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自主技術含量的奇瑞汽車,為何銷量上不去?

蔡天龍


奇瑞有自己的優勢,但他問題太大了!

1,不專心改進原有車型,總推出新的!

之前奇瑞的旗雲等系一列車挺好的,可以不斷改版,慢慢優化!這個老系列還沒整明白就推新的,結果老的很快被淘汰…

2.新款車型定為不準!

艾瑞澤5搞起艾瑞澤3,瑞虎7弄死瑞虎5…全都是自相殘殺…這就是新款車型定為不準確,總是自己搶自己的客戶

3.公司管理混亂!

領導層更換頻繁,經常一個政策實行一半人又換了…這樣對公司發展能有利嗎?

4.不重視產品品控!

經常出現的問題,以及客戶反應的意見不夠重視,導致很多小毛病反覆出現卻不解決…

5.透支公信力!

很多人買奇瑞衝著他的技術,三大件來的,這個不否認是有優勢,但如果其他方面做不好,對於那些相信奇瑞的客戶來說會越來越失望,人數會越來越少…

經常看到有人說懂車才買奇瑞車,奇瑞不會營銷!這點感覺特幼稚!

中國每年賣幾千萬部車,照這麼說幾千萬人都不懂車嗎?

關於營銷,只能保證一個好的開局,吹的再厲害,想要回頭客,必須產品要過關!


孟婆豆腐麻婆湯


每次看到奇瑞這2個字,對我來說,心中都別有一番滋味,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真的是恨鐵不成鋼。10年之前我就在奇瑞4S店做了5年的汽車銷售管理工作,做過銷售,做過管理,對售後也有所瞭解。所以,對奇瑞目前的情況,以我自己的經驗看法來說,總結起來,有一下幾方面吧。

  1. 品牌問題。品牌定位模糊不清,否定與自我否定一直困擾著奇瑞。早期奇瑞憑藉經濟便宜廉價產品(QQ系列,旗雲系列,A5系列,瑞虎系列)迅速發展壯大,2007年到2011年這5年間,應該說是奇瑞黃金爆發時間,上到奇瑞廠家,下到全國各地經銷商4S店,實力得到了快速提高。而在高速發展過程中,忽視了產品品控,產品梳理;對市場發展形勢預估錯誤,對形勢過於樂觀。從單品牌到多品牌發展,又回到一個奇瑞,然後又整出不同的新品牌出來,一路過來,都搖擺不定,慌了陣腳。最終給消費者,給市場留下了‘奇瑞奇瑞,修車排隊" “多生孩子打群架"等等負面的低端品牌形象,並且一直為其所困。

  2. 產品問題. 憑良心說,奇瑞在汽車三大核心部件上,比其他國產品牌有優勢,卻為何沒有在銷量上提現出來呢?首先是產品定位梳理問題,很多自家產品都在打架內耗,沒有形成組合拳;其次是產品系列沒有從一而終.QQ系列,風雲系列,A3系列這些經典車型都已消失,沒有深耕下去.不斷的出新品牌,新車型,消費者都捉摸不清。想想捷達,桑塔納,思域,雅閣,凱美瑞,帕沙特等等經典車型賣了幾十年,有換過名字嗎?最後就是車輛外觀內飾問題,在國內這種不成熟的汽車消費市場,汽車不僅僅是的運輸交通工具,更是面子,門面,虛榮,攀比炫耀的有效工具。而奇瑞一直以來都沒有很好的瞭解消費者的需求,縱使你質量再好,消費者更看中的是表面的東西。外觀大氣漂亮,內飾豪華,空間大,配置高,這不就是大部分消費的真正需求嗎?

  3. 市場宣傳問題。在現今汽車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再好的產品更需要廣而告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故事早已不適合現在。而營銷宣傳需要好的創意點子,需要好的方式,抓住市場契機。顯然,奇瑞應該可以做得更好。

  4. 內部管理問題。作為國營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決策效率低下,這也應該是絕大部分國營企業的通病吧,就不必多說了,想必大家都明白。而最近這幾年,奇瑞內部大量的高層管理人員換了一波一一波,任職時間都很短,甚至有內部腐敗問題;管理都如此混亂,又怎麼能集中精力,力量去經營奇瑞這麼大個攤子呢。沒有同意的方向,沒有統一的思路。

奇瑞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以上也僅是自己總結的問題。而在汽車銷售行業裡有句老話說得好:當你業績好的時候,有問題都不是問題;當你業績不好的時候,什麼問題都是問題~!


啊德說車


有幾個方面吧,

一是奇瑞的造型設計 太落後,這兩年艾瑞澤5和瑞虎7的設計 感 上去了,但是內飾仍然醜,與吉利、哈弗等車型 相比,差距非常明顯。

不比不知道 ,一比就是高下立分,不過多解釋。

其次 ,奇瑞這麼多年內鬥頻繁,人員流動頻繁,至於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不做評價,只不過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顯著的,最大的負面影響就是軍心不穩 ,供應商、經銷商包括 員工,都認為奇瑞天天在變。

第三,就是奇瑞營銷體系太弱,李峰時代 是奇瑞的輝煌時期,之後便一路走下坡路,到現在是每況愈下。

不過多評說,只是想說奇瑞技術好有失偏面,現在整體還是沒有跟上。


汽車天涯


孟州有兩家賣奇瑞的,一家不幹了,我的大燈高低有點偏差'想讓調整一下,我到了另外一家店,老闆直接告訴我說,你的車不是在我們這裡買的不管,要管也可以,出錢,我就那悶了,都是奇瑞,全國都是一家,服務就這麼不好嗎?我打廠家電話,廠家說孟州不是我們授權的店,我們不清楚,讓我把車開到焦作,我離焦作80多公里,調個大燈跑到焦作,我還不如找個維修點自己調,孟州沒授權我懷疑是不是孟州賣的都是冒牌車啊!我給4S店打電話說給孟州的老闆協調一下,老闆過來了說我給你帶過去威佳的店給調整一下,不過得出錢,我的車還在保修取期,難道調個大燈,不在保修期嗎?我就沒去,廠家的意思就是必須讓我把車開到焦作,我的意思就是建議廠家把服務下放到縣級市,要麼就別在這裡賣車,車賣了,有點小問題就不管了,而且服務態度非常不好


望眼欲穿2


買車的人都聽說過一句話“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奇瑞。”從這句話也可以看得出來,奇瑞車的質量不算太好。但其實從整車製造工藝和水準來看,奇瑞汽車在國內算是比較好的,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公司大方向策略的問題。



想當年奇瑞QQ橫空出世的時候,可以說是AO級車的王者,把樂馳幹得不成樣子,但是之後奇瑞卻傲慢了,對國內汽車市場的發展判斷失誤,旗下的多款車系都沒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時,吉利,長安,寶駿,等自主品牌強勢崛起,奇瑞再也找不到當初國產王者的路子。



試駕過奇瑞瑞虎3,整體性能還是不錯的,可價格卻有點小高,包括現在的奇瑞汽車,其實車子不錯,可價格擺在那,十萬以下的這個價位,多加點錢買帝豪,長城,少點錢就買寶駿。奇瑞就處在了這個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自然車子也不太好賣。


造車人說車


吹牛逼技術哪家強?中國安徽找奇瑞。沒有最強,只有更強。奇瑞吹牛逼技術第一,狂甩第二名十條街。奇瑞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吹牛逼,我只服奇瑞。不踏實造車,今天秒殺這個,明天碾壓這個,後天狂甩,接著又是幹翻,現在又吹質量比肩奔馳,我看奇瑞質量全球最好行嗎?奇瑞水軍們,醒醒吧,不要活在夢中,現實點吧。你們吹噓的發動機熱效率37.1國產最好,為什麼十佳發動機沒有奇瑞?為什麼每月銷量啪啪的打臉,不要拿你們那套國人不懂車的話說。再不要說奇瑞發動機保100萬公里,奇瑞的拖,你開不到100萬公里,國家規定60萬公里就要強制報廢。


專治奇瑞吹牛比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說奇瑞的事。

奇瑞營銷實力真的很差。造車不宣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更何況還不進行市場調查,定價偏高,如之前觀致,多好的車啊,每個月賣不出去幾輛!

好好管管你的4兒子。四兒子拽的不要不要的,愛答不理,進去連杯水都沒有,就這樣的態度,誰還會去買車?我又不是沒有面子!

學著傳承車型。想A3這樣的豪車,配置那麼高,為什麼不在A3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款,讓這麼好的車,成了絕唱!合資那麼多傳承幾十年的車型,你奇瑞就不知道學著點?吉利都能搞個帝豪GL,你呢?

要學著傾聽車主的意見。手動檔難怪發動機難聽,虎7生鏽,簡單處理就了事,這是要讓車主們自己想辦法嗎?完全是在考驗車主們的動腦和動手能力!不要奇瑞死忠都絕望啊!你那個破內飾什麼時候能改改啊?!

不要賣的不好就絕版,新發車型。出一輛新車,必停產一款舊車,E3把艾3弄癱了,艾5出了E3又完蛋了,這不瑞虎7上市,瑞虎5又不行了,全面發展吧,別生一個愛一個!好好改造舊車型,看吉利遠景就做的很好啊!

多點市場洞察力,別什麼都遲到啊。瑞虎3早在2006年就上市了,那時候SUV的風潮似乎被你刮起來了,結果你不把握,讓H6搶了風頭!豪華車型又晚於長城WEY和吉利領克這麼多時間上市,您這是趕著晚連熱的都喝不上!

品牌太多,傻傻分不清楚。奇瑞、觀致、凱翼、開瑞,多生孩子好打架,加上馬上出生的高端品牌,誰來給我分析下他們定位?當年迴歸一個品牌策略執行到狗身上了嗎?要我說,現在轎車代表就是艾瑞澤5,SUV代表就是瑞虎7,好好做好定位和品牌,不很好嗎?

重點說說你那不上檔次的內飾。現在買車就追求的都逃不過“好看”兩個字,但這萬年不變的澇逼內飾是不是該改改了,不會就學學吉利、再不行學學眾泰去?求你了!

好好管管你的質量啊。品控人家都是往好的方向走,你呢?萬年老油條,一個生鏽困惱多少車型了?你自己說說!做好品控,做好供應商管理,好好關注下,別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心牧歌


對於奇瑞,感覺已經懶得用太多的文字去剖析它的問題了。奇瑞的問題歸結起來就是倆字:內耗!

新車方面,車型開發一個扔一個,沒有可延續性和可發展性。比如10年前的奇瑞A3,不管是三廂還是兩廂,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自主品牌車型中的佼佼者,當時不少地方還出現了一車難求的現象。現在A3已經成為歷史,可惜啊,好車型就這麼白白地被扔掉了。

多說一句,車型曇花一現一直是自主品牌中的普遍現象,看看豐田卡羅拉,50年屹立不倒,全球賣了近5000萬輛。大眾高爾夫也存在了40多年賣了3000萬輛。而自主品牌卻過於浮躁,一款車型原本不錯後來出現疲態,不是考慮如何給它升級換代,而是馬上扔掉另起爐灶再開發一款車型。



品牌方面,原先的多品牌戰略被證實是完全失敗的,後來又“迴歸一個奇瑞”,但是真的迴歸了嗎?觀致這個拖油瓶就不說了,又冒出凱翼,現在轎車中的艾瑞澤系列也可以看作是個子品牌。艾瑞澤是什麼鬼?起個洋名就能有銷量了?

技術方面,奇瑞在自主品牌裡率先開發ACTECO系列發動機、CVT變速箱,由此技術奇瑞這個說法也固定下來了。但之後呢?技術進步極其緩慢,就連觀致目前用的還是多點電噴,沒用上直噴發動機。好不容易扒上了捷豹路虎這個合資夥伴,但淪為代工廠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奇瑞原掌門人尹同躍在奇瑞建立初期帶領團隊攻城掠地,的確展現出了非凡能力。但之後卻又因為他的激進和固執嚴重阻礙了奇瑞的發展,斷送了奇瑞最黃金的時期。


車DJ煒楓


同級別的哈7、江淮S7、還有其他的SUV,他們的外形都很大氣和霸氣,而奇瑞的車一個比一個小,哪裡是奇瑞,簡直就是奇葩。我買的是虎7高配版,看中車的三大件和內飾都不錯,遺憾的就是車身短小。如果前排加長4CM,後排加長3CM,後備箱加長10CM,整車加長17CM,再看看銷量就知道了。造車要為車主考慮,家用車空間宜大些(尤其是後備箱)。你外形設計師身材小巧玲瓏,但要考慮買車的人可能身高是1.85米的肥壯大漢。我1.76米的身高,在冬天穿上棉衣坐進車裡就感覺很擠。所以造車人要換位思考,經常出去聽聽車主的意見,須知車造出來是給廣大車主用的。我個人認為這款車其他方面都做的很好,就是敗在了外形短小不大氣上。


蒙古漢子3


奇瑞可以是中國自主車企的龍頭老大,可是由於前幾年的銷聲匿跡而錯過了最佳的發展機遇。隨後開發的艾瑞澤5算是在自主家轎中佔有了一席之地。首先給其賺錢是瑞虎系列,而近幾年瑞虎系列銷量遞減,原因是不變的外觀和吉利沒法比的內飾配置,國企與合資企業比,有著極其優越的條件。首先合資無法迴避的關稅壁壘就決定著價格的高低。

奇瑞雖然致力於發動機的好投入研發,可以說在國產發動機領域獨佔鰲頭,可是咱中國人的消費價值觀與國外卻截然不同。國人看的是面子,首先就是買個沒有內飾的合資車也是倍有臉的事,那怕裡面是拖拉機的佈置。

我們不得不承認,國產車發動機方面與國外的技術還是沒發比,代差雖然在逐步拉近,可是差距還有些距離。所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國企在追求最大的利益化,就是還不想投入資金搞高科技的研發,只是憑著現有的全國網而進行廣告的投入,而榨取老百姓口袋裡的銀子。反觀合資,在步履薄冰中儘可能的加大內飾配置,具資料顯示合資的純利潤空間只有三位數,而國企則是四位數之多。

當下國人的素質也在提高,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老百姓也喜歡耐用,經濟,又有面子的好車,我的吉利才開了六萬公里就跟拖拉機似的全身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