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王羲之書法享有很高的地位?

忘憂清樂閣主


結論之先,我們必須瞭解在書法藝術之巔的,是一個怎樣的王右軍。

江左大家,琅琊巨族,族中數十人位居高官,世稱“王與馬,共天下”,注意皇族是司馬,卻排在王后面。右軍瀟灑散淡,輕視名利,54歲卸官致仕歸隱田園事件,震撼天下。

那個號稱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事實上是沒官做,這位右軍逃官採菊東籬下卻是史實。

七個兒子,個個有詩傳世,老么獻之,書才絕代、人物風流、徵為駙馬,深得宰相謝安器重。 王羲之,族強、官大、才高、兒子多且強,活脫脫一個成功者的典範,樣樣超拔卓群,更兼志趣高潔,無論儒釋道,都堪稱完人。古今找不出第二人,除了傳說人物。 再說那時的書法是一個怎樣的書法。

晉,官方由漢隸逐步轉向楷書的一個過渡階段。那時並行的有隸書、章草。鍾繇為代表的書家將隸書簡化,導入到減去波瀾結體帶有隸味的楷書,皇象為代表的書家把章草推向成熟巔峰,張芝為代表的書家把章草簡化,空間上完全省去隸味的繁筆,時間上以程式化的連筆增加速度,從而形成大草的基本規則。

江山破碎,意識形態充滿革新的需要、激情和可能。 那麼羲之做了些什麼?當時善書者百十位,王氏家族佔三十餘,羲之名滿天下。

但早期的羲之,在章草與大草之間尋求一條中間路,形成了帶有隸味的行草書,姨母帖等均是。有人論斷王羲之寫不出蘭亭的依據就在於此而貽笑大方。十七帖的形成綿延了8年,羲之風格的流變是有章可循的。章草意味逐步消失,代之以簡潔明快的行法草意,八面出鋒、結構合理、轉側多姿的書法美學原則越來越凸顯,毛筆的特性得到了極大化的發揮,漢字之美到達最精緻優雅最有說服力的頂峰。

史載獻之嘗諫乃父為新體。這所謂新體就是從章草、隸書中徹底擺脫隸意的行書和更蕭散典雅含蓄蘊積的王式草書。在技術上極大成熟、基本規則上第一次完成了行書的系統表述、草書的規則(即法度)也告完成。

我們無法肯定羲之改字是否是一人之力,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是他以書壇領袖的領導力引領完成這一工作,並以前無古人的完美形態呈現於世人,統合了官方和民間接受新字體和新規則。至於唐太宗的熱捧,只不過是錦上添花,促進了王派書風的進一步創新和發展而已。 可以說,中國書法受惠於右軍多矣。中華素來書高於畫,稱書法為中華傳統藝術皇冠頂上那顆最璀璨的明珠當不為過,此自羲之始。一定程度上,羲之於中華書法,就如同黃帝於中華民族,後世書家地位再高,也難以逾越。所謂“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此之謂也!

那麼在技術和藝術高度上有超越的可能嗎? 羲之之後,獻之摘取其父不常採用的外拓法,而且大力吸納鍾繇、皇象、張芝等人的古雅體態,兼之以貴公子的超塵絕倫的個人氣質和審美,最終形成俊雅、矜持、超然、飄逸的個人面貌。應該說,王獻之的成就和對後世的影響不亞於乃父。但終不能敵王羲之的開創之功和重大影響力。

初唐瀰漫在王派書風的籠罩下,隨之出現的歐陽詢取其險和規整、柳公權取其骨和秀俊,顏公變法其實是取其外拓法和厚重肥滿以迎合大字所需(多寶塔類小字一樣寫的王風瀰漫)。可以說唐楷即楷書的成熟期都是在鐘王創楷之後,羲獻的滋養下盛放的新花,可以言發展,超越卻也未必。

雖然魯公作為空前的一代大師,以篆籀筆法重整瀰漫書壇的秀媚,且以端方之態、廟堂氣質和神妙的筆法直逼王羲之,但終不能敵書聖的二王法度的浸潤民間的影響力。


以技術而言,米芾天才絕代,何止八面鋒而已,至少技術上並不輸給羲之,但世評:惜新體略多,遜魏晉古意。其實不是什麼古意,米芾的二王筆法的繼承是完善的、是完備的、是完美的,實際上是輸在那個完美的右軍的格調上。

智永、褚遂良、蘇軾、楊凝式、趙孟頫、董其昌、王鐸等人在技術上都能力追右軍,但終在他的一片蕭散淡雅面前敗下陣來。 所以,羲之於書道,已近於一個神話,而他的魏晉,以其風度,成就了一個書道的神話時代。這個時代的漠視時間和空間、漠視名利浮游天地的境界,已經成為後世所有書法天才不可逾越的鴻溝。


我是大成,我愛國學!

敬請點贊關注,深夜碼字,頓感溫馨!謝謝!

大成國學堂


王羲之的書法成就,是從當時要求的簡略出發,博採眾長,精研體勢,增損古法,一變漢魏樸質書風,損益變化了原來真、草的隸意而完成了流美靜逸的今體——行草書。對於他的行草書,後人評價說:“遒媚勁健,千變萬化,純出自然。”

3、倡導“書意”說。王羲之在《自論書》中說:“須得書意轉深,點畫之間皆有意,自有言所不盡。得其妙者,事事皆然。”這裡,王羲之第一次提出了“書意”這個概念。所謂“書意”即書法的精神意蘊。王羲之認為,書法可以用來抒發人的思想感情。王羲之“寫意書法”說的提出,將書法推向了精神境界的層面,書法從此由實用走向藝術。王羲之是“晉尚韻”書風的重要發揮者。

4、將中庸之道融合到書法當中。王羲之是儒家中庸之道和道家“自然清淨”的踐行者。他最大的成就在於,將“中庸”和“自然”之道融合、滲透到書法當中。將書法又一次推向哲學的層面。他的書法“不激不利,而風規自遠。”“思慮通審,志氣和平”,就是明證。

5、對後世影響。王羲之對後世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孫過庭說:“但右軍之書,代多稱習,良可據為宗匠,取立指歸。”羊欣說:“博精群法,古今莫二。”張懷瓘說:“在千百年間得其妙者,不越此數十人。各能聲飛萬里,榮耀百代,惟逸少筆跡遒潤,獨擅一家之美,天質自然,丰神蓋代。”李世民更給予很高的評價:“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等等。由此可見,王羲之在後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可以想見的。從千百年來人們競相學習王羲之的書法狀況看,如果沒有相當大的影響,王體是不可能一統整個書壇的,更不可能成為傳統意義上的主流書法。

綜上所述,王羲之是一個真正德藝雙馨的人,是個真正受萬世敬仰的人。在道德淪喪、價值觀念扭曲的當下,倡導全面、深層次學習王羲之,尤顯意義重大。我們不光要學王羲之的書法,更要學王羲之高尚的道德品質、博學深厚的學養以及崇高的精神境界。把“作書先做人”當做座右銘。惟有此,才無愧於“書法家”這個稱號。

下面是我臨寫的顏真卿多寶塔!歡迎指正!



13352866117


王羲之字逸少,今天山東臨沂人,楷書大師顏真卿和他一樣,也是臨沂人。他7歲的時候便開始練習書法,先是跟著他的叔叔學習書法,後來拜師於衛夫人,博取眾家之所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書法風格,被後人尊稱為“書聖”,唐太宗李世民評價他的書法“詳察古今,盡善盡美”。

王羲之之所以被稱為“書聖”,成為中國書法史上影響最大的書法家,在於他在書法上的創新,他自創新體,楷書、行書、草書在王羲之手上完全成熟,達到了新的境界。尤其是在行書上面的貢獻。

他的行書代表作品《蘭亭序》筆法結字精到,是傳世王羲之最秀美的一幅書法作品,他的用筆已經完全沒有了之前書法的隸書的古拙之意,已經完全形成王羲之自己的書法風格,同時也標誌著行書書體的成熟。

王羲之早年書法作品《姨母帖》

而在王羲之之前,無論是當時的楷書、行書和草書,都受隸書的影響比較大,還沒有完全擺脫隸書的影響,這一點從王羲之早年的行書《姨母帖》中就可以看出來,寫的非常的古拙。

而王羲之正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這三種書體推向完全成熟,退去隸書的影響,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楷書、行書和草書。

從王羲之早年的古拙到王羲之晚年的妍美,王羲之用一生的時間推動了書法的發展,也推動了中國文字字體演變的完成,這正是他在書法史上的意義所在,他和他的兒子王羲之開創的帖學書法,也一直影響到後來的書法發展,一直到現在。後來的書法,基本上成了二王父子書法的風格演變史,這也是為什麼人們稱他為“書聖”。


不二齋


首先,王羲之所處的魏晉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書法非常發達的時期,處於中國書法史發展的高峰時期。而王羲之,在同時代書法家中又是佼佼者,正處於行書逐步走向成熟時期,這樣看來,書法歷史的發展選擇了王羲之。

其次,王羲之為士大夫貴族,官居右將軍。“書”以“位”貴也有助力。

第三,王羲之師承,當時一流的書法大家。俗話說:“取法乎上,得和其中”。

第四,王羲之在書法方面的勤奮、天賦和創造性,使王羲之在書法上“取藍而勝於藍。”開創中國書法史“秀美”一路,楷、行、草皆精,又以行書獨步天下,成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作者,被譽為“書聖”。後人見之,無不頂禮膜拜。

第五,“超級粉絲”唐太宗的推波助瀾。歷史上,沒有哪一個帝王如此喜歡王羲之的書法,並借國家的力量。把王羲之由一位書法大家,推到“書聖”至高無上的地位。

歷史上,可能有的書家在某方面超過了王羲之,但就從總體而言,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方面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無可撼動的。





文山書畫院


王羲之書法享有很高的地位不單是行書《蘭亭序》成為天下第一行書,還有他的真書與草書也能代表東晉時期的最高水平。王羲之書法“取法乎上”,“師古而不泥古”,在博採眾長的基礎的上,獨具匠心,自成風格,又符合時代特徵(“晉尚韻”),對後世影響重大!

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書法家,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了!他出生於兩晉的名門望族,七歲開始學書,先受教於他叔叔,再師從衛夫人學習書法。十二歲時經父親教授筆法論,“語以大鋼,即有所悟”。後來、北遊名川,博採眾長。他草書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不停地觀摩學書,博採眾長,自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有所繼承,有所創新,楷、行、草書皆精,成為當時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為人正派、性情豁達坦淡、多才多藝,書法技藝精深與為人處事都成為後人學習的榜樣!

作《蘭亭序》時,此情此景,是醉非醉、或喜或憂,文筆風流,成就神來之作書稿,過後複製不出當時的效果,成為王羲之的神品佳作!雖然原墨跡遺失,留傳下來的幾種摹本也足以證明王書行書的藝術造詣,後人無能可及,不愧為書聖!










使志安寧之秋


王羲之,字逸少,號澹齋,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

琅琊(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他創作出留芳千古的《蘭亭序》被稱做天下第一行書,文章點畫秀美,行氣流暢,與其子王獻之合稱"二王"。

1、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八分、飛白、章草皆入神妙之境,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治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開創了書法新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2、他的書法被歷代許多的書法和鑑賞大家品評過,可以說古今無雙。他的書法被歷代人當作最佳臨摹範本,許多著名的書法家幾乎都受惠於他的書法,並以他的書論作為主要教材進行學習和創作。

3、不但他的書法被人尊崇,其人品和繪畫也非常優秀,且為世人敬仰。

4、被寫進“二十四史"的《晉書》是他所著。他的行書《快雪時晴帖》只有二十四個字,卻被清朝皇帝乾隆列為《三希帖》之首,可見他在書法上的造詣之高。

他還有很多著作我就不一一例舉了,想看的話可以去了解一下。






我的小軒軒6566









靈虛子道人


王羲之之所以成為書聖的原因:

一丶王羲之站在書法創新變化時代的風口,當時東晉由隸書嬗變為行楷,王羲之在前人(鍾繇、魏夫人)的基礎上脫盡隸書的氣息,完成一種全新的書體,呈現出一種新的氣象,"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所謂時也勢也,王羲之在這個風口上就飛起來了,所以毫無疑問,時勢造就了王羲之的書聖地位。

二、是王羲之在東晉那樣一個尚韻的時代,風流高標,文采出眾,"東床佳婿″的典故就足以表現其恬淡蕭散的名士風流。加之出身於瑯琊王家,在東晉影響力本就不一般。

三、當然,最重要還在王羲之,耽溺書藝,醉心翰墨。他師從名師(衛夫人),又對書寫藝術矻矻以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審美範式,顛覆性地創造了書法的新篇章。

四、受其影響,形成了王氏書法一脈,代有傳承,又有發展,最有名是他的兒子王獻之。還有七世孫智永。

五、王義之書聖的地位的鞏固,不能不提他在後世擁有一個超級粉絲一一唐太宗。他對王羲之的超級崇拜,使書聖地位無法撼動。他瘋狂地蒐羅王羲之的真跡,甚至用上下三濫的手段也不顧惜(蕭瑀智賺蘭亭)。《蘭亭序》到手之後,只有哪些有相當造詣的大臣奉當臨摹才有緣一觀。

六、唐代在王義之的影響下,出現了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歐陽詢等唐楷大家。後世代有傳承,影響更是無人能及了。





彼山蒼蒼






讀書耕田人王七


王羲之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也是最傑出的書法家。由於他在書法藝術方面無人可及的成就和在書法史上的巨大貢獻,被後人譽之為“書聖”。1,王羲之的書法經歷代很多書法大家和書法鑑賞大家的品評,堪稱古今無二; 2,王羲之是偉大的書法藝術變革家,開一代書法新風; 3,他是歷代書法宗師,1600多年來,大凡著名的書法家,幾乎沒有人不受惠於王羲之書法。因其書法具有可臨摹性,被一代又一代人當作最佳臨摹範本; 4,他的書論是中國古代書學理論的經典之作,古代多少書法家都是以王羲之書論作為主要教材來學習書法和從事書法創作的; 5,他不但書品為世人所尊崇,而且人品為世人所敬仰; 6,他被作為東晉初年有才能、有思想、有政治眼光、有作為的重要歷史人物,寫進“二十四史”之一的唐朝官修的《晉書》。他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有助於他的書法長久地流傳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