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禁燒嚴令之下,一週內仍然發現火點116個!

截至11月26日,除秦皇島市還處於調試試運行階段外,全省秸稈視頻監控和紅外報警系統已全部正常運行。11月19日至25日,全省通過秸稈禁燒視頻監控和紅外報警系統共計發現露天焚燒火情116起,涉及11個市(區),其中,逐日(星期一至星期日)發生火情數量分別為15、20、21、24、18、10、8起。具體情況如下:

按照區域劃分

上述116起火情中,保定25起,唐山15起,滄州13起,雄安新區12起,石家莊11起,衡水10起,張家口9起,承德7起,邯鄲6起,廊坊4起,邢臺4起。

按照露天焚燒的廢料劃分

從反饋情況看,104起發生在田間地頭,12起發生在農村居民區,其中,焚燒秸稈65起,焚燒雜草36起,焚燒垃圾落葉10起,其他5起。

從火情發生的時間段劃分

上述116起火情中,有42起發生在上午(8:00-12:00),有70起發生在下午(12:00-18:00),有4起發生在夜間。

按照處置反饋情況劃分

除有3起(邢臺1起、邯鄲2起)沒有及時反饋外,其餘113起火情基本做到了2小時內處置並向系統進行信息反饋,系統操作人員進行了整理統計。

按照火情調查處理情況劃分

從反饋情況看,除11起火情起因不明外,其餘105起全部排查到起火原因,基本確認為人為原因造成的;除31起火情未排查到嫌疑人外,另外85起火情已對嫌疑人進行了批評教育,對其中的7起嫌疑人進行了行政處罰,8起的網格監管責任人進行了問責。

通過對統計情況進行分析,各地進一步認真規範系統運行,系統運行基本穩定,系統在發現確認火情後5分鐘內自動轉發至當地監管人員,監管人員處置完畢後在2小時內進行反饋,發現-交辦-處置-反饋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

下一步,省生態環境廳將持續督導各地通過對全省稈禁燒視頻監控和紅外報警系統的運行使用,加強對露天焚燒行為的監管,一是充分發揮秸稈禁燒視頻監控和紅外報警系統的作用,在進一步加大禁止露天焚燒秸稈、垃圾的執法檢查和宣傳教育力度的同時,督導各地加強隱患排查,確保將露天焚燒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二是強化網格監管責任人員的責任落實,督導各地建立完善的獎懲措施,確保網格化監管員24小時不間斷巡查,接到火情警報後第一時進行處置;

三是督導加強對系統運行使用操作規範的落實,確保系統轉發的火情警報在處置後能夠及時反饋,並認真進行統計分析,為有效加強露天焚燒監管提供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