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噪一时的威尼斯画派,都有哪些令人称道的地方呢?

朱秀媚


若是论绘画中的画派,西方世界画坛的画派最多,每个时期都有不一样的画派,每种画派都有自身的风格,那么“威尼斯画派”是怎么一回事呢?都有哪些令人称道的地方呢?名噪一时的“威尼斯画派”在15世纪后期才逐渐形成,16世纪才达到巅峰,



“威尼斯画派”最大的特点是延伸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性,蕴含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因为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还在进行中,只是文艺复兴这股“浪潮”迟了一点才到威尼斯这座城市,所以“威尼斯画派”的艺术题材还是以宗教内容为主,


又由于欧洲文艺复兴刚开始在意大利是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为代表的“佛罗伦萨画派”提倡“人文主义思想”,然而文艺复兴晚期时出现了“威尼斯画派”,那么“威尼斯画派”的艺术风格自然和“佛罗伦萨画派”有所区别,虽然题材一样,但是表现形式不一样了,

“威尼斯画派”作品在光影色彩的运用上较为强烈了,

强烈的色彩给人“直观、欢快”的视觉效果,作品就不会有宗教神话人物的神秘感,“昏暗的光线总是会让人昏昏沉沉”,既然“威尼斯画派”出现在文艺复兴晚期,证明文艺复兴所提倡的“人文主义思想”要得以自由解放了,

比如,提香的《天上的爱和人间的爱》乔尔乔内的《沉睡的维纳斯》从这些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来看,很明显“人间的爱是属于人类才有的”,“女神维纳斯都沉睡了”说明西方宗教的“有神论”将不复存在了。这就是“威尼斯画派”令人称道叫好的地方,



诗夜城主


我们都知道威尼斯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画派之一。威尼斯画派让后人称道的地方有非常多。对于在艺术史上的贡献,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油画技法的承接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威尼斯是水上城市,当时主流的绘画形式——蛋彩画,因为潮湿的原因并不适合威尼斯人。这些当地的画家利用远航的帆布固定在画框上,使威尼斯艺术看起来比佛罗伦萨艺术更接近我们自己的艺术,那就是

架上油画,从蛋彩画到油画的普通媒介的转变,这是威尼斯艺术家对整个艺术史的贡献。下图《沉睡的维纳斯》的作者乔尔乔内就是最早使用油画框的艺术家。

更大的思想解放

思想决定了题材,威尼斯是诗人、音乐家和商人的城市,威尼斯的艺术家们不仅要为教堂服务,还要为这座城市服务。这导致他们的作品风格欢快明朗、色彩绚丽、构图新颖、诗意浓郁。对欧洲绘画影响极大。15世纪威尼斯绘画的特征,反映着威尼斯社会当时人们一般的心理状态,他们大多倾向于寻求欢乐、狂热和激情,宗教的训诫性比较少,即便是宗教题材的作品,也充满着对于人间生活的美满想象力,色彩大体上趋于饱满、丰富和多调子,并具有一种抒情的意味;喜欢绘画世俗生活,以及大自然风光,他们的绘画可以说是基于风景的。

如果喜欢我的分享,记得点赞;有其它观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画画资料库”


画画资料库


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和中心,文艺复兴期间大师辈出,群星璀璨,诞生了两个对西方乃至世界绘画发展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画派,一个是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三巨匠”为代表的“佛罗伦萨画派”,一个是以贝里尼、乔尔乔内、提香“三杰”为代表的“威尼斯画派”。佛罗伦萨画派在前,威尼斯画派在后。



提到威尼斯,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驰名世界的水城和商业旅游城市,人们喜欢把中国江南水乡比喻成“东方的威尼斯”,可见威尼斯的名气有多大。威尼斯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水陆联网,四通八达,富贾云集,商贸繁华,自古就是意大利最大的商贸集散地。东西方交流丰富了这里的文化生活,富甲一方又给艺术家提供了宽裕的创作条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的才华智慧得以充分展示,形成了继佛罗伦萨画派之后的又一大画派一一威尼斯画派。



威尼斯画派的主要特点是吸收了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绘画艺术的精华。一是从思想内容上,使作品更多了一些“俗气”,少了一些“神气”,如乔尔乔内的《沉睡的维纳斯》,提香的《天上的爱和人间的爱》等等都是完全人格化的表现方式,画中人物已经悄然褪去神的外衣,开始走下神坛,完全以人的面目出现。二是大胆运用色彩,营造雍容华贵富丽典雅的气势和氛围。威尼斯画派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擅长用红色或深色做底色,再用更浓重的色彩与这种底色竞争,使画面不仅色彩绚丽,而且深沉凝重,大气豪迈。威尼斯画派重要代表画家提香被誉为“提供了威尼斯水城全套色系的画家”。三是更加重视了对风景和背景的描绘。加大了人物油画中风景背景的空间和比例,使画面看上去更美观、更生动、更自然、更有立体感。我们从《沉睡的维纳斯》、《田园合奏》、《圣母升天记》等众多威尼斯画派作品中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


谁怜一灯影


十八世纪时,意大利的各个派别的艺术都出现了衰落的倾向,只有威尼斯画派还保持了一定程度上的繁荣,克列斯比是波伦亚画派的画家,被人们称为是“意大利的伦勃朗”,他善于表现光线的变化,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代表作品《抓跳骚的女人》表现的十分诙谐有趣,齐培尔也是当时一位比较活跃的画家,他擅长描绘下层人民的生活,代表作有《皮鞋匠》、《纺织女》等等。芒雅斯柯的画作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她是热那亚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她画的人物有点变形并且大多数表现出了一种急躁的情绪。皮亚采达是威尼斯画派的画家,但明显带有巴洛克艺术的倾向,他所表现的人物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同时他也是一位很不错的插画家。提埃波罗是当时知名度更高的一位威尼斯画派的画家,他擅长天顶画版画,在21岁时就已经表现出了绘画方面的天分,他的代表作品是祭坛画《背负十字架》,另外他为拉比宫所作的壁画也是十分有名的,描绘了古代罗马宏大的历史场面。他为很多教堂都创作了祭坛画,在当时来说它的题材很丰富,除了宗教、神话、历史题材外,还创作风俗画,同时也是一位很有特色的铜板画家。皮道尼曾经担任过威尼斯美术学院的院长。威尼斯画派的风景画也特别著名,同时有一系列的风景画家闻名于世,卡纳列就是当时比较卓越的画家之一,他曾经获得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的称号,他的创作具有威尼斯地方的特征,代表作品有《威尼斯迎接法国大使》,他的外甥别苏陶也是一位著名的风景,画家代表作品有《维也纳俯瞰图》,以清新明快见长。


艺滴设计


  威尼斯与东方各国早有频繁的商业交往,艺术上既有拜占庭的金碧辉煌,也有阿拉伯的精细华丽。新大陆发现之前它几乎控制了地中海上的经济。文艺复兴时期在意大利的各城邦中威尼斯是个幸运儿,没有遭受过多的砖乱,16世纪意大利各城邦经济逐步衰落时,它仍是东西方商旅必经之路。在宗教上它对梵蒂冈也不像其他城邦那样唯命是从。当时的威尼斯对人文足以是个各种条件俱佳的温床。不过,比之其他城邦威尼斯的文艺复兴还是姗姗来迟,15世纪后期人文主义的原则才形成。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思想很快影响了那里的文学艺术,从15世纪中叶起,许多宗教题材的美术作品出现了浓郁的世俗化色彩,画面上追求欢快、激情和狂热的调子。威尼斯画家笔下的圣母和天使,往往是一些穿着华丽、肌肤圆润的上层妇女形象。这种追求享乐的思想,在艺术上表现得相当突出,从而形成了这一地区特有的绘画风格,称之为威尼斯画派。这一画派中杰出的代表有乔凡尼•贝利尼、提香、乔尔乔内、丁托莱托、保罗•委罗内塞等。当时,意大利的绘画以佛罗伦萨为中心。同时,在意大利中部,还有锡耶纳画派、安勃利亚画派和佩鲁贾画派,在意大利北部,也活跃着威尼斯画派、巴图亚画派和斐拉拉画派。波提切利、提香、乔尔乔内、丁托列托等,成为人类艺术史上著名的绘画大师。

  值得一提的是,威尼斯画派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地位是极其独特的。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罗马和佛罗伦萨等城市,已处于磨难之际,而整个16世纪初的威尼斯,却保持着宗教的自由和社会的祥和。这里的人们天生具有欢乐明朗的气质,他们喜欢饮酒、狂欢、享乐,以奢侈浪费而名闻遐迩,威尼斯的妇女更以酷爱修饰和自由无拘束的性格为荣。这里的一切,为绘画提供了阳光灿烂的、充分欢乐自信的、色彩艳丽的环境。威尼斯的画家们认为,只有用欢乐、狂热、激情,才能更好地描绘出他们所置身的色彩明丽而又欢乐开朗的威尼斯世界。

  15世纪威尼斯绘画的特征,反映着威尼斯社会当时人们一般的心理状态,他们大多倾向于寻求欢乐、狂热和激情,宗教的训诫性比较少,即便是宗教题材的作品,也充满着对于人间生活的美满想象力,色彩大体上趋于饱满、丰富和多调子,并具有一种抒情的意味。

  威尼斯画派是文艺复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的奠基者是两大美术世家--维瓦里尼家族和雅可布•贝利尼家族。贝利尼绘画世家共有父子三人:雅可布•贝利尼(1400~1470),其子贞提尔•贝利尼(1429~1507)与和乔凡尼•贝利尼(1430~1516)。

  贞提尔•贝利尼与乔凡尼•贝利尼自小都向父亲学画。哥哥成名较早,不久成为威尼斯共和国的公职画家。1479年被派往君士坦丁堡,专门为苏丹王宫画肖像,名声远扬。

  提香(1490?~1576)生于阿尔卑斯高原的托卡勒城一个退职的将军家庭。他从小不大爱读书,上学的时候,常跑到野外森林里去游逛,摘花,将花揉烂,取它的汁液画画,连家庭教师也对他没有办法。于是,父亲因势利导,送他到威尼斯去学画。提香对于欧洲后来的绘画有很大影响,他像米开朗基罗那样长寿,又像拉斐尔那样幸运和受宠。在上层社会里,他的作品是最有威望的,同时他与威尼斯进步的文主义学者,又有广泛的交谊。他反对教会专权,在最反动的年代,他坚决维护民族尊严,他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的作品,都通过对人的活动与性格的表现,来实现现实主义艺术的意义。威尼斯画派崇尚色彩,而提香的色彩表现力已达这一画派的顶峰。在威尼斯人看来,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并没有被线条分割着,一切都是雾一般地溶合在一起的,这正是水城风光的特色。

  大约从1530年起,提香开始采用"异教"题材,即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形象,创作了一系列裸体女人的作品,这也是威尼斯画派一大题材特色。在表现人体美方面,威尼斯画派也和佛罗伦萨的画家们一样,敢于冲破长期桎梏人们的观念的牢笼,把古希腊的美学观加以复兴,并融合在人文主义的美学理想中。

  以人体美为艺术创作的一个领域,在欧洲有很长有历史。古代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就是明证,他认为艺术中的人体美必须是精神与肉体都美的,而应以精神为主导。700多年后,一位叫普罗提诺的美学家,在谈到人体美时却强调:美的肉体只是最高美的痕迹、影子和反光。为要显示这种最高的美,必先使灵魂摆脱肉体的污垢。什么是"污垢"?换言之,就是"官能感受"。这种观点正是中世纪纪欧洲封建神学观念的反映,在那时要表现纯粹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