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千辛萬苦考上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如今過得怎麼樣了?成為社會精英了嗎?

常青


大實話:成為社會精英不單單是考上清華北大就可以的,是需要多方面綜合因素的。

從客觀角度來說,上學幾乎可以說是大多數農村家庭的孩子能夠逆襲的唯一出路。而如果一個農村家庭的孩子能夠考上清華北大,基本上也就意味著逆襲成功了。但是,如果一個農村家庭出身的孩子,想要在現在這個社會成為社會精英,那就不單單是有個高學歷就行的。這需要的就是家庭背景,個人運氣,以及很多不確定因素了。

首先來說,我們要對精英群體有一個清晰地認識,那就是精英群體首先要有的是財務自由,其次就是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這兩個幾乎可以說是當下精英群體的必備條件了。

而就財務自由這個事來說,基本上就不是你考個清華北大就能達到的了。畢竟,就算是你在清華北大畢業之後,你面臨的還是要找工作。而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一個一般大學的畢業生區別就在於有更高的月薪,有更好的機會,也有更多好的企業供你選擇。但是,具體賺多少錢這個事就不是個人能夠決定的了。

就拿我身邊的例子來說吧,我那些清華北大畢業的同學,剛畢業的時候月薪就差不多一萬左右了,而那些普通大學的本科畢業生,剛畢業時月薪也是四千左右,這就是兩倍的差距。而這些普通本科的畢業生,可能在四五年之後,也就基本月薪穩定在七八千左右,並且會持續像當長一段時間。而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因為機會更多,工資也容易翻倍,兩三萬月薪是正常,一般也就穩定在年薪50萬左右。但是,這離財富自由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當然,有時候也不排除因為你長得比較好看,找個有錢的對象,或者說遇到貴人了這都是有可能直接逆襲成為精英的,但是,這個概率實在是太小了。

不過,就單單是考上清華北大這個事,對於普通的農村家庭來說,就已經可以說是逆襲了。畢竟,你這一代是清華北大,那麼下一代基本就不會說有多差。可能延續個三五帶人也就真的成為掌握這個社會資源的精英群體了。而那些“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基本就是騙人的鬼話,不信你可以去翻翻你家家譜,看看窮了幾代,富了幾代了。

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努力,以終身學習為目標,努力讓自己的人生和下一代變得更好。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大實話


我有個表姐,小時候品學兼優,1999年考上了北京大學,當時整個村子轟動了,因為是村裡出的第一位北大學生,所以大家都去她家賀喜,覺得她以後肯定衣食無憂,甚至覺得北大畢業後,至少是縣長級別。(原諒村裡人的無知,當時真的覺得考上北大就會當大官)。


表姐的親妹妹和我一起上初中,非常自豪地跟我說“我姐考上北大了,以後我們家就可以靠我姐了,以後我姐也能給我找工作呢”。我當時眼裡豔羨地不行。

人家有姐姐可以依靠,我只能靠我自己了,北大考不上,也得努努力靠自己吧。後來我去北京讀書,雖然不是北大也是一所非常優秀的學校。

週末去考上北大的那位表姐“家”,一個有隔間的出租屋,我畢業的時候,表姐嫁給了表姐夫,一位清華的畢業生,兩人加在一起一年一百多萬。

在我們那個小鄉村,一聽說兩口子能夠掙一百萬,就是“典型的精英”,然而,畢竟我也上大學了,我周圍的同學在北京也差不多這個收入,我認為表姐就是普通高級白領,並不是什麼精英,但是因為考上北大,過上了體面的生活。所以對於像我們一樣的農村女孩子,改變命運的重中之重依然是學習。


當年因為想依靠姐姐幫她找工作的妹妹如今在老家找了一個老實男人,沒有任何工作。


秘語相傳


我就是其中一員,1998年考上的清華,當時全縣有5個人考上清華了,是有史以來考上最多的。到目前在北京有妻子、有孩子、車子、有房子、有票子,把父母也接到北京生活了。找別人眼裡也算人生贏家了吧。

目前自己有一個小公司,員工很少,不到10個人,但是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幹了塊15年了,每天都是6點多鐘起床,無論週六日,還是元旦春節,已經養成習慣了。

我的那些大學同學,都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畢竟高中的時候都是學霸,都認為自己能做出一番事業來。我屬於一般的,目前做得好的,有一個已經是通州區副區長,還有一個已經是大學校長了,和他們比差很遠。


最愛麻辣小龍蝦


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就算不是一個省市的“排頭兵”,但至少也是一個村的高考狀元。我們村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就目前而言,至少還有兩個人考上清華大學。這兩個人,是兩兄弟,兩人相隔五年分別考入清華大學。

一家雙清華,這本是光宗耀祖、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大喜事,但這戶人家卻發生了大變故:那位早幾年考入清華的高材生在剛畢業幾個月後就因為抑鬱症跳樓了,從而結束了年輕而又寶貴的生命。白髮人送黑髮人,而且送的是自己曾以為傲的天之驕子,對於兩個老人而言,人世間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

在那位仁兄跳樓之後的第二年,他的弟弟成為我們市的高考狀元,順利考入了清華大學。那一年,我們地區的行政部門給這位考入清華的高材生頒發了十多萬的獎金。當然,後來才考入清華大學的那位高材生心理很健康,沒有存在抑鬱症之類的心理疾病。之後,那位高材生考研讀博一氣呵成,博士畢業後成為一家大公司的頂樑柱,據說現在他的年薪在百萬以上。

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讀書完全有可能改變命運,考入清華北大更是扭轉人生命運的絕佳時機。雖然我所說的那位比較早考入清華大學的同村學子只是個例,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考入清北的大學生,在智商上一點問題都沒有,但在情商方面或者在心理素質方面就不一定都百分之百過關。我們聚焦學子優異成績的同時,更要關注他們的心理是否健全,若存在短板,需進行行之有效的“校準”,才能讓這些農村出身的高材生真正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材。

考入清北,相當於在人生的“牌局”中拿到了一手好牌,贏的概率比其他人要大得多。但如果因為自己拿到好牌後就“亂出牌”或者“亂丟牌”,那麼再奢侈的“好牌”最終也會成為一種浪費,你覺得呢?


微雨潤苗


說實話,能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學習上的佼佼者。筆者兩個同班同學,一個考上清華,一個考了北大。清華的那個同學,一路讀到博士,現在在某國有銀行總部工作;北大的那個同學,本科畢業就參加工作,現在某省級傳媒機構工作。

由於工作時間尚短,說他們是精英倒談不上,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過班級其他的同學,雖然考的學校不如他們,但是發展也不差,有在高校任職,有在國家部委,有的出了國,反正是各有千秋。

要知道,不僅學校重要,所學專業也很重要。清華北大的一些基礎學科,出來的畢業生必須能坐冷板凳,一時半會想要出成績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比如湖南的那個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技術專業的張曉勇,先是在廣東日化企業工作,後來回到長沙,輾轉幹起了保安工作,現在是某物業公司客服部主管;又比如人大的那個畢業生,檔案學專業畢業,現在是一個農村家庭婦女。

名牌大學是一個金字招牌,但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以後的路怎麼走,那就要看自己的運氣和造化了!


打虎拍蠅


之前看了一個視頻,寒門難再出貴子,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曾經採訪過首都的幾屆文理科狀元,發現都是出奇的一致。他們的家庭出身都是非常好的,父母都是公務員或者是官員,他們在出生的時候含著金鑰匙,而且身處首都又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資源,可以說那些農村的孩子真的沒法比。有個理科狀元說,自己能取得狀元那是理所應當的,因為自己的父母都是外交官,不只是在教育上給了自己的良好的條件,而且經常能有條件讓自己出國開拓眼界,這些是農村孩子沒法比的。所以寒門難再出貴子,是這麼來的。


我身邊就有一個清華的學生,當年高考的時候真的是窮盡自己一切,考上了一個好大學,本以為就一本萬利了。但是人生任何時候都是起點,有些差距不是輕易可以被彌補的,就比如家境。


這個孩子畢業之後選擇去了一個二線城市,雖說學歷是不錯,去了也能找個好工作。但是個人的婚姻問題就成了大事。很多當地人雖然也很看中他的學歷,但是他家境很差,在這個城市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掙錢。房子沒有,如果要買也要靠自己一點一滴去掙來。而有的學生可能沒有名牌學校畢業,但是家裡條件不錯,一畢業就買了房。在現實面前,很多人都會妥協的。所以這個孩子工作了7、8年才勉強攢了點錢。但是當他正準備買房的時候,家裡父母生病了。沒有醫保,所有費用只能自己來承擔,所以這又讓這個孩子失去了希望。


誠然,確實有的孩子通過學習改變了命運,但是改變不了自己的家境。所以真的想改變境地,還是需要更多地機遇和挑戰。


大家周圍有這樣的學子嗎?說說他的情況。


老王偵查記


我爺爺和他的兄弟們在1940年從南方的偏遠小村子長途跋涉分別北上考大學,爺爺考上上海同濟大學土木工程系,他親弟弟考上北京大學歷史系,堂弟考上中山大學醫學系。畢業後爺爺分配到本省的省會城市的建築單位當工程師,單位現如今改名華藍建築集團。當時40年代末,50年代初期大多數人領20塊錢工資,爺爺已經領到100多元的月薪了。他那北大畢業的弟弟娶了北師大生物系的媳婦,夫妻一起分配到師範大學當講師,後來是歷史系和生物系教授。中山大學醫學系畢業的堂弟回到我們省會城市的人民醫院從外科醫生一步步升至院長。


少年弱則國弱


週末去一高中找外甥,學校正開高考動員大會,有位兒子考上北大的家長正在給幾百名高中學生做大會講話。

大意是,我們兩口是普通的工人,兒子當年考上北大時,他們家的存款只剩下七百元,住的還是單位的福利房。現在兒子北大畢業好幾年了,光房子在北京就買了好幾套……。

看來知識確實能賺來錢啊!見了外甥我不知道說什麼,因為哪位家長講得夠明確的了!好好考,到時也在北京買一套或幾套房,千萬不敢再回長安賣什麼豬肉了。外甥只是個笑!


原上麈


提到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同樣從農村出來的我,真是從心底裡感覺他們真的很厲害,也很佩服他們。當年上學的時候,感覺他們總是無所不能,似乎任何學業問題在他們眼裡就不再是問題,只是他們手中的“玩物”一般,每次的考試成績也是驚人的高,總感覺他們是無可企及的。從農村走出來的清華北大學生,進入大學之後學習成績也如同在中小學階段一般,而且他們勤學好問、樂於尊嚴的精神也不會褪去。

筆者曾經瞭解過清華、北大畢業生的流向,他們主要還是做學問(研究所、考研等)、考編制、進國企、競聘外企、留學等。在高考的時候,能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更方面能力都是非常棒的,可以說他們都是各省選拔出來的特殊人才,他們的存在也可以說是“鳳毛麟角”的。從清華、北大出來的學生,走上自己的工作崗位之後,一般也都是比較有能力的,很容易能夠在工作上取得業績,成為單位中的佼佼者,我們從公務員隊伍中的領導幹部及科研院所中的研究者等數量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實力。

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從農村走出來的清華、北大學生,與城市中的學生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他們從小接觸的領域不同,其眼界、能力等也不同。但是農村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後的發展潛力要大於他們的,我們從清華、北大的優秀畢業生中也能看出,不少農村學生經過大學的培養,無論是能力、眼界,還是專業知識、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也為今後成為職業高手、社會精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敢說,只要從清華、北大出來的大學生都成為了社會精英,單位的“寵兒”,但他們沒有成功的比例相對一般院校來講,是非常低的。有時候甚至可以說他們失敗的案例,如同某些院校中成功的比例,這並不是吹捧兩大名校,而事實就擺在那裡,也是我們必須承認的現實。


東愛雨小公


我一高中同學,大學考上清華,畢業後進入一家企業,逐漸升級,先是技術員,後來副部長,再副廠長,後來廠子改製為公司,任總經理,當年才33歲,多年後任董事長(公司也發展成三萬多人的集團),後來轉入政界,現在是地級市的市長。父母都是普通農民,沒有背景,完全靠自己努力。真的很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