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家开放三胎,你还会生吗?

奶爸囧事儿


放开多少胎,我都不会再生了!


2.0版的婚姻法,根本不认可女人生育和操劳家务的付出!

“办啥?回家继续生娃吧!”生完头胎去社区办理独生子女证,被告知“放心生,大胆生,估摸着将来三胎也会放开呢!”我倒吸一口凉气,坚持要办独子生女证


“谁爱生谁生!反正我不生!”那时我已经感受到当妈的无奈了:我家经济条件差,双方都没老人,怀孕时丈夫就明确说了,生娃后我就得做全职妈妈。


全职妈妈没收入,一家三口靠老公那点工资生存,活的紧紧巴巴的,把孩子哄睡着,赶紧写点稿子赚点奶粉钱,天天想着,孩子快点长大啊,老娘好去工作挣钱缓解压力啊。

生娃前我在报媒做了六年记者,也称得上优秀工作者,再就业时却傻了,一听有娃,招聘单位就呵呵了,有些单位管你有娃没娃,是女的就不要。


我一位同行,气不过,孩子三岁后接着生二胎,前后7年时光都用在两个娃上,最后竟然被丈夫嫌弃不工作、黄脸婆……


工作的黄金期都用来生娃带娃了,哪还有什么竞争力?但现实就那么赤裸裸的摆在眼前,二胎三胎政策,恶化女性职场生存环境,赶着逼着女人回归家庭。而新婚姻法,又加剧了女性生存的焦虑。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调查,说知识付费学习者,多为女性,说明女性对知识的渴求多于男性——放屁!


这些年我也是持续参加知识付费学习,从育儿到时间管理再到人生规划,最近又蠢蠢欲动想线下学个烘焙,学习是因为求知欲?才不是!只是希望能教养好孩子,同时多一些生存能力、给自己多留条后路罢了!


【夜妖说:学习型宝妈,热衷学习和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关注我,与我交流】


夜妖说


绝对不会生了!

老大是男孩10年的,15年放开二孩以后就跟老公商量着要二胎。老公不想要,我就劝他:要是二胎是女孩,儿女双全多好,男孩也不错,你看你也是弟兄两个,不也挺好的。最后老公妥协。其实我特别想要个女儿的,怀老大的时候就想是个女孩就好了,结果是男孩。16年怀了老二,又自己暗示自己是女孩是女孩,还买了一些女宝用的东西,结果又是男孩。彻底死心。不过既然生了就好好养吧。

17年春天,老大腺样体、中耳炎需要手术。二宝当时刚刚三四个月,我自己带他,所以大宝住院都是宝爸一个人陪着他。我心里各种着急就经常打电话,宝爸说:你不要老打电话,这样更给大宝压力。大宝特别懂事说:妈妈,你在家看好弟弟,有爸爸在我不怕。所以就忍着,但心里各种担心。那么小的娃做手术妈妈却不在身边。手术当天幸好爷爷奶奶叔叔去陪着。所以觉得特别对不住大宝。

17年9月大宝开始上一年级,二宝正好学走路不能离开人,宝爸要挣钱养家,所以对大宝学习上的事,我是力不从心。大宝不笨,成绩还不错,但是你监督他他就学得好,一松散,成绩就下来了。今年要升二年级了,二宝也大点了。我想无论如何也要帮助大宝把学习搞好。

生活中因为有老二让大宝受的委屈也太多了。老二经常哭闹,闹得心烦,大宝又想让我陪他,就会对老大发脾气。有一次大宝写作业用自从造句,大宝写的是自从有了弟弟,妈妈再也没陪我好好玩了。顿时心酸。

现在还有人劝我再生个女儿吧。我说不要了,我可赌不起,要再是儿子,我老公要累死了。其实我心里想生二胎都有些后悔了。有一个就够了,好好爱他教育他,让他成为一个健康、快乐、有能力养活自己的人足矣。


林之芳源


5月21日,有外国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中国准备取消对每个家庭可以生育多少个孩子的限制,并称可能会在今年第四季度或2019年决定。这个等于全面取消生育限制,不仅仅是开放三胎,还可以生四胎、五胎……


估计普通人家都不敢生吧。

原因一:养育成本高

曾经有人戏称,养个孩子消灭一个百万富翁。

我们看看中国家庭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排名前十的城市:

基本上一线城市都是200万以上的了!有人说,这些估计都是上最好的学校,吃的喝的都用的最好的,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普通家庭的花费:

1. 婴幼儿阶段(0~3岁)

0~3岁的婴儿,奶粉和尿不湿是最耗钱的。2岁左右孩子的启蒙教育得买一些书籍、玩具,所有的费用平均每个月2500元左右。3年总费用=2500×12×3=90000元。

2. 幼儿阶段(3~6岁)

这个阶段开始上幼儿园了,教育费用开始占据主要位置,此外孩子的抵抗力还不是那么好,容易生病,所以医疗费用相比于婴儿阶段要高一点。总费用,平均每月3000元左右。3年总费用=3000×12×3=108000元。

3. 童年阶段(6~12岁)

这个阶段上小学了,教育费用是主要的,总的费用平均每个月2400元左右。6年总费用=2400×12×6=172800元。

4. 青少年阶段(12~18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初高中阶段,有繁重的学习压力,也是长身体非常关键的时候,对于穿着要求也渐渐重视。总的费用平均每个月3150元。6年总费用=3150×12×6=226800元。

5. 大学青年阶段(18~22岁)

上了大学,除了学费,还要在个人爱好上,例如摄影、音乐等方面花钱。这个阶段平均每个月的费用是2200元左右。4年总费用=2200×12×4=105600元。

0~22岁合计

90000+108000+172800+226800+105600= 703200元。

也就是说,一个普通家庭含辛茹苦的养大一个孩子,至少得花70万左右。之所以说至少,还没包括各个阶段的一些培训班、兴趣班等,此外如果孩子需要出国留学,那更是没有上限。

对经济宽裕的家庭来说,70万元不算什么,但是对大多数工薪阶层普通家庭而言,的确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个数据还只是按照一般城市里的一般家庭来估算,若是在大城市,远不止这点钱。


原因二:家庭经济压力大


除了小孩的养育成本,还有赡养老人的压力。由于8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此一个家庭会有4个老人需要赡养,如果老人能帮忙带小孩,夫妇双方还能去上班,如果老人身体不好的,有的还有一个全职在家带小孩照顾老人,或者请保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原因三:职场女性的压力


即使国家放开二胎、三胎,还延长了产假,可是对于职场女性来说,压力更大了,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升职,都会受到歧视,所以很多职场女性都不敢生,怕影响自己的事业。而且生多一个,精力却有限,很难平衡工作与家庭。


康莱定好孕


作为一个现在辞职在家全职带孩子的二胎爸爸,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心里马上闪过一个念头,有这种想法的人,胆子够肥啊!

首先,对于我来说,一个已经胆大包天敢生二胎的70后来说,踏出生二胎的这一步已经是很大的勇气了,现实的情况也让我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职业和几十万的年薪,选择自己带孩子,因为二胎的养育,会面临比一胎更多的困难!

其次,即便我们两口子非常喜欢孩子,姐姐也很喜欢弟弟妹妹,国家政策放开三胎甚至给予一定的奖励,我们也坚决不敢再要三胎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1、养孩子是个花大钱的事情。以我们家为例,女儿现在11岁,到现在为止为她花的钱至少超过50W了,一年4-5W的水平,初中如果考上私立名校的话,一年学费又要增加4-6W左右,到大学毕业,估计一个孩子身上至少支出150-200万!二胎儿子的养育成本会更高,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这个经济压力真的很大!就这,还没有计算孩子结婚买房需要家庭支援的资金...........

2、住房的问题。现在房价高企,我们在准一线城市买下一套140平左右的房子已经很费劲了,如果再生个三胎,房子肯定不够住,想要再换更大的房子,这么高企的房价,简直就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3、精力、体力的问题。带孩子不是简单的添多一副碗筷那么简单,也不是让孩子自己到处野自己成长那么容易,父母要倾注大量的心血,陪孩子玩耍、学习、阅读、上早教课、兴趣班、补习班,陪孩子写作业、谈心,哪件事都不轻松,辛苦带完老大,二胎又折腾一次,心力交瘁,如果再来个三胎,骨头渣都剩下不了多少了。😂

4、没人帮忙带孩子。生老大的时候,老人相对还比较年轻,精力、体力还能支撑帮忙照看年幼的孩子的重任,辛苦了几年后,老人年纪更大了,身体也差了很多,如果让老人再帮忙带二胎,于心不忍,但如果请保姆,一来成本高,二来也很难找到贴心满意的,各种负面新闻又多,压根不敢请保姆。

5、年龄和身体条件也不允许了。作为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的第一代,我们70后真的非常悲催,赶在二胎政策出来的时候,已经40岁了,生完二胎养几年,自己也就45—50岁了,这个时候再冒着生命危险去尝试高龄产妇的体验,真的没有必要了。

6、生完二胎的人,往往处于人生的高峰期,职业、社交圈子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的发展和维持,如果生三胎,意味着放弃很多的机会,对于个人的损失非常大。

*************************************************

元宝爸爸:我是两个孩子的全职爸爸,70后花样大叔,专注育儿、教育和亲子旅行的话题,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转发我的观点,更欢迎评论发表您的意见,谢谢!


元宝爸爸聊育儿


我和老公是双独,结婚的时候已经想好了,没有大问题就要两个,结果刚结婚婆婆就催着让要孩子,可是生下来以后不帮忙看,经历了自己照顾孩子,不打算再要了,孩子七个月的时候生病住院,整整一个星期,夜里我得给他物理降温,白天他还不找别人只要妈妈,我每天睡四个小时就是非常爽的事情,后来儿子大了,公婆曾有一次提过要二胎的事情,我说上一次当学一次乖,这辈子不打算再要了,真想要我30就可以生,干嘛等到近40岁再生,虽说家里不缺房子,但是有个男孩可不仅仅是房子的问题,我对门邻居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又生了两个孩子,唉,那对门阿姨天天说累的腰疼,还不敢不看,要不然儿媳妇光有意见,再说了,40岁生完孩子能工作的时候都43了,可看看现在的招聘信息,有要超过35的吗?


半夏微凉34986391


生!必须生!

我老公兄妹三个,上面有大姑子,下面有小姑子我老公排行第二。

结婚第一年,婆婆高血压犯病,进重症,大姑子出钱,小姑子伺候。

第二年,婆婆又犯病,我们出钱,小姑子伺候,大姑子家里紧张,就没出钱,但是联系了很多医生。

第三年,婆婆再次犯病,大姑子直接把婆婆接到她那边(嫁到深圳,我们在山西)去治疗,小姑子在当地做交接。

所以,我觉得只要我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生几个生几个(第一胎剖腹产)


S嘛哩嘛哩哄


前段时间的2条新闻,让未婚妹子、职场妈妈、全职妈妈纷纷陷入恐慌。

3月16日,政协委员张国刚建议将我国男女法定结婚年龄下调至18周岁,以优化人口结构,解决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养老问题,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稍久之前,人大代表朱列玉提交了“全面放开三孩”的政策提案:

这两条消息一出,育姐的朋友圈就炸了。

因为女人们都意识到这两个提案一旦实施,会对国内女性工作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困扰。

01

首先降低结婚年龄的目的是让女性早结婚,早生孩子,缓解国家老龄化危机。

18岁正是刚刚高中毕业读大学的年纪。男孩当爸爸了并不影响学业,我认识不少男生都是读本科、研究生的时候当了爸爸,一点都没耽误读书。但我大学班长和他老婆大学奉子成婚,他老婆因为怀孕和哺乳期可是结结实实休了一年学。

休学还不是最糟的。我们知道很多落后地区还是秉承女孩一生事业就是相夫教子,一到最低结婚年龄甚至不到就被逼着相亲、结婚、生孩子。如果再把法定结婚年龄降到18岁的话,可以预见到会造成相当一部分女孩高中、初中就会被逼着更早地放弃学业,早早嫁人生娃。

18岁是个心智还未发育成熟的年纪,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与婚姻,贸然结婚可能导致今后婚姻矛盾频发。而且年纪小济基础也薄弱,过早结婚生子,对下一代的生活、教育质量也没有保障。

有些杠精会说以前人结婚早还不是过了一辈子。但以前连个婚姻法都没有,社会环境也不允许女性轻易摆脱婚姻,只能默默承担痛苦,粉饰太平。

张幼仪15岁嫁给了17岁徐志摩,22岁刚生下第二个孩子就被徐志摩抛弃。后来张幼仪形容自己是“一把秋天的扇子”,都是遭人遗弃的命运。

20岁的郭沫若结婚5天后就离家出走,两人没有离异,以后68年里,张琼华孤独一人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1980年张病逝于乐山,没有留下子女。

罗一秀18岁嫁给了14岁的主席,但主席并不认为那是婚姻。

毛福梅19岁嫁给了14岁的蒋中正,生有一子后蒋又娶了姚冶诚、陈洁仪、宋美龄……

名人的少年婚姻大多令人唏嘘,那普通人家的姑娘又得有多少委曲求全呢?

02

如果说降低最低婚龄是可能造成部分生长在不开明家庭女孩的学业危机的话,那开放三胎就算是对所有中国职场女性的无死角打击了。

中国拥有着傲视全球的女性工作率:

咱们中国女人劳动参与率不仅秒杀世界其他各国的女人,而且还高于发达国家的男人,比如法国男人。这还是在这几年数据逐渐下降的情况下,本世纪出女性劳动参与率更是超过70%。如果说中国因男人位列世界优秀行列,那么中国女人让国家超速度发展变得卓越。

但相比我们冠绝全球的女性劳动参与率,我们国家的生育保障制度就显得拖后腿了。

它忽视了一个女性会面对严重问题:职场歧视。

我们换位思考下,假如你是公司负责人。

现在要招一个岗位,两个应聘者其它条件都一样,但是一男一女。女生以后可能要多休4个月或8个月甚至12个月的产假,还有加起来几百上千小时哺乳假,休假期间还得找人顶她的岗位。你招谁?

资本是逐利的,人家是开企业又不是搞慈善,要求雇主具备为男女平权事业额外承担成本的觉悟未免有些太天真了。

所以这就造成了女性在招聘市场上天然受歧视。就算入职了,单位对你付以重任的可能性也比对男员工低,因为单位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就要休产假,远离岗位了。

原来有些女同胞生完2个孩子后,总会让雇主安心点,现在要开放三胎的话,雇主的小九九又要打起来了。女性同胞在雇主眼里的潜在用工成本又加上了4个月产假和几百个小时的哺乳假,可谓雪上加霜。

一般女性的生育期和职业生涯的成长黄金期完美重合,

同一个十年,女人面临着生育和自立的两难抉择。无形的玻璃天花板推动着女性就业歧视,把女人赶回家。

不给女性休产假惨无人道,给女性休产假又会有职场歧视。似乎是个悖论啊?

那看看别的国家的做法:

嫌长直接看最后的粗体字结论。

丹麦法律规定,孕妇从预产期前4周开始休假;产后有14周产假,这期间配偶享有2个星期的假期;在孩子出生14周后,夫妻双方还各有32周的“父母假”,可自由安排何时休假;夫妻双方能享有的带薪产假加起来最多可达52周。根据丹麦的最新规定,2012年生育津贴税前最高为每周3940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3872),2013年则为4005克朗(折合人民币3936)。如果公司在产假期间支付的薪水低于政府的生育津贴,那么政府将补贴产妇其中的差额。

瑞典政府认为,生宝宝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儿,父亲也必须承担责任。为了鼓励父亲多休产假,瑞典的社会保障部门还设立了奖金,在休够法定的60天产假后,父母每多休30天产假,就可多领取3000克朗(折合人民币2375元)奖金,如果父亲和母亲在休产假上做到“完全平等”,即每人休假240天,这对父母可领取135000克朗(折合人民币106880元)的最高奖金。

此外,根据瑞典法律规定,准妈妈们可以在预产期前7周开始休预产假,在孩子8岁或读完小学一年级之前,父母可以将自己的工作时间缩短最多四分之一。

德国政府规定,停职在家照顾孩子的父母全年每月可得到相当于税后月收入2/3的补贴,每月最高可达1800欧元(折合人民币13196元)。如果父母中的一方继续停职2个月,则可享受14个月的补贴,即最高为2.52万欧元(折合人民币184753元)的生育福利津贴。

总结一下鼓励生育的思路就是男女同休产假,政府补贴。

03

什么你说你做全职妈妈,就都不怕了?

新婚姻法了解一下。

新婚姻法加黑加粗强调保护金钱和房子,一旦你们婚姻破裂,你在家奶娃、拖地、烧饭的时间可是不被认可成付出的哦~

调查显示,孩子三岁之前主要由母亲照顾的占比29.04%,爸爸参与照顾的比例仅占2.1%。中国女性花在照顾家庭等无报酬工作上的时间占总劳动时间的44.6%,而男性仅为18.9%。

中国20.3%的家庭,女人包揽了全部家务;41.7%的家庭,女人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能做到家务均分男女各做一半的家庭仅占到22.4%;男人承担大部分家务的家庭则仅有10.4%;选择全部是男人做家务的家庭,占比为2.8%。女性承担了更多家务劳动的压力,让家庭保持着良好的运转。

如果离婚的话,以上付出都不会被法律承认,婚前财产你也分不走,而且如果孩子过了哺乳期的话,没有收入基本就丧失了孩子抚养权。

而同样男权文化的日本,法律则认可全职主妇与在外工作的丈夫对家庭的贡献是同等的,一旦离婚,全部财产平均分。

你脱离社会多年,重新想找个工作,不仅会因为长时间脱离行业赶不上趟,可能还会发现当初自己从事的行业都没有了。我13年离开的报社,当时的纸媒还如日中天,这几年南京的路上连个报刊亭都找不到了。

04

2017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发布,中国下滑一位至第100位(一共144个国家),是新生儿男女比例失衡最严重国家 数据来自世界经济论坛自己、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列国议会同盟,综合薪俸及工作机会、教育、政治参与、医疗健康及生存四大指标。

从06年第63名到17年第100名,说明中国的性别差距不断上升,女性地位不断下滑。随着开放二胎、三体女性更难就业,让我们期待一下明年排名还会不会持续上升?

世界各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最近数据

这个数据显示中国家庭是最不愿生女儿的。

我问过我朋友为什么不愿生女孩,你一个女人也重男轻女吗?

她说不,因为我是女人,我才知道女人这一生比男人艰难,我希望我的孩子人生容易些。

未婚女性、职场妈妈、全职妈妈的路都开始慢慢长满荆棘。甚至我们受了委屈抱怨两句还有个别“一身正气”的男同胞们在评论区站在意识形态高地上说我们不传递正能量,一帮怨妇。

踩在我们脸上,还问我们为什么不歌唱正能量,正你个大头鬼哦~

你去医院ICU门口对人家家属说不要哭,要有正能量,现在民族复兴应该高兴才对,看看会不会被打断腿。

现在很多新时代女性都开始表达了不婚主义的倾向。可谁又不愿得一人心,举案齐眉,白头偕老呢?但是这个案是斜的,把婚姻的重担更多的压在了女性身上,让女人心生畏惧。


育儿网


哎呦我去........

看到这个问题,就想到了,这就是穷人和有钱人的区别。

你看现在一线城市有几个生二胎的啊?即使二胎开放又如何?

结婚的时候30多,生孩子的时候小40.

所以说,穷人生了孩子,就上学就到了,别的教育问题,关心的特别少。

有钱人都是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小的时候,想学钢琴,找个钢琴大师(国家级的)

想学这个,去,想学那个去......

所以说啊,孩子生一个就好了,把钱花在教育,养育他的问题上。

如果你说一个孩子,怕孩子太孤单???那你如果处理不好两个孩子的问题,两个不亲的多的是。还考虑争夺财产。多费劲

如果你说一个孩子,等父母老了,孩子养不起?我就特别奇怪,为什么你老了,天天指望孩子养你呢?如果你把孩子教育的特别好,出来社会,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工资会特别高。他都已经大了,自己的人生。自己过,就不要过多的参与。

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了,自己没有压力了,难道不应该多出去走走看看,多呼吸新鲜的空气?

把自己的身体搞好了,难道不是对自己和孩子最大的欣慰?

如果你老了,小病小难的能花多少钱?

除非重大疾病,什么癌症,我的天,癌症全世界的专家,都没有攻克,难道你都已经治不好了,还想向天借500年?想开就好了

你瘫痪床上了,只能动个眼睛了,废人一个,还想活着?那你真的太能坚持了,反正我是不行。我宁愿自己安乐死。起码我不痛苦,拉屎,拉尿都让别人伺候,想想都难受。


蜜桃小丸子94


我是三胎妈妈,老大12岁,正处于叛逆期,老二8岁,三年级,老三10个月,由于老三的出生,直接导致老二学习没办法跟上,老大叛逆期不愿意接受你的意见,老三吵闹,老大老二一天到晚都在抱怨吵,没办法静心学习。而我累死了,不但要辅导功课,还得照顾老三,煮饭做菜,发现自己是全能的妈妈。孩子他爸也偶尔帮忙,全天都在上班。我觉得最好不要三胎,现在再给我一次选择,我没有勇气要三胎。由于年纪比较大,觉得太累了,没有精力去更好的照顾她们。



钟13863



其实,想生三胎也不是不可以,以下我罗列了几个网络上给出的生三胎需要满足的条件,可以看戏下自己是否符合:

境外生育:境外生育与香港生育性质差不多。比如赴美生产,赴澳生产等等,但是说到底还是要有钱。

少数民族:由于少数民族的人口基数较少,有些重要的少数民族人口已经非常少了,所以呢不同地方的政策也会不相同,地方政府的这方面政策可能会更加的向它们倾斜。更有部分地区是支持多胎生育的。

赴港生育:很多生多胎的明星基本都是在香港生育的,香港对生育的限制与内地的政策不相同,基本上如果你有能力能让小孩子落户在香港的话,那么基本就问题不大,只要不要把户口迁回内地就可以。(当然有这个能力才是重点)

当然说了这么多,要么就是有钱,要么就是政策扶持。如果普普通通的家庭,生两个娃就够了,自己有多大实力就办多大事儿,生出来若是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教育养育,那也是苦了孩子。


时代在改变,中国的人口愈加老龄化,开放二胎是必然的。至于三胎也有一定的可能性,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真的就放开三胎了,这时候,你会不会响应国家的号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