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阿里这次的架构调整?为什么要将天猫升级为大天猫?

江益焱


11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发出公开信,宣布最新一次面向未来的组织升级,为“未来5年到10年的发展奠定组织基础和充实领导力量,全力打造阿里商业操作系统”。

三年前至今,阿里有三次大的架构调整。2015年12月启动的“大中台、小前台”调整,2017年1月面向“五新”的架构调整以及今天面向未来5-10年数字经济时代的调整。

阿里巴巴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好像从来不是是行业里的新鲜事,每隔一段时间,阿里总会“变一下”,而且是“说变就变”。阿里的变跟其他公司的变有些不同。很多公司的改变是“兵临城下”,阿里巴巴的变革大多是“晴天修屋顶”。开头总是“出乎意料”,但后来总是“原来如此”。很多公司的组织变化是踩到了时代节拍,阿里则是提前布局,创造一个节拍,去引领行业的变化。阿里巴巴文化里常说“拥抱变化”,而现在的阿里已经开始“创造变化”。

与很多公司的变化无章不同,阿里巴巴的组织变化并非是反复无常,而是脉络清晰,一以贯之。比如,2015年开启大中台战略以来,作为中台事业群总裁的张建锋于2016年4月成为阿里CTO, 中后台业务进一步整合,2017年1月,张建锋开始兼任阿里云事业群CTO,最新的这一次调整,张建锋开始兼任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这其间,能看到人才、组织和战略的延续性。

令人高兴的是,近期,阿里的组织战略也有了行业借鉴意义。今年以来,小米、腾讯、京东、美团等的架构或业务调整或多或少都有阿里的影子。以阿里为代表,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逐渐形成了数字经济时代的组织哲学。

阿里怎么做到的?幸运不能解释现状,人才战略、组织战略和未来战略才是背后的基础。

良将如潮才能有将可用:人才战略是“变”的基础

不久前,马云宣布将在2019年教师节卸任董事局主席,2020年退出董事会,这在当时是石破天惊的消息,甚至一度造成了股票市场的波动,但随后一切都归于平静,因为人们发现,即便马老师离开,阿里巴巴还是那个阿里巴巴。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阿里巴巴都日臻成熟,其完善的组织文化和良将如潮的人才队伍,都足以保障阿里巴巴的健康发展。

70后张勇于2015年5月出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给阿里带来一系列关键性变革,被评为中国最佳CEO。此次组织架构升级中涉及到的张建锋、靖捷、樊路远、万霖也都是70后,85年的蒋凡在2017年已经出任淘宝总裁,吴泽明和陈丽娟这两位80后总裁于今天再次上位。在阿里巴巴合伙人中,有两位80后合伙人(吴泽明和蚂蚁金服副CTO胡喜)。截至今年9月,阿里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中80后已占到80%,90后管理者已超过1400人。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在阿里巴巴,人才不断档,是因为在这里的人才能获得数倍于其他公司的成长机会、成长动力,“不怕你错,就怕你不做”。阿里巴巴强大的企业文化与施展能力的平台,以及对人才的支持与包容,造就了阿里人才战略的成功。

从另外一个缩影更可以看到阿里人才战略的成功。就在几天前,阿里校友会成立了·102班,这些离开阿里巴巴的人聚集到一起,按照马云的设想,未来中国的500个好公司中,有200个CEO来自于阿里巴巴。马云说,“我们改变了自己,同时影响了别人。但是不变的是你心里面的理想、不变的是你的价值体系、不变的是你坚持的理想主义和脚踏实地,至于其它的,我们都可以变。”

经常有人把如今的阿里巴巴比作人才济济的大汉帝国。实际上,阿里的人才队伍建设已经远非萧何韩信张良等等数人,如果要打个比方,它更像阿里所钟情的武侠世界:各有武功各有本事各有意趣,熙熙攘攘,源源不断,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说,覆盖60后70后80后以及90后的人才梯队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公司中也无人可及,这才是阿里巴巴敢于说变就变的根基。

变化不是请客吃饭:组织架构和业务相互驱动

阿里巴巴拥有目前中国甚至是世界上最庞大和系统的业务群,覆盖电商、物流、金融、文娱、云服务、智能家居、IoT等等领域,其组织结构相当复杂,而各业务的变化既相对对立也相互影响,所以,阿里巴巴总是要密切关注变化,从细微之处看到大局,牵一发而动全身,提纲挈领的完成组织变革。

在很多公司看来,组织往往等同于“人事”,但阿里对此的理解不同。“向组织升级要执行力,以组织升级为战略变革的先导”,可以说是阿里的组织哲学。张勇认为,未来企业要适应市场的变化,一定是从组织结构的根本上进行自我改革和升级。重构自己,带来业务的重构和市场的重构。

我们多次看到,阿里巴巴的组织升级绝对不是单纯的为了变动而变动,从来都是战略变革的第一步。2015年底“大中台小前台”的架构变化让阿里底层能力打通沉淀,前台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这成就了今天阿里在众多领域可以多线突围,全面拓展商业边界,发展成为了商业操作系统。2016年底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了“五新” (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和新能源)战略,随后,2017年1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组织结构全面升级,全面拥抱“五新”,排兵布阵之后使得新零售如今已经是硕果累累,五新战略纷纷落地,带领整个行业全面升级。

没有组织架构的变化,就无法带动业务的整合、重组,发挥更大的动能;没有业务的发展变化,就无法让组织架构磨合凝聚出强大的力量。在阿里巴巴,组织架构的调整与业务发展变革之间已经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二者相互驱动,互为动力,循环推动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

谋未来才能有当下:未来战略是“变”的指南针

热爱变化,愿意变化,确实可以与时俱进,但也必须明确方向,变化不是乱来,更不能是不得不变。与很多公司被动调整不同,阿里巴巴的每次组织升级都是主动的,提前布局然后带动业务发展。

球场上,巴西队德国队法国队可以针对不同对手和不同态势进行变阵,因为其训练有素且球星云集,想到去可以做到。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有了人才战略和组织战略作为基础,就可以大胆求变,但变革的方向从哪里来呢?

显然,变革的方向来自未来。至于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充分的把握,对于自身的能力有充分的准备,才能看到前进的路,才能及时的做出变化。作为立志要“用好科技去解决现在和未来的问题”的阿里巴巴,经常要行走在无人区,就必须拥有极强的自我进化能力。

阿里巴巴拥有中国所有企业中最强大的战略参谋力量,也建设了着重前沿技术研究的的达摩院,重金投入到各项尖端领域的研发之中,于是,我们看到了阿里云提前数年的成立和成功,也看到了新零售的从无到有,更看到了在城市大脑、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等方面的超前布局,这些都是面向未来,也确实成为了行业或者社会生活的未来。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未来需要挑战。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阿里越来越主动变化、创造变化。别人学阿里,阿里学未来。正是因为阿里巴巴不断的创造变化,不断的挑战未来,而每次变化都恰到好处,所以,阿里巴巴成为了引领产业格局的力量。学阿里,看得懂的要学,看不懂的也要学,阿里的变化,就成为了行业的变化。

在很多公司,往往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但阿里却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曾经不被业界理解的云计算投入成就了如今的阿里云;曾经的小型光棍节运营活动如今成了天猫双11全球狂欢购物节;一开始被业界认为是云里雾里的新零售,如今已经遍地开花;曾经是遥远梦想的10亿个包裹,已经在刚过去的第10个天猫双11里实现。面向未来,阿里还会“说变就变”,面向未来,它也还有很多可能性去一一实现。


马继华


任何组织,企业的充足,其必然是为了更好的迎接挑战,阿里巴巴将的架构调整,天猫升级为大天猫,正是基于以下几点忧虑

一、数据依然漂亮,但增速已经放缓

天猫是阿里巴巴的基石,但是回首看看今年的双十一与去年的双十一数据对比,虽然取得了2135亿的好成绩,但是,它的增长速度已经放缓,可以说,双十一从诞生到现在,其瓶颈已经出现,相信阿里巴巴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对架构进行调整,对天猫进行升级。

二、小天猫长大了,精细化的运营是不可缺少的

天猫升级为大天猫后,天猫事业群、天猫超市事业群、天猫进出口事业部三大板块被独立出来,彼此相辅相成,但各有千秋,像以前那种大锅炖的策略已经无法适应现有规模了,精细化运营实在是不可缺少的。


博安通


就问套路升级不?




哪里都是你


马云明年交棒张勇,阿里组织架构变动有哪些深意? 

智能化和新零售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阿里的战略重点。向外技术赋能,加重To B业务。优化决策流程,可以减少决策损耗: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新零售事业群、天猫事业群、天猫超市事业群、天猫进出口事业部,这几大事业群负责人都直接向张勇汇报。另外,可以发现阿里管理层中80后增多,年轻化的阿里将有更大的创新活力应对挑战。

胡晓明,阿里巴巴合伙人之一。2005加入,可谓阿里的一员老将。此次内部信未提及他的具体去向,只称“另有重用”。胡晓明带领之下的阿里云,被认为是亚马逊云的真正竞争对手。不过,淘宝店铺转让服务商易佰店了解到,这几年虽然阿里云市场份额扩大,但仍然处于亏损中。

吴泽明,去年才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此次内部信提及由他负责新零售业务群。他曾任天猫事业部产品技术部研究员、零售技术事业群总裁,是在阿里技术岗位上成长起来的80后。

李永和,由CEO助理调职为天猫超市事业群总裁。尚未查找到此人的更多信息,也就是说他还不是阿里巴巴合伙人之一。

3年前,马云任命张勇为CEO。在此之前,阿里巴巴的组织结构图如下。现在已经大变样,形成“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和业务机制。


天猫升级为大天猫,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及进出口

线上流量已触及天花板,到线下去才能有更多突破。目前天猫在B2C电商市场份额第一,远超其他电商平台,还没有被超越的压力,但仍需要找寻新的增长点。而根据新零售战略,天猫超市业务也需要加强与线下商超和生鲜卖场的合作,在方向上跟天猫事业群是一致的,即向下扩张。

而进出口业务,主要为天猫海外(卖全球)、天猫国际(买全球)。天猫海外,即帮助天猫商家把货物卖到新加坡 、马来西亚 、澳洲 、北美等地。天猫国际则是引入进口商品销往中国。进出口贸易方面,通常有着互惠互利原则。

马云将离开阿里,未来阿里的重要决定将由张勇主导

马云:“我不会去做董事长应该做的事情、CEO应该做的事情”。马云给自己找了一个好的接班人,离开阿里后他会放开手脚做自己喜欢做到事情。


淘宝店主的八卦


在大家纷纷调整组织架构之际,阿里巴巴也迎来了新动作,那就是天猫事业群架构调整。阿里云事业群的调整,不在我们的分析之列。

这一次的调整,天猫升级为“大天猫”,形成天猫事业群、天猫超市事业群、天猫进出口事业部三大板块,原天猫事业群总裁靖捷将继续担任天猫事业群总裁;原CEO助理李永和(花名:老鼎)将担任天猫超市事业群总裁;原天猫进出口事业部总经理刘鹏(花名:奥文)将继续担任天猫进出口事业部总经理。

这一次的调整是双十一刚刚过去的一次调整,在这样的一个节点上,大家引发疑问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之中,天猫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而调整又是为何呢?

一.漂亮数据下的隐忧,也是阿里巴巴感觉到流量红利消失之中的焦虑。

天猫现在是阿里巴巴的重要一环,也可以说是基础,基石,虽然是2135亿元的骄人成绩,但是,增长乏力,增速放缓,瓶颈隐约出现等这所有的端倪,也只有阿里巴巴本身可以感觉的到,因此,及时地调整,也是刻不容缓。

二.天猫的体量加大,在现在竞争加剧的状态下,精细化运作,才是取胜的关键。

把原来的天猫事业群精细化地分为三个相互独立,相互协调,相互竞争,有相互配合的各个事业群,是巩固优势,夯实基础,蓄势待发的先决条件。

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电子商务是阿里巴巴的基石,是阿里巴巴赖以生存的基础,发力天猫也是阿里巴巴迎接“新制造”的开始。因为,阿里巴巴的初心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四.给大家提个醒,阿里巴巴的战略顾问曾鸣曾经说过:S2B2C是将来新的商业模式,天猫的精细化运作,也是不久将来C2C模式的基本终结!

码字真的很辛苦,来到这里看到我们的文章,那就是你我之间的缘分!关注,点赞和转发一下吧!我们诚挚地谢谢您!


在路上觅寻


个人认为这只是一次正常的架构调整,实现更加扁平化的管理,业务划分更加细致,符合阿里巴巴的之前的做法习惯。

我们来看一下这次调整,

”天猫将升级成为“大天猫”,形成天猫事业群、天猫超市事业群、天猫进出口事业部三大板块。原天猫事业群总裁靖捷将继续担任天猫事业群总裁;原CEO助理李永和(老鼎)将担任天猫超市事业群总裁;原天猫进出口事业部总经理刘鹏(奥文)将继续担任天猫进出口事业部总经理。成立新零售技术事业群,吴泽明(范禹)将出任事业群总裁。新零售技术事业群将整合B2B、淘宝、天猫等的技术力量,形成统一策略,为全面实现新零售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菜鸟网络将相应调整阵型,成立超市物流团队和天猫进出口物流团队。”

可以看到,主要调整是原来的一个天猫划分成了3个部门,额外多了一个新零售技术事业群,菜鸟网络对应天猫增加了2个事业部,以和天猫的事业群对应。一分三形成了所谓的“大天猫”,原来天猫只有一个事业群,也就是天猫,但是之前的天猫主要是服务商家,做平台性质,这次分出来的第一个是天猫超市,天猫超市成立于2014年,这个事业群是不同于原来的天猫业务的,并且新任总裁李永和,是2011年加盟京东。历任京东商城仓储部总负责人、华北区域分公司区总,并在2014年12月担任京东商城运营体系高级副总裁。跳槽到阿里巴巴之后,受到了大力中式,天猫超市也经过4年的发展,已经是成为了天猫中很大的一个版块,这个时候独立划分说明超市业务已经足够成熟,也是符合阿里的做法。

第二个是天猫进出口事业部,也就是现在的天猫国际业务,天猫国际业务也是诞生于2014年,是致力于主要是为国内消费者直供海外原装进口商品,也是有阿里巴巴自营的业务,和原来服务商家的部门也是不同的工作流程以及范围。同样是4年的发展,也趋于成熟,划分出来也凸显出了内部对于国际业务的重视,也是天猫

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

新零售是阿里巴巴提出的新的构想,从17年开始逐渐发力做新零售,这次的新零售划分说的很清楚,整合淘宝 天猫 B2B单技术力量,可以让新零售有更大范围的资源运用能力,符合阿里巴巴的长期战略。

菜鸟网络的调整是为了配合天猫业务做得调整。

其余人员调整是阿里巴巴内部的轮值制度调整。


电商一方


腾讯在9月份完成了组织架构调整,今天阿里巴巴也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其实组织架构调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再正常不过了,通常调整的时机主要是新领导的上任和战略布局调整。而张勇即将在明年教师节接过马云的接力棒,是新领导的上任,同时也是阿里战略布局也有所调整。下面就一一分析一下组织架构调整的方向

1、阿里云升级为阿里智能事业群,原总裁胡晓明离任,由张建锋担任新总裁。同时在张勇的感谢信当中,明确说明感谢胡晓明在这几年对阿里云的共享。从阿里云连年的收入增长数据就可以看到,在云服务这款阿里巴巴已经成功,并且是中国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和阿里巴巴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定位也非常一致。加了智能两个字,可以看出为了要把智能融入到阿里云当中,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服务。

2、天猫变为大天猫,形成天猫事业群、天猫超市事业群、天猫进出口事业部三大板块。天猫事业群群又叫天猫品牌事业群,主要任务是构建天猫品牌,为全球品牌商业数字化转型继续努力。天猫超市事业群,将把天猫超市和淘鲜达进行整合,加快构建阿里新零售生态,做好线上线下超市的联合。天猫进出口事业部主要是为了实现5年2000亿美元的进口额KPI。并实现集体全球买、全球卖的战略定位。意味着大天猫依然是未来阿里巴巴的主要盈利事业部,并且会做好新零售布局和全球购布局。

3、其他都常规的人事调整。

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看法吧!

关注我们将持续分享相关内容!


重新认知世界


从阿里此次调整可以看出,新的架构调整意味着工作重心的转变,或者是新的布局。

阿里此次将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将天猫升级为大天猫,主要是在人工智能和新零售方面展开更大的布局和专注。


阿里云智能

先说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概念越来越火,人工智能的相关产业也越来越落地丰富,那么人工智能必然是未来的趋势。

阿里云计算成立的时候,当时是一个耗成本没收入的事情,但是现在看来是非常明智的选择,那么接下来将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也是朝着人工智能方向发展,抓住人工智能的风口。


并且结合阿里之前成立达摩院来看,阿里将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看得非常重要,所以它不只是一个互联网公司,更是一个高科技公司。

天猫进出口

天猫升级为大天猫,分为天猫事业群,天猫超市事业群,天猫进出口事业群,说明天猫作为中国电商巨头,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品牌。

作为阿里的强势电商平台,天猫承载着未来中国互联网乃至全球互联网网购世界的很大一部分运作能力和责任。


那么此次将天猫升级为大天猫,有天猫超市事业群和天猫进出口事业群,说明在新零售方面加重了布局,并且逐步开始扩大全球的布局。

从今往后,天猫的互联网平台将在全球领域进一步扩大。当然同时天猫的影响力也更加强大。

天猫超市

天猫超市事业群其实肩负着阿里新零售的责任,在阿里整合了饿了么和河马先生之后,阿里在新零售领域也不断发力抢占未来新零售的风口。

这样一来,阿里在线上线下都拥有非常强大的基础和流量,足以霸占未来人们的消费和交易。


所以阿里已经成长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司,在新零售人工智能以及全球事业方面取得了不断的新突破和新进展。

阿里的未来

阿里属于世界级企业,能够和世界巨头Google,亚马逊,苹果等公司处在同一阵营,相竞争并不是没有任何实力。

这一布局可以看出未来阿里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天地进行发展,并且将会在新的领域不断的拓展和突破,能够抓住未来的风口和发展空间。


对于中国的企业——阿里,我们希望它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成长为全球性的企业,能够影响全世界,希望能够像马云所希望的那样做一个横跨三个世纪102年的企业。


浪子不浪


阿里的理念就是小而美,每当业务大到一定程度都是要拆分,做精细化运营,此时调整说明日后大天猫事业的大方向:国内电商天猫,国际化的天猫国际,本地化天猫超市三个运营维度,为日后新零售打好基础。


互联网大白白


精细化运营,天猫地位再一次提升,为国际化做铺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