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城市的这些大医院里面的所谓专家医师,一点小问题就是让拍片验血B超住院?

七大姑8大姨


去医院看病,很多检查是免不了的。并非医生水平不够,离开仪器就不会看病。

医生选择开检查的主要原因无非两点:

1.仪器检查结果,比医生的主观判定更可靠,有准确结果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

举个简单例子,同样的孩子咳嗽数天,不发热,同样的听诊有少量湿罗音,有的只是支气管炎,吃点药就可以;有的可能就是肺炎,需要输液。
像这个六岁的孩子,只是咳嗽4天,不发热


,拍片发现左下肺大叶性肺炎。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样的可能吃点药就好,没必要住院。事实上如果延迟治疗,有可能吸收不彻底,残留肺部瘢痕(纤维灶),将来孩子高考的时候,因为有肺部阴影,某些大学可能就会受限制。这并非危言耸听,每年高考学生体检能查到几例肺部阴影。
这位20多岁的小伙子,是一个少数民族同胞,症状只是胸闷一周,结果检查发现左侧中量胸腔积液,也是需要住院正规治疗的。

总结来说,必要的检查结果可以提高诊断水平,有助于及时对症治疗。这其实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医术的提升。在数十年前没有这些设备,医生也可以凭经验做相应处理,但肯定有一些漏诊率和误诊的。

2.检查结果既是诊断依据,也是医生的自证手段。

众所周知,医疗行业现在处境不太好,辞职的、转行的有很多,很多医院的儿科夜间门诊被取消就是一个例证。没有这些检查结果作为依据,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找到漏洞,这也是有前车之鉴的。

去年在一家大型学习网站上有一个病例,一位成年男性肺部有一个病灶,手术前不能判定是结核还是早期肺癌,出于安全考虑还是建议手术切除,手术后证实为肺结核。然后这位患者就把医生告了,依据是没有做深入的结核相关检查就贸然手术,导致他术后间断性胸疼,影响生活质量,后来医院是被判赔了一点钱的。

网络时代信息透明,这种事情见多了,医生们难免畏手畏脚安全第一,毕竟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

还有一种声音质疑医生开检查拿提成,这种现象在公立医院是不敢存在的,处罚太狠,后果太严重!查出来相关领导要掉乌纱帽的!这类事件也是有前车之鉴的。当然私立医院不敢说。

以上纯属胡扯,大家看看就好,不要当真。


影像科豪大夫


我是一个急诊医生,也是一个大孩子的老爸。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逐句分析一下后面的逻辑,让大家有更深入的认识。

1. 我是一个新手奶爸,就前几天孩子感冒引起咳嗽,到城里的人民医院医院挂了个专家。

解读:感冒发烧咳嗽是儿童常见病症,几乎90%以上的发热为表现的儿童疾病都是很轻症的,所需要的治疗仅仅是观察、休息,必要时用一点退热药物。作为家长,要淡定,不盲目慌张过度求医。在就医前,协和医院的王晗教授总结了5个问题:1)是否发热超过三天仍无下降趋势;2)是否呼吸困难?(憋、喘、剧咳)3)是否有抽搐? 4)是否不能进食水,甚至频繁呕吐? 5)是否有其他你认为不放心的情况,例如在退热间歇仍嗜睡、精神萎靡?

一旦有如上5个问题的任何一个,就需要就医。

2. 医生一看就说是肺炎,要拍片验血,后面叫住院,而我给他说没条件住院,能不能先开点药,他不开,说吃药没用,一定要住院,当时把我吓的。

解读:医生临床诊断肺炎,需要综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肺炎最常见的表现是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听诊有湿罗音,血象检查对感染类型有辅助诊断作用,胸片能进一步确认肺炎诊断及评估肺浸润情况。

如果没听诊就拍片,那是漏了听诊步骤,过于轻率;如果听诊没有啰音,而患儿发病时间长、呼吸困难症状重,仍是需要拍片的;如果胸片证实肺炎,建议住院治疗是合理的,尤其是合并重症肺炎表现时。如果没有肺炎表现、也没有重症表现,医生收入院治疗就有点过了,估计是病房病人少,收进去能增加科室收入。但目前地市级以上医院,儿科人满为患,医生根本不会主动收治这类轻症患者。毕竟病重的没有床位收了呢。

3. 后面我又换了妇保院,也是同样的结果,我真的慌了,听别人说市里的人民医院更好,就去那里了,那里医生说,没这么严重,先开点药,拿回来吃了没啥效果。

解读:病急乱投医,是公众的通病。所谓吃了药没啥效果,从另一个侧面理解,应该也没有加重,这类呼吸道感染,没有加重就是好消息,就意味着问题不大。市里的人民医院,自然诊疗经验丰富,这个没那么严重是中肯的。况且市人民医院病患堆积,自然也不会收你入院。

4. 后面想想,我们在这打工,一旦住院,真的伤不起,但是为了孩子,也没啥值得考虑的,打算带去省级儿科看了,后来家里说,没必要,干脆带回老家算了,所以我们就带回老家了,去老家的一个几十年的老医生那里去,就开了几块钱的药,打了一针几元钱的针,就这样好了。

解读:你看这个奶爸的就医路线,差点就奔往省城了。一个就医都够不上的轻症(可能并没有以上5个问题出现),居然酿成整个家庭的大行动。还是家里老人淡定一些,回家吧。回到老家后,吃完第三个馒头(老医生那里,开了几块钱的药,打了一针几元钱的针)之后,自然也就饱了。此时,不能说第一二个馒头没效果。

此时我们再回头看自己和各级医院的医生,彼此之间是否多了更多的理解呢?

下次孩子生病,你还紧张吗?你还会这样奔波吗?

更多医疗常识,关注@急诊夜鹰


急诊夜鹰


经常有人诟病医生看病多以开各种检查为主,而且小毛病就要大检查。而且媒体也就此大做文章,甚至很多人都觉得医生是为了拿检查的提成。作为一个医生,我得吐吐苦水。

首先,多开检查医生是不是能拿提成。

以比较复杂的检查为例,磁共振、高分辨率CT这类需要复杂仪器的检查,目前各大医院都是需要预约的。主要是因为这些检查一般耗时比较久,仪器设备又比较少。尽管机器每天都运转16小时以上,也很难让一位患者开了检查马上就能做,这才只能实行预约制。所以现在的情况是临床医生求着检查科室多给自己的病人做检查,而不是反过来检查科室用现金奖励的形式求临床医生多开检查。

其次,为什么“小毛病”要“大检查”。

经常有患者抱怨,一个普普通通的感冒,就想让医生开一盒感冒药而已,医生又是让我抽血化验,又是让我做肺部CT,花了好多钱。

这是因为,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状可以很轻微。咱们就以病毒性心肌炎为例,这种病轻则损伤心功能,未来运动能力受限;重则短时间内发生心衰,可以出人命。但是这种凶险的疾病早期可以仅仅是感冒的症状。如果医生在接诊时,发现你心率不规整、血压有问题,就会高度怀疑有发展为心肌炎的可能。这时就会开一些心脏的检查加以排除——如果是医生多虑了那当然最好,如果发现有发展为心肌炎的可能,就得尽早积极治疗。


再有就是很多年轻人的感冒容易发展为肺炎,所以医生在接诊时会用听诊器听听你呼吸的声音,看看肺里有没有啰音,如果有啰音,则很有可能是已经发展为肺炎了。这就需要开个肺部CT确认一下,如果确定是发展为肺炎了,那么更强的抗生素和更积极的治疗就要尽早用上。

最后,医生是不是给每个患者都开一大堆检查呢?

当然不是啦......

只有发现疾病正在恶化的一些蛛丝马迹,医生才会开相应的检查,去排除或者确认。

正是这一小部分被开了很多检查的人才会抱怨,而那些没开很多检查,直接去拿药的患者当然不会抱怨啦。这个在统计学上叫做幸存者偏差。

二战时,盟军用于轰炸德国本土的轰炸机损失惨重,专家们把受损飞机中弹部位做了统计汇总,如上图所示。

那么根据这张图,飞机最应该加强哪里的防护装甲呢?

有人说,应该加强机翼,有的说,应该加强机尾......

只有一位数学家说,应该加强机头。因为机头中弹的飞机根本飞不回来。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


菲利普医生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因为病情需要。

临床中很多疾病仅依靠患者主诉、症状、体征、病史是不能够确诊的,这就需要一些辅助检查帮助鉴别诊断,比如查血、彩超、X线、CT、核磁等。记得有一天门诊接诊了一位女患者,因为双下肢散在皮下出血点来就诊。既往有过敏史,皮疹色红、比针尖大一点、散在分布,于是我建议她去查一个血常规及尿常规。而她提出了质疑,不想去查,认为没必要,尤其是尿常规。我告诉患者,目前怀疑她患了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变应性毛细血管、小血管的炎症疾病。但仅凭患者的症状是不能排除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比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就需要查血常规才可以鉴别。之所以查尿常规,是想看尿里有没有潜血、有没有蛋白,主要是担心疾病累及肾脏,从轻度肾炎到严重的甚衰竭都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患者听完我的解释后去做了检查,结果显示血常规中血小板没有减少、尿常规中无潜血无尿蛋白,证实了我的初步诊断:过敏性紫癜。

其实,患者提出这样的质疑是可以理解的,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疾病没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可能你眼中感冒就是感冒,而在大夫眼里就需要考虑是细菌性的还是病毒性的,是风寒还是风热引起的。你眼中的一点小问题,在医生眼里要考虑很多种可能性,毕竟只有大夫考虑的足够全面,才能尽量降低漏诊、误诊的可能性。

本期答主:董玲玲,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只要一说检查,就会有人跑出来拿古代说事,古代人没有检查不是照样看病吗?古代人不检查不是照样抓药?哎不管我不管你们医生就是为了提成!

说这话的人首先忽略了古代人的寿命,其中有多少人是误诊治死的?多少人是因为庸医看错了病吃错药吃死的?古代生个疮就能死人,华佗那么厉害也没能做好手术,现在哪怕是脑子里面长瘤子,开颅手术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古代为啥没人出来控诉医生?很简单,因为治错的病人都被治死了啊!

首先,检查的提成真的是微乎其微,日常检查一个白带常规三十五块钱,一个尿常规血常规都是几十元,这些东西压根就没有什么提成。对于一些比较贵的检查,ct,mri这些,所谓的提成最多不过三五十块,还是每个医院都不一样,有的医院也没有。我们不否认会有见钱眼开的人来多开单,但是大部分医生是不缺这点钱的,所以不要一开检查就跟提成挂上钩。

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怕误诊和医疗纠纷。不只是在大医院,小医院也是如此,曾经有朋友告诉我,他们老家的乡镇卫生院出了事,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肚子疼,医生让查b超抽血查hcg,家属拒绝,说只是吃坏肚子,再三保证孩子还小没有男朋友也没有性生活,只让医生开肠胃药拿了回家,结果晚上小女孩宫外孕破裂大出血死亡,家属早就不承认自己跟医生说的再三保证,只说医生误诊,去医院停冷棺挂条幅闹的那叫一个热闹!

目前这种恶劣的医疗环境下,医生错不起,有可能误诊了一个病人,回头自己的职业生涯就埋葬了不说,连自己的性命都可能搭进去,所以只能谨慎再谨慎,小心再小心!所以就有人宁愿多查,不敢漏查!

疾病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仅仅凭借一些症状,是无法每次都准确判断病情的,为了准确诊断,检查是必要的手段。而且吹捧中医的人注意,目前中医就诊也是需要化验的,所有的病都仅仅靠把脉看舌苔就进行诊断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妇产科女司机


对于这样问题,做为二娃的爸和20年儿科大夫应该有话要说。但是在文中没有提及孩子年龄,但说自己是新生奶爸,估计孩子是很小。

首先恭喜您孩子很顺利就好了。

小儿生病了为什么要合理的检查

1、多个医生,多个医院给出意见基本一致,所以不是您讲的都在过度检查。

2、年龄越小发生病情变化是越大,所以不能以我孩子怎么小的理由就说没有必要检查。

3、任何一个疾病即使不治疗,也有一定自愈率,就如我们听说的恶性肿瘤也不治疗也会消失的道理一样。

4、医生诊治经验中,有些像你这样宝宝病情发生急速加重也是常见的,不能以我娃最后自己不治疗也会好,来判断大城市的医生就是过度检查。

5、当一个医生有多难,尤其儿科医生,不检查,病情严重了找医生麻烦,说医生是庸医,检查多了,说乱检查,过度检查。

6、合理的检查,为了诊治病情需要的检查。当然不检查也是可以的,有什么不良后果自己承担。

7、虽然没有很多治疗,孩子好了,但不知道孩子在整个疾病过程中是否有痛苦不舒服,很多治疗不一定直接是治疗疾病,更多改善孩子症状,很多病毒性感染是往往自限性,比如轮状病毒肠炎,但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脱水,医生关注的就是是否脱水,而不是疾病的结果,因为结果自然会好。

8、疾病到了一定程度,尤其病毒感染,也会逐渐康复,你就是不到当地老医生那里打个小针,我想也会好。

总之,儿科医生是否对疾病进行检查,是从疾病的基本诊疗规范内容去规范自己行医行为,开了化验是判断病情轻重和鉴别疾病所需要。当然不排除一些医生存在过度检查问题。但更多需要医患信任,医患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医患共赢。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请联系本人)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与健康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


柯大夫儿科科普教育


作为一个宝爸,我其实也遇到过类似问题,小孩的成长一路走来,四岁多了,感冒咳嗽总是时有发生。

去医院看儿科,作为医务人员,肯定有很多方便之处,但是,随着医院各项流程规范,该验血该检查的医生也会让我一样去做。

有时,儿科专家也会建议我带小孩去住院治疗。

首先不要小看感冒咳嗽的问题。

还记得前阵子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那篇很火的文章,就是因为感冒引起的一场重病,老人因为免疫力低下,感冒后病情进展导致重症监护呼吸机治疗。

儿童处于发育期,免疫力相对成人要低,感冒发生后也不可大意。

如果感冒时精神症状差,咳嗽厉害,儿科医生往往会通过肺部听诊,判断是否肺部炎症病变引起咳嗽。

为了判断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此时儿科医生会安排做验血检查。

如果小孩已经感冒咳嗽甚至发烧三四天了,医生可能还会让做一个胸部X光检查,排查肺部病变。

如果验血明确有细菌感染,加上肺部X光如果证实有炎症改变,可能医生会建议住院治疗。

这些其实是规范的诊疗流程,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说感冒后做B超检查,可能是因为一些特殊情况,如小孩腹部疼痛。

而且医学的复杂性在于社会心理因素的参与:

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如果医生没有安排验血,没有其它相关辅助检查,或者没有安排住院的这样一个动作流程,

万一小孩病情进展,这医生就要背黑锅了,因为都是你没有作为的错。

为何有时不验血,不做B超等检查,在家治疗,也很快好了?

疾病的复杂性在于个体差异大,它不可能按照教科书的描述一模一样发生。

有时疾病在孩子自身免疫力的作用下,战胜细菌或病毒的力量,疾病渐渐康复,这其实是大多数孩子感冒咳嗽的必然结局。

但医生毕竟不是神仙,能够预测,这次感冒咳嗽100%就能很快好。

万一细菌或病毒变异,让孩子多折腾一些日子,谁能预料?

疾病的江湖里,医生始终不是王者,或者说大多数医生其实是弱势群体。请珍惜他们!

要知道,我们医疗改革的目前现状仍是缺少人和缺少资金,有限的医务人员在支撑着医院运营,特别是儿科医生荒,加上二胎开放后,儿科医生更是忙碌有加,我们需要对他们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总之,大部分正规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对于儿科常见病的诊断应该很有把握,也就是说,儿科医生能基本判断是否有病情进展可能,

他们应该是值得信赖的。


我是方健,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三甲医院副主任临床药师。

欢迎关注:药师方健,获取药物与健康的干货知识。

如果内容对您有帮助,敬请转发,非常感谢!


药师方健


这么说吧,你这个问题其实我们每个有孩子的都会遇到。包括我媳妇是医生,我们一样会遇到。其实整个过程让大家不能理解的就是你题目中的问题,为啥现在去医院就得各种化验拍片等等。

我作为一个医生家属说一下自己的见解。先说下背景,我媳妇是县医院医生,从业时间不到四年,我老丈人是村里的医生,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赤脚医生,从业时间大概四十年。

我家孩子刚刚满一岁,一共感冒了三次,每次都有发烧症状。每一次高烧都到了40°以上,退热贴,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已经压制不住温度了,然后直接抱着孩子去医院找我媳妇了。去了医院我寻思怎么着咱也是职工家属,应该花不了多少钱不需要化验拍片啥的,没想到我媳妇自己给孩子下了各项化验,全下来一千多块钱啊,结果出来以后没啥大毛病,就普通感冒,然后输液四天出院。前后不到一星期一个月工资没了。。。

第二次我再也不相信我媳妇了,直接找老丈人看的。跟题主情况一样,老丈人听诊器听了听,然后各种这里瞅瞅那里瞧瞧(原谅我不懂都是诊断的啥)凭借几十年经验说没啥大,毛病给打了一针,立马见效,我问了问这个要是给别人打的话多少钱,说是两块五。前后打了两针,我丈人想打第三针,我媳妇不让打了,回家后跟我说打的针里面有激素,见效快效果好,但是打多了不好。

这两次一对比我就犯嘀咕了,合着我这个医生媳妇没啥用啊,去了你医院就一个感冒花这么多,你这学校学了七年规培两年,还不如我老丈人自学成才本事大。

我媳妇也怪郁闷,病人不理解你个家人也不理解我,专门抽半天功夫给我解释了其中缘由。

言归正传,为啥去医院化验那么多。首先,其实很简单,就跟我们理工科做题一样,排除法。各项化验指标结果一出,按照结果一一排除你这种症状可能有的病,比如我发烧了,但是发烧原因有很多,有炎症可能发烧,感冒可能发烧,甚至艾滋啥的也会有低烧的症状。但是有了各种化验参数就能一一排除这些病,最后对症下药,甚至不需要用药,这就是为啥有的医院化验一大堆然后给你开了三块钱的药💊。

其次,那对于有经验的大夫来说非得化验吗?不是的,其实大部分工作五年以上的医生都能通过望闻问切判断出你的病情并能给出完美的治疗方案。问题就在这里了,那你为啥还要我花那么多钱化验呢?一、为了保险,就怕自己诊断错误,毕竟人命关天。人不是一只小猫小狗,假如我们现在能决定一个人的生命,那感觉肯定不是啥自豪啊骄傲啊,而是害怕,甚至是恐惧,大家可以自己带入其中体会一下。二、为了留证,现代医学其实很不发达的,能彻底治愈的病其实很少,万一按照常规疗法出了问题你得证明你的治疗是对症无误的,否则轻则丢了工作,重则锒铛入狱,医院不会为你买单。三、就是大家最痛恨的一点了,医院规定的,为啥啊?给医院创收呗,甚至有明确的指标,病人住院药费不能高于住院费的20%或者多少,但是这个病人确实需要用药而药还很贵怎么办,靠检查化验拉低药占比。其实这个医生也是很无奈的,我媳妇一个同学刚去医院那会儿觉得自己很高尚,给一个家庭比较困难的病人开了十副中药一共70块钱,觉得自己很伟大,结果就是被医院内部点名批评,扣罚全部奖金绩效。这个问题很复杂,我琢磨过,问题不止出在医院领导身上,是更高的层次问题,这里就不一一探讨了,因为我也想不明白他们上面为啥会这样。

上面是关于化验的问题。再谈谈关于我老丈人几块钱的针就给我儿子治好病的问题,其实上面也说了,药里面有激素。关于激素我是不懂得,但是队于很多病症,尤其一些偏门病症,激素的作用那简直比观音都厉害了。尝尝听说谁谁谁皮肤上痒痒或者有皮屑,在大医院治不好,回老家听说有个老医生专治这个,拿药吃了或者贴了或者泡泡,几次就好了,这绝对是真的。但是至于是激素或者祖传的偏方就不一定了,一般跑不出这两者之间。

至于激素好不好,不好说,副作用肯定有而且还不小,但是每个人的看法他就不一样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说了这么说其实我是想抱怨的,娶个医生媳妇家里在医院从来没有少花过一分钱,甚至都是多花钱,因为我媳妇想给开的检查简直太多了。。。但是检查多了也有好处,那就是治病对症,并且提前查出来其他病情来的话,比病情发作之后要少花很多钱。

第一次在头条发这么长的回答,因为我感觉现在的人包括我在内,普遍对健康对医生要求高了,但是现在的医生虽然学习时间比其他专业长了很多,可跟古时候比还是有差距的。古代学医要从小跟着老师傅,起码言传身教二三十年才能出师。

。。。。

到点了,不写了,下班吃饭去了。


Hu芦娃


首先我们要明确,大医院所接诊服务的对象,然后再好评判专家的处理是否得当。作为一个城市里面三级以上的教学医院,担负着临床科研和教学任务,专家很可能就是给进修医师、实习医师讲课的学者教授。换句话说,许多医学生都是专家们手把手带出来的。当基层医务人员遇到搞不定的问题时,会建议孩子到上一级医疗机构检查治疗,上级医疗机构在哪?就在这些三甲医院。所以说,大医院(三甲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疑难杂症。

对于疑难杂症,你可以不做任何检查就确诊么?显然是不行的,因此,专家的考虑就要多一些,需要佐证的辅助检查也多一些,这是能够理解的。许多家属认为咳嗽不过是个小问题,却不知道咳嗽有许多因素引发。除了感染的因素外,心脏的问题,耳朵的问题,甚至过敏都可以出现这样的症状。如果单纯的考虑一个问题,漏诊了,专家的英名是不是毁了?不通过合理恰当的检查谁又能保证百分之百的确诊率?您又能接受误诊么?

在大型医疗机构的专家,每天要面对非常多的病患,如果不敬小慎微,极有可能出现阴沟翻船的问题,为了稳妥,必要的检查肯定会开。在医疗原则上,我们有所谓的“临床路径”。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就是这个道理。只要你是医务人员,大家都是按照这样的诊疗流程进行,血检、胸片、B超。如果有一项出现遗漏,那么到时候孩子出现了误诊,是你不走寻常路。那么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谁让你不做这个大家都已经默认必须做的检查呢?

换言之,也就是告诉大家,专家们考虑的问题其实非常全面了。通常的肺部感染或者感冒谁会去做B超呢?任何一项检查都有它的目的。如果告诉你病毒性心肌炎是以腹痛呕吐为表现的您又会相信么?幸运的是孩子罹患的不是毒性强的病毒感染,通过孩子的自我免疫力最后自愈了。把这个病好的功劳归给老医生的几块钱的药和几块钱的针。感觉就像是在包子铺里面吃包子,吃了五个饱了,其实应该就只吃这第五个包子,其他的包子都多余,是这样么?


儿科恩铭


感谢你的提问!我是一名外科医生,而我妻子就是一名儿科医生,平时日常生活中见过太多你小孩这种情况,很多熟人找我,很多时候我都会向她求助,因为我也不懂,但是时间久了,我也慢慢对小孩子所谓的感冒有点认识,下面跟你简单讲一下,希望对你以后有帮助!

小孩子感冒发烧咳嗽这些是每一个家庭都会面对的,因为小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免疫系统是逐渐完善的,所以在还未完善之前,这些东西都会一直间断的伴随着你们。感冒在医学上可以理解为呼吸道感染,绝大部分的小孩感冒都是轻度的,只需要对症治疗,退热1周(多说一句,小孩能用的退热药很少,目前常用的是美林和对乙酰氨基酚),就可以好转!因为大部分的感冒都是病毒性感冒,但也不能排除有细菌性感冒,所以我们平时开玩笑说:感冒了吃药1周就好了,不吃药多喝水7天就好了!就是这个道理。(下图是我妻子之前感冒了,也是抽血、咽拭子、胸片!一分钱都不敢省)


你说的专家教授为什么说是肺炎,给你拍片、验血还要收入院?

首先,既然是专家教授,那么肯定是见过很多患儿,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称之为专家教授,说白了他吃的盐比我们吃过的饭还多,走过的桥比我们走过的路还多!当医生见过的场面多了,自然也会想得更多,因此医生的都有这种感觉,当医生越久越觉得不知道怎么当医生!正如上面讲的,绝大部分的小孩子感冒就是一个普通的病毒性感染,对症治疗1周就会慢慢好的,所以如果让一个年轻的大夫或者是一个没什么经验的去看,也许就好了!但是专家教授不一样啊,看过的病人太多太多,而且很多都是疑难杂症。感冒怎么了,禽流感也是病毒感染,非典也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小孩子因为免疫力低可能会导致病毒性心肌炎,这个可是会死人的呀!挂号、查体、验血、拍片一套下来也就几百块钱,查出来没事当然是好,查出来有事也可以早期做治疗。至于后面叫住院也可能是因为抽血指标有异常、胸片提示感染肺炎,小孩子重症肺炎也是大病,收入院完全是有指证的,所以第一个医生的考虑是没有错的,如果放任回去,1周时间自然病程一到,小孩子可能就自然好了,万一是个罕见病毒感染最终导致小孩子没了,那这个责任谁负责啊!还记得【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这一篇文章吗?没看过的话我建议你去好好看一下,对于刚做父母的人来说,挺有用的!


医院开了药吃了没好,回家小医院开了几块钱的药,打了一只几块钱的针就好了

这方面你也存在误解,首先像我之前说的一样,病毒性感冒是有自己的一个自限性病程的,普通的一般就是1周左右,或者对症治疗时间长一点慢慢也好了,只要这期间有慢慢好转,病情没有加重,那就说明疾病还不到不能控制的底部!你说的这种情况是目前中国社会对医生对医院的误解,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经常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医院把一个病治疗的差不多了,患者自己觉得没什么效果就出院了,回家一拜神一喝符水,病就好了,转头就说医院治疗效果差,医生黑心,拜这个神有多灵,吃这个便宜的药多好,又便宜又有效!如果你是医生你是医院,你冤不冤?

所以,既然选择了去医院看,那肯定要带着相信医生相信科学的态度,不然你也不会一开始就去医院看啊!你一开始选择去家里医疗水平相对差一点的医院看,或者就直接选择去拜神就佛祖保佑,小孩可能凭借顽强的生命力活下来了病好了,但是万一是个以上说的罕见病毒感染,小孩扛不住了,到时候别说大医院了,各路神仙都保不住你!


感谢关注“关节小黑锅”,专注于医学科普,宣扬医患正能量,净说大实话!(以上纯属个人言论,医学是门复杂的科学,如有不对的地方望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