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鯉魚其實也不難,教您如何尋找鯉魚洄游路線及垂釣方法(二)

緊接上文,5、窩子不要離浮漂太近。庫釣鯉魚我一般就是6.3米、7.2米,先用6.3米的杆子,做窩一般離浮漂1米左右,有時到了陌生的水域,不知道魚兒的喜好,一旦距離浮漂太近,魚兒不進窩子,那是個頭疼的事,魚兒會在窩子外徘徊,你急它也急。做好窩子後,不要在窩子裡釣,魚兒一般不會很快進窩,一般在試探,這時你可以將釣箱左右偏45度試釣,看看窩子哪個方向先上魚,藉此判斷魚兒的來路,同時要注意窩子前方的魚星,不要埋頭苦幹,錯失良機!一旦上魚後不要忘乎所以,搓大餌補窩是首要的事,不要想著下一條快來,可能再也不來了。

野釣鯉魚其實也不難,教您如何尋找鯉魚洄游路線及垂釣方法(二)

切記!當你發現窩子有鯉魚星,就是不咬鉤,可能是調的頓了,水底淤泥太厚餌料陷進泥裡,魚兒找不到餌料,或者是餌料不對路,這時抬杆一定要輕,否則掛住或驚嚇魚兒,就不會進窩子了,最好的辦法是和一塊雪花粉,添加拉絲粉,拋進去,餌料比重輕,沒有味道,邊走邊霧化,誘魚好,到底可能就截口了,趕緊把餌料的比重調的輕點,釣目低點,釣的靈敏些,抬杆稍慢半拍,抓穩口別跑魚。這是試探著改進。鯉魚吃餌不是咀嚼,是靠近餌料後吐水把餌料吹起,然後把大顆粒或片狀的餌料吸進嘴裡,比重越輕,片狀越大,鯉魚吃餌越是方便,鯉魚不喜歡粉狀的餌料,到了水底經鯉魚的攪動成了混湯了,沒有硬菜可以下嘴,只見浮漂被攪得上下晃動,抬杆掛魚跑魚,窩子廢了,1000年白等了,白了頭也沒用,窩囊!

野釣鯉魚其實也不難,教您如何尋找鯉魚洄游路線及垂釣方法(二)

6、不要怕小魚,小魚永遠是先進窩子的,繼續補窩,啥時小魚突然不咬了,大魚估計來了有可能還是黑魚,抓緊拋竿耐心等待,會有驚喜,有一次我等來一條大黑魚,上岸後被我活活揍死。小魚越多越要補窩,否則不夠吃的,光吃手竿的餌料,頭疼。

野釣鯉魚其實也不難,教您如何尋找鯉魚洄游路線及垂釣方法(二)

在收杆的前2個小時,我喜歡用7.2米的長杆到窩子左右和前方搜索,大魚鬼,心眼多不輕易進窩,等你走了他才開始吃底窩,用長杆往往很快就能釣到大的。如果開始就用7.2米的,大魚還在裡面,你沒杆子了,夠不著。2012年我們俱樂部6人到水庫夜釣,下午6點下杆,8點開始上魚,到凌晨6點收杆,我釣了19條鯉魚3斤---23斤,23斤的鯉魚帶著70多米失手繩跑進了水庫,最後累的跑不動了,前後折騰了兩個小時才把它請上案,這個記錄我至今沒破,就是按照此法。應該是有效的,有興趣的試試。

野釣鯉魚其實也不難,教您如何尋找鯉魚洄游路線及垂釣方法(二)

以上僅是我個人垂釣經驗分享,如有不足之處請多指正,喜歡我所寫的文章的釣友可以點擊關注,我會繼續分享我個人的垂釣經驗,謝謝各位釣友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