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孩子,經常不做、不交作業,但是成績非常好。這事大家怎麼看?

智者三問


我怎麼感覺你是在說我啊!我在小學、初中時就是這樣輕輕鬆鬆,次次第一。在小學和初中,這種情況很正常啊,因為要學的知識比較少,而且難度不大。比如說,這兩天我沒好好聽講,沒有交作業,那我過幾天再好好看看書,就弄懂了,因為知識本身就不難嘛。

到了高中可就不一樣了,要學的知識多,老師上課課堂容量大,只是難度也大,而且是要面臨高考的。高考是什麼?是選拔性考試。就是試卷裡要有一些偏難的題,和個別難度很大的題,用來把一部分人淘汰掉,把一部分人選拔上來。在高中,你如果幾天沒好好聽講,想補都難,怎麼可能“平時作業基本沒有完成過”都能成為學霸呢?

作業的作用是什麼?是為了把知識內化為能力,是為了深化理解,是為了複習鞏固,是為了發現不足,是為了總結梳理知識體系,這樣一個重要的過程,怎麼能被忽視和省略掉呢?


語文老師我愛你


這孩子應該還沒到高三,十有八九連高一都沒到。這就是我的看法。

高中階段有沒有不做作業但是成績非常好的同學呢?這取決於你對“非常好”的定義是什麼。

我覺得起碼得滿足:

第一,就讀於重點中學重點班。

第二,成績不低於班級前十名(基本也就是年級前十名了)。

這已經是極限了。事實上,在一所學校裡,學校領導和重點班老師心目中的“非常好”,很可能只有一個,最多三個。也就是年級第一或者前三。其他的都算不上“非常好”。

好吧,這個要求可能太苛刻了,大部分同學心目中的“非常好”,大約也就是在一個普通的班級裡面名列前茅(前三或者前五)的樣子。

有沒有這樣的學生呢?我倒是真的教過幾個。其中一個在高考中敗下陣來,連一專分數線都沒上。後來他承認,平時的考試成績基本上都有水分。

另外一個孩子的確有天分,上課睡覺,作業基本不做,成績長期在班上前四名。被同學們稱為天才。但這是高中一年級和高二剛開始的時候。

高二下學期,學習任務漸漸收緊,他有點吃不消了,但又放不下偶像包袱,不願意被人們認為是江郎才盡,於是白天睡覺,晚上悄悄學習。

高三上學期,即使這樣悄悄學習,成績也大幅度下滑了。他決心振作起來,但已經沒辦法了。因為他已經養成了一上課就睡覺、一看見老師佈置作業就煩的條件反射。成績一度下滑到班級倒數。

後來,我找他談了很多次,再加上平時的嚴格管教,他終於在高考的時候去了一個不錯的二本。

然而還是太可惜了,因為他原本是有希望考重點大學甚至985的那類學生。

一個人有天分,這並不是對自己放鬆要求的理由。

上天給你天分,不是拿來給你浪費的,更不是給你自我陶醉的。

你有天分,可以輕而易舉地跑贏同齡人,那就趕緊一路奔跑,去到更遠的遠方吧。

那裡或許沒有同齡人的“神童”讚美,但你會接觸到更廣大的世界。


吹上來的小動物


題主不說年齡和程度,讓別人怎麼回答呢?

如果這個孩子是一線城市一流高中的前幾名,或者高考大省的前百名,那麼你愛怎麼學怎麼學。但是,有誰見過全省前百的學霸不做作業的?

如果這個孩子是三四線城市普通中學的班級前幾名,那你根本與“成績非常好”這五個字不搭邊!只是一個住在井裡不旅行的青蛙而已。

如果這個孩子是個初中生甚至小學生,那麼你就自求多福吧。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形成勤奮嚴謹的學習態度,等進了高中大概率會成為成績起伏不定,被老師又恨又可惜的貨。

我在魔都一所“普通的”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任職,每一屆都會遇到不做作業的學生。這些學生百分百都是小學初中沒有養成好習慣,但因為成績“好”,於是家長沒有嚴格管理。等他們到了高中,有些立刻跟不上,有些一開始還不錯之後漸漸跟不上,有一小撮直到最後都有過得去的成績和名次,但一直起起伏伏,且毫無後勁。最後他們無一例外地沒考上想去的學校。

教書十幾年,聰明孩子見過不少,但能出成績的沒有不勤奮嚴謹的。

中國的升學壓力有多大無需多言。即使一個學生聰慧過人,他也必然會遇到很多跟他一樣聰明和比他更聰明的人。除非他沒有理想和鬥志,不然絕不會讓自己淪為不寫作業只靠理解的境地。

作業的意義是什麼?是通過反覆操練形成穩定的記憶鏈和熟練度,以保證在關鍵時刻不掉鏈子。學習中的作業就相當於體育中的隊內練習。沒有任何一個體育巨星會忽視日常訓練,會以天賦和成績為藉口訓練偷懶甚至逃避訓練。他們只會比其他人更認真地練,還會給自己加練。

有句話說得好:最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非著名語文教師王振寧


總有一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強、天資聰慧的孩子,雖然他們平時不做,不交作業,但是在課堂上他們能認真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不會開小差!


我認為他們在學習中做到了最重要的兩點,一是休息好,二是課堂上仔細認真聽老師講課,善於動腦思考,老師課堂教學中講的內容,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識,經典的習題,常用的解題方法,並且是老師多年總結的好經驗好方法。而課後做的練習題、以及平時的各種考試,遇到的題和老師上課講的題非常地類似,頂多就是延伸了一點點。把老師講的例題和方法熟記於心,考試時候的題就會迎刃而解,所以成績好不好關鍵看上課能不能認真聽課。而要想保證上課可以認真聽,必須有充沛的精力。那些學習好的學生就是因為保證了充足的睡眠,上課才有精力去認真聽課。而那些早起晚睡,精力不足,導致上課犯困打盹而不能認真聽講的孩子必然會影響聽課效果,甚至有的孩子勞累過度課上睡著不聽,那必然習題不會做,只能晚上加班加點去探究,然後導致第二天不能好好聽課。最終自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熬夜做題——沒精力聽課——習題不會做——熬夜研究。
雖然有時候,你看他在課程上也玩,但那是因為他會了,老師稍微指點一下就會明白!
那些不做,不交作業的學生,其實他們早已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需要花時間做重複練習,只是表面上看起來不做不交作業,甚至不努力學習。所以家長們應該讓孩子玩好、睡好,這樣孩子的大腦才能完全放鬆,有更多的精力去記老師講的內容,才能有非常大的進步。


鄉村薇姐


太正常了啊!我當年高中也是這樣啊!20多年前,我在西安應該第一的學校,我們班平時交作業從來只能收到20多本,全班50人。高一高二浮動相對大一些,到了高三改150分制,我們班前十最多隻有12個人有能力競爭,而且基本都不怎麼學習。平時放學我們一群人就去大學裡打籃球,要不然跑到補習班美其名曰補課,但是根本上不成,老師出任何一道題我們幾個都是十秒鐘之內報答案,後來被其他學校的學生趕出來了。之後的一年半基本上除了打籃球就是打遊戲機,後來還出現了網吧,我們整天去聯網命令與征服。

我們班平時上課學的好的幾個都坐最後兩排,上課就見後面在吃饃看小說,一考試基本都在年級前100。當然我們當年高考全校還是有20多個清北,而且很多人超過清華線上的是交大本碩連讀。


天天122685816


我不是教師,但有過相應的體驗,所以來回答下。

我小的時候,就在村裡的小學上學,有一個很好的現象,不知道那個時候普高如此,還是我們小學校要求不嚴,或者是老師教學有方法:我們的作業很少。

但我也不大願意做作業,可能是作業太簡單,或者是家裡沒有電燈,又沒有蠟燭和很多的燈油,反正就是不願意做,作業感覺有興趣的時候就做一些,做得還很認真,不感興趣的時候就不做了,老師一問,就說都會,再問,也能回答得對,而且考試也不錯,一般都是前幾名,弄得老師也沒辦法。尤其是寒暑假作業基本也都寫不完。

還有,那時候很淘氣,不做作業就更有時間淘氣。後來,語文老師覺得我太淘,就要求我,會了可以不寫,但字寫得不好不行,所以安排我每天都寫一篇小楷。

後來到初中、高中有的作業也不能全部都寫,尤其是數學,這個科目我一直都非常好,而且有興趣,作業根本難不住我,所以不大願意寫,倒是經常自己找些好玩的題來做。後來,和高中的數學老師達成了一個口頭協議,要是作業會就可以不做,但必須完成他出的三道題。想想,我還是真的幸運,有那麼幾個寬容的、可愛的老師。當然也有不高興的事兒,英語一直都不好,包括到了大學,就是想做作業,有時候也做不完。

其實,現在想想,多虧了我遇見了那幾個開明的老師,他們給了我更多的寬容和愛護,也給了我更多的自由讀書時間。還有,很多時候不做作業倒是給我帶來了不少的好處。比如我看了大量的課外書,見識和知識比同齡的孩子要好一些,作文也要好一些。比如小學每天額外的一篇小楷,我的字寫得比較好一些。

說這些不是炫耀我的文治武功,而是想說,作業只是學習的一個環節,並不能代表學習的狀態和學習的能力,也並不一定能看出學習的水平。所以,應該可以靈活對待。

想來,作業的作用應該有兩個,一是更加熟練掌握所學的知識,二是回顧和檢驗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這一訓練是非常有好處的,但作業太多了,可能就不一定起到相應的作用了,甚至可能適得其反。比如現在小孩子小學的作業有的要寫到晚上9、10點鐘不僅佔用了孩子其他活動的必要時間,比如玩耍,比如運動,同時也會造成孩子的厭煩。有的家長恨不得替孩子寫作業。我兒子小的時候就是這樣。那時候也想替孩子寫,但覺得又不是那麼回事兒,不寫又總是挨批,時間長了怕對他心理有影響,就找老師商量:他會的,掌握了的,能不能不寫。一開始老師很牴觸,但後來看孩子的成績還不錯,也就接受了,但要求孩子寫不寫都在交作業。孩子後來也習慣了,會的,很熟練掌握的就不寫了,不會的就要寫。他慢慢的也清楚了,學習的重點是那些他不會的,或者是沒熟練掌握的內容。

同時,我也認識到學習,作業並不是所有,成績也不是所有。學習動力、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時間管理,以及專注力等學習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倒是在孩子的這些方面下了些功夫。

孩子一路走來,學習成績不算最好,也一直都不錯。最好的是他一直比較愛學習新東西,也很熱情地生活。


啟智


經常不做作業、不交作業,他的成績非常好,是以什麼體現呢?難道就是考試成績好或是其它表現?

如果是考試成績好的,也不能放任自流。可以單獨他留另一份作業。說這是特別關照的,明天單獨拿過來,看他怎麼做,從作業的質和量上多下一些功夫,出一些精而 少的練習作為作業,既不會增加學生的負擔,又達到了鞏固的目的。

如果其它小聰明,考試成績不很尖,不交作業就得應該和家長取得聯繫。得到家長的支持,因為我們的教育離不開家長和社會,只有進行和諧的教育才能使得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和家長建立好聯繫,每 天給學生留作業有規律,讓家長掌握規律,然後家長檢查簽字。這樣家長也習慣了每天看孩子作業。第二天準時檢查。及時表揚寫的好的孩子和負責任的家長。這樣 孩子和家長都有一股比勁。時間一長,不寫作業的孩子就沒有了。



黌門夫子


對於孩子不做作業,成績又很好這個問題值得思考一翻。一般來講,不做學業的孩子成績很難提上去。但是,也有一些孩子,作業不做也成績很好。我們來分析一下。

先來看看孩子們不做作業的原因。基本上說,沒有孩子真正喜歡做作業的,畢竟做作業是個辛苦差事。有些孩子養成了做作業習慣,只要是老師佈置的作業,一定認真完成。有些孩子被迫完成作業。有些孩子完不成作業可能是課堂上沒聽懂,作業不知道怎麼做。有些孩子可能屬於不夠勤奮,作業拖沓做不完。有些孩子可能覺得作業太簡單,根本就不願意做。

問題中提到這個孩子喜歡讀書,喜歡讀書的孩子成績不會太差。多讀書,語文學習就不會困難,成績有保障。語文成績好,理解力強,對學數學有幫助,數學成績不會差。我曾經讀過一篇某教育家講的一個例子,朋友的孩子數學老是考不及格,請他指點,結果他發現孩子不是數學不好,根本是語文不好,很多題目根本沒有讀懂,於是建議孩子多讀書,後來成績果然上去了。

我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是學會,做作業只是學習的一個手段,並不是目的。如果孩子學會了,或者能學會,不管用什麼方法都是可以接受的,未必非得侷限於做作業。

這個孩子愛讀書就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值得鼓勵並繼續保持。

本人觀點,只要能學會學好,方法可以多樣化、因人而異,不必強求。


智者三問


說到這個問題我就想起來悲慘的高中,當時我每天都認認真真寫生物作業,成績還是一塌糊塗,反而是幾乎不寫作業,也不太複習的物理成績一直很好……

現在說說主題,這個問題怎麼看:

1.孩子寫不寫作業和學沒學習其實是兩個事情。學習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過程,寫作業就是一個依葫蘆畫瓢的執行過程。有的學生擅長用作業以外的方法更有效率的學習未嘗不可,但最好還是要和老師做好溝通。

2.可能是作業過於簡單,學生不願意做。我記得小學時候有一種作業叫做“朗讀課文三遍”,我幾乎沒有做過,從來都是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書閱讀,當時就私心覺得有些課文太沒有深度和美感了,深度不如哲學書,美感不如詩詞歌賦,讀之乏味,自然提不起勁。但是保持閱讀的習慣,選取其它書閱讀,我的語文成績也不會差。

3.學的內容少。如果孩子還處在小學階段,甚至初中這種情況也算常見。我初中的同桌是一個數感非常好的男生,不說解題速度,就是猜答案都猜的比別人準,他經常不寫作業,初中成績也沒什麼影響。但高中之後,他自己就開始好好寫作業了。作業是為了鞏固知識,很多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進行自我調整。

4.偏科現象。這裡的偏科現象是指,有的學生就是天然對一些科目更有見解,對一些科目理解力沒有那麼好。我見過的厲害的學生都是哪科不好越學哪科,彌補不足,甚至可以犧牲擅長科目的時間。比如我初中有個同學,記憶力非常好,五本歷史課本倒背如流(是真的倒背如流)。初三的時候我從沒見他動過歷史,反而是更多的複習物理。

這種現象非常常見。我的建議是任何事情還是和孩子商量著來。比如孩子若是覺得太簡單了,可以選擇更有難度的練習冊。但若孩子就是想寫,還是要多交流,鼓勵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複習習慣。


王上帝國理工


我這裡也有這樣的孩子,天資聰慧,國相運動員,數學競賽常獲獎,從來不寫學校作業,成績中上,但課餘時間豐富多彩。

這種孩子我是覺得是天資聰穎,學東西吸收很快,擅長學中玩,玩中學,不受體制或內容限制,目前看問題不大,但長期以往還是會吃虧。

首先,知識系統性不夠,考試好智商和小聰明並存,厚積薄發的力量不夠。

其次,沒有學習的責任感和規則感,對所有學習只憑興趣,興趣不大的不願去學,不是所有學科都是他喜歡的,面對體制內考試不會有好成績。

因材施教在我國還很難實現,如果在體制內完成所有學業,權衡利弊,還是需要遵從一些規則,寫作業是基本責任,當然可以按掌握程度跟老師申請適當減少,畢竟減少也不會影響到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