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过最艰难的一次回家,途中发生了什么呢?

neverforever14752221


诚邀

春运被称为人类最大规模的迁移活动,每年春运车票一票难求,买不到票的人为了回家过年也是想尽各种办法,我最艰难的一次回家也是发生在过年春运期间。

2015年春节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年,处于试用期,工资不高,回家不路费不给报销,想想银行里的钱,只能坐普通火车回家过年了,幸运的是抢到一张火车卧铺,简直不要太开心,生活总是在你高兴的时候给你一击。

下午坐上火车卧铺,需要经过一夜第二天上午到家。晚饭在火车上吃个泡面填肚,一切看起来都还可以。我是上铺,对面上铺是个大妈,我下面中铺和对面中铺是两个大叔,吃过晚饭中铺大叔就上去休息了,他一脱鞋,味道不要太酸爽,感觉这个车厢都充斥着脚臭味,胃里的泡面隐隐做呕。

到了晚上22点熄灯睡觉了,我还在睡眠酝酿中,对面上铺大妈的呼噜声已传过来了,本来火车就比较晃荡,再伴随着大妈呼噜声,一晚上迷迷糊糊,似睡非睡中度过了。

你以为这是最惨的吗?并不是。第二天早上醒来,下床穿鞋准备洗簌,纳尼,我的鞋子呢?我明明记得鞋子放在了下铺的下面,找了半天只找到一只,上中下铺的大叔大妈们齐帮忙,再他们拿走自己鞋子后,还剩下孤零零的一只鞋子,这时下铺大妈想起来了,半夜中铺大叔下车了,由于睡得比较死,起来下车匆匆忙忙,再加上没有灯,可能穿错鞋了。苍天啊,这都能发生在我身上,你们能想象到下车的我,脚上穿着两只不一样的鞋,在路人异样的目光中出站打车回家的吗?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唉,时隔多年想起来依然蛋疼。


蜗牛在搞笑


我这个囧途不囧,但是也是值得在外出差或者是回家的人注意一下。

有一次在外地出差,具体地方不提了免得有地域黑,毕竟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当中都有存在。晚上十点的飞机,我晚上七点到的火车站准备坐机场大巴。往机场大巴方向走的时候,几个妇女迎过来问:小伙去哪?我说机场。好,这边来。在往那边走的路上聊天就问我几点的飞机,我正常说了十点的。取没取登机牌?还没呢。那几个大姐听了之后直接说:小伙啊,这边二环修路,特别堵,两个多小时都到不了。你这登机牌没取肯定来不及了,你赶紧回去问问有朋友在这边没,开车过去吧。我这外地人一听,有点着急了。就往外走,想想该怎么办。这时候对面一个大哥过来了问:小伙去哪?我说:机场,这时间来不及了。那个大哥:这样吧,我也往那边去,二环修路特别不好走,二百吧,我绕点远送你过去。我正犹豫呢,接了个同事电话,我就说这边的情况。同事:那边到机场也就四十多分钟吧,你是不是坐错大巴了。我说:不是上车给钱的么?同事:不是,在一个小亭子里。那个大哥一听我电话赶紧说:小伙,要不便宜点,一百五送你过去吧。我没理他,往火车站边上走,结果在一个小亭子上看到四个字“机场大巴”。二十五,四十五分钟到机场。

虽然没有被骗,但是整个过程还是让人觉得不舒服。我们出差在外,无非是希望安全一点。在这里也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另一方面也希望在外的人平安归家。


进击的唐老师


弟弟结婚,准备在老家办酒席,我便早早网购了一大堆婚礼用品,比如拉花、喜炮等,还特意选了一床喜被,一个26寸行李箱外加一个大包,买了20号0:30的火车卧铺票准备回老家;

替弟弟高兴结果激动过了头,20号零点的车,应该19号晚上出发的,结果我20号晚上拖着箱子去北京西站候车,检票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检票员也一脸无奈,大概犯这种错误的人不少,就让我上车说,提醒我上车还是要补票啊!

就这样我误过了我的下铺,挤上了车,补了张站票,可这绝非是最糟糕的!

车上的人挤满了过道,我带着两个箱子,行动很不方便,就想找个角落凑合一下,可是连厕所门口都站着人,每次上厕所开门都得让门口的人欠一下身,欣慰的是在连接两节车厢中间的过道边上,每次到站要开车门的的地方有两个年纪稍大的民工师傅,给我腾出一片地方,很感谢他们,其实他们也带着编织袋装的行李,我们就那么在车门口挤着;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每次快到站的时候列车员就要来准备开车门,可我们三个堵在了门口,没有办法,如果放在中间过道,来来往往的人实在太多,还有时刻都存在推小车卖东西的;

列车员满脸愤怒,可他也不知道该让我们把东西腾到那儿。。。我现在回想都想不出当时每次开门的时候把东西都移到哪儿去了,有一站,下车的人很多,大家提前排到了车门口,说实话,我们的东西着实很碍眼,到站停好后列车员开了门,然后就把门口的一个装行李的大编织袋扔出了车,没有一句话。。。大爷都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

当时的我,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跟在下车的人后边跳下车抓起编织袋给扛上了车,然后死死抱在我怀里,以防又被扔下去,然后气氛就变尴尬了,大家都盯着我,一个柔弱的女孩子把那么大一个编织袋扛上了车,然后死死抱着。。。

车晃荡了14个小时,就那么站了14个小时,困的时候头抵在车上靠一下,可一会儿就给震醒了。一直熬到了终点。


小小书吧


2003年寒假,刚上大一,穷学生一枚。从新疆乌鲁木齐回老家湖北恩施,无直达火车,只能经重庆再坐汽车。从乌鲁木齐到重庆全程66小时,绿皮火车一路走一路停,学生买的硬座车票,一路不断上人,每节车厢都挤得无缝隙,上一次厕所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最艰难的是给一五十来岁的打工老师傅让座后,他竟然一口气睡了11小时,我也在旁边站着等了11小时,那次回家,一双脚全是肿的,鞋子都穿不进去了。

为了回家过年,大家都不容易,买票是一样的钱,有的能买到一个座位,有的却只能是站票,理解那位老师傅的艰难,真心希望火车更先进些,让每一位想回家过年的乡亲都能比较体面的回家!


放牛娃的文字小摊摊儿


可能因为我是省内的,过年回家相对比较方便,基本都比较顺畅。

要说印象最深的一次,说出来有点丢人。

我回家需要两个半小时的车程,正常大巴上都会有厕所,但是买到加班车的话,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因为我是一个人回家,又带着行李箱,在汽车站上卫生间不是那么方便,又想说水没喝多,应该没问题,可以顺利到家。

结果在上车没一会之后,膀胱就有点感觉了,看下时间,才过了半个小时。但是真的好难受啊,然后全部的注意力都在膀胱上,就这样忍啊忍,忍到我怀疑人生,忍到膀胱快爆炸,忍无可忍,结果终于下车了。

幸好我速度足够快找到卫生间,不然大概没脸回家了都。


朱绍航


2017年5月。彼时刚从学校答辩完,打算趁这个机会出去玩玩,毕竟回来就要参加工作了。打定主意。自己便制定了一个游玩计划。

从山东青岛出发,第一站苏州,然后上海,乌镇,杭州,黄山,然后回家路上顺便再去一趟扬州。

一路风景很美,苏州妹子的吴侬软语听的我酥酥的,夜上海美如画,乌镇静谧时光,杭州西湖的音乐喷泉,一切看起来都和我计划的那般。直到往黄山去的路上,以及回来的路上,也算是颇为曲折了。

最初,因为当时没什么收入,出于省钱的考虑,选择了火车出行,再杭州去往黄山经过安徽宣城,当时打算在火车站外广场搭个帐篷,结果选址时候以为踩了地雷,让我睡意全无。灰头土脸,来之前再杭州买的吃的也没心情吃了,结果第二天买的包子都没法吃了。

到了黄山,又让卖雨衣的坑了一笔,这都是小事。然后上山,结果买好票发现身份证不见了,折回去找身份证最后原来身份证被我顺手放相机包里了。当时真是又气又无奈。

然后就是好不容易上了山。在这里奉劝大家,一个人千万不要出去爬山,孤寂感足以让你饱受煎熬。当天晚上打算搭帐篷在山上睡觉,第一次选择地方,被山上巡逻的捻到帐篷地。结果只能用现金,身上很久没带现金了。好不容易安定好了,手机充电宝都没电了,想充电,结果又没人看帐篷,只好睡觉。结果特么的后半夜下雨了。我当时心理阴影面积绝对可以遮天了。

第二天一早,说什么不呆了。下山。结果山下买车票也只能用现金,幸亏有两个游客也下来了,换了点现金。急急出了山,此时移动电源和手机已经没电了。也没有心情再玩了,直奔车站。

然后再路过安徽芜湖的时候,再芜湖售票处传媒电视后面,把他们传媒屏幕给拔了,给手机充上电,也算是一股清流了。后来也没再去扬州,就想着快点回家,试着当时一路上被折腾坏了。从山上下来,几天几夜没合眼。又累又饿,可谓是饥寒交迫了。感觉那时候是真的囧😂

还有一次15年暑假北京,和同学带着凉席,风扇,被首都警察盘问。也挺有意思的。不过也是那次,切身体会到,人和人不是平等的。


久伴天涯成酒伴


2009年,在北京上大二的时候。我们学校一向会帮订学生票,然而那一年一直订不到票,我们几个老乡商量了下,决定通宵排队买票,和几个师兄师姐半夜从海淀坐到北京西站,坐在车站大厅内等凌晨三点放票,等了一宿结果窗口告知票卖完了,欲哭无泪。又坐了两个小时公交车回学校,休息不好一路晕车吐回来。后来是买到了二十九个小时的绿皮车票,还是到隔壁县市的无座票。当时又没经验不知道买把折叠凳坐,就一路或站或靠的挨过来了。到了隔壁县市又坐上长途大巴车,吐的胆汁都要吐出来了,到了我们市中心,见到父亲,眼泪水就刷刷的掉下来。最后坐上父亲的摩托车往老家去了。


小炭001


因为我还是学生,而且上大学的地方没有离家很远,所以每次回家都没有过什么艰难的时候,不过我可以讲一个我朋友的。

朋友在广东读书,去年暑假回来的时候为了省钱就坐了火车——学生票坐火车减一半。

结果他坐车坐到一半发现自己被偷了,自己的钱包和手机睡个觉就全都不见了,结果票也在里面,这时候一个检票的过来他就懵逼了。。

后来他和火车上的工作人员解释了,还好他是个大学生要是换个农民工的样子可能都被别人赶下去了,然后他登记报警,一直到现在也没找到钱包手机。。。


你的电影图解


一年又一年,春节临近,春运也已经开始。春运是中国独有世界奇迹,被外媒称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人口迁徙,第一次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二次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第三次两宋时期。而春运被称为中国周期性短期大规模人口迁徙。


下面回答正题,说三件我在回家、上学途中经历的趣事。

上初中时我在县城上学,平时住校,每周回家一次。一次周末放学回家坐大巴车时,坐过了站,十二、三岁的年纪,没出过远门,当时给吓坏了,下车一看地形不对,吓蒙蔽了,想哭,路旁边有一位卖水果的好心阿姨,看出了状况,问了我情况后让我做车原路返回,把我送上回去的车后还特意对司机交待我下车的车站。真是一位好心阿姨!

第二件事,上学坐车时在路旁边拦了一辆大巴车,车上就我一个人,当时还奇怪为什么人这么少,刚坐上车没走多远车就坏了,一路走走停停修修,和《人在囧途》影片很像,车上司机和售票员是父子,都是好心人,怕耽误我上学,又给我拦了一辆大巴让我坐别的车上学,也没有收我车费。

第三件事,大巴车上,没有座位了,我有点晕车,当时一位大哥哥看了出来,给我让座位,他自己站了一路。这是第一次有人给我让座位,让我很感动,从那时到现在坐公车,每次看见有不方便的乘客都会主动让座,也会想起给我让过座的那位大哥。


开心笑开心


小学十一二岁那一次吧!那时候因为不是住校家离学校还挺远的,放学的时候没有搭上校车一个人从学校靠着一点点坐校车时的路线印象走回家,因为有一段路没有路灯看起来有点不像在害得我绕了两圈才认出来。想想那时候的我运气真好,要知道平时坐校车基本上都不怎么看窗外,可以说很大一部分路是凭感觉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