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真的来了,20种选课模式!

今秋入学的高一学生将成为

“新高考”首批尝鲜者。


我什么时候参加新高考?



新高考真的来了,20种选课模式!


面对新高考,

学校如何更好地实现

普通高中课程教学与高考综合改革的衔接?

孩子们应做哪些准备?


新高考真的来了,20种选课模式!

本月,省教育厅公布了《湖北省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普通高中课程开设、课程选修和学分制改革进行指导,其中,高中3年须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社会实践、课题研究、项目设计、党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成高中生的必修课。

高中三年须修满144学分

《意见》称,根据国家课程方案要求,普通高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国家课程,以及地方和校本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发展指导、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纳入地方和校本课程开设。

而在这些科目中,包括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其中,必修课程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课程内容,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学生必须在本类课程规定范围内选择相关科目修习;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


新高考真的来了,20种选课模式!



《意见》要求,学校须开齐必修课程(包括选择性必修课程),创造条件开齐选修课程。严格按照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安排课时,周课时总量不得超过35课时(每课时以45分钟计),尤其要开齐开足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必修课程是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学,而且要达到合格;选择性必修课程要参加高考,分数将计入高考成绩,学生要从理化生、政史地六门学科中选择三门参加高考;选修课程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选修一定的学分。”市教科室副主任李斌称,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时间安排在高一结束以后,在高二期间进行,只要合格就可以,主要满足全体学生毕业的需要。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由湖北省统一组织安排,整体难度不会很大,但比往年的会考更严格。

《意见》明确,高中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课时的学习并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学生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44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42学分,选修课程14学分(含地方和校本课程8学分)。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修习更多课程内容,获得更多学分。

记者注意到,体育与健康在高中三年全程安排学分。襄阳四中教务处主任李自斌认为,这反映了国家对青少年健康状态的重视,学校为此也应主动按照国家的要求,积极地推动和落实教学。

选课走班原则上高二开始

《意见》要求,在学生选课上,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课程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学校应按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开设各学科规定的选修课程,提供给学生选择的地方和校本课程总量应不少于12个学分。鼓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更加灵活的课程方案供学生选择。学校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


新高考真的来了,20种选课模式!

在组织教学上,学校应采取行政班、教学班并行的方式组织教学。大多数必修课一般按行政班组织教学;等级性考试课程、选修课程一般根据学生选课实际组成教学班进行教学。允许学生跨班或跨年级上课。在学生选择等级性考试学科和模块之前,学校应向学生公布教学班的班额控制数。教学班级的班额不得超过55人。有条件的学校应逐步减少班额,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择需求。

《意见》中,鼓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更加灵活的课程方案供学生选择。一个模块3年中可以重复开设;每学科每学段可以开设多个选修模块;部分课程可以跨时段选课;允许特殊原因的学生跨年级选课。等级性考试选课走班原则上高二上学期开始进行。


新高考真的来了,20种选课模式!



由于在理、化、生、史、地、政六个科目中,同一个科目,有的学生只将其作为学考科目,有的学生则会将其选定为高考选考科目,那么“6选3”就有20种组合。不少学校表示,在引导学生选择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特长、潜质,又要考虑社会的需求,此外还要考虑学校的办学条件。

新高考真的来了,20种选课模式!

李自斌称,襄阳四中想在高一上学期进行一次模拟性的选课走班,到高一即将结束时再进行一至两次有关的选择,有了相关的数据,就能为他们最终确定各学科模式、看需要多少班级提供参考。

“参加社会实践要将过程记录好”


新高考真的来了,20种选课模式!



《意见》中规定,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三部分组成,分别为6学分、6学分、2学分。研究性学习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至少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社会实践包括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职业体验等,每学年不少于一周;志愿活动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社会实践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志愿服务建议以学生小组为主要组织形式开展活动。

《意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进行了说明。学生在高一、高二年级各完成一个课题或项目设计。活动形式以考察探究为主,活动时间根据主题需要灵活安排(集中、分散均可),活动主题可以是美丽乡村建设、当地能源资源调查、家乡交通现状调查、科技发展调查、人类重大疾病危害与预防、环境与资源现状调查、民族或民俗文化考察等以及其他有意义的主题,活动成果以研究报告、研究论文、设计作品等形式呈现。


新高考真的来了,20种选课模式!



一看到“课题”和“项目设计”,有些学生觉得很难。襄阳四中教务处主任李自斌称,在研究性学习这块,学生只要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提出问题,自己进行研究自己动手写成小论文并上传,就足够了,“毕竟是学生,不可能像科学家那样做研究,在这儿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市教科室副主任李斌也说,像了解襄阳生态、扶贫等最基本的课题就行,让学生通过调研、实践,解决简单的问题。

而社会实践的活动形式以社会服务、职业体验、党团活动等为主,活动成果以活动体验文章、过程影像、实践鉴定材料等形式呈现;志愿服务的活动形式以社会服务为主,活动主题因地因校确定,比如参加保护环境、交通引导、就诊引导、关爱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成果以被服务机构鉴定、服务体验文章、过程影像资料等形式呈现。

新高考真的来了,20种选课模式!

新高考真的来了,20种选课模式!



“我们学校每个班每学期有卫生大扫除、学生还在重大活动中当志愿者等,像这样的都属于社会服务。”李自斌提醒,如果学生在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分没有修满,还可以参加校外的,不过,学生和家长需要将参与的过程记录好。“以往,到了高三,可能还有学生一次性突击上传社会实践资料,而现在是分阶段进行,每一学年一上传。”

数学删减内容多 难度降低了

市教科室副主任李斌说,今秋入学的高一新生将参加新高考,但他们仍在使用老教材。新高考下使用旧教材,这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惑。此次《意见》的出台,对新高考下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意见》在附件《湖北省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各学科课程内容安排说明》中,对每一个学科的删减和增加的内容都进行了明确说明。其中,数学学科删减的内容最多,明显降低了它的教学难度和学习难度。


新高考真的来了,20种选课模式!


记者看到,在“不等式”这一章中,删除了“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简单线性规划”;“空间几何体”中删除了“三视图”“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算法初步”全章删除,此外还删除了系统抽样、几何概型、曲线与方程、定积分的概念、微积分基本定理、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等。


李斌称,掌握好了课程内容安排的说明,就可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高一上:适应高中生活,探索自身特点

高一下:夯实科目基础,认知专业大类

高二上:学好各科科目,进行背景提升

高二下:顺利完成学考,认知细分专业

高三上:探索自主招生,备战选考科目

高三下:冲刺高考考试,学习志愿填报

步入高中

新的生活画卷在面前展开

选择性必修课程对应能选哪些专业

新高考真的来了,20种选课模式!


新高考真的来了,20种选课模式!


新高考真的来了,20种选课模式!


新高考真的来了,20种选课模式!


新高考真的来了,20种选课模式!


新高考真的来了,20种选课模式!


希望襄阳学子

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