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窪地!這個板塊已被股神盯上!

(道君)最近有很多看官問了一些很類似的問題,比如定投指數基金的話選哪幾種比較好呢?

今兒就趁熱打鐵聊一個之前沒分享過的指數,這可是股神巴菲特眼前的“心頭愛”~

價值窪地!這個板塊已被股神盯上!

巴菲特最新持倉揭秘

上週,巴菲特三季度的持倉報告出爐後,我看了一眼,覺得有點意思:

價值窪地!這個板塊已被股神盯上!


老爺子的這波操作:小幅增持蘋果,加倉了銀行,並徹底和相戀20年的沃爾瑪說分手了。

他一直不看好傳統零售商,只要亞馬遜這樣的電商巨頭還在增長,傳統零售業就沒有好日子過。

再瞅瞅老爺子的十大重倉股,一大半是美國的大型銀行股,說明啥?

是的,非常看好銀行股!

被嚴重低估的銀行股

咱們大A股裡的銀行板塊已嚴重被低估,反彈概率也是比較大的。

目前銀行板塊的市淨率,基本都跌到了1以下。也就是說,當下銀行板塊的股價,多數已經低於每股淨資產。

而且依據歷史經驗,往往當市淨率跌到0.8附近,就是銀行板塊戰略配置的一個好機會。

現在已經有超過一半的銀行股,市淨率處於0.8以下了,可以說是很誘人了。

要是行情開始復甦,銀行的業績和估值大概率會回升,機會還是有的。

換句話說,股市要是漲,少不了銀行股。

而且,銀行股的收益是有“保底”的,可以用來養老。

啥意思?

因為銀行板塊的“股息率”(股票發放的利息收益)很高,而且相對穩定,可以輕鬆跑贏貨幣寶寶。

當下貨幣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多數都在3.5%左右,我整理了五大行近五年的年股息率,基本上每年都在4%以上。

價值窪地!這個板塊已被股神盯上!


所以,即便不去賺取股價波動的利差,拿著股份不動,單純吃利息,都是躺賺的事。

一個永續增長的行業

如果以上技術指標的分析不夠有說服力,咱再跳出股市,單純地從行業角度來看看:

我們首先要明白銀行經營的商品是什麼?答案是“貨幣”。

專業點講,銀行是經營M2的行業,是一種特許經營行業。

央媽調節貨幣政策,收放M2,都是通過商業銀行來完成的。

回到歷史的角度看,自從20世紀初世界廢除“金本位制”以來,只要國泰民安,一個國家的GDP基本是永續增長的,一個國家的M2基本也是永續增長的,人類基本已擺脫了通貨緊縮。

只有少數幾個年份會遇到經濟萎縮或M2下降,但都很短暫。因此,我們基本可以判斷:

在看得到的未來,中國經濟的名義GDP也會是永續增長,中國的M2同樣會永續增長(這裡指的都是名義增速)。

既然經營的商品(貨幣)是永續增長的,那麼經營實體(銀行)也必然是永續增長的。

對於一個價格低估(具有安全邊際)而又永續增長的行業,為什麼不買入呢?

普通人最穩妥的參與方式

對宏觀市場敏感一點看官應該能發現,國家為拉動經濟增長,已經在通過銀行向實體企業大量放貸了。

未來隨著經濟回暖,銀行狠狠賺上一筆,可能性很大,效應自然會反應到股價上。

如果你也對銀行看好但不知道選擇哪個銀行股?

很簡單,就買銀行ETF吧,這裡的銀行ETF就是“中證銀行指數”

這個指數的歷史業績還是上得了檯面的,2015年6月至今,中證銀行指數從4479點上漲至6136點,漲幅37%。

同期,工商銀行、農業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的漲幅分別是86%、66%、20%、60%。

雖然不及一些優秀個股,但對於指數來講,已經非常不錯,且跑贏了落後個股,算是達到了中庸合理的投資目標。

而且,一些個股的漲幅看似非常大,但除非你的研究特別深入,意志特別堅定,否則你幾乎不可能吃到全部的漲幅。

沒有股票賬戶的看官,除了場內的銀行ETF,咱可以考慮場外銀行主題的基金,不一定大賺,但穩健相對是有保證的。

比如說富國中證銀行指數分級、華安中證銀行指數分級等,它們都是跟蹤銀行指數的基金。(在此僅作舉例不構成具體的投資建議)

購買的話在第三方平臺,比如螞蟻財富、天天基金等都可以買到,很方便了。

總的來說,銀行板塊更偏向防禦性質,即便不會猛賺,長期持有也會有不錯的收益。

但“養雞”是一項長期活兒,要耐得住寂寞,禁得起波動。市場一點風吹草動就嚇得要死,還是趁早洗洗睡吧。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生活是這樣,投資也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