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老人平时节俭,但买保健品时特别舍得花钱?

蓝风


我用我的亲身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13年成都郫县犀浦开过保健品店,我来回答相信比较接近真像。怎么进入这个行业的呢,那年3月,在郫县一朋友的介绍下去参加了一个高级会议,全是老年人,现场那叫一个热闹,有专家讲解,现场试验,讲到激动处我都差点掉了眼泪,这些个大爷大妈那是争相购买啊,一场会议下来卖了13万多,你们猜都猜不到利润多少12万多啊,一盒69元的保健品卖699元,暴不暴力。当是我被震撼了,和我朋友3人一人出了3万就开始干了,开了不到三个月,我退出了,亏了2万元,实在干不下去,只因良心问题。真的和骗差不多了,只是换了种方式,全是老人的钱,这钱花着不安心。下面说一下经历:

第一抓住老年人喜欢贪小便宜的心理,各种活动,送鸡蛋、送牙刷、送牙膏等,全是负费的,只要登记好个人信息就可以免费拿了。每天都有,一般活动好几天。信息一栏就会采集如家庭人员啊、收入多少啊、什么工作的啊等。

第二连续几天后,基本上要来的就来了,那就开始打亲情牌了,进店就是亲爸亲妈,端茶递水,那是无微不至,接着就是各种痛苦经历的讲述,我都差点被自己骗到了。每天打电话嘘寒问暖。买点水果之类的就去看望了。店里所有的按摩的,蒸脚的全部免费使用。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比亲爸妈还亲。我都才一个礼拜给爸妈打次电话。

第三就是请专家讲课了,各种神吹,比华佗在世都还要厉害,要不是自己当时做这一行的,那一刻我都觉得世界上没有难治的病,什么肿瘤癌症根本是小病来着,什么青蛙实验、现场把结块的血直接变血清等。一用这个保健品就全部好了。接着就是吓了,各种症状的危险,什么走路气喘啊,头晕眼花啊,上楼腿疼啊等。试想一个七老八十的人能没有这些吗,年轻人都有的。

第四就是重头戏会议营销了,把这些老年人全部集中到高档酒店,营造一种今天不买就错过奇迹的氛围,马上死神就会来的感觉,再加上现场的一波亲情高潮,平时的假儿女就更加惨了,不卖够数工作没了,爸妈也会死了。这时候很多老年人就会激情购买,就有了开始的一幕,当然我没有坚持到这一刻,确实受不了这种骗老人的方式。



所以最后只想和大家说,之所以别人能这样骗到老年人是有原因的,你们多久没给爸妈打过电话了,多久没有和爸妈嘘寒问暖了,又有多久没有给爸妈寄过东西了。老年人很多不是去买那些个保健品而是去买的那份假关心,假亲情啊,人老了就容易孤单,就盼望被在乎被重视,那些骗子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自己一手造成的,给了别人绑架我们孝心的机会。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马上就给爸妈打个电话,不要等到有时间,他们等不起,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谢谢!

我是云端上的舞者,一个专注于绵薄之力普及消防知识的人,点击右上角关注,了解你身边的消防安全。


云端上的舞者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让老人花钱很困难,骗老人钱财却很简单

在年轻人眼里,这些狂买保健品的老人,真的都愚蠢透顶; 而那些老人,宛如被灌了迷魂汤,平时菜场上一毛两毛的讨价还价,买起保健品来几万几万的买。

或许你曾亲身遭遇过,或许你曾亲耳听闻过这样类似的事件

—— “家里老人花了几万甚至十几万买了一堆所谓的保健品”

“家里老人没事就往楼下xx养生机构跑,一天都泡在那里”

“家里老人无论怎样劝说,还是非常固执的购买‘养生机构’推荐的保健品”

早几年,有一个同学是在保健品公司上班,聊起天未免說起工作状态,他說:干这行来钱快,要求少,打个电话送米送油老人家就來了。唠点知心嗑,其实特别好干!听完我心真的挺凉的,后来他去了外地,现在也不知道做什么了。


其实现在普遍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是改革开放后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的受益者,有一定储蓄,但普遍缺乏投资理财观念和知识。特别是年轻时没有个人养老规划,退休后收入锐减。很多人不仅指望不上子女,还可能被“啃老”,这都让退休后的老年人倍感经济压力,缺乏财富安全感,容易落入骗子的圈套。

心理需求被家人忽视是老年人容易被骗的一个原因。现在一些的保健品公司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长寿或者患病又不愿意去医院的心理,通过销售人员游说,甚至是雇托儿设局欺骗。而家人往往忽视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平常我们工作太忙,业余时间还得陪孩子上兴趣班,也确实和父母交流的时间不多。”

进入晚年,人的体力和精力都在衰退,需要家人关怀。“老年人对关爱、归属的渴求使得骗子有机可乘。”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一个博士说,“骗子们不会一开始就向老人推销保健品,其营销过程会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循序渐进地骗取信任。”研究发现,年轻人通常根据对方的行为决定是否投资,但是老年人做决策时容易轻信看上去“靠谱”的面孔。


针对老年人的骗局往往给受骗老人及其家庭造成很大危害。有的老人被骗走多年积蓄,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家人关系紧张;有的因服用保健品不当而出现身体不适,甚至人财两空。

更严重的是对社会的危害。由于违法成本远远小于违法收益,行骗老年人竟然成为一种新“职业”,一些年轻人甘愿充当陌生老年人的“孙子孙女”骗钱谋生,不寻求正当职业发展。“高收益使违法分子猖獗,污染社会风气,助长不劳而获、见利忘义的不良风气,产生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如果家中的老年人被骗了,其实我们家人不应一味的责备,而应该给予足够的关爱,多陪伴老人,理解老人的心理需求,多沟通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多为老人普及知识,给予适当提醒。

此外,子女与其责怪老人,不如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维权,或到公安机关报案。老人家这过了大半辈子,岂是让你说来说去的? 同样也希望骗子们能够金盆洗手,坦坦荡荡的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热心网友刘富贵


我老妈特别爱买保健品,平时破衣服都不舍得人扔的人,买保健品都是几千的买!我曾经问过她,我来说说吧!

首先我妈喜欢看养生节目,听说什么什么对身体好!加上电视里很多观众都说疗效不错,还有各种专家都现身说法,把这种东西吹的神乎其神的!然后农村经常有人来卖保健品,看人家买自己就买了!商家还会说这次不买下次就要等到一个月以后了,还有很多村没有排到呢!今天打折买一送一,过了今天就不送了!这样平时看了养生节目的人就被忽悠买了很多!今年我告诉她那些专家都是骗人的,还被她骂了一顿!下图这个伪专家!


那些药电视上都是很贵的,自己在农村买很便宜,买几千很正常!有时电视节目还有购物电话!打个电话包邮到家,太方便了!这个电视养生节目是她们信这些药的源头!他们肯定不信土豆可以养生!因为没有专家说过,如果说了估计天天吃土豆都有可能!

其次就是她们长期劳作得了些病不敢去医院花钱看,有些药如果对这个有效果她们愿意尝试下!今年我问她为啥要买!她说我们身体好不是给你们省钱吗?不然生个病你们还要大老远跑过来看,花的更多!那时我居然没有话说!
最后我给她讲了很多食疗的方法,告诉她以后需要什么药我来买,至于后面我为啥给她买,因为那些药大部分都是假药,或者换包装的,真是可恶,要是吃出事怎么办?那些无良的商家!家人有病如果不舍得花钱,可以推荐给父母吃些食疗的餐品,自己做,自己去菜市场买,健康安全还能慢慢治病!千万不要电视购物,看看那个专家,居然是假的,让那些相信电视上放的就是真的的农村人怎么办?谁来管理这些电视购物啊!起码保证家人的健康吧!图片来源网络


嗨喽健康


很多老年人,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消费,但是在购买保健品时,却特别舍得,显得很大方,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老年人医疗健康知识缺乏。很多老年人,一辈子将心血都放在了养家糊口上,很少顾及自己的身体,平时对于健康养生也无暇关注,由于缺少医疗和健康常识,往往就容易被忽悠。

其次,社区基本健康促进环境不好。按道理说,随着社会发展,疾病预防也应该作为政府大力发展的社会福祉之一,但是如今的疾病预防工作做的很不到位,特别是在农村,根本没有建立起疾病预防体系,农民就没有疾病预防的知识来源,更没有熏陶和培训,所以就让保健品的忽悠广告有了可乘之机。

第三,保健品广告太狡猾。现在的药品和保健品广告,特别是广播上的保健品广告,随便给听众编故事,其实很多听众不知道,保健品背后的这些故事就是噱头,有专门的人撰稿写出来,每天都给听众在演戏。

第四,反馈说好的托太多了。广播里的保健品广告,无一例外都有反馈,而这些反馈,99%以上都是广告商花钱雇的托,全部都是在演戏,但是很多农村听众根本听不出来。

第五,保健品广告都是先洗脑,然后再做广告。广播上的保健品广告,先开始先不急于做广告,而是通过讲故事等等俘获老年人的心,让老年人对主持节目的所谓专家心服口服,然后才开始推销保健品。很多老年人对所谓的专家很有好感,就片面以为人家推销的保健品也很好。

我父亲相信保健品,购买保健品已经十几年了,前后花去了八九万元钱,现在依然在听节目,依然在购买,父亲已经彻底被保健品广告洗脑了,我每次从城市回到农村老家,都要专门为此和父亲做工作,进行沟通,进行纠偏,但是效果甚微。不久前在和父亲就保健品广告和保健品问题进行交流的时候,我未免有些生气,声音就大了一些,父亲认为我的态度是对他的不恭不敬,为此两人红了脸。我对父亲说,以后我再也不会管你买保健品了,听天由命吧!!

下面是我写的关于保健品广告黑幕的方方面面:

保健品反馈信息何以全是“效果好得很”?


因为工作关系,需要经常收听广播,但是现在广播里的所谓“健康大讲堂”以及“xx话健康”等等的保健品讲座节目一个比一个吹嘘的美,夸大宣传,瞒天过海,无所不用其极,总结其套数如下:

一是制造概念,现代人之所以很容易生病,是因为体内毒素太多,怎么办,喝他们的保健茶就可清毒;

二是断后路式销售。一些保健品声称,一次性买够数千元的保健品,必然“药到病除”,不存在继续服药的问题,万一治疗不好,全部免费;

三是“国家补贴”,有一个保健品说国家鉴于公司产品对老百姓的健康贡献,决定给本产品以“国家补贴”,不过这个补贴有期限,错过了就享受不上国家补贴,赶紧购买;

四是专业托儿。一些老年人被商家的小恩小惠所俘虏,专门充当专业托儿,我认识的一位老人“介绍经验”说,对着话筒,把病说得多些,把自己说得痛苦些,把不治疗的效果说得严重些,把用了后的效果说得神乎其神些,就完了。

五是随意编造理由。有个保健品说由于该产品质量好,赢得国外友人的青睐,导致出口增加,所以国内断货,请预约购买;

六是随意吹嘘。某磁疗产品告诉听众,将一个放在南边房子,将一个放在北边房子,整个房子的负离子就满了,在静悄悄中治疗。

七是“最后一天”没个完。不断地说今天是产品“最后一天”优惠,但是,没过多少天又找个理由再搞优惠活动,完了又会说“最后一天”,太好笑了。

八是迅速拐弯。不少的讲座表面上看是普及公益保健常识,但是都是专挑和产品相符合的知识说,而且说着说着就很快拐到产品上,说自己的产品就能够清除体内垃圾,达到养生的目的。

九是没有一个人说不好。保健节目讲座之后都是反馈治疗信息环节,只要是反馈的信息没有说不好的,全是“效果好得很”,准字号药物况且对治病不少时候没有效果,但是这些保健品怎么就疗效全部显著呢?

北京的张悟本倒了,但是活跃在广播电台的“王悟本”,“李悟本”等等,也打着中医的幌子,忽悠听众特别是广大的农村老年人,贻误病情,所用方法比张悟本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关部门监管和打击虚假宣传,不要忘记广播电台的各色“悟本们”。


用户5857908402


对生死健康的顾虑、对保健品的无知、对商家的死皮赖脸的“磨”还有自己的孤独感想到人交流:这4种心理是老人被保健品骗的核心。


1、吓老人:用老年人最顾虑的“攻心话术”进行恐吓和刺痛老人的心

比如,你有退休金,多活几年,不就可以多“赚几年钱吗?”;比如,你不怕死,但不担心为儿女增加负担吗?久病床前无孝子呀;比如,你再不如何,马上就如何了……吓字绝了。

2、对保健品的无知:给老年编造各种高大上的保健品概念,这个奖,那个专家的,忽悠老年人,把保健品宣传是神药了……各种套路!


3、商家的死皮赖脸:给老人洗脚,跪下叫爸妈,比儿子还亲呢,就是为了老年的钱包,不要脸的事都干……


4、老人明知道会被骗:但是孤独感强烈……


要想让自己家的老人不被欺骗,一定要让“老人成为养生专家”多了解一些中医养生的知识,同时多了解这个产业的黑幕;最关键的是留出时间多陪陪老人:你们儿女不陪老人,业务员就会陪你家老人……


还有若发现,马上举报!




我就是安娜姐姐,高级营养保健师、自媒体原创作者:品味生活,分享快乐,如若认同请您转发和点赞,谢谢,欢迎大家交流和关注!


安娜姐姐


我来回答一下,老柒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对保健品也是深信不疑。他们购买保健品的心理差不多是这几点:



  1. 怕死,试问有几人不怕死,自古以来就有好死不如赖活这样的话,从草民到皇帝都希望长寿。各种保健品都打着延年益寿的旗号使老人们趋之若鹜。
  2. 贪小便宜后上当,很多保健品商一开始搞活动,什么免费领鸡蛋,赠送食用油的活动,老人们真的免费领到了就对他们产生了信任感,等免费领几次后就该掏大价钱购买产品了。
  3. 被感情牌打败,现在好多老人退休后有社保生活上有保障,但由于孩子都忙,疏于对老人的关心,老人们在心理上有空缺。保健品商正是利用了这点,年轻的销售员嘴可甜了,叔叔阿姨叫的可亲了,更有甚者认个干爹干妈只要你掏钱就行。

如果家里有这样的老人,千万别和他们着急,其实有的老人购买了保健品后也发现上当了,但是碍于面子不承认,慢慢的引导他们,多一些陪伴,可以让老人们多了解一些食疗的知识和适当的运动。



老柒说事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大多数老年人的本质都是难苦补素的,因为从前过着温饱日子也有勤俭节约供子女上学以及子女陈家立业,老年人习惯成自然一分一厘过日子也要算一算,改革开放老人们过上了小康生活特别是老人们的财富芝麻节节高生活富于了对自己的健康身体摆在了首位,由于老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各种各样慢性病找上门来,糖尿病,高血压,血脂高,心脏病,脑梗,他们急需要看好自己病没有病多活几年养老金可贵啊?就在这当口保健品市场适合老人的心愿推销保健品的销售人员跟老人洗脑保健品能治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梗,老人们信以为真不上医院去看病了,小恩小惠对老人关心老人们动了真心拿出存款几十万购买了保健品买回家吃起了保健品,因而这个保健品有市场就是老年人,你要老年人跳出这个保健品市场恐怕很难解决,只有老年人自己慢慢悟吧?


戏迷阿德1


与其说老人买的是保健品还不如不说老人买的是希望是心安。

为什么现在卖保健品的都是找老人,而不是年轻人去买了送给老人,有个词叫老小孩,是说老人老了老了想法啊做事啊却像小孩一样,没有很理性的去考虑事情,也许是我们还没有到那个年龄不知道那个年龄会给我带来了什么,我看到的是带来了恐惧,不安。随着年龄的越来越大,身体素质越来越不行,这样恐惧随之而来,在人没有办法改变这些的时候卖保健品的一些夸大其词的话正好可以让老人们觉得希望来了,说不定可以呢,反正都这样了,加上现在科学一天比一天进步,试一试又何妨。

还有一部分老人是觉得自己老了,身体老是这不好那不好的,这样给子女带来了麻烦,与其去打扰麻烦子女还不如自己想想办法。

其实我想说滴是我们做子女的多关爱一下父母老人,不要让他们觉得她们真的老了,没人理了,孤独了。就算买保健品我们子女应该去买一些补充维生素啊,买一些正规的能给身体带来好处的营养品,而不是让他们自己去买别人胡吹乱编的假药。



向着太阳的66


这真是个让人费解的问题,但这又是真的。确实是老人们自愿,把钱拿出来的。但他们却是被忽悠,拿出来的。

平日十分节俭的老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一直想找一种药,能治好所有的病,早点把几十年的老病治好。不再给儿女添麻烦,没灾没病多活几年。多么善良淳朴的老人啊!多么简单幼稚的想法呀!他们殊不知,那些推销保健品的人,就是钻了这个空子。

老人不是想要一种能治百病的药吗?他们就说,他们的保健品啥病都治。善良的老人是分不清,药和保健品的区别的。于是老人就很小心的买了一些,过几天他们告诉老人,治病要一个周期,也就是三个多月。老人一想即然要治,就买吧。又过一段时间,他们又说,原材料涨价了,为了照顾老用户,搞最后一次优惠。老人怕涨价就又买了。于是,老人按照他们设计好的道,一步一步走下去。这样还不算完,他们又说,又出一种新的保健品,配着吃效果更好,老人信了,又接着买下去了……,直到把老人的腰包掏尽。可怜的老人们,到最后也不知道咋上当的。

由于社会不断披露虚假保健品,使一部分老人觉悟了,但是还有一些老人执迷不悟。继续上当受骗。我在这里奉劝老人们,想一想,他们的保健品能治病,还要医院干啥?您看左邻右舍,哪个是吃保健品治好病的?有病还得上医院。

我不否认保健品,但充其量保健品也就是营养补充剂而已。老人钱富裕,想补养一下,也无可非议。但也要有针对的补,千万别听他们瞎忽悠。要知道,他们喊你老爸老妈,不是喜欢你,是喜欢你兜里那俩钱。

老人家,您们辛辛苦苦省吃俭用一辈子,攒那俩钱不容易。同时也要理解一下您的儿女,他们孝敬您的钱,是让您们生活的更好,不是让您们送给骗子的。别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病耽误了,钱没了。

真心的希望老人们,通过饮食调养,适当的体育锻炼,达到五脏平衡,顺利过百年。


手机用户16256545010


我想说,对于这是事,我经历过!



2013年我在西安一家科贸公司上班,32层写字楼的那种。每逢周六周天都有老头老太来公司咨询什么磁疗腕表的事,后来才知道是我们公司对面的业务。对面公司平时是不上班的,只有周六周天上班。业务就是给老头老太推销包治百病功能强大的磁疗腕表。

有一次我遇到一对老年人,花了2万多买了两块表,表带断了销售都不带给换的,我全老人说他们是骗子,还被老人骂!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这样的:

老年人经历的是穷困,得到的确是疾病和衰老。面对国家一日日富强,人民生活越过越好,而他们离世之日屈指可数,怎么办呢?

老年人的省吃俭用是时代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好多老年人其实就是隐形的小富翁!他们节俭,他们工作时间长,所以有相当的财富积累。

他们更明白那些财富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自身有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所以以续命的态度来消费保健品。

更有可恶的商家绞尽脑汁的骗取老年人的半生积蓄,并称其为“挖活人墓”。

再者说,如果你病入膏肓时日不多,有人说他的妙药有可能治好你的病,只是价格贵,你会怎样?不是常有句话这样说嘛:梦想总是应该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其实,好多人不理解是因为还没有到那个时候。毕竟生死事大,能一眼看破,坦然面对的又有几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