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項目關係網調查

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项目关系网调查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博 沈述紅 “我必須得道歉,這樣一個試驗信息被提前洩露了。”11月28日12點47分,因“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而引起爭議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現身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現場時說。

他在回答問題的環節末尾再次強調,“信息的洩露”導致他研究發佈的違反規程。但種種跡象表明,賀建奎和他的團隊主動通過視頻和接受媒體採訪的形式,向有關機構和大眾披露這一點。

這是11月26日“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引起物議沸騰後,賀建奎的首次公開露面。

賀建奎在正式講話之前首先表達了他的歉意和對於南方科技大學的感謝:“感謝我的學校,雖然他們對我的研究並不知情。”

但同時,他表示研究經費來自南方科技大學。這顯然與後者對此事的表態截然相反。

事實上,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消息,於11月26日公佈後迅速引發多方關注。關於項目研究到嬰兒分娩等一系列環節的審批,都顯得疑點重重。截至11月27日,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以及相關監管部門紛紛聲明與賀建奎及其所主導的“基因編輯嬰兒”項目無關。

研究經費來源

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项目关系网调查

11月27日下午,一個全英的賀建奎研究室官方網站在互聯網上流傳。經濟觀察網通過訪問icp.chinaz.com網站,對其域名sustc-genome.org.cn進行查詢,發現該官網域名聯繫人為賀建奎,創建時間為2012年07月29日,審核通過時間為2012年8月24日,過期日期為2023年7月29日。

賀建奎研究室官網發佈了一份基因編輯項目的知情同意書和知情同意書的補充說明(長期健康隨訪計劃),兩份文件的內容均指向“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項目。

知情同意書第四段顯示,該項目的負責人是賀建奎,研究經費來源為南方科技大學,項目主要目標是“產出”具有免疫HIV-1病毒的能力的嬰兒。

對於項目中所涉及的費用,該知情同意書做出了具體的要求。“基因編輯嬰兒”項目的臨床試驗費用由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實驗室承擔,項目組承諾向每對夫婦支付28萬元人民幣的總費用。超過這個限額的費用將由志願者自身負責,試驗期間發生的與研究無關的任何費用也由志願者自身負責。

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公開聲明,賀建奎副教授已於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職,離職期為2018年2月—2021年1月。此項研究工作為賀建奎副教授在校外開展,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系報告,學校和生物系對此不知情。

不過,《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和《重大遺傳疾病基因治療的安全性評估》註冊信息所附帶的兩份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中,兩個項目的起止時間分別為2017年3月-2019年3月、2017年4月-2020年4月,均在賀建奎停薪留職之前一年便已啟動。

賀建奎今天在香港表示,志願者所有的醫療花費都是其本人支付。其他的研究經費來源於南科大的staff funding(也即學校在新教授入職時給的啟動資金)。

指定醫療機構

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官網上,除了《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之外,同樣以賀建奎作為研究負責人,覃金洲作為申請註冊聯繫人註冊的項目,還有《重大遺傳疾病基因治療的安全性評估》,這一項目的註冊號為ChiCTR1800018955,於2018年10月18日補註冊,最近更新日期為2018年11月24日。

值得關注的是,覃金洲在《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這份註冊信息中,登記的申請人所在單位為南方科技大學;但在《重大遺傳疾病基因治療的安全性評估》中,登記的申請人所在單位為深圳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上述賀建奎研究室官方網站的人員列表中,覃金洲排序位於賀建奎之後,其身份為研究員(Research fellow),所屬單位為深圳大學第三附屬醫院,2014年11月-2016年5月就讀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博士。

11月27日,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提供給經濟觀察網的情況通報顯示,覃金洲系該院聘用員工,於2018年1月起以訪問學者身份全職前往南方科技大學,導師為賀建奎副教授,時間為2018年1月——2019年1月。

需要說明的是,羅湖區人民醫院即深圳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2018年11月,覃金洲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補註冊“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項目編號為ChiCTR1800019378,其研究負責人為賀建奎副教授,申請註冊聯繫人為覃金洲。

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稱,關於覃金洲作為上述“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研究項目申請註冊聯繫人一事,此前該院並未知情,也未參與該項目。該院要求相關人員嚴格遵照國家法律法規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尊重和遵守國際學術倫理及規範。

“這個研究是已經遞交了整個的倫理委員會來進行監管。”賀建奎對這個項目的倫理問題作出簡單回應,他並未闡明具體是哪家醫院的倫理委員會進行監管。

前述賀建奎研究室官網所發現的“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項目參與試驗志願者的知情同意書裡專門對志願者特殊時段就醫場所做出了明確規定,志願者懷孕9個月時,孕婦志願者必須到指定的醫療機構(暫定深圳羅湖的醫療機構)準備分娩;嬰兒出生後28天以內,志願者需住在指定醫療機構的生產病房。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信息顯示,經批准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中,深圳一共有8家,其中2家位於羅湖區,分別是深圳市人民醫院和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

其中,羅湖區人民醫院生殖中心學科帶頭人張帝開是賀建奎團隊研究的另外一項《重大遺傳疾病基因治療的安全性評估》申報科室的主任。註冊信息顯示,這個項目的研究實施負責(組長)單位也是南方科技大學,試驗主辦單位包括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昆明理工大學。

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生殖醫學科官網顯示,“深圳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是深圳市首家獲國家衛生部批准‘試管嬰兒’中心、深圳市衛生系統首例‘試管嬰兒’誕生地”,中心攻堅克難相繼創造了多項在本醫療領域引以為傲的“業界之最”,例如2005年8月10日,該生殖中心成功誕生了深圳市第一例“胚胎種植前遺傳學診斷”試管嬰兒;2014年12月12日,成功誕生了廣東省第一例“三凍”試管嬰兒等。

目前,中心的輔助生殖技術幾乎囊括了這一領域的所有項目,包括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單精子顯微注射、宮腔內人工受精、胚胎冷凍、胚胎移植、輔助乳化等等。

11月28日中午12點56分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的最新消息,11月27日,廣東省、深圳市已成立聯合調查組,開展對“深圳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的全面調查。

而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現場,有觀眾向賀建奎提問,為何中國的監管機構也對此事不知情?賀建奎的回應是,在實驗之前,他跟科學界接觸,說了自己的計劃,跟美國的相關的科學人員進行了溝通,在美國很多專家知道了這個事情,他們是賀建奎的諮詢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