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你同意吗?

山不在高


首先说,我没有具体考证鲁迅先生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因为鲁迅先生说过的话实在太多了!但是,我认为鲁迅先生说的这句话是正确的。

“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这话我们按照一贯的逻辑:唐诗,宋词,元曲来思考。

也就是说诗并不起源于唐,但是盛行于唐,宋词在宋代广为流传,而元曲小调也在元代开始。

在唐诗范围来看,有“初唐四杰”:骆宾王,卢照邻,杨炯,王勃,还有盛唐时期的“大李杜”“小李杜”,在盛唐时期,盛世太平,社会安定开放,很多盛唐诗人用诗歌来抒怀。


从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开始走下坡路,这一时期的诗人代表无疑是杜甫,他心忧庙堂,从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可以看出,他的《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史称“三吏”,他的《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史称“三别”!以客观的角度描述了从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生活场景,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从唐以前,再从盛唐到唐后期,这一时期经历了繁华,战乱,沧桑,涉及的诗歌题材比较广泛,因此,鲁迅先生说的话是有道理的。

到了宋代,由于社会的动荡,人们喜欢用长长短短的词句来表达心中的感受,这种长短句就是宋词了,宋词有个特点就是:由于是长短句,长短结合,在韵律和节奏上都很有优势,更能抒发人们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宋朝后期,半壁江山的宋朝苟延残喘,女词人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散的离合悲欢以后,写出了《声声慢》《红藕香残玉簟秋》等优秀词句。


所以说,唐诗宋词元曲,各有各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又是一脉相承的。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铁匠论书画


问题:鲁迅说:“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你同意吗?

.......

前言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谦虚中的自负”。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要了解一下这句话的出处:

  昨得来信后,匆匆奉复,忘了一事未答,即悼柔石诗,我以为不必收入了,因为这篇文章已在《南腔北调集》中,不能再算“集外”,《哭范爱农》诗虽曾在《朝花夕拾》中说过,但非全篇,故当又作别论。
  来信于我的诗,奖誉太过。其实我于旧诗素未研究,胡说八道而已。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太圣”,大可不必动手,然而言行不能一致,有时也诌几句,自省殊亦可笑。玉谿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林公庚白之论,亦非知言;惟《晨报》上之一切讥嘲,则正与彼辈伎俩相合耳。

这是鲁迅先生写给杨霁云的一封信,在其中说出了: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

1、自谦

首先,像鲁迅那个时代的读书人,从小就受过旧体诗的严格训练,每个人都会作诗,因此他说”其实我于旧诗素无研究,胡说八道而已“明显是谦虚。看看他的几首诗就知道,鲁迅不但会作旧诗,而且他的诗大多是严格的格律诗。

”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这是鲁迅一种自谦,”来信于我的诗,奖誉太过。其实我于旧诗素未研究,胡说八道而已“。这一段话是处于鲁迅的一封信

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
幽谷无穷夜,新宫自在春。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

2、自负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如果我们要客气的说自己诗不太好,您会拿唐诗宋词来比较吗?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您可能觉得没什么,还认为鲁迅是谦虚,但是如果换一个人这样说呢?

老街我诗作的不太好,我觉得李白杜甫以后就没有人会作诗了.......

老街我篮球打的不太好,我觉得乔丹以后就没有什么人会打篮球了...
老街我赚钱的本事不太好,我觉得除了李嘉诚以外没谁懂得怎么赚钱.....

估计苏东坡、王安石、詹姆斯、奥尼尔、刘强东、马化腾、马云们的粉丝们一准打上门来骂我一顿。不过老街人微言轻,可能真没有人上门跟你理论,你算那根葱呀?

结语

唐诗宋词达到了诗词的高峰,因此会有: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之说,(蒋士铨《辩诗》)“。不过并不是”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太圣,大可不必动手“,所以后面还依然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名家。

因此赵翼会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关于这句话的解读,更精彩丰富的内容请看明早凌晨发的头条文章:《关于诗词创作 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鲁迅的自谦中隐藏着自负 》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要理解鲁迅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首先要了解他说这句话的背景。

这句话其实只是鲁迅在给友人信中的自谦之辞,完全当不得真,更不可断章取义。

其原文如下:

"来信于我的诗奖誉太过,其实我于旧诗素无研究,胡说八道而已。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然言行不能一致,有时也谄几句,自省亦殊可笑。"

鲁迅虽不乏偏激之处,但以上言辞仅为自谦,并无不妥。

先不提宋元明清的海量好诗,光就鲁迅自己的旧诗来说,他也太过谦虚了。鲁迅自己的诗作就不乏佳作,比如"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又比如《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破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另外比较出名的还有《无题》、《悼杨铨》、《别诸弟三首》、《题三义塔》《莲蓬人》、《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等等,不管是绝句还七律,大都苍凉沉郁,意境深远,并传承了他一贯的斗士形象。旧体诗传至民国,已经式微,但鲁迅的部分作品,就是放在唐宋时期,应该也可占一席之地的,比如我最欣赏的这首《辛亥残秋偶作》:"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尘海茫茫浓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孤寂悲凉,沉郁顿挫,实有杜工部之风。

所以相较于鲁迅的这句自谦之辞,赵翼的诗可能会更显客观吧:“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易曼荼


我看回答这个问题的百分之八十都是张嘴就来,不管你同意或否定,最大的问题在于从提问的人到答题的人,一个断章取义,一个见题就答。

鲁迅这话出自他书信往来,现在抄录如下:

"来信于我的诗奖誉太过,其实我于旧诗素无研究,胡说八道而已。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然言行不能一致,有时也谄几句,自省亦殊可笑。"

如果你们某些人稍微有点理解能力都知道在自谦,而且也说明了原因。第一鲁迅的几首我们可见的旧体诗其实是不错的,拿到唐宋也算中上,但是还是没有达到全盛,原因鲁迅自己也说了,基本被唐做完了,注意前面鲁迅加了一句,不是诗被唐做完了,一切好的诗被做完了。后面来的自然也有可看可读的,但是基本逃不出唐的藩篱。而且唐诗并非三百首,超过五万多首,名家辈出,从皇帝到平民,做诗,在唐朝就像吃豆腐一样容易。后来都说宋词元曲,不再说诗,是相当有道理的,鲁迅的总结也就到位了,你能写一首漂亮的古诗,但是永远达不到,唐人的高度,或者最多与之相仿,因为都被唐人玩绝了,这还不能不服气。人应该有自知之明,即便才华横溢,也有短板和专长。

最后希望大家答题前向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朋友学习,好好研究清楚再张嘴。那就完美了。


江阳沽酒客


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鲁迅书信集》下卷)我认为,鲁迅这话未免太偏激了。唐代以后,还是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的,比如宋诗。



古人曾发出“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之叹,说的是诗至盛唐,已经发挥到极致,后人的确难以超越,所以宋代文人,才不得不另辟蹊径,转而填词。可是从文学上来说,词大多数都是谱上曲儿,用来娱宾遣兴,唱着玩的,多用来表达文人流连光景,感伤时序的闲情逸致,没有诗的那般汪洋恣肆,磅礴浩大。而且词受曲牌格律限制,免不了雕琢堆砌,不如诗之喷薄而出,直抒胸臆,畅快淋漓。



故此宋代的文人,虽喜填词,但对诗仍有割舍不下的情怀。毕竟按照传统的眼光,“诗言志,词缘情”,诗人的地位一般也都是高于词人的。宋诗的缺点是喜谈哲理,好发议论,因此就不如唐诗善用比兴,读之意趣无穷。但是皮毛尽脱,别具一格者,也不是没有,比如以下这三首诗。

其一、《暮春即事》: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此诗宛如一幅山居读书图,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固然有像李白那样渴望建功立业,像范仲淹推崇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济世情怀,然而也不乏像陶渊明这类风波已静,不愿“以心为形役”的山林隐逸。他们以孤松明月为伴!琴茶诗酒为侣,过着读书品艺,怡然自得的生活。



春日无事,推窗闲坐 ,低头品《周易》奥义,抬头望杨花飘洒,忽见鸟雀亲人,暖日熏人,从自然之道中,感悟万物的变化之理,亦是读书人的一种精神享受。

其二、《夏日登车亭盖》: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宛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此诗写尽了隐逸生活恬适无忧,若有所得的愉悦心情。古代的知识分子,十载寒窗,学而优则仕,享受了功成名就的辉煌后,再潇洒地转身,退居林间泉下,返璞归真,寻求内心久违的宁静。

其三、《题屏》:

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

既然“说与旁人浑不解”,索性不说也罢。这首诗中表现出的那种看得破,放得下,淡泊清幽的境界,令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每当心绪烦乱的时候,读一读这样的宋诗,总能让自己的内心,回归久违的宁静。鲁迅说:好诗到唐已做尽,这几首意趣盎然的宋诗不也很好么?


山不在高


一、首先我个人完全同意

二、鲁迅有没有说过这句话?

三、鲁迅为什么会这么说?

四、其次我认为鲁迅说没说过这句话已经不重要了

1、因为也许他不说别人也会说

2、因为他说的是实话

五、如何理解“一切好诗到唐朝已经做完了”这句话?

1、这句话的本意是好诗难作,可欲不可求。

2、是指好的立意基本上都被唐朝人立完了

3、后人无意可立,当然也就无诗可作。

4、这句话中的“做完了”并不是说后人绝对的作不出好诗来,而是说后人已经非常难作出好的诗了。

六、需要说明的是,这句话中所说的诗是指真正的诗且是指好诗。

结语:所以说即使有作诗的水平,即使是真正的诗人也未必就有好的诗篇。

(注:以上仅为我个人的观点)


天下第一闲人4


无论周树人先生是否说过,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我现在对这个说法深有同感。

之前人们对近现代诗人的追捧原因,一是不知唐诗全貌,不解唐诗意境。我也是随着几十年的慢慢积累,也未尽全貌。二是形势所迫,要么必须赞美,要么为工作需要赞美。三是为自己利益追捧。

总之,近现代诗人,包括自由体诗人,无出唐诗之右者。这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忘自非薄,更不是以古讽今。这是现实存在。不信的人,可花几年对比一下,或许你还可以找出原因来。

可见唐朝之繁荣昌盛,识字人茶余饭后,酒足饭饱后,走亲访友时,散步之时都在干什么?!那种雅意,那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我们还能努力来吗?


鱼磊卫静


“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这里的“完”不是指完全,应该是完备之意。唐代诗歌繁盛,五言、七言、律诗、乐府、古体全面开花,体制和韵律完备,各种题材名篇众多,留名后世的大诗人不胜枚举。唐人写诗是性情加才情,到了宋代,以理入诗,才情、诗情很快败下阵来。宋人知道写诗比不过唐人,转而写词,于是便有了与唐诗并称的另一朵奇葩。

到了元代,诗、词比不上前人,于是开始写曲。明清时,小说开始繁盛。当然,唐之后,当然也有好诗的出现,但与同题材的唐诗相比恐怕就要略逊一筹了。鲁迅此语,表达了对唐诗之推崇,以及翻新之难。不能说完全对,道理还是有的。鲁迅写过旧诗,也写过散文诗,对诗有独到的认知和见解,贸然否定或当成笑话来看,无疑进入了误区。


上头派掌门


謝師友邀答,,

"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你同意嗎?我不同意!魯迅無論多偉大,畢竟是一家之言,有些問題總有他的局限性,聖_人孔子的教育理念到現能完全使用嗎,他老家的以"仁"治天下,是否是千秋不變的真理呢?我看不盡然。當代偉人毛澤東的詩,無論氣勢文彩都不輸於唐,甚者高於唐,誰敢說在央央中國沒有大詩人,即便是當下沒有(只是以發現文學新人為已任的時代過去了,眾人浮燥,)又有誰敢說今後十年,二十年不出大詩人呢?數風流物,還看今朝!


昂首高歌散淡人


作完怎么也作不完!不过现在真正有文化的大老们,没有找到背景突破点,我看过网络大老们的格律诗!大部分都是仿着古诗重新写的一遍,好多为一个背景写了好几首绝诗!不管你怎么解写!也敢不上古人的原创!别人看起来跟白话,打油诗,没有区别!格律只是一种形式罢了!应该去写一写现代古人没有见过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