村後,她捲起褲腳,在田間瞭解水稻生長情況;在鄉村調研農耕文化旅遊……很快就和村民混熟了,成了群眾的“貼心人”。

為確保駐村幹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幫扶工作,張家界市出臺駐村幫扶工作隊管理辦法和駐村幫扶幹部行為規範,把考核結果作為評優表彰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對工作不認真、不負責、造成不良後果的駐村幹部及時調整和處理。去年,全市共調整駐村幹部121名,對督查和考核發現的問題建立清單,330多個問題完成整改銷號。

“嚴管孕育厚愛,厚愛體現嚴管”。據不完全統計,兩年來,全市駐村幹部共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戶逾30萬戶次,幫助貧困村設立“黨員群眾講習所”358個,組織開展政策宣講3000餘場次,培訓群眾60萬餘人次,為群眾解決生產生活難題15萬餘個,爭取項目400餘個,貧困村年均投入各種資金100萬元以上,幫助創建特色產業基地500餘個。因駐村幫扶工作成效突出,共有123名駐村幹部得到提拔重用。

強基固本,留下永不撤走“工作隊”

“把貧困村黨支部建成堅如磐石的堡壘,把貧困村黨員幹部塑造成先鋒模範,讓黨徽閃耀,讓黨旗飄揚。”張家界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艾可知一語道出駐村幫扶工作隊的主責主業。

市中級人民法院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李永祥剛進駐桑植縣前村坪村時,便遭遇一件“煩心事”:村集體組織修路,幾塊石頭滾落在村民楊春清的稻田裡,沒來得及清除,楊春清追著村幹部大罵一個多小時。

“黨群幹群關係非常緊張!”對剛入村時的困難,李永祥歷歷在目。李永祥以村支兩委換屆為契機,配齊選優村級班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基礎。

在桑植縣合群村,市住建局駐村幫扶工作隊推出“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聯建模式,成立產業黨支部,第一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就達到5萬元,帶動貧困戶人均增收2000元。

“留下了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隊。”幾年來,一支結構更優、素質更高、能力更強、活力更足的村級黨組織隊伍已建成。目前,全市貧困村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比上屆下降3.04歲,大專以上學歷提高到25%,共將1147名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1371名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廣大黨員幹部正奮戰在脫貧攻堅最前沿,發揮著中流砥柱、先鋒模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