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读书很多的人遇到了没怎么念书的儿时小伙伴是什么样的情景呢,真的没什么话说吗?

高雅婷s


不止中国,在哪都一样。其实就是心理作用。

再明确点说可以是自卑。曾经有一次在某城市大街上,偶遇一个多年未见的中学同学。上去兴奋地打招呼,对方只寒暄了一两句,就很狼狈地离开了。走的时候,可以说是慌不择路。

这样的人,一来是后悔自己当初没好好上学(主因),二来也是怕两人没有共同话题吧。

其实,如果没有这些心理,唠唠家常,回忆一下童年也挺好的。

逃避的都是你熟悉的,甚至是当初知根知底的人。如果你们不是同学,即使学历不同,也可以侃侃而谈。

在一次聚会上,碰到几个陌生人,最高学历就是初中,也不妨碍人家和你聊历史,谈政治。观点可以不同,不代表聊不下去。

况且,学历也不代表见识。

前些天老人住院我去陪床,对床是个老大爷,戴着个眼镜,爱看书。很爱说话,从历史谈到民生,从生物说到地理。嘴里的专业名词说来一套一套的。我以为他是个老师。

谁知道人家就是一个民工(建筑工)。但我们那几天聊的也不错,有些内容甚至我都没听说过,聊完还得去网上求证下,想想都惭愧。

所以,聊不聊得来,真的跟学历没多大关系。


隔壁好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