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女乱三曹”?

爱的人lxl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意思说的就是三国时期的三位貌若天仙的美女,其中,二乔都是专一痴情之人,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周瑜。而有人说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甄宓却在曹操、曹丕、曹植三个男人之间巧妙周旋。真的是这样吗?且听笔者娓娓道来。

甄宓是今河北无极县人,祖上甄邯是汉代的太保,家族世袭两千石的俸禄,父亲甄逸曾任上蔡令,可以说甄宓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自然是大方得体,通情达理,贤惠无比。

在建安初年,袁绍为次子袁熙选妃子,甄宓被选中,公元199年,袁绍打败不可一世的公孙瓒,袁熙走马上任幽州刺史,甄宓则留在邺城。

曹操通过夜袭乌巢以少胜多在官渡之战击溃了袁绍,虽说袁绍仍有实力,但基本在走下坡路,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领大军以势不可挡之势进攻邺城,攻下邺城之后,曹操心急火燎的直奔袁府。(世说新语记载)。

因为曹操要把“孙吴好萝莉,曹魏好人妻”的名号坐实坐稳,所以之前就听说袁府有一个叫甄宓的妃子长的倾国倾城,等邺城被攻破以后,就直奔甄宓而去。

但令曹操意料不到的是,中郎将曹丕早已捷足先登,以英雄救美的出场方式将甄宓救出来,曹操赶到袁府后,正赶上曹丕与甄宓一起从袁府出来,曹操见到后,不好说什么,

但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由于曹植生性不喜欢打仗,所以基本都是在大后方,曹丕随曹操征战,曹植自然就有很多时间与自己的嫂嫂碰面,曹植被甄宓的美貌以及贤惠深深的折服,欲罢不能,深陷暗恋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等到曹丕与甄宓生下儿子曹叡、女儿曹氏(即后来的魏明帝与东乡公主)以后,曹植对甄宓的爱慕之情一直丝毫未减,而曹操更是因为此事,一直没有将曹丕立为太子(公元217年才被立为世子),这让曹丕生活的胆战心惊,每天都是提心吊胆。

公元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承魏王,甄宓被留在邺城,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

曹丕在洛阳,而甄宓在邺城,再加上曹丕已经开始宠幸更年轻的郭皇后、李贵人、阴贵人,即便再怎么贤惠通情达理的甄宓也是吸引不了曹丕的注意了。

甄宓感到生活一片渺茫,有时会不经意间透露出一些怨恨的话语,这时被郭皇后知道后告诉了曹丕,曹丕一怒之下,下令赐死了甄宓。

但关于甄宓的死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当年曹操因为甄宓一直没有立曹丕为世子,因此曹丕对甄宓也是怨恨交织。

在甄宓死后,曹植由封地鄄城到洛阳朝见曹丕,得知甄宓已经被赐死,心中立刻酸楚无比,正所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得到的有恃无恐”。曹植看到甄宓生的太子曹叡,再加上曹丕把甄宓的遗物玉缕金带枕送给他,顿时睹物思人,心中苍凉凄楚。

曹植在乘船返回封地时,恍惚之间,在洛水仿佛看到了甄宓凌波乘风而来,但之后才发现一切只是太过思念甄宓。

回到鄄城以后,奋笔写下《感甄赋》,等到曹叡继位后,感觉这首思念自己母亲的诗名不雅,就改成我们今天熟悉的千古名篇《洛神赋》:“……飘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读来让人在赞美曹植超高的文学天赋时,也不免为其伤感。

因此,这就是“一女乱三曹”的故事,其实在看完故事以后,我们很容易看出,不应该是“一女”乱“三曹”,因为史书中的甄宓不是那样充满心机的女子,真正的“乱”应该是曹操的家族成员们自乱阵脚,而曹氏之人的行事风格以及心思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酷虐变诈。



小小嬴政


一女乱三曹的典故,三曹自然是指的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这一女,则是甄姬。

甄姬是如何和曹家两代三人都用感情纠葛的呢?这就要从一开始说起了。曹操爱人妻,远的不说,从攻伐吕布之后,本来已经许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给关羽,结果曹操看到真人之后把持不住,直接背弃了诺言自己把杜氏留下做妾,杜氏和秦宜禄有一个儿子叫秦朗,也爱屋及乌似的深得曹操喜爱,后来在魏明帝时期还做到了骁骑将军。

甄姬作为袁家的儿媳妇,自然是艳名在外。在世说新语里面有这样的记载,话说曹操攻占了邺城之后,立刻下令召甄姬,结果下人回报:曹丕已经先下手了。曹操于是笑叹:“我就是为了她才打这场仗的啊!”

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

但是曹操总是不能拉下脸来和自己的儿子抢女人,所以这件事情就这么揭过了。很多电视剧里面都把甄姬当作曹丕的皇后,其实不是,曹丕在纳甄氏之前,已经有一个妻子姓任,后来因为甄姬冷落了任氏,甄姬还劝过曹丕,说任氏是大家闺秀,如果你把她休了,那么大家一定说是我的缘故,请不要这样!但是无奈曹丕不听,后来还是把任氏给休了。

后流涕固请曰:“妾受敬遇之恩,众人所知,必谓任之出,是妾之由。上惧有见私之讥,下受专宠之罪,原重留意!”帝不听,遂出之。

甄姬不但貌美,也非常的有才华,还著有『塘上行』传世。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

而曹丕的弟弟曹植,也是当时不世出的大才子,自然也对甄姬暗生情愫。但是陷于礼法,甄姬又是自己的嫂子,只能默默的的把这份爱意藏在心底。甄姬自然也对这位才华惊人的小叔子青眼有加。李商隐的一句诗: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道尽了这其中的曲折。

在『昭明文选』中记载着这一段佳话。话说曹植在曹丕登基之后入朝,曹丕给曹植看了甄姬的玉镂金带枕,曹植看了不觉沧然泣下。而此时甄后已经因为郭皇后的谗言而死,曹丕也有一些后悔,就把枕头赐给了曹植。后来曹植回封国的途中,在洛水边休息,朦胧看到了甄姬,对他说:我本来托心于你,但是有缘无分,这枕头本是我的嫁妆,先前给了曹丕,现在给你留个念想吧。

曹植要去寻甄姬,一睁眼却失其所在,于是悲喜不能自胜,写下了『感甄赋』。后来曹睿觉得这段故事传出去,有伤皇家体面,就修改成了『洛神赋』。

这就是一女乱三曹,甄姬和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三人的爱恨纠葛。


经史通义


这个女的自然是甄姬,也叫甄宓,三曹就是指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甄姬生于公元183年,中山无极人,她的先祖甄邯的岳父是孔光,是孔子的十四世孙,官至大将军太傅,甄邯也官拜大司马,所以甄家是中山的望族,世代都有人出任太守。

甄姬的父亲叫甄逸,曾经担任过上蔡令,甄逸共有三子五女,甄姬是最小的女儿,有个相士叫刘良,给甄姬相面,他对甄逸说:你这个小女儿面相贵不可言呀。

甄姬跟她的姐姐很不一样,她的姐姐都在学习女工,而甄姬却非常的喜欢读书,而且记忆力很好,只要看过的书,都能很快的背诵下来,而且能理解书里讲的意思。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甄姬就劝家里人把家里的粮食分给乡亲们,袁绍听说了甄姬的贤名,就让他的次子袁熙迎娶了甄姬。建安三年,袁绍任命袁熙为幽州刺史,甄姬就留在冀州邺城陪着袁绍的夫人。

建安九年,曹操率军攻破了邺城,曹操当然是知道甄姬的,想纳为已有。可是,曹丕却捷足先登,先进入袁府,先把甄姬给接走了,曹操总不好意思再去找曹丕要人吧,所以只能顺水送人情,让曹丕迎娶了甄姬。

因为这个事情,孔融还故意说,当时周武王攻下朝歌的时候,把妲己赐给了周公旦,曹操就问孔融,这个出自什么典故。孔融说,哪需要什么典故呀,就像现在发生的事情一样呀。孔融把曹操比作周武王,把曹丕比做周公旦,把甄姬比做妲己。

甄姬为曹丕生下一了曹叡,也就是后来的魏明帝,还有东乡公主。

公元221年,也就是曹丕称帝的第二年,曹丕赐死甄姬。曹丕为什么要赐死甄姬呢,据说曹植也喜欢甄姬,两人还有书信往来,曹植的《洛神赋》也叫《鄄城赋》,有人分析说这里面的洛神就是指的甄姬。

当然,也有说曹丕后来纳了郭女王,还有汉献帝的两个女儿,另外还有李贵人,阴贵人,所以甄姬就渐渐失宠了,甄姬就有说了一些不中听的话,惹得曹丕不高兴了。当然以上的很多说法来自民间传说。


历史简单说


有道是“东吴好萝莉,曹魏爱人妻”,“一女乱三曹”就是最佳注解。

三曹者,老爹曹操,儿子曹丕、曹植也。一女,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著名美女——甄宓。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这是流传在三国时期各路宅男圈子的至理名言。为了“铜雀深宫锁二乔”这一句诗,周瑜就敢跟曹操迎战,为了甄宓,曹家父子就敢翻脸。

甄宓是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上蔡令甄逸的女儿,自幼喜爱读书,深明事理,有相士说她长大了富贵不可言,是皇后的命。

长大后的甄宓按照相士指明的方向一路狂奔(未必是主动奔去的,自有茫茫天意),先是嫁给了袁绍的次子袁熙,假如事态平稳发展,袁绍取得天下,袁熙承袭位置,她的皇后梦想就将会真的实现。

可惜官渡之战后,袁绍政权在曹氏火炼之下,露出了并非真金的本质,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冀州的邺城被曹操兵马攻破,当时的甄宓并未跟随丈夫袁熙驻守幽州,而是在邺城侍奉婆婆。

城破之后,曹操和曹丕进行了一场抢美人的友谊赛,爷儿俩立志把这美人并入曹氏家族,以什么身份倒不十分重要。

曹丕赢得了这场家庭内部的比赛,他先抵垒成功,让甄宓把脸擦干净后,曹丕十二分的满意,“以后就由我来保护你吧!”

曹操赶到时,在抢占话语权的比赛中又折一阵,假如他见到曹丕,抢先说第一句话:“你把你未来的母后先保护起来,有赏!”这一句说完,吃瘪的就成了曹丕。可惜对话是曹丕先发起的:“来吧,爹地,您来看看我新找的媳妇儿!”吃瘪的就成了曹操。

好不容易战胜了老爹,独占花魁后的曹丕是很激动的,他对甄宓也十分爱护有加,基本践行了自己的诺言,甄宓还为曹丕生下了未来的魏明帝曹叡还有东乡公主。但花无百日红,甄宓还大着曹丕四岁,生完孩子后,红颜易老,而他曹丕的成长之路上毕竟会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美女群体,时间久了,承诺就淡了。

曹植适时的出现了,据说当年他也曾经求告老爹曹操把甄宓许配给他,这让老爹很好笑,我特么都没抢过你哥哥!

曹植得不到甄宓,只好私下里偷偷为嫂嫂写下了一篇《《感甄赋》,后来被改名为《洛神赋》,将这份“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的思念流传千古。

曹丕被进谗言,认为可能被绿,再加上对自己的儿子曹叡的血统疑心愈发加重,在郭夫人的撺掇下,赐死甄宓。

甄宓死后,郭夫人害怕她在阎王面前告黑状,让人给甄宓尸体动了手脚,头发覆盖在脸上,嘴里还塞满了米糠。

“一女乱三曹”的故事结束了,再附赠一个“一女乱隋唐”的延伸小故事。

隋末窦建德效法曹操盗掘古墓筹备军饷,有一天挖了魏文昭甄皇后(也就是甄宓)的陪葬陵,挖出一位古代打扮的姑娘,这位姑娘跟活人一样,就是气息比较微弱,看在她长的很美的面子上,窦建德把她抬回军营。修养了几天后,恢复得很好,她告诉窦建德自己是魏文昭甄皇后的侍女,她后来委身于窦建德。

窦建德被李世民打败斩首,李世民听说了这位姑娘的奇闻异事,很想把她充实进后宫队伍,宫女感念窦建德救命情分,抵死不从,忧郁而死。李老二深为咂舌叹息,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历来现实


一女乱三曹,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这个里面的女,指的就是甄宓,也就是甄姬。

甄姬原本是袁绍的儿媳妇,袁熙的媳妇儿,后来是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睿的生母。


在官渡之战时,曹操大破袁绍,相传,曹操曾下令寻找甄姬,但是没想到曹丕先曹操一步,率先找到甄姬,并带着她到曹操面前,请求曹操将甄宓赏赐给他当妻子。

甄姬生的貌美,又是人妻,曹操有个爱好就是喜欢人妻,当他看到甄宓的时候,心里就想:这小子比我快,让他抢先了。当然这也是个人猜测。

后来曹植看到了甄宓,非常欣赏她的美,还留下了佳作《洛神赋》,众所周知,曹植是曹丕的弟弟,也就是说,甄宓是他的嫂子,这样看来就有点意思了。



一个父亲,两个儿子,都对这个甄姬有爱慕之意,只不过曹丕才是他的正式丈夫。

这也就是问题中所说的一女乱三曹。


逐鹿游戏频道


“一女乱三曹”说的是三国时期的大美女甄宓和曹操、曹丕、曹植之间的事情,潜在的意思也就是曹操、曹丕、曹植很可能都爱上了甄宓。

《三国志》记载:甄宓小时候家乡闹饥荒,百姓都宁愿拿出金银珠宝来换取粮食,甄宓家世当地的大户人家,储备了很多粮食,于是趁机以此换了诸多财宝,一家人都非常高兴,可没想到十几岁的甄宓竟然说:“现在是乱世,家里这么多钱财,以后肯定会遭来横祸,不如将钱财以及家里的粮食都用来救济乡亲们,以此收拢民心。”

甄家人听完之后都觉得有道理,没想到甄宓才十几岁竟有如此见解,随后采纳了甄宓的意见,果不其然,乡里乡亲从此之后都非常支持甄宓家。

后来甄宓嫁给了袁熙,也就是袁绍的儿媳妇,直到公元204年,曹操进攻邺城,邺城被攻破的时候,曹操第一眼看见甄宓之后就被她的美貌所吸引,结果发现儿子曹丕也看上了甄宓,并向曹操提出要迎娶甄宓,曹操总不能和儿子争夺,于是便顺水推舟给了曹丕。

曹操剧照

甄宓嫁给曹丕之后,生下一儿一女,分别是曹叡和东乡公主,甄宓其实一直很贤惠,为人大方不计较,生下儿女之后也经常劝曹丕多纳贤淑女子为妾,这样就会多子多福。据说曹丕赶走原配妻子任氏的时候看,甄宓不惜冒犯曹丕,还为任氏求情。

曹丕剧照

人都容易喜新厌旧,尤其是有权有势的人,曹丕就是如此,看着一年年衰老的甄宓,竟然开始厌烦起来,加上当时郭女王的进入,曹丕越发的不喜欢甄宓,郭女王整日在曹丕身边吹耳边风,说甄宓是怀孕两个月之后才嫁给曹丕的,曹叡不是曹丕的儿子(存疑)。公元221年,甄宓被赐死,据说用头发遮盖面部,用糠塞住嘴巴,结局可谓是非常悲惨。

除了曹操和曹丕,曹植也是非常喜欢甄宓,甄宓去世之后,曹植还写下千古名篇《洛神赋》,其中描述的就是自己在进京述职返回的路上,在洛水边上遇见了成为洛神的甄宓,所以后人一直推测曹植对甄宓肯定有爱慕之情,暗恋自己的嫂子。

(曹植剧照)

不过“一女乱三曹”这件事究竟有没有也都是后世文人的猜测,就算乱那也不能怪甄宓,只是三曹把持不住乱了分寸而已。


羽评郡主


话说袁绍败局已定后,便开始积极攻打邺城,很快便攻破了邺城。曹操十分开心,好像在找着什么,下面的人都问他在找什么,曹操说我在找甄宓,甄宓乃三国有名的美女,追求者无数,据说提亲的当年把老甄家门槛都踩破了。

下属对曹操说,曹丕早就去了!曹操说,握草,老子打邺城就是为了她啊!熊孩子坏我好事。作为儿子,曹丕很高兴,但是另一个儿子曹植很忧伤,因为这个闷骚的文艺青年早就看遍了甄宓的朋友圈,暗恋她好久了,但是曹操还是把甄姬赐给了曹丕。



就这样,在一个屋檐下的父子三人,除了曹丕以外,其余两个人都闷闷不乐,曹操也是多次暗示甄宓,说自己的床又大又温暖之类的。曹植有多爱甄宓呢?在她死后专门画了幅《洛神赋》,来表达对甄宓的追思之情,真是个全尺寸备胎。


让曹家父子着迷的甄宓最后还是被曹丕赐死了,因为他又有了新欢,甄宓含冤而死,曹植十分哀伤,心想:“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后来,曹植与甄宓的儿子曹睿登基,又为母亲平反,追谥“文昭皇后”。


历史密探


乱发遮住脸庞,米糠塞住嘴巴,阴司回头遥望,曹魏软玉温香。



甄宓,去世了!她走的时候,跟她进曹家一样,都是充满恐惧和迷茫,当年曹氏官渡之战灭了自己公公袁绍,四世三公的家族竟然也不能在乱世中幸免,丈夫袁熙死了,自己和婆婆留守府邸能怎么办呢?曹兵入城,自己成为了战俘,想想自己的祖辈孔子的直系血亲,东汉王朝的中流砥柱,而曹阿瞒只是阉人的义孙,如果被他玷污,那将无脸面对祖先。

甄宓,惶恐不安,顾不得什么体面,锅底淘灰让自己蓬头垢面,可是已经晚了。汉晋多风流,没有那么多礼制,没有那么多律法,一切率性而为,曹丕一马当先,杀入袁熙的府邸,看到一个老太婆背后躲着一个蓬头垢面的瑟瑟发抖的女人,他拨开迷雾看到皎月如神,曹丕心被融化了,老太婆知道自己可以寿终正寝了。

曹丕想着怎么跟父王撒慌,解释自己如何与甄宓偶遇,如何相知,想如何相守一生?说曹操,曹操真的到了!曹操带着亲兵砸门入府,满院子大喊,甄宓美人,在哪里?孤来了!

曹操看到自己儿子曹丕先下手了,凭着自己的这个楼台先得到了甄宓这个月亮,肺都气炸了,找了一个由头要重重处罚曹丕,甄宓也是熟读史书,俯身便拜替曹丕求情,解释曹丕将军是为了道义保护袁府,袁氏随败,可袁绍是大王的金兰兄弟,曹丕将军希望维护大王宽恩似海的胸襟。曹操看到美人落泪,心都化了,宽恕了曹丕。



曹丕抱的美人归,同为诗人弟弟曹植看到自己嫂嫂,惊为天人,一步不动作出洛神赋!曹丕一直把曹植视为自己继承魏王衣钵传人竞选对手,他知道父亲更喜爱曹植,曹植风流风骨及小儿子身份。甄宓了解丈夫的想法,于是极力讨好自己新婆婆卞夫人,早晚问安阴晴圆缺无一缺勤,博得了卞氏的好感。卞氏出生歌姬家庭,在当时身份低微,曹操早年东郡政治避难时候纳为妾侍,后曹操正妻丁夫人被废,卞氏立为正妻,卞氏生了曹植,曹丕,曹熊,曹彰。卞氏有了孔子血脉儿媳衬托,感觉到身价倍增,可以荣耀进入帝国贵族圈。



曹丕与甄宓如胶似漆,孝顺恭良,卞夫人不停在曹操耳边吹风,曹操得了偏头痛,直到自己幼子曹冲不治身亡良久,曹操下决心立了曹丕为世子。曹丕在曹操归天后,义无反顾在司马懿策划下,设立了天坛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史称魏文帝。

伴君如伴虎,甄宓这个美人胚子,没能与时俱进,跟上丈夫的脚步,曹植与魏晋文人一样风流奔放,不拘于礼法。甄宓出生于书香门第,代表着孔子血脉,不霄于与之为伍。于是,魏文帝曹丕把甄宓放到了邺城,独守空房,孤独寂寞,难免有怨恨,于是文人情怀,写诗抒情。

曹丕身边有了新宠郭女王,这个女人心计非常,在夺嫡之变中出谋划策帮助曹丕夺得了王位。曹丕称帝后,郭女王更是处心积虑帮助丈夫享受九五至尊荣耀。曹丕是一个聪明的男人,当然喜欢上聪明的女人。

但郭女王要想上位,就必须除掉压在她头上的另外一人,那就是王妃甄宓,此时甄宓已是逐渐失了曹丕的宠爱,再加上时常流露出一些怨言,悲恨交加的情况下写了一首《塘上行》,本是表达忧伤哀痛之意,但曹丕却认为甄宓怀恨在心,再加上郭女王的从中挑拨,曹丕最终决定赐死甄宓。

当时曹丕曾让术士周宣解释自己做过的一个梦,周宣回答说天下将有受冤的贵族女子死亡,曹丕想到了甄宓,所以派人去追下令的使者,但最后没有追上。郭女王在得到曹丕的首肯后亲自以毒酒赐死了甄宓,并且把她的头发弄散挡住脸部,然后用米糠塞住嘴巴,为的就是让甄宓死后也没脸见人,即使见到了人也无法申辩自己的冤屈,甄宓就这样轻易的被赐死了。

为了掩饰事实的真相,曹丕让甄宓的儿子曹叡认了郭女王做母亲,但是当时的曹叡已经十八岁了,已经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想要哄骗过去是不可能的。曹叡也是一直对母亲的死有所怀疑,但是苦于当时势单力薄,没有实力去查明这一切。 直到多年之后一位和甄宓关系不错的李夫人告诉魏明帝曹叡真相,曹叡这才知道母亲被冤杀的事实,气冲冲的去找郭女王算账,郭女王此时已是皇太后,但是面对气势汹汹的曹叡,郭女王的心里还是害怕至极,说:“当初害死你母亲的是你父亲自己,要想报仇也是找你父亲,和我有什么关系?难道你要为了你以前的母亲杀了现在的母亲不成?” 尽管贵为太后,曹叡还是处死了郭女王,并且用了和其母亲同样的方式,以发掩面,以糠堵口,当然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曹叡深切悼念了皇太后郭女王。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唐俊龙55398571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斗智斗勇,当明有这样一个女子,引起了曹操父子三人的关注,她就是甄宓,她是如何跟曹操父子之间发生联系的呢?

甄宓,初为袁绍儿子袁熙的妻子。公元204年,袁绍的老窝邺城被破,古代城池被破,对于城内的百姓来说是非常残酷的。将领们默许或者命令的烧杀抢掠,曹军首先就抢到袁府上,曹丕发现了她,后来曹植也赶到了,一见便惊为天人,后来曹操也知道了曹丕俘获了一个美女。

曹操曹操父子三人都对甄宓有点意思,在打败袁绍的庆功宴上,曹操把甄宓赐给了曹丕,嫁给曹丕后,一心相夫教子,从不逾矩。后来曹丕继位,最后赐死甄宓,甄宓死后曹植写了《洛神赋》,后人猜测曹植对甄宓也有爱幕之心。所谓一女乱三曹,其实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只不过是历史上常用的摸黑女人的手法,甄宓并没有乱曹。



一女乱三曹”指的是三国时期绝代佳人

甄宓曹操、曹丕、曹植三人的感情纠葛,经过后人的演绎和传播,形成了一女乱三曹的说法,那么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甄宓本是袁绍二儿子袁熙的妻子,长得貌美如花,倾国倾城。甄宓不但貌美,而且心地善良,知书达理。俗话说:红颜薄命,当时是三国动乱时期,甄宓的命运也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变得多舛而艰难。

官渡之战,袁绍被曹操所败。袁氏家族从此势力一落千丈,当时甄宓留守邺城,负责照顾婆婆。公元204年,曹操带兵攻破邺城,魏兵包围了袁氏府邸。

曹操在进攻邺城前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今年破贼正为奴。这里的指的就是甄宓。曹操听说甄宓长得漂亮,仪态万方,早就想一睹芳容,甚至占为己有。因此当城破时曹操就快马加鞭的往袁氏府邸赶。

谁知道还是晚了一步,等曹操到达府门前,有卫兵通报,五官中郎将曹丕已经先进去了。曹操进府后看到曹丕手牵甄宓,一副呵护佳人的样子。无奈,曹操让人先把甄宓带走,再做安排。

甄宓刚被送走,曹植也快马加鞭的赶来了,在甄宓出府那一刻,曹植看了甄宓一眼,顿时心波荡漾。曹操看出来,曹植也喜欢甄宓,于是心里犯了难。

曹操为了试探两人的志向,也为了妥善安排甄宓的事情,于是让曹丕和曹植一起赴宴,询问两人的意见,看谁愿意迎娶甄宓。而甄宓早就听闻曹植是个才高八斗的大才子,所以心里默默喜欢曹植。

曹丕担心曹操认为他轻浮、好色,于是严词拒绝了迎娶甄宓的询问。而曹植则当面夸耀了甄宓的貌美和善良,有心属之意。然而曹操却认为曹植轻浮,而甄宓之才德是皇后的人选,于是将甄宓赐给了曹丕。但是因为曹丕捷足先登,先进入袁府,致使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因此,虽然曹操将甄宓赐给了曹丕,但是曹操对曹丕还是心有怨恨。

于是曹操一直拖着不立曹丕为世子,故意表现的喜欢曹植多一点,让曹丕整天精神很紧张,生怕曹植抢走了自己的世子之位。

曹丕迎娶甄宓后两人过的还算恩爱,生下一男一女。男孩就是后来的魏明帝曹叡,女孩是后来的东乡公主。甄宓在获得曹丕独宠时表现的很大气,经常规劝曹丕要对其他嫔妃好一点,也曾劝曹丕要多留子嗣,这样才能兴旺曹家。

常劝帝,言“昔黄帝子孙蕃育,盖由妾媵众多,乃获斯祚耳。所愿广求淑媛,以丰继嗣。”帝心嘉焉。

曹丕很高兴,甄宓的表现堪称完美。既知书达理,又不是个醋坛子。可是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致使甄宓的命运也发生巨变。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为魏王。后来,曹丕篡汉,成了真正的皇帝。曹丕定都洛阳,而甄宓被留在了邺城照顾曹丕的母亲卞太后。

后来,曹丕纳了汉献帝的两个女儿为妃,又偏爱郭贵人。尤其是这个郭贵人,不但长的清秀可人,而且腹有计谋,经常给曹丕出谋划策。从此,曹丕很少再回邺城,甄宓很长时间都见不到曹丕一面。

慢慢的,甄宓开始有怨言,埋怨曹丕偏爱郭贵人,致使后宫无序。郭贵人借机发挥,在曹丕面前进谗言诋毁甄宓,说甄宓对曹丕口出恶毒之言。曹丕大怒,赐死了甄宓。

甄夫人留邺不得见。失意,有怨言。郭贵嫔谮之,帝大怒。六月,丁卯,遣使赐夫人死

甄宓下葬时,以发覆面,口含米糠,凄凉至极。曹植知道这件事情后,嚎嚎大哭,悲痛欲绝。

后来,曹丕设宴款待曹植,在席间拿出甄宓曾经佩戴的玉器和衣环,试探曹植的心情。曹植强忍悲痛,离席而去。在归途中,走到洛水边,胸中澎湃的感情无处发泄,遂写下了名篇《洛水赋》,以此来纪念逝去的甄宓!曹丕听说后,将曹植数次迁徙封地,让曹植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状况,以此来泄愤!

这就是一女乱三曹的故事,其实甄宓有什么错,错在三曹而已!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一女乱三曹指的是甄宓和曹操、曹丕和曹植之间的感情纠葛,甄宓因为貌美,在丈夫袁熙死后被曹家的曹丕所纳,但是由于曹操曾经也惦记甄宓和曹植也欣赏甄宓,造成曹家三父子各有各的打算。最终,曹丕虽然娶了甄宓,但是却因为郭贵人的谗言而轻率的赐死了她。佳人归天,才子落泪,一篇《洛神赋》得以流传百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