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法》中关于民间中医转正需要两名医师推荐的相关规定,你怎么看?

山根69


我来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吧!

现暂行的中医药法的制定,去年看过一个视频,是一个参与制定此法的人的讲述。他说,此法的制定,历尽了千辛万苦才形成。很多年很多年前,就在提这个法,但各方面的阻力重重,导致此法迟迟不能得到制定与颁布。现在此法形成这个样子,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意思就是,能形成这个样子,已经是巨大的进步,它毕竟为广大民间医生开了一扇窗。否则,再拖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此法才能得以颁布。

从那位制定者的口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妥协与让步、无奈与心酸!细细研究此法,其中一些条款不合理,也有矛盾 。尽管不足之处颇多,但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它对民间医生还是给予了部分承认。尽管这种承认在实际运用中困难重重,但这比以往动不动就给民间医生扣上“非法行医”的帽子,然后给予打击进步了许多,我们得承认!

下面我来讲讲具体运用中所遇到的困难。

1.至少两名医师推荐。医师推荐这规定是推荐医师的数量至少有两名,因而有的地方规定推荐医师的数量是3名。民间医生的社交范围窄,与正规医院医生基本无交集。正规医院医生大多以自己是有证的正规医生自居,瞧不起民间“江湖游医”,甚至还会对民间医生的医术进行贬斥。“这不规范”、“那不科学”、“纯属乱搞”等词语成为他们贬低民间医生的口头禅!让民间医生在自己实践的地方找两位正规的具有多少年执业经历的执业医师进行推荐,这真难为民间医生了!有的省规定,一个城市里的民间医生只能找你所在区的执业医生推荐,不能跨区推荐。比如你在北京市崇文区行医,那你就不能找宣武区的执业医师进行推荐,这样又大大地缩小了推荐医师的范围,增加了民间医生的难度。“同行相轻”是中国人的劣根性!我为什么要给你推荐? 推荐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吗? 同在一个区域,你以后当医生难道不会威胁到我的饭碗? 即使能找到推荐医师,那也不会是白推荐的,你懂的!有的人花巨资去进所谓的专长培训班,目的就是为了找两位推荐医师。这无疑给了一些人创收的渠道,同时增加了民间医生的负担。花了巨资,能否取得那一纸证书,还很难预料。据说,考试那个过关率相当低,是我国目前较难考的证书之一了!对于偏、远、穷的区县来说,一个县都没有几个有证的中医医师,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对民间医生来说,其困难度可想而知!而偏远穷地区,有证医生又不愿意去,去了也留不住。无证医生又处于非法行医的尴尬境地。但恰恰是这些无证“江湖游医”们肩负着救死扶伤的责任!他们为缺医少药地区百姓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同时也为缓解地区贫困、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老、偏、远、穷地区应有留得住的医疗人才与队伍,故希望特殊地区特殊对待,不要让推荐医师这一条件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民间医生所在村、社区、居委会盖章证明连续行医已满5年。民间医生都是偷偷摸摸,非法行医,且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由于政策限制,为了生计,很多民间医生不得不关门,另寻它路。要社区来证明民间医生行医5年,这难度相当大!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竟然有人非法行医5年,社区竟然不管不问,这是否说明社区失职、不作为?所以社区也不敢轻易盖章。有的社区直接一句:这超出了我们的工作范围,我们没有义务来给你证明。求爹爹告奶奶,使出各种解数,只因没关系,或关系不到位,那个章还是盖不了。今年就有很多这种情况,推荐医师找到了,社区却盖不了章,不得不放弃今年的报考。

3.患者推荐。各省份基本上都规定,社区盖章与患者推荐可二选一。好吧,既然社区不好盖章,我就不用看他们那难看的脸色,找患者推荐吧。各省份要求,至少10名患者推荐。10个患者好找,值得高兴 !但别高兴太早,后面还有附加规定呢,请把患者的治疗前后的检查单附上!这一规定比社区盖章都还困难!以前治的病人,谁还想到将患者的检查单留下?检查单是患者的,病好了后,有几个病人会将以前的检查单一直保存着?病都好了,有几个患者钱多得没处用又跑去医院检查一下来证明自己没病?医院的检查能证明什么?失眠医院能检查不?肩周炎能检查吗?我浑身不舒服 ,反正不舒服,推拿按摩一下我就舒服了,这医院能检查吗?能影像吗?医院能检查的、能影像的,只能是实体存在的,对中医领域的好多病是没法检查的。中医是调理,是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就拿胃病来说,中医可以将其调理到无痛苦、吃饭与消化都正常,从外观及表现上与正常人一样,没什么区别。但治疗前的检查单是慢性胃炎,治疗后的检查单可能还会是慢性胃炎。这能证明治疗无效?难道患者的症状改善顶不了一张检查单?

4.疗效证明。同上,需要治疗前后检查单。对可以检查的病 ,这一条无争议。比如治疗前,有包块,治疗后,包块消失。对无法检查的感官类病,比如一些疼痛病,精神类病,这个疗效证明不好开具。比如头昏头疼,检查头部没问题,但患者就反应不舒服,我只需对其头部按摩推拿即可解决 。请问这种情况怎么用影像用检查来证明?

5.医术渊源证明。大多数民间医生的医术都是经过前辈口传心授或者自学而来,并无什么学派。即使有学派,也无官方的什么文件来证明这个学派 。本人就学习过好多个老师的医术,有个老师的医术是从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军队伍中就流传下来的,但他们都没有什么证明。唯有一个骨科老师的医术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并出版有医书,并加入了某协会,因此本人也就具有了一纸传承证书,也因此才报上了名。请问民间无法证明自己的渊源的医生,在这一规定上怎么过?再说,这个渊源证明能证明啥? 患者不管你是师从于华佗还是扁鹊,还是自学,他只看你本身是否有医术!故渊源证明这一项并无多大实际意义,完全可以取消。

6.专长综述。2000字以上的专长综述,有的省规定3000字以上。这是要求并无多少文化的民间医生写论文啊?!

7.医案。我省规定,每年至少一篇回顾性医案,另外每年还得有至少3篇医案。这样就是4篇医案。干上几十年的话,还没等上考试,写医案就累死了!医案可不是病历。医案是病历的扩充。医案不但具有病历的一切要素,还得有分析与总结。一篇好的医案,会令人茅塞顿开,拍案叫绝!一篇好的医案就是教材,是治疗患者的标准。这对民间医生来说,困难较大。再说,平时治疗病人过后,没有几个民间医生喜欢写医案吧? 即使写出来,其质量也不高。说白了,这规定咋看都有点让民间医生知难而退的味道!不过,民间医师经过努力,这还是可以办到的。

8.报病种不能多报。一般是最多只能报5个病。因为时间有限,故一些省份要求最多只能报5个病。这5个病你全部都考过了的话,你以后执业,也就只能治疗这5个病。因为规定是报什么考什么,考什么,以后执业就是什么。如果要想以后执业治疗多个病,只有继续考试。这样会不断地增加考生的成本。希望各省以后在这一点上有个更加人性化的规定,不要设置太多的框框,给参考者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也给考试部门减少一些人力物力的支出。

9.各个区、县的标准与省上的规定不一致,五花八门。比如报外治,不用药,也必须填写50味中药。有的规定实践地点必须要在诊所以及医院,否则不予报考。都能在诊所以及医院去混了,民间医生的地位也不会差到被当做非法行医进行打击了!

以上基本就是报考中所遇到的问题。所有问题中最难的问题就是推荐医师与社区盖章的问题!找到了推荐医师,而社区又不盖章,社区盖了章,结果又找不到推荐医师。今年就大量存在着这些情况。甚至有的卫生局审核人员直接打电话给推荐医师,对他们进行恐吓,说你推荐的人以后出了问题,你是要全权负责的哟,你要考虑清楚!推荐医师又害怕万一出问题,于是就放弃推荐,害得报考者只能放弃!然后就是疗效证明需要检查单的问题。报名所需要的资料也是太多了!我地各种资料加起来有大拇指厚,还是按照要求进行双面打印的呢!资料太多,难免填写不规范。有位报考者交资料,去卫生局20多次,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有问题。去卫生局5到6次的报名者数不胜数了。

看此法及各省根据此法颁布的变通细则,要求难度都非常高。根据今年各省的一些报考者反馈,都是反应资料的准备太多太难,审核苛刻刁钻,且基本上每个省都实行县区级、市级、省级三级审核及公示制度,故没有多少人能通过审核。总之,民间医生要想报上名都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报上了名,还不知道考场上有什么难题等着的,那一纸证书能否拿到,一切都难以预料!


驿站炊烟


我是11月2日去报名审核老师看了我的申报材料(我的中医专长是治疗胃痛)、问我中医上有胃吗?我回答有。老师又问中医上有胃吗?我依然回答有。老师生气了说中医上根本没有胃。我也生气了,是因为中医博大精深的文化受到伤害!我告诉你老师:中医上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胆、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早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早已经有了。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说你不该得罪老师!我也惊呆了、这种人当官管理中医、中医的未来在哪里?!!!!!!


略晓岐黄


我是八三年参加成都中医学院的函授大学结业的,通过四年的函授和自学,掌握了中医学专业知识,后拜老中医师门下深造实习,九八年,九九年通过了安徽省卫生厅连续两年的专业知识考试,获得了省卫生厅颁发的中医中专文凭,就在当地开了一下小中医诊所,干了几年感觉还是不错的,也得到了乡邻乡亲的认可,后来因为医疗卫生方面的政策收紧,没有医师证书的人不允许行医看病,并且还要给以处罚,三天两头的关门躲闭检查,间间的也没有了多少生意,最后无奈的关门停业了,为了家里的生活只好外出打工养家糊口。每到春节假日回家的时候还是有人找我帮他们看病,我这是义务这为乡亲们诊疗开处方,想起来都有点舍得丢了这个行业,必定是自己辛苦地学习钻研的那么多年,到最后无奈的放弃了,自己都感觉到好可惜,学中医不比学西医,西医学个两三年在农村看个一般的普通病,多发病就可以应对门诊,而中医学起来可就吃力了,首先要阅读那么多的古典医著,要背熟那么多的药性,汤头,基础理论,还要有一定的悟性,不然的话就是学上几年,也不一定敢执笔开处方的,所以现在就没有什么人还去苦学中医了,再加上政策上面的限制,乡下的中医就可能会越来越少了。


手机用户6027053429


说上几句,以愤其心,我八三学中医,既今已37年医龄,皆以看末病,疑难病,慢性病等为擅长,多年来,受卫生局,药监,公商城管的气没少喽,都想摘了这个野郎中非法行医的臭帽子,其实我后来完全是以点穴通经的办法给人做调理为主啦。

到2011年时,女儿研究生毕业,有点经济基础了,女儿从网上获悉到说国家允许师承的中医考试了,条件是必须有两个中医师和一专家三个人给鉴名,于是我找了两个中医鉴了字,找曾特别赞成我脉头好并赠送我一套衘用医书的城关医院退体杨院长时,不想老人已去世了。

大家想一想,若找个不认识不认你的专家,人家能理你吗。于是我又找到邻村曾在密云水库的退休并打着专家旗号的医院院长,他和我认识,但没有深交,有一块说话时,他也说过我,你的脉头一般的比不了,如何如何的,可试探的找到他,跟他说明原因,可人家给了我个闭门羹,不给鉴,我羞愧的出门去啦。

但是这个黄白镜子脸,尖下巴的货,为金木合人,寒碱性体质,满脸枯黄干糗,两脸颊似布]一层白灰,年近七十,发如墨染,知情一见便是肺癌晚期了,这样的蠢货他如何知道,那是2011年秋后的事,转年春暖柳芽绿时,这货就去北京化三次疗了,没到穿汗衬时,就一命呜呼啦。

我在当地也是个诊脉出了名的人,也是颇有影响的人,让人鉴字都这么难,若是一般的不更示行啦,再说就现在这么会拿搪,别说到考试场要受到百般刁难,就说找三个人家所谓正编的中医大驾鉴个字都是望而兴叹的事,难怪我女儿从网上看了之后,对我说:爸,我从网上看啦,全北京就您一个人报名,没看见有别人报的,唉!可怜,我连找人鉴个字这道坎都没通过,还能说什么呢,也许,别人家有中医的,或爱围朋友的人认识人多也好鉴罢,唉!只因我几十载把精力全放在学习医技上面啦,才落得这个下场。


道医1955


唉,说来全是泪,今年我报名想考专长医师证,资料准备了半年左右,本人行医二十余载,所有材料齐全上交了,今天去打听,卡在市里没上交,说患者的电话打不通,我问那患者为什么没接,她说以为是诈骗电话。我现在欲哭无泪,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就卡在了一个电话上,更气人的是,另外一个按照我的资料模式抄写的反而上啦,你们说气人不!


不再在沉沦中沉寂


中医药法中关于民间中医考核许两名中医推荐,这是中医药法的不完善,民间中医药师确有专长考核,无需要两名中医推荐。自然放开,就放开!只要卫计委与中医药管局共同成立一个具有中医中药职称的专家考核组织,专门负责民间中医药师的考核工作。对考核人员据其申报的技术技能专长,进行实质性临床考查,比如中医师让其用专长的技术看十名或二十名患者,以诊断患者病症的准确性取得百分之八十以上为合格,中药师可用自制或自拟配方或制剂对十名或二十名患同类病症者进行治疗,取得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为合格。如果要两名中医推荐,依然是把民间中医药拒之医疗行业之门外,或者是行贿受贿提供滋生的土襄,那是要不得。民间中医大多数没有与科班出身的中医联系,让他们来推荐,不化钱,谁愿呢?!何况不认识,不知晓!所以中医药法中那条两名中医推荐依然是民间中医药师考核的门档,也是对民间中医不放开。这是个弊瑞,无法让民间中医合法化!!


手机用户70955029473


我了解了一下,想拿到这个中医专长技师的证需要学习5年,学费3万上下。关键是还要有中医师推荐啊!那就得跟着师傅学习,每年1万。这样5年下来8万,再加上日常的孝敬,没有10万下不来。

当然也有邪门一些的路子,花个3~5万直接搞个证。

这哪里是给民间中医特长人才一条路啊!根本是给了一个难以实现的愿望。

难怪中医日渐没落!整天被人喊喝着要取消之类。



爱跑步的昆华


不管怎样说,原先中医是带着手铐和脚链子,现在是解开了脚链子,手铐子还是给你带着,外加紧箍咒。可以说中医能出来放风了。我相信制定中医药法的人,一定不是从事民间中医或者从事中医相关专业人士,迫于国家要弘扬中医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两个中医师推荐,又一次把大部分民间中医推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大门。就我了解,我市今年只有很少人报上了名。在城市的找两个中医师推荐还算勉强,不过,不花钱也是不可能的。可是在乡下民间中医想都不敢想,我就认识一个乡下中医,在市里卖黄烟生活,平时也给一些人看病,但是从不收费,因为他认为不收费就没犯法。我真不明白立法人的由衷。

要医师推荐,医院的医师,包括院校的很多教授都不如民间中医,他们自己的医术水平与技术水平都远远的落后与民间中医现有水平。民间中医的理论与经验,医院的医生又不懂,他们如何推荐?其实两名医生推荐,民间中医都懂,就是不容许民间中医行医,诋制民间中医行医。

真正的民间中医,是靠真本事吃饭的!而不是靠证书和本本混日子的!

所谓的请“二位副高级中医副主任医师,而且还有十五年以上从事相关专业履历,与在本地从事临床相关专业的推荐”等等,种种苛刻的条件,实际就是变着法子,将民间中医拒之门外的托词罢了!

完全就是外行管理内行,西医管理中医。洋牧师管理土和尚!正应了民间的俗话:“本地的和尚不顶用,外地的和尚能念经,”


岐黄之术敬信传


一、中医吹牛的比实实在在的多得多。

二、对西医成就一知半解,将胰岛素、激素、降压药妖魔化,视为无用之物,而自己却没有什么能力或办法治疗。

三、在现实中,西医的应用远远大于中医,可中医人不谦虚,大骂西医贬谪西医,太过不自量力,也严重损害中医学说和实践的品格精神。一些中医无视现实,信口雌黄,给中医抹黑涂臭,实在令人不齿。真正的中医决不是吹牛、胡搅蛮缠的家伙们,不是视西医的伟大成就为无物的家伙。

四、正因为诚实、谦虚远离了中医,一些人缺失起码的信用,编造疗效和虚抬能力水平,所以,国家制定的民间中医推荐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五、一些自许为中医的,吹牛、漫骂、污蔑无所不极,太让人感到中医的堕落是不可避免了。根本不了解西医,却破口大骂,这连最超码的做人的标准都达不到,就想上天入地,异想天开。

六、真正的中医人,是不懈吹牛的,更对西医保持着一种应有的尊敬。他们埋头籍海,苦心孤诣,积极实践,为中医的振兴做着贡献。在这版块里,这些破口大骂的所谓的中医,他们能称得上中医?一群乌合之众罢了,丟中医人的脸!


空谷回音70104799


找两个医师推荐,不是难事,许多老医师通情达理,言传身教,谆谆教诲,愿意推荐!社区部门,也会事求事,秉公办理,康复患者,更是热心鼓励,支持考证,去打听了大致渠道,得报培训班,先培训后推荐专长考核,特殊情况培训费可以减半,想想也合情合理!由于培训机构太多,最终放弃。若是省中医管理部门直接培训考核,公告社会,深信不疑!想来想去,还是先去学个按摩师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