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中华新韵》遭到许多诗作者的抵制?它的编制有何弱点?

学而时3159


这本韵书最大的问题在于实用性。

1.每一个韵部字数太多,而大部分用不上

2.就拿十二齐说事,寸、雨、匕也是可以通押的吗?即使是把现代汉语词典编了一下,也太随意了吧。

3.传统问题,平水韵、词林正韵是在不断修改完善中耗时很久才完成的,尚且还有错误,中华新韵这样快餐式的编订如何让人信服?

4.中华新韵里面没有说明哪几部可以通押,而单部可用字又少,连一首慢词十韵左右都很难满足,这就是写词人不用新韵而用词林正韵的原因。

我不反对创新,但是我不能接受有问题的创新,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平水韵、词林正韵绝对是写诗词的不二选择 。



白衣阁退士


在回答题目之前,首先要说明一下,题中所述的《中华新韵》已经作古,取而代之的是今年颁布的《中华通韵》。



作为一个诗者,在创作中,根本不会在乎用什么韵书。用《平水韵》也好,新韵通韵也罢,对其诗词创作,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一个稍有基础的创作爱好者,对于平时诗友共咏的限韵甚至限韵字,以至临屏步韵,大多可应对自如。

那为什么超过90%的诗者都选择采用平水韵创作近体诗呢?

一、学习与传承

学习诗词创作,目前大抵可分成两类:

1、通过家学或拜入师门学习。这部份人,从创作基础学习开始,便遵循《平水韵》体系进行创作训练,并形成了习惯,再之,他们认为依《平水韵》创作并无不好,既然是“双轨并行”,就没有改变的必要。

2、自学成才者。这部分人包括了参加过一些短期培训班者。他们大多通过学习古人作品,并从中吸收养份进行自学,而他们学习的所有作品,近乎100%都是采用《平水韵》体系创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困惑,他们也选用《平水韵》进行创作。这也是我主张初习者依《平水韵》进行创作练习的原因。



二、《平水韵》的优点和缺点。

平水韵,依的是中古音。是在南宋末年,由江北平水人刘渊所刊行,其归纳总结了唐代诗人的用韵,以北宋陈彭年编纂206韵部的《广韵》为基础修订,将汉字简化为107韵部,因此书已佚,今人采用的是清代康熙年间,编制的《佩文韵府》版本,其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一直延用。

《平水韵》的优点是,经过历代诗人的创作实践检验,传世作品基本上都依此体系,较为成熟。缺点是中古音中的部份汉字其调值至今已发生了变化,使这部份文字读起来感觉不押韵。还有就是中古音的入声字,已分别派入汉语拼音的各声调中,已不复存在,增加了初学者的学习难度。



三、《中华通韵》的优点和缺点

采用新韵创作近体诗词,很早就有人倡议,在1941年便有了《诗韵新编》(十八韵)一书,但诗词创作者采用率极少。直到2000年,编制修订新韵一事再被提起,并于2004年出版了《中华今韵》(十九韵)。2005年中华诗词学会又重新修订,正式颁布了《中华新韵》(十四韵),一直延用至今年,再由新颁布的《中华通韵》(十六韵)取代。

短短十数年,学会便推出了多个版本的韵书,如此多变是最受人诟病的原因。可以想象,如某创作者一直依《中华新韵》创作,那么很可能其在这短短十数年的创作中,便用了几本不同的韵书,若其作品可以传世,这将会给后人的阅读和学习带来怎样的困惑?

再之,《中华新韵》和《中华通韵》将韵部从《平水韵》的106个韵部,直接简化至14部和16部,很多根本不押韵的汉字,硬被拉扯到同一韵部。如果说《平水韵》因古今音的变化使同一韵部的个别汉字变得不押韵。那么《中华通韵》显得更简单粗暴。例如:e、ie和üe,都归为鹅韵,莫非普通话中,来、月、夜、列等字的尾音能读出鹅味。i,er,ü同为齐韵,里面很多汉字的尾音以至发音口型都差异极大,根本不协韵。

官方的解释是为了提供更宽松的创作环境,并提出“宽不碍严”的口号,意思是说我就是编得宽,你不高兴可以自己从严啊。这就有点无赖了,既然你颁布新的用韵标准,就应该具有指导性。押韵的目的是为了使作品具有韵律美,而不是为了迎合那本韵书。



如以“宽不碍严”作为推广口号,而你的韵书又还不那么成熟,何不完全放开,让作者依汉语读音自己把握用韵,还是那句话,作品具有韵律美,远比用韵符合韵书重要。

就如唐诗的用韵,是由宋人总结归纳出《平水韵》一样,当代的韵书,还是留待后人总结归纳好了。


筱静诗词书院


新旧韵之争一直都有,最大的问题并非是韵部是否合理的,而是适用方向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旧体诗发展到民国而止,历朝历代所用韵却都万变不离其宗---都是用的“官话”。什么叫官话?就是由官方出台的统一书面用语、韵的“拟音体系”---但大家平常说话并不是按照这个韵书来写的。仅是为了让各地能够互相读懂诗作而已。


那么这么多朝代看过来,对于诗歌整体上的用韵其实是没有什么改动的。目前大家常用的《平水韵》是总结于唐人的用韵;而唐人作诗的用韵是《唐韵》;唐朝之前的呢?隋朝用的《切韵》、宋代用的《广韵》。但这些官方韵书的基准都没变:《唐韵》是《切韵》的增修本;《广韵》是《切韵》、《唐韵》的增修本。


很明显的,古人们写旧体诗的韵部都是在延续且不断完备的。但如今旧学断层,竟然还要出台一本所谓的《中华新韵》去匹配旧体诗歌....除去要骗文科经费,我想不出别的原因能驱动某部分人作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东西。


王国维有一句话讲的好,叫“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虽然不见得对,但这句话也表明了古代文学之发展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要以当朝的常用语言来入韵,基本上都是本朝独特的文学,比如“词”、“曲”不是用的官韵,大多数时候都是用的各自方言;按这个逻辑,当今能匹配《中华新韵》是不是应该是新诗、现代诗呢?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思去开历史的倒车,强行给旧体诗词穿一套不伦不类的衣服?文学之衰落,可见一斑。


当然,如果用今韵问题大吗?其实也不算大,为什么?因为古之音律不存。古人写诗词都是可以唱的,所以须得符合音律,甚至要明辨阴阳浊辅。但现在呢,诗词更多的表现出的是文字的张力,更需在意字句的精炼、章法的布局、主题的层次等等内容-----然则争论新旧韵的人大多数都不明白该怎么写好一首诗,这才是最可笑的事情。


以上,能用旧韵就用旧韵,不能用就标明白用的何韵即可。前文说了,从今天来看诗词,在乎的是内容。



无聊到巅峰


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是说“很多”不符合事实!只能说是少部份人吧。

【中华新韵】(以下简称新韵)是中华诗词学会于2005年颁佈的,以当今广为流行的普通话语音为依据的音韵工具书。

新韵颁佈时,就考虑到有很多诗词作者,都己经习惯使用【平水韵】因此,对新韵不作“硬性”推广。而是: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应该说是非常“人性化”的举措。作为一个诗词爱好者,你爱用新韵用新韵、爱用旧韵用旧韵,不喜欢它,视若无睹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扺制”?如同邻居的小孩子:不吃你家饭、也不用你负责教育、照看、惹了麻烦也找不到你负责,就因为你看着不顺眼,就非要把孩子掐死。是不是病态!而今中国真就有这样的人!

原古薄今是好多中国人的通病,“逢新必反”是典型的症状。对于有别于“传统”的新东西,不管其是否合理、是否先进,先反对再说。为了反对新韵。他们把滿身毛病的旧韵吹得神乎其神,把过去童稚启蒙必学的音韵知识,吹捧为“高深”学问。会用个旧韵就自豪得摇头晃脑。

诗韵,只是创作诗词的度量衡,是一个工具,制定标准必须依据社会流行语言的语音。而语言又是不断变化的东西。自诗韵诞生以来,历朝历代,只要社会稳定,就会修韵书。以使音韵与本朝语言契合。从隋朝的【切韵】到唐朝的【广韵】、宋朝的【韵府群玉】【平水韵】、元朝的【中原音韵】、明朝的【洪武正韵】、清朝的【佩文韵府】,直到今天的【中华新韵】。都是因为有了这社会需求,才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对音韵进行整理、归纳、重新修定。这是不容置疑的国家行为。平水韵的原名就是【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意思是壬子年(1252年)由礼部颁佈的韵书。礼部刊行、科举必考,因此没人敢反对。如果是作者刘渊自己别出心裁搞改革,用今天的话说:他得让人喷死!

今天,普通话已经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普及率最高的语言。以普通话语音,订正音韵就成了迫切的社会需求。【中华新韵】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诞生的。由于“双轨并行”的方针,一些入行较早、修为深厚的作者大多己熟悉平水韵,仍然坚持使用。而使用新韵的新人新作,往往比较稚嫩,这让少数对新韵有偏见的人感到有隙可寻。

不过,新韵与时代语音契合,科学、合理、简明、方便的巨大优势,还是被广大新老作者接受,使用者日益增多,精品、佳作不断湧现。并且,有使用新韵的作者,同泥古守旧者的言论展开了论争。使他们在学术和道德上都“捉襟见肘”。他们中的个别人竟然狂悖到“厌履及足”对新韵所依据的普通话进行诋毁和攻击。但是,面对革故鼎新的历史规律,这些食古不化的逆流起不了任何作用!【中华新韵】必将携手新老作者,迎来诗词百花齐放的春天!



橡木桶61955766


什么“新韵”、“旧韵”之争根本就不是个事,纯属好事者为之。古往今来,为文赋诗立意是第一要害的事,是本,形式只是装饰而已。所以新韵旧韵只是个形式上的事,统一便可。不过这个“统一”应该因时而变,与时俱进。

其实所谓诗词的“押韵”,本质上不过就是利用有节奏的谐音,使之读来具有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口齿噙香的艺术效果。从而使读者易记易诵,心念不忘。

既然诗词用韵与其文字读音有关,而读音却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例如唐宋的“雅言”到明清的“官话”,那么用韵理应适时地调整修订。事实上古人就是这么做的,才会有古律如《切韵》、《广韵》和《平水韵》的由来。

只不过古时还没有汉语拼音,这是古人的遗憾。要是隋唐时期就有汉语拼音系统,我敢断定他们一准会用既系统全面、又能区分准确的拼音韵母来定韵。绝不会像竹筒倒豆子般把所有同韵字一一列出来,去编个什么“206韵部”或“106韵部”来。

因此说,一成不变就违背了古人设律创韵的初衷,拿现代普通话创作近体诗,用的却是古律古韵,岂不是削足适履?反过来用古代“官话”(即《平水韵》)来写“古诗”给当代人看,又岂不是食古不化?而且更使本来传统文化素养就低的当代人更难以接受。

所以个人认为古韵在当代只可作研究古诗词的“钥匙”和修订新韵的依据来用,切不可用来诗词创作的金科玉律。

至于“新韵”,它不被广泛认可,或许是因为不够“成熟”,也不具备“权威性”。有人甚至说:“如果你写的诗连基本格律,都不被诗词圈内人认可,那么写再多又有何意义呢?我们的诗,终究是要写给懂的人看的”。这就更不对了!新韵不成熟没关系,可以进一步去完善它。填词作诗若是只给“圈内人”看那就无异于把诗词当宠物一般放到“笼子里养起来”。而且所谓的“圈内人”其实只是一帮“诗八股”,他们重“格律”过于诗词本身的立意和语言意境。可想而知其“诗意”肯定高不了。是故“新韵”亟待修订完善,这是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完善新韵利于让更多地当代人参与到“古诗词”的创作中来,以便更好地发扬古诗词这一中华传统文化。虽然过去“诗歌的声律规则总是随着口语的变化而变化,隔不了多久,就需要另外创建一套合理的声律规则”。但新韵一旦完善,往后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为什么?古代之所以语音变化大,各地方言纷繁复杂,主要原因是因为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畅造成的。而现代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人员、信息交流极为便畅,整个世界都快变“地球村”了。语音也极易得到统一化,标准化,当然其今后变化就会很小很小。所以新韵一旦完善便可“一劳永逸”了。

最后我想谈谈当今近体诗创作及其和格律的关系。个人觉得还是前人曹雪芹他在《红楼梦》中假借林黛玉和香菱之口谈得非常好。摘录如下,以飨诸位。

黛玉:

作诗是“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香菱:

“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黛玉道:

“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总之,对于古诗词及其格律,要食古而化。要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云岫10


此问题前半,橡木桶先生答得精彩。这里只想说后半,中华新韵编制的弱点。

新韵本有18,16,15,14,13部的不同字表,仅是字表而已,简陋粗疏,按《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稍作整理即成,对诗人作诗填词参考作用甚小。而理想的韵书应是:

1,确定为18部(或16部)以区别于曲艺的13辙,并且书序中讲明设18(16)部之理由。

2,编制出《平水韵》与新韵韵部分合调整情况表,《词林正韵》与新韵韵部分合调整情况表,列于书前,让人明白语音变化与韵部整合的规律性。

3,每韵部收字,均按普通话四声分别列出,古今音调有变的,古入声的,均应一一标明。

4,每个字头下应有4方面内容。一,该字属平水韵何部。二,该字属词林正韵何部。三,简洁的释义。四,语汇举要。这最重要,列举该字在唐宋元明清诗词中被用作押韵字的语汇资料,可二字可三字,以便诗人作诗时检索。前朝的佩文韵府都有这种语汇资料。现在有大数据,当能做得远胜前人,搜罗穷尽也有可能。

5,每韵部之下字头排列,不必按拼音字母顺序,而应仿古韵书,即按声母顺序排列,同一声母下再按开,齐,合,撮之顺序排列。这样的排列既富古义,也具新风,并能显示出韵书与字典各自检索系统之区别。

上海古籍出版社《诗韵新编》出版己四十年,字头后收语汇,是特色,但总嫌太少,显得草率粗疏,远不及《诗韵合璧》《诗韵全璧》之丰富,实用性有限。现在我们有可能也更应该做得比合璧全璧做得更好了。不然把它们语汇部分移用过来,也是聊胜于无。

《中华新韵》最大弱点是没有一部好韵书,尚无人愿做编一部好韵书的扎实功夫!本来中华诗词协会有能力做好这工作,但未看出他们有这个愿望,也许他们更在意举办各种竞赛吧,那毕竟与经济有关,大家都愿搞。

试想若能编出达到上述五点的好韵书,那反对抵制中华新韵的守旧者还能再牢牢抱着旧韵不放么?因为他们作诗也特需要检索合适的语汇来押韵,而据新韵书作诗押韵却反对新韵,不是显得荒唐和滑稽么?!


学而时3159


新韵就是普通话,妈麻为平。马骂为仄。比如:北国风光,其中的《国》读第二声。

旧韵就是地方方言的读音,北国风光,如《国》旧韵应该读第四音。也就是这个《过》这个音。

毛主席,周恩来强调推广普通话,就是让国人说普通话。官场上发音是普通话。家乡话也可以说,如果普通话和家乡话沟通就会听不懂。


LzQ570226


随着时代的变迁,语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用现在的普通话音韵再去与古代之平水韵相切入,无疑会造成天大的障碍。为什么唐诗宋词得以繁花似锦、经久不衰?这与一个时代的深入普及不无莫大关系!试问自宋之后直至现代,诗林词苑为何冷淡潇条、无几名作遗传?盖因这几朝皆陷于默守成规、毫无创新而导致圈围缩小,只能是自娱自乐。得不到大众的参与及认可,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其行其业何来生气可言?教条僵化、死搬硬套只会约束和阻滞新生事物的产生及发展。只有切入时代的步伐,紧跟时代发展之趋势,我国诗词的这一国学瑰宝才能得以真正的传承及发扬光大!


手机用户62277769735


古旧诗词韵部的严格区分,在今天越来越没意义了。创作人苦心讲究入声,可当代汉语根本就没有入声,结果格律诗天地始终狭隘。格律严谨的诗词,到了广大读者那里,仍然铿锵不了,反而觉得别扭。古代吟,现今唱,再怎么入,都可以唱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