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的资产超过GDP,全球第二例!经济周期的拐点要到来?

日本央行为什么能有这么多资产?

日本央行是目前资产超本国GDP总量的第二家央行,另一家为瑞士央行。不过日本央行持有这么多资产,却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而更多的还是无奈之举。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日本的GDP在20多年前就已经上了5万亿美元,而20多年后仍然只有4.8万亿美元,这说明其经济在这20多年里几乎没有增长,甚至还有所倒退。作为一国央行,自然对提振本国经济有重要责任,而日本央行采取的措施就是,降低利率,同时大力发行货币。

目前日本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为-0.1%,是世界为数不多仍然保持负利率的国家。除此之外,日本每月还会发行大量货币。当然,即使作为央行,发行货币也需要找一个理由,日本央行的理由就是发行货币用来购买债券,每月的购债规模达80万亿日元。

从目前来看,日本央行发行货币似乎已经发上瘾,停不下来了。而这些通过发行货币购买来的债券,自然就成了日本央行的资产。日本央行希望通过低利率和大规模货币增发,来推高本国通胀水平,刺激经济增长。

日本央行的资产超过GDP,全球第二例!经济周期的拐点要到来?

可以看出,日本央行之所以会持有这么多资产,其反映的是日本的经济增长不力。而对于一个经济形势较好的国家来说,并不倾向于持有太多资产。比如美联储在美国经济向好之后,就开始缩减资产了。那么,对于目前经济仍处在高速增长的中国,央行又持有多少资产呢?

我国央行的总资产及其构成情况

根据我国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央行的总资产为35.8万亿元人民币,较9月份减少了8000亿元左右,以当前汇率折合成美元相当于5.16万亿美元左右。虽说总资产比日本央行要多,但央行资产占我国全年GDP总量仅43%左右,远低于日本。下面是中国央行的资产构成情况。

日本央行的资产超过GDP,全球第二例!经济周期的拐点要到来?

首先,我国央行持有的最多的资产为外汇资产,达到了21.3万亿元,占央行总资产的59.5%,这一部分资产构成了央行的外汇储备。

其次,占央行总资产第二大的资产为对存款性公司的债权,为10.2万亿元,占28.5%,这里的存款性公司主要就是银行了。

再次,央行的第三大资产为除了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对存款性公司和金融公司及非金融性部门债权之外的其他资产,为1.68万亿元,占比4.7%。

最后,央行对政府的债权为央行的第四大资产,为1.5万亿元左右,占比4.2%。

以上的四类资产占到了央行总资产的96.9%。可以看出,我国央行的资产中外汇储备资产和对银行的债权占据绝大部分,而对政府的债权则占比很小。


到今年四季度,钱越来越难赚了

近日,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211.8亿元,同比增长13.6%(按可比口径计算,考虑统计制度规定的口径调整、统计执法增强、剔除重复数据、企业改革剥离等因素影响,)增速比1-9月份放缓1.1个百分点。

看起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1到9月份是放缓的,但今年来整体上利润同比是两位数增长的。很大程度上说明,今年不同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是差异的。

日本央行的资产超过GDP,全球第二例!经济周期的拐点要到来?

需要注意的是,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80.2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比9月份放缓0.5个百分点,创下今年3月以来新低(官方的解读是:主要受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回落、上年利润基数偏高等因素影响,工业利润增速比9月份有所减缓)。

要知道今年4月份这一数字是21.9%,之后连月回落,直至到最新统计的10月份3.6%。那么一道送分题来了,从年初到现在,你感觉赚钱的难度在提高还是在降低?

从企业类型来看,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6%;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9.3%。两者之间的差距,只能感慨一句。

从宏观经济层面上来分析,今年受环保及去产能等影响,此前上游原材料行业价格出现涨幅(最近这段时间价格有所回落,这也是解释10月份工业利润回落的因素之一),带动相关企业的利润,而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给中下游生产制造企业带来成本压力(多数是私企),这种成本压力要么是削弱利润,要么最终转嫁到终端消费市场,从市场消费行情上来看,后者的难度较大。

日本央行的资产超过GDP,全球第二例!经济周期的拐点要到来?

从1-10月份工业大类行业利润总额同比角度来看,拿下“利润之王”宝座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其增长3.7倍。厉害厉害,但最近国际油价涨幅大幅回落,这会不会冲击到该行业的利润?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1.1%,这代表着先进制造业的生产,两位数的增长是值得表扬的。而赚钱能力不是很乐观的是(利润同比增长):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0.1%,汽车制造业下降5.4%。

最后,虽然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显现,但一些有利的政策正在持续向实体经济输送,比如财政政策给实体经济企业减税降费,很大程度上为企业带来税费红利,也相当于一种增加利润。央行着手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给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相信随着国内经济经过短时间的降温后,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近日,高层开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

从这方面来讲,对于当前经济的发展是比较认可的,毕竟我国经济体量摆在那,6.5%的经济增速虽然无法跟过去经济增速相比较,但是拿在世界经济范围内,这个成绩依然是世界前列。

日本央行的资产超过GDP,全球第二例!经济周期的拐点要到来?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对此要高度重视,增强预见性,及时采取对策”。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经济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美联储持续加息带来的经济影响,国际经济竞争关系错综复杂,都多多少少的对我国经济有所影响。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调结构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在人口红利递减、加杠杆空间减小等客观背景下,对短期经济发展有所制约,经济产业中需要新动能来增加活力,目前新经济新产业正在萌芽中,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需要指出的是:部分企业经营困难,长期积累的风险有所暴露。这样的经济问题我们已经意识到,并且已经着手解决,只要能意识到问题,并寻找方法方式下决心去解决落实,那么我们要抱着坚定的信念及信心去迎接。

多说几句,在解决经济问题的过程中,时间跨度上是不确定的,正如我们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路途或充满荆棘,但终点是美好的,我们要做的是,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

会议强调:“要切实办好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有效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日本央行的资产超过GDP,全球第二例!经济周期的拐点要到来?

大家关心的货币政策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于“货币大放水”不要有幻想。积极的财政政策依然是托底当前经济的重要手段,包括给市场企业减税降费,一些合理的基础建设项目上马等。另外,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六稳”还是经济工作的重点。

深秋的天气,有点寒冷凌冽,目前环境下要做好过冬的准备。春天一定会来,至于什么时候会来,没有人知道。

有时候,保持合理的现金流,减少不必要的负债,显得很重要。立足于国内经济,防患于未然,相信国内经济一定能再次迸发活力。


经济周期的拐点要到来?

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大衰退,至今已经十年有余,而这十年,也是经济从衰退到复苏的过程,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让人沉浸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但时光荏苒,当前全球经济已经出现转变,先是由一些经济韧性不足(抗经济风险弱)的新兴市场国家出现经济低迷,甚至是衰退,接着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出现下行压力,而最近,韩国作为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出现下行压力。

具体来说: 韩国央行近日公布的初值数据显示,韩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为2%,较二季度的2.8%大幅回落,这一同比增速是2009年三季度以来最低。企业投资与建筑投资低迷是拖累韩国经济增长的主因。

另外,从欧元区那边的经济角度来看,具有经济风向标的制造业PMI指数显示:欧元区10月制造业PMI初值 52.1,不及市场预期,创26个月新低。在欧元区有经济“火车头”的德国,德国10月制造业PMI初值 52.3,同样不及预期,创29个月新低。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不容乐观。值得思考的是,当经济下行压力明显的时候,很容易引起货币汇率贬值,而在全球一体化中,资本会用脚来选择经济发展向好的国家,这种情况往往间接造成美元的升值,美元的升值又对一些经济基本面不理想的国家造成冲击,而这种冲击,往往进一步给这些国家带来经济下行压力。

这相当于一个资本副作用冲击路径强化。那么最大的获利者将是美国经济?貌似是美国经济在褥其他国家经济的羊毛?短期可能会是这样,但长期来看也不尽然,当美元持续升值后,对美国企业的借贷成本增高,往往也会冲击到美国的经济,那么,到时候美国经济或将遇到很大程度上的风险考验,至于这个时间段有多久,不好说,国际上部分经济大师预测在未来的一两年。

日本央行的资产超过GDP,全球第二例!经济周期的拐点要到来?

回归到我国经济,当前国内经济短期确实面临着下行压力,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三季度6.5%的经济增速依然排在全球经济体的前列,而且,我国经济韧性较足,拥有很多优势,比如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制造业工业链完善,制度优势等等。

这些优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抵御来自外部的风险影响。只要我们立足于国内经济,完善过去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不充分问题,持续力度的挖掘市场潜力,防患于未然,那么短期经济的调整,将给长期经济持续增长打下地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