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的越多的母亲,却得不到父亲与孩子的尊重?

碧海蓝天162223161


正是因为做的太多,所以才得不到老公和孩子的尊重!!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我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她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情。

她的妈妈是家庭主妇,家里的一切家务从来都不让她们做,她们也习惯了妈妈在厨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总是准时吃到可口的饭菜。

可当有一天,她们回家面对着干锅冷灶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却是无饭可吃,沮丧之余,面露愠色,甚至开口责备。

完全没想到她的妈妈可能是累了、病了、撑不住了,连烧口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

而她们的爸爸偶尔下一次厨房,煮一碗面,却能让一家人感到万分知足!

这就是人性,习惯了得到,却忘了感恩!


所以做妈妈的不要再大包大揽,从小就锻炼孩子自理的能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穿衣服,吃饭,整理书包,做家务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样不仅仅锻炼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增加了他们的责任心,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对你所做的事情感同身受,体会到你的不易,对你更加感恩。

至于老公,更加不能惯。有个段子是这样的:结了婚的女人要想婚姻幸福,最好的方法是互相谦让,尤其是女人生活中一定要处处让着老公,让他洗衣服,拖地,洗碗,带娃,让他赚钱……能让的多让让,这样的婚姻才会长久幸福!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自己要不断精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最好能经济独立!


姚曼1007


做得越多却得不到父亲和孩子的尊重。这位母亲应该是一位很勤劳,并且任劳任怨的母亲。



一般情况下,母亲做得多,说明母亲能干,一心为了一家人默默付出,子女应该知道感激。但往往又不是这样。母亲做了很多还经常被说来说去,这个很大程度上可能和性格有关。或许他们在说的时候没有想过尊重这回事。

有些家庭,会存在性格互补的现象。比如母亲很温顺,父亲比较暴躁。或者父亲比较随和,而母亲比较刻薄等等。当一方习惯了被训斥而不还嘴的时候,另一方就会默认为对方能接受。每次生气的时候就会习惯性地说来说去。



在家里,可能大多数人都习惯了对最亲的人嘴下不留情。其实这样,对亲人也是一种伤害。有些人被说得不舒服会说出来,嘴巴不留情的人意识到不妥了会慢慢改变,而有些人,习惯了逆来顺受,受了委屈也默默承受。若是要改变这种现状,得有人意识到这种做法不合适。要么是凶的人意识到了,不再那么凶。要么是被凶的人提出反抗的意见,表达自己的不满,让对方意识到他的行为做法让人受不了。



要被尊重,首先得自己看重自己,被不尊对待的时候要把不满表达出来。默默付出的母亲不被尊重,若是母亲别的地方没有什么做得不妥的,可能就是母亲习惯了被凶被骂而不反驳不回嘴。若是被凶的时候,经常表达不满,虽然短时间内可能会吵架,但至少不会一直不被尊重。


娥姐育儿


这个问题不单单看表象,你说的这个家庭本身就存在问题。

  • 公公比较强势,而且粗鲁。有不如意就发泄在婆婆身上。
  • 婆婆任劳任怨,但是天性懦弱。很能容忍包容。
  • 小姑子呢,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绝对是她父亲的翻版。也是被父母宠坏的孩子。

尊重不单单靠别人给,还得自己争取。婆婆没有受到老公和女儿的尊重,她也没有反抗争取尊重,更没有教会女儿要尊重人。双方都存在问题。

做得多,不一定做得好,这也是一部分原因。个人觉得,一个好的母亲在家庭的地位,决定了家庭的幸福指数。这样一个母亲,任劳任怨,要是遇见一个好的老公,尊重她的老公,一定不会有小姑子这样个性的孩子,那个家庭应该也是圆满的。


idan的青蛙妈妈


人与人相处都是这样,你越是替人家着想,越是为人家付出,人家越不把你当回事,反而觉的你是应该的,是欠他的。并且只要你一点小事没做好,他就对你有意见,觉得你是成心的。


我们总是对坏人太宽容,对好人太苛刻。坏人干了一辈子坏事,偶尔做一点好事,都会让人感恩。而好人做了一辈子好事,偶尔做错一点,就被别人怀恨在心。

人太善良了就容易被欺负,被无视。母亲做的太多,家庭其他成员一直坐享其成,久而久之,就忘了自己身上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不会对母亲心怀感恩。

所以,母亲太过任劳任怨不是好事,该父亲和子女做的,就让他们自己来。


小小紫英


在一个家庭中, 妈妈做的越多越不被尊重, 其实暴露了一个共同的人性问题。

一个人 ,你对她有一点点好, 他会觉得感恩,而且你对她太好的时候 ,他反而觉得理所当然。同样作为母亲,在家庭中付出越多的时候 ,父亲就觉得这些都是她分内的、 应该做的。

我们说【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夫妻恩爱】,而这样的一个家庭, 母亲的付出父亲觉得理所当然甚至颐指气使。那么长此以往,母亲的家庭地位就越来越低,孩子也会学着父亲不懂的尊重妈妈的劳动成果。

任何时候我们【爱一个人七分就好,留下三分用来爱自己】。同时在家庭中让老公参与家务劳动,多鼓励和夸赞老公来做家务、带孩子,让他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做妈妈的不易,自然会明白你为家庭付出的辛苦,对你多了体贴和尊重。



以上是我的观点,大家有好的意见欢迎留言、评论~


Avivi遨翔云端


看来,你家婆婆是个劳碌命。她是贤惠过了头,以为结婚就是单方面的付出,她把什么事情都担在自己身上,而不懂得让老公和女儿分担他们该做的事情。于是,老公做甩手掌柜习以为常,女儿受老妈惯着也司空见惯。人都有累的时候嘛,让她觉得累了,疲倦了,干不动了,就自然受到老公的责难和女儿的不满啦!




作为女人,一定要记住你嫁到那个男人是去做老婆的,不是去做保姆的。你是要和那男人一起努力,共同担当起那个家的,不是去伺候那个男人而让那个男人把你当奴帝对待的。还有,你要把女儿当女儿,而不是当公主。如果把她当公主的话,记住你是公主她妈,不是公主的仆人。

作为女人,只有自己懂得爱自己,懂得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爱和尊重。祝好!




文海捞梦话育儿


这就是人性!你做的越多付出的越多,人家就越会觉得理所当然应该的。而一旦没做,没付出,你之前所有的好,所有的付出全部忘掉,就觉得你不好不应该。而倘若平常你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付出,只是一味的索取,一旦有朝一日,你改变了稍微付出一点,人家立马会感恩戴德,觉得你变好了,浪子回头是个大好人呐……这样的人性,不仅仅限于社会上工作中,在家庭关系中,也是如此。


看到这个题目,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电影的结局以“对不起,生而为人”,结束了松子的一生。其实反观松子的一生,她一辈子都活在“讨好别人巴结别人,而失去了自我的处境里”,到头换来的结果,自然是别人对你的不屑一顾与背弃。如果一个人,想要获得别人尊重必须要先自己尊重自己。举个例子,去年火爆朋友圈的小学生作文《我的妈妈只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难道写这作文的孩子就不孝顺不爱自己的妈妈?不见得,主要还是在于这个妈妈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付出的太多,而丧失了自我的价值。可人性往往就是如此,你越是这样,人家越是瞧不上你。友情也罢,爱情也罢,亲情也罢。



总的来说,一个人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价值,即使是一个家庭主妇,也得让别人知道你的存在不是可有可无。老公也好,孩子也罢,自然不会对你颐指气使呼之则来,招之则去。如果哪一天你自己心烦了,甚至可以大手一挥:老娘浪去~~


惜情惜缘惜福


1.夫妻关系的不平等造就孩子也对婆婆的不尊重

公公一有不顺心就指着婆婆鼻子骂,婆婆却一点都不敢出声,这种情况下,小姑子从小也是耳濡目染,对自己的母亲也是丝毫没有尊重感。

这时候已经不是婆婆做事多少问题了,而是在公公眼里,婆婆的地位就是家里佣人一样,这个公公的封建思想应该也是蛮浓的。

婆婆这样的性格不是温柔,而是懦弱,是软弱

婆婆的懦弱性格也是造成老公和孩子如此轻视她的重要成因。自己都不尊重自己,不为自己争取利益与地位,谁还能帮她争取?

这个家庭的每个人地位早已经成型了,在他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已经认同了这种地位。

2.柿子都是捡软的捏,何况人乎

也许,人性里还是有天然的欺软怕硬的成分的。婆婆内心的能量不够,对自我认同感也低,自然造成做得再多都被家人当做是理所当然了。

想利用碎片化时间回答问题赚点碎银子的可关注我,评论或者私信我,我来邀请你!

jason妈咪爱育儿:爱旅游,爱文字,爱诗词风花雪月;与天斗与地斗,与娃斗其乐无穷;写有温度的文字,做灵魂有香气的妈咪!敬请关注!


jason妈咪有办法


经常跟女人们聊天总是常常听到这句话:“你一百次好他都看不见,一次不好就看到了。”反之亦然,有的人在家里平时什么都不做,偶尔动了一次手,大家却都能看在眼里。为什么会这样呢?做家务就像吃饭一样,如果每天中午都是米饭大家都习以为常了,突然做一次卤面吃大家都感到很新鲜。

同理,在一个家庭中,每天睁开眼就是柴米油盐洗洗刷刷的,如果每天的家务都是母亲一个人做,父亲和孩子就认为是做母亲就该做这些。在母亲看来,这个家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凭什么每天家务都是我一个人做呀?于是心里就产生不满,难免会在嘴上抱怨两句。这一抱怨不仅把自己所有的付出和成绩都抹掉,反而会引来父亲和孩子的不满,甚至是斥责和怒吼。

为什么母亲做的多、付出的多,反而得不到父亲和孩子的尊重呢?

原因很简单,是由于婚姻的不幸造成的。

由于受几千年传统习惯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家庭中,母亲的地位是父亲给的。之所以孩子不尊重母亲多半是因为父亲的缘故,先是因为父亲不尊重母亲,后才有孩子不尊重母亲。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做家务的都是母亲,那么这个母亲是悲哀的,说明母亲在婚姻方面是不幸的;假如母亲在婚姻中找到的是知冷知热的男人,那么这个父亲也舍不得什么都让母亲一个人去做,父亲也不会不尊重母亲。


智慧奶奶


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心感到无比的悲凉,也无比的沉重。付出这么多的母亲为什么得不到父亲和孩子的尊重?难道女人就是真的应该做家务吗?其实我静下心来想一想,可能与这位做母亲和家庭成员都有一定的关系。


第一,可能这位母亲长时间都是为家庭付出很多,而家庭成员都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其实家务活是一家的事物,就是家庭所有成员应该共同承担的。如果只有母亲在做,其余的人都处于悠闲状态,这一方面是其他人不自觉,另一方面是对这位母亲的虐待。我觉得这一家人是根本的是欠缺最起码的一种换位思考之心。如果换位想一想,别人都在耍,你在做,你是什么感受?你为家庭做了很多而得到别人的训斥辱骂你是什么感受?

第二,可能这位母亲长时间对家庭成员的训斥,都表示默认,从来没有反对过。为什么把自己活得这么卑微?做了那么多事情,得不到家庭成员的尊重?一个人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然后才能得到别人尊重。如果你为家庭付出了这么多,别人对你却是恶语相向,就像那个问题当中的那位公公,还对她的婆婆如此的不客气。她的婆婆应该有所还击,让她公公知道自己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我觉得还是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第三,家里的其他成员也应该好好的想一想,为什么做的越多的母亲,却得不到家庭的尊重,其实反过来看就是你们这些人都欠缺最起码的尊重人的一种意识。家庭成员之间也要互相体谅,即使你有工作,你很忙,但是母亲做好饭之后,你应该说句客气话。你连客气话都没有,你还去指责训斥,我觉得真正的是欠缺人性。当然也可以看出这一家庭教育的失败。

希望所有的人都要尊重一下付出很多的母亲。尤其是孩子,不要看着自己的父亲在骂自己的妈妈还无动于衷,甚至自己也跟着骂自己的妈妈,那就更不对了。

希望你们一家人都能够尊重付出很多的妈妈,希望你们一家人和和睦睦,家和万事兴。

我是睿心妈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今日头条育儿问答达人,今日头条原创作者,期待你的关注、阅读、收藏、分享、转发、评论、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