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体制改革:山重水复or山明水秀?(能源转型系列之四)

油气体制改革:山重水复or山明水秀?(能源转型系列之四)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工程经济研究所所长 徐东

油气体制改革思路,关乎我国油气能源企业发展出路;油气价格改革方向,关乎油气产业市场化发展进程和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到中国石油企业层面都致力于油气体制改革及其价格改革,成果初现,但后续改革发展之路还很漫长。

油气体制改革:山重水复or山明水秀?(能源转型系列之四)

油气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油气体制改革始终走在国企改革的快车道上。

多年来,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链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接续保障能力、国际国内资源利用能力和市场风险防范能力、集约输送和公平服务能力不足、优质油气产品生产供应能力、油气战略安全保供能力、全产业链安全清洁运营能力不足和竞争性环节市场活力不足。

鉴于这些不足,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释放国企活力、效率、竞争力,从而实现全产业链市场化

为顺利推进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5月21日印发了《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油气体制改革:山重水复or山明水秀?(能源转型系列之四)

依照此意见要求,国家坚持问题导向和市场化方向,着力抓好8方面改革,即:做好勘查开采、炼油及销售、国企改革、油气储备、进出口管理、管道运营、定价机制、安全环保

该意见采取了“管放结合、统分结合”的思路,既有“放开”“分开”,也有“完善”“建立”,更有“集中”“加强”,符合油气产业发展内在规律和油气一体化发展的基本逻辑。

尤为重要的是,该意见清晰地给出了“体现能源商品属性”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两个看似矛盾提法的逻辑辩证关系,明确“坚持底线思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新时期油气行业改革的首要目标。

通过油气价格改革,国家正不断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市场决定价格的作用保留政府在价格异常被动时的调控权

通过改革,国家正顺利推进非居民天然气价格市场化,进一步完善居民用气定价机制

通过改革,国家将进一步加强油气管道运输成本和价格监管,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科学制定油气管道运输价格

同时,国家依法合规加快油气交易平台建设,鼓励符合资质的市场主体参与交易,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

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向明晰

国家原油价格改革始于1998年,当时的政策是:购销双方按国产陆上原油运达炼厂成本与国际市场进口原油到厂成本相当原则协商确定国内原油价格,经过改革后,至2016年,国家发布《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原油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令人可喜的是,2018年3月26日,经过多年准备与论证,上海原油期货上市

。上市以来,多方参与,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快速增长,与其他国际原油基准初步形成互动互补。尽管作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原油市场供需关系的基准价格还很漫长,但是还是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原油价格市场化进程。

油气体制改革:山重水复or山明水秀?(能源转型系列之四)

改革在持续推进,我国原油价格机制已较大程度地体现了市场化特征,即:定价公式与国际接轨,调整节奏基本一致,期货交易日渐成熟

反观成品油价格改革,也取得了来之不易的积极成果。1998年以前,我国成品油价格由政府定价,采用成本加利润的成本加成法。1998年后,实行政府指导价格,2009年发布的

《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明确: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实行零售最高限价、品号价差和油品质量升级加价等政策,都明晰了成品油改革方向。

油气体制改革:山重水复or山明水秀?(能源转型系列之四)

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未来改革方向,研究人员普遍认为:未来国家会进一步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但仍将制定高限价格的标准;在流通环节中,最高限价范围内将形成市场竞争下的价格;通过竞争,不同品号油品的实际价差将不断降低;国内成品油期货市场和现货交易平台建设将会进一步加快,立体化成品油报价体系将逐渐形成

天然气价格改革“三步走”

天然气价格改革自2005年起步至2018年,经过13年改革,天然气定价机制及价格监管朝着市场化方向演变。

油气体制改革:山重水复or山明水秀?(能源转型系列之四)

其间,从政府定价到政府指导价,从井口价格管理到门站价格管理,从成本加成法到市场净回值法,从最高门站价管理到“基准门站价+浮动机制”管理,从全面价格管制到部分放开管制的改革过程,成果初显,我国天然气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

但在改革中,还存在供应侧垄断格局与市场化条件下充分竞争的矛盾,国有企业的保供责任与市场化条件下价格调节供需及效益机制的矛盾,及民用气价格市场化改革与终端居民气价政府管制的矛盾,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制约着改革的步伐。

为此,国家发布了相关指导性政策为未来天然气价格改革提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有效地释放竞争性环节市场活力,推进了非居民用气价格市场化,进一步完善了居民用气定价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总体思路,加快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价格。

同时,欧美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成功经验也值得我国借鉴。

关于下一步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路径,建议分三个阶段走。

1

第一阶段做好门站基准价管理。

继续执行省门站基准价管理,对现行价格计算公式进行修正、优化和完善。并在现行定价曲线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供气成本、油价等因素对现行定价公式进行修正,通过修正折价系数“R”,优化替代能源种类,使得不同油价下,定价曲线更为合理。做到低油价下,保证供气企业的天然气生产及销售能够获得合理的收益水平;高油价下,降低天然气价格的上涨速度,使得天然气价格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区间。

2

第二阶段做好促进供应体系多元化和门站参考价管理。

为促进多元化的供应主体结构,就要放开天然气上游资源开发,促进供气主体多元化,并逐步放开天然气资源进口权。同时,做好门站参考价的制定和管理也至关重要。

3

第三阶段应做好全面市场化定价管理。

全面市场化定价,通过天然气交易中心带动形成区域天然气市场枢纽标杆价,天然气购销价格完全由市场供需双方自主协商,国家不再干预天然气价格水平。在此背景下,天然气定价方式更灵活,价格形成更多样。

如何啃下油气体制改革和油气价格改革这块硬骨头、涉深水险滩?对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而言,任重而道远。唯有抓住机遇,直面挑战,持续推进,我国的油气市场改革与发展才能焕发蓬勃生机。

油气体制改革:山重水复or山明水秀?(能源转型系列之四)

联系方式:010-6452340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校对:张鹏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