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该不该把尿?

可亭


当!然!不!能!

我婆婆那时也想给把尿,我给她说了把尿的危害,好在她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并不迂腐。

新生宝宝脊椎还没有产生自然弯曲,把尿会造成宝宝骨骼发育不良,导致脊柱侧弯、驼背等情况,影响宝宝健康。

常常把尿会导致宝宝括约肌得不到锻炼,还会使宝宝憋不住尿、尿频。不利于宝宝髋关节发育,严重者还会造成脱肛、肛裂的现象。


如果是夏天最好是白天使用尿布,晚上使用尿不湿,方便了大人,宝宝还舒服。冬天还是使用尿不湿比较方便,用尿布容易漏尿,冬天衣服不好洗而且湿漉漉的宝宝也不舒服。


情海牧牛



wang141306914


新生儿不应该把尿,老一辈人生活的条件达不到会有把尿的观念。但是把尿对新生儿是不好的习惯。

1、新生儿过早的把尿不利于髋关节的发育。也容易造成脱肛、肛裂的现象。很多女性朋友在生宝宝的时候普遍都会有痔疮的现象。

2、新生儿刚出生骨骼发育不完善,过早的把尿会影响脊柱的生长发育。

3、新生儿没有自主排尿的意识。我们是靠自己的感觉来决定把尿的时间,这样会影响宝宝的睡眠,同时让宝宝没有自主控制排尿的意识。

在宝宝六个月左右可以观察宝宝排尿之前的小动作。如:突然发呆、噘嘴、抿嘴……这样及时在宝宝想排尿的时刻把尿,能够解决宝宝把尿的问题,也不会对身体有危害。


培培小姑娘


在不少家庭里,是否把尿已然成为婆媳争论的一大焦点。双方据理力争,各有道理。那究竟要不要给小宝宝把尿呢? 如果把尿,什么时候把最合适呢?

把尿要遵循“三不要、四要” 原则。

三不要

第一不要太早把尿

很大程度上,解尿排便应该顺应自然,因势利导。负责管控宝宝解尿排便的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要到3岁左右才完全发育成熟,这是人体解尿排便的生理基础。一般来说,到了1岁半左右,宝宝各方面发育才趋成熟,逐渐可以产生大小便自我管控能力,此时才可逐渐开始把尿如厕训练。但月龄仅仅是一般规律,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宝宝。更重要的是看宝宝自身准备好了没有,家长们要更细心地关注宝宝的身体情况,从自己的宝宝身上寻求具体答案。例如宝宝的排便已经形成了规律,排便时间和频次相对固定;还有白天尿布能比较长时间保持干爽,喜欢穿小内裤儿不喜欢纸尿裤了……

爸妈们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宝宝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太早把尿,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例如导致宝宝尿频、影响髋关节发育等。

第二不要强迫把尿

宝宝们性格各异,有的宝宝乖巧,正遇有尿意时,很容易一把就尿;有的个性较倔强,若遇玩得嗨或无尿意,此时大人强行把尿,很可能会遭遇“反抗”!如果家长们不尊重宝宝的意愿强迫把尿,不仅不能让宝宝学会自己上厕所,还会造成宝宝的压力和挫折感,对如厕产生抵触,产生尿频、拒绝上厕所等退缩反应。

第三不要当众把尿

现代心理学上将小宝宝也视为“有个性的独立人”,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若当外人面或在公共场合给宝宝把尿,显然“不尊重”宝宝,也会不尊重他人。选择一个较私密环境,既便于宝宝专心解尿排便,也更利于亲子交流。

四要

一要尊重“释放”自由

前面提到,训练儿童把尿需要有一定的生理基础和合适的年龄段,不能仅从大人的角度考虑把尿的好处,而要考虑能让宝宝自由地发育成长才是问题关键。

二要把握“释放”规律

要多观察宝宝解尿排便的规律性。小宝宝的解尿排便通常会发生在喝奶或进食后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发生解尿排便前常会出现一些身体的反应: 打冷颤、皱眉、瞪眼、焦躁、啼哭及放屁等。强行把尿会让宝宝产生厌恶情绪,造成心理负担,还会影响宝宝自主排便能力的养成。

三要鼓励而非责备

把尿训练时,不要因为排尿不顺就责怪他。遇到宝宝尿在身上,也不要轻易责罚批评,而是应耐心解释,若遇孩子因尿湿裤而害怕,则应安抚他。在给宝宝把尿成功后,应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

四要穿闭裆裤

开裆裤会使宝宝的生殖器官暴露在外面,既不卫生也不安全。会给宝宝把玩自己小鸡鸡增加机会,还可能存在其他潜在风险。

做到以上几点,相信大部分宝贝都能在我们的引导下愉快地学会上厕所。


美可亲子


现在医生不让新生儿把尿,是因为孩子太小,身体的每个器官都不完善,比如,泌尿系统,肛肠等,把尿,孩子的肛肠容易下坠,甚至脱肛,因此,不让把新生儿尿。

准妈妈们,孩子出生后,为了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听医生的话,给孩子带尿不湿,不要把尿了。


爱心辅导妈妈


不可以把尿。把尿是陋习。以前人们喜欢把尿是因为用的尿片,怕把床单和裤子弄湿,所以让宝宝通过把尿提前尿出来,但这对宝宝有非常多的危害。

1.导致膀胱容量变小。宝宝和成人一样,都是膀胱到了一定的容量才感知尿意,把小便解出来,如果一直经常把尿,导致宝宝的膀胱容量长不大。长大以后就会一会一趟厕所。

2.小婴儿的颈椎、脊柱以及肌肉和韧带发育未成熟,所以婴儿的脊柱是不能长时间立着的,婴儿期开始把尿,会让宝宝脊柱受到影响,甚至损害宝宝的脊椎。

3.冬天把尿,屁股露在外面,容易造成感冒。如果宝宝不想上厕所,但是非要把尿,等他解出来,会造成心理阴影。

如果想要训练宝宝的大小便,根据美国儿科医生研究显示:宝宝对坐便器有兴趣男孩是2岁1个月,女孩是1岁11月。但是真正学会上厕所女孩是2岁9个月,男孩是2岁11个月。所以如果想给宝宝“把尿”也要等到2岁以后了,但是宝宝尿裤子后不要打骂,会导致宝宝大小便控制能力发育迟缓。


DOUSAO


很肯定的说不应该,很多新手妈妈都会在这个问题上和长辈发生冲突。至少我们就发生过,长辈们认为:孩子的爸爸就是这样把尿把大的也没有什么坏处呀。

我:以前是以前,现在已经有了纸尿裤,并且很多专家都说不可以把尿的。


因为这样的问题我们争论过很多次,但婆婆很多时候都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出。所以沟通多次无果后,我开始在网上查把尿的坏处,把图片拿给婆婆看。

1.把尿容易造成脱肛。

2.把尿会让宝宝失去便意。

3.把尿无法锻炼宝宝如厕。

……

危害真的有一大堆,所以,我反对新生儿把尿行为。


陪yoyo一起成长


该不该的回答有些太绝对了。育儿不应该遵循拿来主义或者本本主义,书上说的一定是对的,不照着做就是错的,任何事情都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尊重现实,尊重当下。

我们会在网上或者书上看到很多不能把屎把尿的观点,认为把屎把尿容易造成孩子日后的脱肛,对脊柱有损伤。我站在妈妈的角度,这样看待这件事情。

一、可以把屎把尿,但必须控制在1~2分钟内。

二、遇到孩子反抗,停止把屎把尿。

三、公众场合绝对不把屎把尿,保护孩子隐私。

总之,妈妈们不要有育儿焦虑,偶尔的把屎把尿完全可以接受,但要注意时间和场合。


米一小姐


我不建议新生儿把尿,因为新生儿的泌尿系统并没有完全发育好,所以随时会排尿。而现在一般家里就一个孩子,无论是用尿布还是尿不湿,其实都是有精力或者有经济能力解决的。

把尿对孩子来说是弊大于利的,既可能有脱肛的危险,又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不是很好。毕竟排尿是一种生理反应而不是条件反射。


理性妈妈


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崔玉涛指出:“不仅不应给小婴儿把尿,也不应给大婴幼儿把尿。频繁把尿容易造成肛裂,这与腹压频繁增高对本身较僵硬的肛门压迫所致。”同时给新生儿把尿还不利于新生儿髋关节的发育,如果把尿姿势不正确还可能影响新生儿脊椎发育,发生脊椎侧弯,驼背等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