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之后,为何不见杨家将的身影?杨家将、杨门女将去哪了?

尹小昔


北宋灭亡的时候,杨家将干什么去了?其实杨家将一直在抵抗异族的战斗第一线,就连与岳飞同时代的杨存中(杨沂中)也是杨家将。有据可查的资料显示,杨家将先抗辽再抗金抗元,杨家将一直战斗到南宋灭亡!只是当时大厦已倾,杨家将独木难支,在投降皇帝下达的投降命令面前,杨家将只有放下武器才能避免更多百姓无谓伤亡。

  关于杨存中是不是杨家将后人,或者直接说他是不是杨家将,一直有很多争论。其实历史本来就是应该争论的,因为毕竟参考不同的史料,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笔者今天就展示自己所掌握的史料,来简要地讲一讲历代杨家将在保家卫国战争中的突出战绩。在展示杨家将战功之前,请读者诸君先看一份后人整理的杨家将(包括折家军)世系表,这个折家,就是佘太君的娘家。

  

  按照这两张世系表,咱们从头到尾聊一聊杨家将。当然,杨业及其长子杨延昭的事迹就不说了,咱们还是说说不常见诸史料的其他杨家将吧。

  杨延昭并不只有杨文广一个儿子(演义小说把儿子当成了孙子,杜撰出了一个杨宗保),杨文广是次子,长子为杨充广,三子德政、四子传永。而杨宗保也不是凭空杜撰,因为兼祧杨延贵、杨彦彬兄弟的,有个孩子叫杨宗闵,这个杨宗闵就是杨存中的父亲(也有史料说此杨宗闵非彼杨宗闵)。而杨文广大哥充广一脉,辗转到了播州,成了杨家将的另一分支,并且与唐朝就已经成为播州望族的杨家合流——播州杨家乏嗣无后,过继了杨宗闵子嗣。至于详细世系关系,请读者诸君参考上图。笔者接下来就按年代开始讲各代杨家将的战功——从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也就是元太祖十五年开始讲起,这时候杨家将在播州已经站稳了脚跟,“杨氏守播州十四世”,此期间杨家将的掌门人是杨粲,“官至忠州防御使,封武毅侯,卒,子价嗣。”  

  继承了杨家将领导权的杨价听说蒙古大军已经兵临渭水,就抓紧征募操练士卒,在宋宝庆二年、元太祖二十一年的时候已经拥有了两万精兵。宋端平元年、元太宗六年(还是说公元吧,免得读者诸君还得去查年代)、公元1234年,杨价带领杨家将在蜀口《栈道南口》阻截想入川的元军并大获全胜,因此被加封为雄威军都统制,雄威军就是南宋小朝廷专门为杨家将新设的番号。

  其后杨家将又在1236年配合孟珙合战三峡口,击退元军后因功升迁为武功大夫、閤门宣赞舍人,次年与余玠、孟珙守御两川,累迁宁武、威远、忠征三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次年杨价卒,封威灵英烈侯。其子杨文“总播州军政,以功加武功大夫、领雄威军都统制。”杨文之后的继承者叫杨邦宪,在四川陷落之后,仍然死守播州,并扼守赤水,击退进犯的水西罗闽部落,因功升为利州观察使,并接到宋廷“入卫京师”的诏命,但是此时的播州已经是四面皆敌,杨家将就是肋生双翅,也飞不过去了,这时候是1275年。就是这一年,宋恭帝被俘,南宋实际已经灭亡了。但是已成亡国之君的宋恭帝和太后还是给杨邦宪发来诏书,但这诏书不是让他继续抗敌,而是命令他放下武器投降。杨邦宪“捧诏三日哭,据播州、珍州、南平军降。”世代忠良杨家将就此谢幕……


半壶老酒半支烟


有潘美的后代,有秦桧后代就足够了,即能打又会议和,不会耽误大事的,所以不需要杨家将的后代,不需要岳飞的后代,不需要郑子明的后代,更不需要那些拥立他黄袍加身和被杯酒释兵权的部下的后代等等等等。对了潘美怎么没被杯酒释兵权呢?潘美究竟是谁的老丈人,或者还是战功不大,小编请给回答一下。


手机用户4750502967


杨家将也好,杨门女将也罢,也就是这一段历史的人物,后续没了传承呗😊


明东1120


杨家将本身就是被童话的,实际上杨宗保都查无此人,杨六郎延昭史上确有此人,杨业的儿子,子承父业一直在山西河北一带抗辽。至于为啥叫六郎,是因为契丹人对于六有特别的惧怕,所以呼为六郎。


刀笔小吏1970


历史上就没有杨家将,是后人杜撰的。只有杨延昭真实存在,杨业之子,其他七郎八虎等都不存在!


老豆豆2


宋辽为“邻国”200多年,和平期有100多年。互打零零星星几十年。比如杨六郎守三关16年,太平无事,还贸易。


用户58435540336阳城


哪来的杨家将,后人胡编的。


于无声处34


那里有什么杨家将,都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