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創業,成功的勝算到底有多大?

在談及創業之前,小編先來聊聊大公司:京東、拼多多、美團、小米四家公司誰更有機會呢?

先說模式,四家公司模式完全不同。我們先說商業模式,四家公司商業模式剛好各不相同,每一個都是所在領域的佼佼者,所以四個公司都是相對的好公司。如果上海的科創板有這樣的公司,對於投資者來說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美團模式是本地服務,囊括吃喝玩樂,但目前因為團購已經衰落,並且不會恢復鼎盛了。美團有很多事業群,但比較有競爭力的是內容,和大眾點評合併之後的強內容,以及衍生出來的美團外賣。都是外賣,但美團能看到這些商家的口碑。這對外賣的可信度上要增強不少,也就是內容增強的。在這個領域,其它企業有競爭的壁壘。

旅遊,酒店,目前還沒有看到規模效應,但依舊可以依託強內容深紮根。但小編認為美團的速度會降低。四個模式裡,最慢的應該是美團。

第二個是拼多多模式,最大的社交型電子商務。拼多多的發展是迅猛的,依靠社群或社交模式,以便宜為根本模式迅速擴張。按理說這件事會有一個天花板,也就是說三四線城市會在未來有一天形成一個增長瓶頸,目前還沒有遇到這個瓶頸,最近這個季度拼多多的報表很亮麗,百分之幾百的增長。

但可以預見的是這個天花板是會到來的,拼多多一直被詬病,現在仍有很多負面評價,但負面沒有正面的增長快,而這個天花板一旦觸到,負面就會快於正面,他們應該及早轉型。這一點是可以預見的。

第三是京東模式,京東不只是簡單的B 2 C模式,如果你參與京東網購,你會感覺在京東買東西,快而放心。這四個字是練過內功的。

阿里系的菜鳥物流雖然也不錯了,但是總是感覺跟京東差一點,在這一點上,京東是有自己的護城河的。京東如果管理層不出大的意外,會是這些模式裡相對穩定的。

在小編看來,小米,在這四家公司中可能相對更被看好。小米,是智能硬件的代表,物聯網的代表,那麼就有可能成為上述這些產品的入口級產品。

就是入口在手機終端那,有個朋友家裡用的都是小米的智能家居,他說他離不開小米了,又好又便宜。所以雷軍將來的佈局應該是這個方向的。

而手機,目前來看VO的天下,但小米已經躋身到第一團隊,即上了牌桌。

手機到5G時代還會大幅的更新換代,也就是說小米至少還有一次非常大的機會。

終端不是目的,用終端進行連接,才是小米的未來。

這是商業模式的討論。我們再討論各家的創始人。

這四家創始人,拼多多的黃崢最年輕,但能從短時間內做起來這麼大的一個公司,肯定是不同尋常的,創新能力也最強,所以我認為他們將來遇到瓶頸,轉型是可能成功的。

劉強東,最近負面纏身,就算解決了,估計也會趨於保守了吧。

王興,連續創業者,他強在執行力上,慧文對他的幫助極大,但目前布的局很大,而不大又對不起美團的名字。美團乾的活是累活。

雷軍,這個人的一生就像開了掛一樣,高能人。並且專注於產品,懂產品,懂運行,懂宣傳,懂融資。高能人就代表了什麼都懂。

所以小米的問題是,對大股東雷軍的依賴比較嚴重,但除此,看不出有啥問題。

那麼,以目前的市場情形,比如,如果在超萬億的市場空間的汽配行業做一個類似淘寶平臺,或者說汽車後市場的淘寶90%+京東10+,並建一個大數據汽配數據庫驅動。能行嗎?筆者認為不可行,原因在於,平臺不是沒有機會了,而是概率非常低,1000家做平臺的,可能活下來一兩家。如果你大而全,平臺已有,如果你做細分,就沒必要做平臺。

你有阿里兩倍的錢,也不可能創造出另一個阿里。這也是現實。並且阿里如日中天,如果阿里落寞了,新會取代舊。

時代變遷,物競天擇。

因此普通人創業太大的想法會不切實際,落地很重要。創業,未來會越來越難,以前因為信息不對稱就可以創業。楊百萬國庫券賺幾十萬就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古代因為消息的傳輸速度的問題,也會影響茶鹽的價格。但科技現在這麼發達,小公司如果有個大項目,一旦被驗證成功,要麼被併購,要麼被抄襲。

只有做一些巨頭看不上的,細分垂直領域,才可能有小成。大成的概率未來會越來越低。年輕人,創業出頭的概率在降低。但會不會在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會新生出一批人來,這個還需要觀察。這也許是他們最大的機會,信息的高度傳輸,導致創新的難度在加大。

最容易創業的時代已經過去,容易度在持續遞減。

如果認為年輕人最容易成功的領域就是高科技領域了,掌握核心科技,別人想抄都抄不來,這種想法至少不全對。信息高速流轉,很難有核心技術,不是抄不來,而是太容易抄。之前是因為信息不對稱,但我們互聯網哪個不是抄國外的思路呢?某Q是抄ICQ,某浪是抄雅虎,某團抄團購,某博抄推特。

你去創業,成功的勝算到底有多大?

有時候夢想是暗夜的路,你得小心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