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代夫重新投靠印度之后立刻索要17亿?莫迪高兴得有点早

国际交往的第一原则不是什么虚伪的友谊,而是利益。马尔代夫新总统萨利赫已经在11月17日就职。他在竞选期间就表示首先要与邻国印度巩固友好关系,并承诺执行“印度优先”,还要寻求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援。萨利赫曾透露,目前对华债务规模约为15亿美元,这笔巨款令马尔代夫有点不堪重负。而他在大选之后的过渡期内一直与前总统亚明团队进行沟通。此外,萨利赫已经向印度、美国和沙特寻求帮助。

马尔代夫重新投靠印度之后立刻索要17亿?莫迪高兴得有点早

萨利赫当局还放风称,考虑退出2017年签署的“中马自贸协议”,因为马尔代夫对华出口只有区区数十万美元,却要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种类齐全的商品享受零关税待遇。总之,这些都是前总统亚明的错。萨利赫当局的的这番表态算是说到了印方的心坎儿里。在亚明总统任内,马尔代夫取消了与印度达成的数个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尤其是印度GMR集团失去了马尔代夫建设机场的5亿多美元合同,让印度耿耿于怀。

如今,萨利赫如此识相,还主动投靠,意味着马尔代夫的转向,印度的“大国地位”得到确认。探客猜测,或许正是一种类似“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感觉让莫迪亲自参加了萨利赫的就职仪式,他承诺会帮助萨利赫站稳脚跟,还开出“支票”:随时会为马尔代夫提供帮助。

而在11月20日,大国回应了马尔代夫的疑问:在平等友好协商基础上签订的“中马自贸协定”是互利共赢的,早实施早受益,马尔代夫会做出正确选择。

这是一个精准的预测。马尔代夫新财长阿米尔(Ameer)11月26日访问印度时“诉苦”:前总统亚明时期谈下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价格虚高。但由于很多工程已经实施一半或者接近完工,萨利赫也无计可施,既不能毁约也不能重新协商,只能执行合同,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了空间。现在他们都在忙着处理债务,以及保护相关岛屿的主权。阿米尔还举例称,当初其他竞标者给马累的一个医院项目报价5400万美元,而现在的工程已经花费了1.4亿美元。从跨海大桥、填海造陆再到住宅建设,很多工程都出现类似情况。尽管怨声载道,但与马来西亚不同的是,马尔代夫并未寻求强行中止这些项目。探客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说与做是两码事。现任攻击前任是惯例。如果不把前任抹黑,怎么凸显自己胜选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而否定前任的一些做法,能够为自己排除一些阻力,并获得一定的民意支持,这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况。萨利赫当然知道自己承接了亚明留下的红利,但嘴上并不能这么讲,反而要极力贬低。作为摘桃子的人,他当然不会毁掉桃树。

马尔代夫重新投靠印度之后立刻索要17亿?莫迪高兴得有点早

2、作为一个相对贫困并且缺乏资源的岛屿国家,马尔代夫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但印度并非最好的合作伙伴。稍有脑筋的政治人物都不会忘记印度国内糟糕的基础设施——时速60到90公里的火车、全国总长不超过1000公司的高速公里——如此低效和悠闲的节奏,足以让马尔代夫望而却步。如果把工程交给印度人,工期恐怕要延长10年,成本的增加更是无法计算。想一想印度最希望得到的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已经足足建造了12年,至今还没有准确的下水日期。对待自己的一号工程都如此怠慢,对别国的又能快到哪里去?事实上,马尔代夫把工程交给“基建狂魔”才是最有眼光和远见的选择。这也是萨利赫坚持留在“带路倡议”的重要原因之一。

3、马尔代夫并不莽撞,不会得罪财神爷。如今,旅游业早已经超过渔业,成为马尔代夫排在第一位的经济支柱。40多万人口里至少有一半都要靠旅游业讨生活。尽管距离很近,但印度并非马尔代夫最大的客源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才是。2017年马尔代夫接待的大陆游客超过30万,估计用不了几年,这个数字就会超过马尔代夫全国人口。任何政客恐怕都不会自己堵上财源。

4、发表强硬言论是为了让印度和西方国家开心,顺便要点钱花花。马尔代夫新任外长和财长共同访问印度的主要任务似乎就是“哭穷”,声称本国预算达到创历史新高的19.6亿美元,缺口达到2.5至3.5亿美元(约合17.4亿——24.3亿人民币),再把手一伸,“希望印度提供援助”。对友谊明码标价,是小国的权利。现在莫迪的大话已经说出去了,就看如何兑现。不给,印度的面子往哪里搁?给了,那可是真金白银,救急不救穷的原则一破,以后南亚的小国都会纷纷效仿,谁让你印度是“南亚霸主”……

马尔代夫重新投靠印度之后立刻索要17亿?莫迪高兴得有点早

小国迫于生存压力,从来都是反复无常,所以不必为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言论感到忧虑。要允许小国时不时地“打秋风”。在认清形势之后,马尔代夫重新“投靠”印度是个比较高明的策略。现在需要解决难题的是印度。等到马尔代夫吃饱了,再谈下一步合作也许会更加顺利。(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