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从大公司辞职,反而去创业公司工作?

职场研究社


其实这种现象,让我想到了90年代初期的下海潮,那时候很多人从体制内离开,放弃铁饭碗,纷纷下海,有不少人赚的盆满钵满。现在也有着同样的现象,辞职去小公司,必然有所求。

1.升职

大公司里,人非常多,等着升职的人也很多。特别是一些国企,论资排辈非常严重,升到处级的一般得35岁以上,年轻人就得等着,升不上去。就算有机会了,也未必轮的上自己,关系也很重要,能力强还不够。

但是在大企业工作几年后,跳槽去创业公司,人少,竞争也少,凭着自身的能力,能够在几年内获得升职,比自己在大公司苦苦等待要好得多。创业公司得看能力来进行提拔,提拔没有能力的人干活,公司就活不下去了。

2.利益

创业公司虽然有很多都熬不过2年,但是很多人愿意去。因为有一定的可能会获得高额的利益,比如创业期权。公司一旦上市,就能获得高额的收益。但是在大公司,工资和职级是紧密相关的,职级上不去,工资也别想赚多少。

3.氛围

企业氛围也是影响员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大公司里,上级发布指令,下级负责执行好就行了,大部分人做的事情就是执行,自己的意见没有一个合适的表达渠道。在创业公司里,氛围会更加自由,可以对问题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杰说职场


分享一个女朋友5月底从腾讯辞职,来到今日头条的经历。

已经3个月时间,除了经常有的小龙虾,零食水果无限供应,外加基本不重样的下午茶,是什么原因,让我女朋友从大公司辞职,反而去创业公司工作的呢?

1、内部信息开放程度高,培训机会多

个人感觉头条内部信息极为开放,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内部环境平等,交流成本低;另一方面说明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视对于企业文化的培养。比如“CEO面对面”听一鸣对双月划重点,比如从OKR可以勘知隔壁小姐姐为什么加班到深夜,也比如我条人人都可以倒背如流【积极、坦诚、开放、极致、有判断力、始终创业】的价值观。

培训机会是小编本人这样的职场新人比较看重的,包括公司的新员工入职培训,部门的实习生培训(1个月),相比于我之前入职腾讯什么都没有就开干,简直感觉受到神一样的待遇。

像招商方案培训、产品培训、头条号培训等跨部门、跨领域的培训(更像是讨论)每周至少三次,真的让我感受到头条的开放和对员工个人成长的培养,对于充满急需补充各种专业知识的新人宝宝来说,都是神奇大力丸一样的灵药。(腾讯各个部门很独立,保密性封闭性高,信息互通较少,很难这么开放。)

2、对资历和排位不是那么看重,能力强者优先

相比于腾讯19年的历史,头条才刚过5岁生日,如果将腾讯比作成三十而立、家大业大的青年,那么头条更像是一个十五六岁的蓬勃少年,对于一个年轻的互联网企业,最渴望的是人才。

很巧的是,在我码这篇文章之前,一鸣大哥在CEO面对面上也讲到头条对人才的渴望,大意是这样的,“我们随时欢迎人才,且要给真正的人才我家大门常打开的舒适感。前年,你因为某个原因没有选择头条,很遗憾但是没关系我们欢迎你;去年,你因为某某原因又跟头条擦肩而过,尽管头条积极邀请你来着,但是也没关系我们还是欢迎你;今年,你看到头条发现正合你意,而且去年跟你同时被邀请的同行也反应这家公司很适合你,你现在想来但是又顾虑多次拒绝同行都去的比你早,Hello?看我?你在害怕什么??”

一鸣大大告诉你,来早来晚不重要,能力最重要,该是你的一个都不会少。

3、团队整体年轻化,比较有朝气

如果在公司走一圈,你会发现穿休闲风的多于穿OL的且占大多数;玩农药的多于打斗地主的;中国有嘻哈出来以后,随便抓个人,五个里最少三个能给你来几个freestyle的梗说到这里,或许您知道抖音吗?是我条的产品呢~anyway,上面的话,只是想说,充满朝气的公司会主动吸收新鲜的东西,让生活充满新鲜感。

曾经一起在腾讯云视频实习的妹子,最近在找我聊天,说对头条文娱事业部很感兴趣,最近看到有在招和视频信息流有关的产品岗,她想来试试,吸引她的是头条好玩儿、有意思、年轻化的产品。我问她放弃腾讯的机会值得吗?她回答,与其在腾讯养老,不如去头条闯一闯。我没有继续劝她留在腾讯,因为她的现在,正3个月之前在腾讯的我。

4、企业管理偏扁平化,团队效率较高

“扁平化管理”一直是头条内部管理模式的追求,头条整个管理团队层级较为简单,单位决策者的管幅较广,一定程度避免了工作中复杂的层级汇报。所以捉急的脑容量除了工作外,幸运地不需要非得记住其他多余的东西(比如隔壁组的领导A、对面组的领导AA,隔壁领导A的领导AAA……anyway,脸盲的孩子见到一律傻笑说哈喽(≖‿≖)✧)

在腾讯的半年,我和总监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在头条,同样是手下管着20多号人的总监,却能够和他开玩笑打农药。

在和我们这些90后聊天的时候,他曾说到,头条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不一样,头条未来5年是靠我们年轻人的,90后应该一天工作20个小时,3天内能学到产品精髓,有干什么都不要脸的精神。

5、在生活上,公司提供的一些福利补充

比如免费三餐(据说五星级大厨做的)、下午茶还有无线供应的零食,健身房有协助的教练,工作日有瑜伽,普拉提,爵士舞,有氧操的课程。周三周四有按摩可以预约,公司垫付4分之3的费用。新开了游戏房,有游戏电视 、台球乒乓球、 高尔夫、飞镖、投篮机等等。旁边有洗澡间,休息室(有床),哺乳室。最关键的是,有1500的房补,对于刚工作的工资没几毛的新人,简直是活下去的希望!

以下附上餐厅和娱乐室图片,关于各种福利,欢迎来亲身体验!


职场研究社


我也是大公司辞职反而去创业公司的一员,我说说原因。去大公司的原因有很多,因为大公司可以提升个人的工作背景,为下一份工作做好准备。那去大公司有什么好处呢?

  • 镀金

一个好的工作,大公司的背景无疑是能够为个人的简历镀金,也有更好的背书作用。

我最开始去腾讯,也认为是非常好的镀金。大家都觉得大公司出来的人很厉害很牛。

  • 专业

在大公司呆过的人无疑更加的专业,事事井井有条,有规划有目标,会用各种思维工具,PDCA项目管理法,SMART原则、四象限、WSB法,六顶思考帽、4P理论等等。

  • 眼界

在大公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大公司合作,大项目,合作的公司都是顶级公司,经常会有出国机会,连公司团建都是出国。能够提升个人的眼界


  • 但是在大公司就是一颗螺丝钉,一个萝卜一个坑。应届毕业生和职场新人在大公司历练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在大公司多年或者已经工作多年的人进入大公司性价比就不高了。这部分人已经有了一定的阅历和工作经验,要么自己选择创业,要么选择去创业公司看看能不能选中一个独角兽公司。

从大公司出去的人一般能够在创业公司谋得比较高的岗位,甚至联合创始人、合伙人等职位。

  • 创业公司有更多的机会

创业公司人才不像大公司那么多,晋升的机会更多。在创业公司初期进去相当于创始团队,如果公司上市有更多的机会拿到股份期权。当然有很多创业公司活不过几年,但是对于已经大公司工作过多年的人,他们更想拼搏,而不想在继续大公司,因为他们可以看到知道自己未来的日子也就是个拿工资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从大公司辞职,然后去了创业公司的原因。


阿佳说V


我们都知道一件事物有正反性质,所有事物都是各有利弊。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大公司的弊端和创业公司的好处来论述这个问题。

一、大公司的问题

1、竞争压力大,升职困难

在大公司里工作,即使你有突出的表现,有自己优秀的地方,但是在大公司这样人才济济的地方,领导是很难发现的你的。

2、固定在一个部门

大公司分工明确,什么部门干什么事,很少有交叉领域,所以在大公司工作只能学到一个部门的知识。对于公司的发展概况和各部门的运营过程并不了解。

3、办公室潜规则多

别人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但是办公室不管男女,人多了就是电视连续剧啊!大公司人多就要更加小心翼翼地处理人际关系,办公室潜规则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多。

二、创业公司的好处

1、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创业公司虽然规模小,但是各部门齐全,每个人做事亲力亲为,能看到一个公司经营的全貌,你可以和这个一起成长。

2、机会更多

创业公司因为资金少,工作人员也少,每个人都需要做很多工作,有时候不会也得硬着头皮上,每个人都能展现自己最大的潜力,个体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3、有活力

团队人员整体年轻化,每天即使在高强度的工作下也非常有活力,工作之余大家可以一起聊聊天唱唱歌什么的。

4、培训机会多

因为是创业公司,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公司就会对每个员工做很多培训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不像大公司人多机会少,培训名额都得精挑细选。

综上所述,面对大公司的一些弊端,年轻人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会选择去创业公司工作,在创业公司丰富自己的各种工作经验。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大公司还是创业公司?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觉得我的回答还可以,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毫无疑问,大公司很多方面都非常吸引人。一般来说,刚毕业的学生,通通都想去大公司,首先公司名气大,别人问起也很有底气。二是,大公司确实管理很规范,业务也很成熟,不至于在创业公司那么折腾,你只要在你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做好,业绩就很容易出来。而创业型公司就有很多不确定性,个人努力在公司业务变动面前啥也不算,你付出的可能不名一文。

很多人去大公司还有一点,那就是我们常说的镀金。如果你第一份工作是在大公司,而且持续干了好几年,那么,再次择业时,其他公司就会对你刮目相看,都争着要你。因为公司相信你能进入大公司,必然有自己的能力,而且在大公司,你接受了更多的学习和历练,接受了更多正规的培训,所以,创业公司希望你能把浙西宝贵的经验带过来,进而提升创业公司团队的整体能力。去大公司,除了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外,还可以接触行业最优秀的公司,最优秀的人,可以开拓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格局。反过来,创业型公司其实需要的就是你这种有资源,有能力的人。

那么,有这么好的条件,为何在大公司干一段时间后,一些人愿意去创业型公司工作呢?坤鹏论认为,这主要是他们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的改变,他们不甘于在大公司的平庸,希望去创业型公司取得更大的发展。

正如前面所讲,在大公司工作的人,有着自己多方面的优势,而这正好是创业型公司所需要的。而另一方面,大公司毕竟人才济济,而且选人用人层级也比较复杂,比如,必须干满多少年才能晋升为中层,比如满足什么职称才能担任什么职务,类似这样的规定很多。而大公司本身就不缺人才,因此,最后能够一路向上,一路领跑,一路晋升的同事是少数。剩下的这部分人,在大公司他们也有足够的经验,但是没有机会让他们施展,因此,他们转而走向创业型公司。

从大公司出来到创业型公司,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收入,提升自己的职位。通常在大公司工作5年以上的资深员工,出来去创业公司都能做一个中层的管理者,待遇自然上去了。同时,另一方面,他们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一些业务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他们渴望指点江山,做自己想做的事,在付出的同事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而不是在大公司,一眼就望到头。

坤鹏论,互联网老兵,聚焦财经大小事,理财惠及你我他!欢迎关注和留言,共同讨论。


坤鹏论


有句话说,一眼望到头的人生不可怕,一眼望到头的你不想要的人生才真正可怕!我想,每一个从大公司离开去创业公司的人,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更多可能性,过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说得更直接一点,去探索一条,也许能发挥自己的价值,赚到更多钱,能有更多的自由和自我实现。

大公司有大公司的优势,比如说团队的规模大,业务比较稳定,也会有流程繁琐,决策效率低的情况。作为个体而言,大公司一般会有比较稳定的薪水和待遇,但是发展的空间有限,在大公司,高层是金字塔结构,你会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已经触到了隐形的天花板。

我那些还在央企的同事还过着和之前一样的生活,职级最高目前就到了经理级。

而进入创业公司,就不会有那么多繁琐的流程,很多工作框架和内容都要自己去搭建,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快速的试错,快速的得到结果。对那些有创业想法的人来说,去创业公司就是为自己创业迈出的第一步,因为在创业公司里能学到很多在大公司学不到的东西。你能看到一个企业,成长所需要付出的努力,需要考虑的维度,这样在你自己去创业的时候,就不会一切从零开始。

我自己的情况就是,毕业之后进到央企。央企工作了三年之后,和我之前的同事出来创业。一切从零开始,包括国内外的渠道,一点一点建立联系,经过了三年,公司的整个架构开始成熟。虽然后来因为一些原因选择离开,开始创建自己的公司,之前创业公司的工作经历也都为我自己的事业打了基础。


阿尔法stadt


我之前在广州1500人的互联网公司跳槽到了只有十几人的创业公司,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一、大公司的特点

1、分工明确,层级清晰。

其实我刚到广州那个互联网公司的时候,公司刚进行完第一轮融资,人数200,刚刚开始组建官网团队,记得老板总跟我们说我们是创业公司,直到公司发展到了1500人,从小而破的办公楼搬到了高大的办公楼,也从每年100万营业额冲到了一年15个亿的营业额。

在公司里,仅仅是文案编辑就有10几人,因为分工的明确,管内容运营的人几乎不会涉及到阅读数据,而除了市场部的人也几乎没有人直到活动方案什么样子。文案编辑作为最底层的工作,上面有文案小组长,组长,主编,总编,总监。晋升之路很清楚,但是竞争很激烈,加上因为能做的工作内容都差不多,很难在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何况只要总编位置不动,其他岗位也几乎无法动摇,所以要晋升比较难,难以发挥自己的职场抱负。

2、发展成熟。

大公司都发展成熟了,特别是如果在垂直领域扎稳了脚跟,后期的发展无非就是扩张,复制之前的成功经验即可。

二、创业公司的特点

创业公司可能就刚好相反。

1、分工不明确,你什么都要做。

我现在的公司就在创业起步阶段,正在为了第一轮融资而奋斗。我的职位是文案,除了本职的产品文案撰写,还有企业文化的推广,人员的招聘,新媒体的运营,活动的策划,甚至招商手册的撰写,都会是我一个人完成的。

工作很累,但是很充实,能接触到很多工作,也能学到很多新的东西,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

2、无限的发展可能

回到创业公司可能有两个私心,一个是想看看创业公司一开始是怎么从0到1,再从1到100的,这个经验很重要。二是在公司最缺人的时候进来,发光发热,也许就能成为公司发展路上不可或缺的那个人,如果公司真的发展壮大起来,你就是开朝元老,身价高涨。

其实就像是投资理财,也分保守派和冒险派。

在大公司更多的是保守派,就算不增长,至少保持稳定。

在创业公司更像冒险派,赌赢了,可能飞黄腾达,输了,无非再来一次。

只是看个人怎么选,并没有优劣对错之分。


黑马训练营


看到这个问题的 时候,我想真的是太适合回答这个了。因为小编本人就是今年刚刚从大公司辞职,进的一家小公司。


先谈谈之前在大公司的感受吧,刚进去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起码有名企公司光环的笼罩,会让你觉得自己从内而外散发出来一种优越感,但是时间一长,你就会分不清这份光环到底是企业带给你的还是你自己本身就自带的,如果是后者还好,但是如果是前者,那么很有可能你已经进入了一个安逸窝。

但是一旦到了公司遇到什么情况需要裁员的时候,你才会真正的意识到危机感的存在,但是那个时候就会很被动了。而且就算你是抱着一颗上进的心去的,时刻保持着紧张感,那这个大公司也很有可能不适合你的成长,因为大公司的岗位权责分明,一个萝卜一个坑,就像一颗螺丝钉一样,你除了你所在岗位,对其他一无所知,就会影响自身的成长。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从大公司辞职反而去创业公司了。


南芳北馨


毕业于一所三流大学,至今仍记得我离校时就业指导老师的忠告:

先做一条小河沟的小鱼,再做一条大河沟的小鱼,然后做一条小河沟的大鱼,最后,时机成熟的时候,自己挖个池塘养点鱼。

工作至今十六年有余,总共服务过四家公司,基本上是按图索骥。


小河沟的小鱼

其实,名校的优秀毕业生可以跳过这个环节,因为你们可能第一步就可以迈进大河沟。

于我而言,第一份工作很难进入知名企业,所以先做好“小河沟的小鱼”,我刚出来混时际遇如此,这是现实。其实河沟小也没关系,重要的是想方设法让自己不断成长,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连士兵都当不好,也就不用琢磨当将军这茬儿了。

我的第一家公司,员工只有三十多人,试用期薪资1200元,转正之后1500元,我鲜衣怒马的做了两年,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各种知识,我跳槽之后,薪资相比入职之初翻了近十倍……这是一个专业技能原始积累的阶段。


大河沟的小鱼

我的第二份工作,是一家在美国上市的香港公司,有多豪?这么说吧,北京的办公地点在寸土寸金的东方广场。

小村庄说破了天也就是出个村姑,而大城市灯红酒绿机会才会更多,当你有“跳龙门”的资本以后,就应该去看看外面的广阔天地,找一个更能施展自己的舞台。

我在第二家公司经过努力,做到了一个四十多人团队的优秀员工,后来我老大升职为总监,我又晋升为部门的经理。这份工作我做了三年,开阔了视野,接触了管理,可以说完成了从一个小米加步枪的土鳖到职场精英的转变。

小河沟的大鱼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从大公司辞职后,反而去创业的小公司工作。

如果你已经可以轻松的胜任工作,就要着眼于下一步的职业发展。聪明人在意识到自己已经走向抛物线顶端的时候,就要去大胆的寻找第二个抛物线,不要在第一个抛物线等待衰落,掉下来时会死的很惨。

经历了小公司的奋斗、大公司的成长,第三份工作我期望可以承担更大的责任,迎接更多的挑战,去证明自己,而第三家公司正好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独立去负责一个项目,自负盈亏,从盈利模式到团队组建,有非常大的自主权,于是我加入了这家公司。

“小河沟的大鱼”我也做了三年。先做一个好员工,才能做一个好主管;做了一个好主管,你才有可能当一个好老板。


自己挖个池塘养点鱼

经过八年抗战,历经三年公司,我的第四份职业,和朋友一起创业了。

转眼间,踏上创业这条贼船也已经八年了,还一直在路上,去年这家公司在国内的新三板挂牌,但依然还是一家小公司,还在砥砺前行……


这是我过去十六年的职业发展经历,希望可以给你一点借鉴。


明哥聊求职


谢谢。

我是从大公司出来,工作了八年,身心疲惫,绝望,失眠,焦虑,痛苦。

最后以近乎裸辞的速度逃离了。一个星期就办好离职了,可笑做牛马多年,最后居然没有一个领导真心挽留我,可悲啊。

来到一个小公司,本来想安安心心做好自己工作,一个机械设计师,工作虽辛苦,但是心不怎么累啊。经常干到半夜,后来还带了几个大学生。

结果刚刚做了三个月,就被任命为某新型号的项目经理,同时继续负责机械设计。

虽然感觉会很累,但我决定努力做好。

因为,这是我的选择:求变!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不知有多少朋友和我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