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很多國內的軍迷朋友都知道這一天是美國的“退伍軍人節”,或許正是懷著向老兵致敬的深意,美國陸軍官網在這一天發佈了美國陸軍將重新換裝二戰時期的綠棕色軍裝,用以替換現役的藏藍色常服的消息。
而提到這款美軍在二戰時期所列裝的綠棕色常服,相信廣大軍事愛好者朋友都對其印象深刻。因其當時為粉棕色軍褲搭配綠棕色上衣,故而又被稱為“粉綠”軍服。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這套筆挺厚實的軍裝成為了一個時代美國陸軍的文化符號,從歷史黑白照片中的鐵血將軍喬治·巴頓,到現代熒幕上《珍珠港》中的玉面小生本·阿弗萊克,都因了這套深橄欖綠色的軍裝而使得其形象大為增色。
筆者甚至認為有理由相信,大批美國青年在羅斯福總統最終對軸心國全面宣戰後踴躍參軍,除了因珍珠港遭受日軍襲擊的“國恥”激發了美國人的愛國情懷,這款美軍史上極為經典的軍裝同樣功不可沒。它召喚著成千上萬的年輕人踏上戰場,從阿登森林到亞洲的菲律賓。從諾曼底灘頭到太平洋的佩裡硫島。都見證著美軍在二戰中的所取得輝煌和榮光。直到最終戰爭結束,美軍也從而一躍成為“世界警察”部隊。
然而時間到了本世紀初期,在美國發動的多場戰爭中,受困於多種原因的侷限,美軍儘管仍能憑藉強大的軍力和高科技武器裝備,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初期仍能摧枯拉朽般打垮其軍事力量,但是卻在戰爭的後期深陷中東亂局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作戰對象也從強有力的政府軍部隊,轉變捉摸不定的當地分屬於各個派別勢力的民兵和武裝分子散兵遊勇。美軍面對著此種未曾經歷過的戰爭形態和敵對勢力,漸已迷失在中東的沙漠中,士兵們開始不知為何而戰。隨之而來的則是各種醜聞,關塔那摩監獄中不斷傳出的虐囚事件,“拯救女兵林奇”更像是一出被炮製出來“拯救大兵瑞恩”的拙劣仿製版本。還有數不清的蓄意屠殺和誤炸當地民眾事件……
這一切都讓美軍的形象變得越來越臭名昭著,不斷降低的士氣和參軍人數的持續走低,似乎讓這支部隊的榮譽感消散的越發嚴重起來。
加之此時,美國的戰略重心在逐步東移,但白宮的決策者們不無驚訝的發現,中國的軍力正在穩步崛起,成為了冷戰以來美國繼蘇聯之後發現的又一個體量龐大的對手。而特朗普總統上臺之後,更是對昔日的歐洲盟友“翻臉不認人”,大有迴歸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孤立主義”政策之勢。或許在這位商人總統的一意孤行之下,眾叛親離的美軍,將必須習慣獨自承擔更多任務。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美國陸軍高層決意更換陸軍常服,即意在找尋回二戰中美軍的英雄主義文化,讓國民更加認同這支軍隊。最終使美軍找回失散已久的“軍魂”,讓現代美軍士兵向二戰時期“最偉大的一代人”看齊,可謂用心良苦。漸已喪失二戰時期英雄前輩們英勇善戰精神的新一代美國軍人,會否因這件充滿歷史榮光的舊軍裝而重新找回“為何而戰”的意義?則仍將需要時間來驗證。
閱讀更多 中華網軍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