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有沒有可能使用殲10-B的矢量噴口?

楊小湯67


看來珠海航展上颳起的“殲-20之風”還沒有消退啊,那再來說一說殲-20戰鬥機會不會裝備矢量發動機的問題吧。

答案是:肯定會裝備矢量發動機!這一點,殲-20戰鬥機的總設計師楊偉院士已經在珠海航展發佈會明確“暗示”了,但是,至於殲-20會不會使用與殲-10B同樣的矢量噴管,暫時還沒有定論,也許會在殲-10B矢量噴管的基礎上再做改進呢?!這麼“霸氣”的殲-20戰機總設計師,殲-20上矢量發動機是必須的!

珠海航展吹起的“殲-20之風”持續性很強啊!

殲-20戰鬥機在珠海航展上的精彩表演,已經證明了其即使沒有裝備矢量噴管也具有優異的機動性能,這主要是得益於殲-20優秀的氣動佈局,在全球範圍內目前公佈的四款四代隱身戰鬥機中,只有殲-20採用了全動前鴨翼佈局,雖然採用這樣的佈局被外界質疑會對飛控系統和隱身性能帶來額外的難度,但是我們的軍工技術人員用紮實的技術實力對其進行了“實力打臉”,曾經的質疑者目前也將注意力返回到了的鴨翼佈局的優點上,這不得不說是殲-20戰鬥機的“獨到之處”!


殲-20戰鬥機在珠海航展上展示出色的機動性,可見展示的殲-20並未裝備矢量噴管

目前已成型的四款四代隱身戰鬥機中,還只有殲-20尚沒有裝備矢量發動機(未公開展示),其他包括F-22、F-35B及Su-57三款四代機均裝備了矢量發動機,但相信殲-20矢量發動機版不久就會面世。矢量噴管技術對提升戰機機動性確實有極大的幫助,珠海航展上裝備矢量噴管的殲-10B戰鬥機“輕輕鬆鬆”的就玩了“眼鏡蛇”、“落葉飄”等高難度機動動作就是最好的證明,這樣的動作在以往沒有裝備矢量發動機時是不會冒險的,這也使得殲-10B成為第一款能夠完成“眼鏡蛇”、“落葉飄”等高難度機動動作的單發戰鬥機!

裝備矢量發動機的殲-10B戰鬥機“輕鬆”展示“眼鏡蛇”、“落葉飄”等超高難度機動動作!“獨樹一幟”的我國矢量噴管結構設計!

殲-20戰鬥機的三個主要特點是“高度隱身性能、遠程打擊能力、信息化作戰”,按照這些特點的定位,殲-20戰鬥機的主要任務就是對敵重要目標實施遠程突襲(包括重要地面目標和預警機等重要空中目標)、撕破對方防空網奪取制空權,但是也需要考慮與對方三代戰機及四代戰鬥機發生“短兵相接”的情況,因此,在可接受範圍內最大限度提升機動性能也是有必要的。以前沒有矢量噴管技術也就罷了,現在掌握了矢量噴管技術再不使用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殲-20戰鬥機裝備矢量發動機“如虎添翼”!

殲-10B展示的矢量噴管有別於其他國家的結構設計,不僅外形更簡潔,而且力矩效率更高,是我國航發技術人員智慧的體現。楊偉總師雖然說“怎麼知道殲-20上沒有應用矢量技術”,但具體是什麼結構的矢量噴管尚未可知,說不定我們那些“腦洞大開”的航發技術人員又會專門為殲-20戰鬥機搞一個更“新穎”的矢量噴管呢!😄

設計人員說不定正在為殲-20戰鬥機的矢量噴管“憋大招”呢!


威吶解析


我認為殲-20總設計師楊偉的一句反問:你怎麼知道殲-20沒有裝上矢量發動機?這已經回答得清清楚楚。

殲-20無疑已經裝上殲-10B那樣的矢量發動機,而空軍沒有必要去通知各位記者......

而有人認為珠海航展上殲-10B是一架驗證機,這種判斷也是非常錯誤的,空軍也不可能冒這麼大的風險把一架驗證機帶到航展上來表演.....這架殲-10B應該是已經成熟的、量產定型的機型。

殲-10B.....它的單個的發動機強大的動力,真正是無可匹敵,與它以往的飛行機動能力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

而殲-20在珠海航展上輕鬆垂直爬升的動作,以及旋轉橫滾的機動來看,也是展現了超強的機動力量.....

而人們期望它能象殲-10B那樣展現普加喬夫眼鏡蛇蛇機動、或落葉飄、尾衝等動作?這是不行的,因為殲-10B做那樣的動作也有一定的風險,特別是尾衝這個動作.....即飛機尾部噴流垂直於地面向下作墜落狀態,當墜落到一定高度後飛機機身改平,然後平行飛行.....

其實尾衝是一個危險的動作,一般戰鬥機在尾衝過程受反衝氣流的衝擊,會造成發動機熄火停車,然後就一直墜落下去了,無法改出.....而殲-10B單個發動機就完美的展現了這個動作!這是國內外單個發動機從來沒有做過的動作。


紹堅妙玩


其實這一問題早已是小蔥拌豆腐,是一清二楚的。楊偉總師說過,只要是有需求,就可以將矢量噴口技術運用到任何戰機上。從技術角度看,殲20採用矢量噴口技術毫無難度可言,主要是看空軍的需求。

從現代戰機空中作戰角度看,殲20安裝矢量噴口意義不大。因為,矢量噴口只在過失速下有用,殲20氣動設計的優異,無需要矢量噴口參與配平。現代的空戰的格鬥速度基本都在0.7~1馬赫,寬泛一些就是0.5~1.2馬赫,隨著空空導彈技術的迭代,戰機的格鬥速度更向超音速發展。

過失速機動在現代空戰中基本沒用,過失速機動的速度基本是在0~0.3馬赫,對於空空導彈的2~4馬赫+發射載機的速度,做過失速戰機就如同一個固定的靶子,更有利於空空導彈將鎖定的戰機套入不可逃逸區,被鎖定的戰機只要是在不可逃逸區內,做任何過失速機動動作都是徒勞的,因為導彈的最大過載能力、最大速度、最大機動能力、敏捷性遠強於飛機。

安裝矢量噴口的戰機優點,就是讓飛行員肆無忌憚的毫無顧忌的飛行,即使失速進入尾旋,也輕易改出。


清風雲淡霞滿天


殲二零戰鬥機換裝矢量發動機是必然的。矢量發動機只是在尾噴口跟別的發動機不一樣。無論是哪一種發動機,換上矢量噴口都可以的。也就是說,不管殲二零使用的是俄羅斯發動機還是國產發動機,不管是太行還是渦扇15換上矢量噴口都是沒有問題的。矢量發動機對作戰飛機的性能提升非常明顯。無論是提高機動性能還是降低起時候的距離,作為第五代戰機,自然就擁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在超音速巡航的時候用矢量發動機做配平,由於超音速飛行的時候阻力巨大,用機翼和垂尾配平保持航向的話會有非常大的能量損耗。所以五代飛機需要矢量發動機。




kaeo


這個現在是可以肯定的了,儘管以前我們也可以推測出來,可是很多人的腦袋就是轉不過來,現在有楊總說出話來就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了。是不是跟殲十B是一樣的呢?那麼就看是指哪方面了,完全一樣也未必,而是它的結構材料肯定基本相同,具體的規格數值可能會有差別,僅此而已,到如今還疑惑這個或者還不清楚?那實在是不應該的。

另外殲二十一開始就是用的渦扇十改,而不是俄製發動機。要明確的一點是俄羅斯和我們中國和美國都是競爭關係,在五代機上所有國家都是競爭關係,這點有基本的國際政治常識就可以確定無疑的,如果阿勒三一能夠支持五代機的研發,那麼俄羅斯是不可能給中國的。

有人看到中國引進蘇35,就認為中國實在抄襲,簡直不可思議的想法,因為只有半年到一年那麼怎麼可能呢?因為至少十年的積累才行,那種想法簡直是幼兒園的!而且我們的先進,比俄羅斯的和美國的,他們已經是過去,我們一直所公認的航空發動機的最強國家到現在並沒有做到我們的水平,說明十年都少說了,也說明我們現在的工程師及相關領域人員是多麼了不起,實現了反超!


出思


關於這個問題,我作為現代工業生產製造的一員,認為是可以的……殲十矢量發動機噴口經過改裝之後是可以用的。殲十戰鬥機與殲二十戰鬥機是兩款不同類型的戰鬥機,也是兩款先進的戰鬥機……前者是早期研製的不具有隱身能力的戰機……後者是剛剛沒多久服役的具有一定隱身能力的戰機……其前者矢量發動機噴口用在後者上要經過改進後,不影響它的設計理念和隱身能力的前提下是可以用的。




十二月海528


我國的軸對稱三元矢量技術是西安交大系統工程研究所自主研發的超越美國西方一代的矢量技術,是專門為J-20配套的矢量技術,只不過是J-10拿過去罷了


領袖風采493


不可能的,因為殲二零有專門的矢量發動機,不會裝殲十這款


ninja2c


總師:你怎麼知道沒有呢?


wei哥哥293


可能在試驗中。就算試飛也是軍事機密不可能公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