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些公司留不住應屆生?

街角de纏綿


其實留不住應屆畢業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作為一個職場新人來講。在一家公司從畢業一直幹到退休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作為應屆畢業生來講,他們更多的是來學習經驗,增加自己的履歷給自己鍍金,而並不是要找一份養家餬口可以賴終身的工作。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自然你就知道該如何去對待應屆畢業生了。當然,如果遇到了十分理想的應屆畢業生,自然可以激勵制度和股權等激勵方式相掛鉤來留住對自己有用的人才。


小了財了神


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企業實際情況與宣傳的不一致,導致心理落差。很多企業在招聘時都會把公司往高大上方向去宣傳,吸引更多應屆畢業生來面試,HR在闡述公司情況時也會相對誇大地介紹公司情況,因此很多求職者就被這些介紹給吸引了。當入職一段時間後,發現公司與之前的認知不一致,心理有了落差,辭職的心油然而生。

第二、企業薪酬水平在行業裡處於劣勢,人往高處走。任何的工作都必須與工資待遇掛鉤,這也一個正常人的生活保障和工作動力,如果企業的薪酬水平處於劣勢,必定是留不住優秀人才的。有些企業更可惡,在面試時說好的工資,入職後就有所減少,或轉正後以各種理由壓低工資,這必定會讓應屆生對企業失去信心。

第三、應屆畢業生對自己的規劃不明確,心智未成熟。公司是否留得住員工並不只是公司的問題,應屆畢業生也有很多原因的,比如做事三分鐘熱度、學生心態、對自己職業發展不確定、眼高手低等等。給很多應屆生做職業規劃時瞭解到,一部分人是把第一份工作當作是跳板,當有更好的工作機會時都會去嘗試,這並不是不好,實際上是因為他們也是在尋找合適自己的工作而頻繁跳槽


剛哥聊職場


從兩個方面來說。

第一個是應屆生的角度。

應屆生剛從校園踏入社會,對就職一般抱有較高的心理預期。如果沒有在一個公司呆太久,大多是這家公司達不到自己的心理預期。比如說可能工作內容不滿意,可能是工資待遇不滿意,可能是工作氛圍不滿意等等。

應屆生大多沒有結婚生子,沒有房貸,有比較年輕,負擔小,沒有就業壓力,所以流動性比較大。

第二個,從企業角度講。

市場上以中小企業為主體,這類企業沒有對新人有清晰的培養計劃,使應屆生感覺不到自己價值在哪裡,找不到歸屬感。由於應屆生大多沒有經驗,給安排的工作大多比較簡單,工資待遇相對老人差別也比較大,應屆生心裡落差大,自然留不住人了。




暱稱太土不好聽


我就是一個應屆畢業生,不能跟各位比學歷,我會計大專生,性別女,剛剛工作半年,在即將轉正的時候辭職了。
大學只拿了一個會計從業資格證,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去了一家房地產,他們招的是出納,面試的時候才知道他們是酒店,養老,物業,房地產四個公司,從外觀上看是三棟樓,可能有人看到這裡已經知道是哪個公司了,面試的時候說是包吃住的,工資實習期1800轉正不知道,然後就去了,四個公司的財務部就一個財務經理一個出納就組成了。
這裡上班時間是很輕鬆的早上8、00到中午12、00。下午2、30到晚上5、30。單休
我去的時候因為剛剛畢業什麼都不懂。我們經理說你每天5、30下班之後留下來看看資料什麼的多學習一個小時給你換到星期六下午休息。這樣你星期六下午就可以回家了星期一來上班。我很感謝他。因為我家不是這裡的回家要坐兩個多小時的車。
然後就開始工作了。我們賣房子。要收客戶的房款稅款。這時候我們公司有刷卡機沒有弄好。很多錢只能收現金。同時酒店前臺那邊還要交來前一天的營業款。養老有客戶來交住宿費。物業要收物業費。光是接待一個房地產的客戶都需要一個多小時。客戶走了以後還要完成後續的交稅的表格的製作然後由我到稅務那邊去交稅。


當天收了的現金。我們經理是要求當天交到銀行去的。我們開了戶的銀行下班時間是4、30。前面說了我們是四個公司 四個公司的錢要分開存。但是客戶不是都是4、30之前來的。4、30之後收到的錢我們經理給了我一張銀行卡說存到他卡里 他會負責轉到公司賬戶去。結果我在那裡幹了三個多月以後他跟我說帳上的錢有好幾萬都對不上說錢少了。我差不多加了一個多星期的班把這些錢找出來。我們養老收的電費。食堂收的款什麼的都是要存到他卡里的 但是ATM只能存整錢 多的零錢只能第二天再加上第二天的錢存到賬戶上。三個多月的帳裹在一起非常難對。我之前每天存完錢都會給我們經理一張條子寫上要分別轉多少錢去哪個公司。我一直都以為他轉過了 也沒有核對。
說到加班的問題。我們公司是吃食堂的。每天過了點就沒有飯吃的那種。我們經理天天帶著我在飯點加班。吃飯的點一到他就丟一堆付款給我。其實都是可以安排到下午處理的事情。比如同事幾十幾百的報銷款。我覺得也沒有人會這麼著急要這個錢的吧。 每次別的部門都是提前去吃飯。我去吃的時候要不就一點菜湯了要不就沒有飯了。我住的是公司宿舍。室友已婚。中午在宿舍睡覺。因為我加班回去的比她普遍晚半個多小時。因為打擾她休息鬧了矛盾。被各種譏諷。到了晚上基本都是加班到八九點的。

我們幫助客戶交稅 其實可以一次繳納幾十個。我們公司有車有司機 但是去一趟市區交稅要半個多小時。我們經理讓我一個。兩個的去。你們可能以為是好事情 可以出去放風。等你為了這一個人的事情跑了一下午回來一屁股的事情等著你加班做。交這個稅要做表。有一次我跟朋友約好晚上下班出去玩。我們經理交代我晚上必須把表做出來大概有五個人。我說我晚上跟朋友約好出去玩。他說就這個表半個小時就做好了。做表還要準備材料 一個人關是複印件都要印兩三分鐘。一個人的資料最起碼要20分鐘。五個人就是快兩個小時了。他說你今天晚上出去玩可以 你明天早上七點過來加班吧 反正我明天早上一上班就要去市區你就要跟我一起去市區交稅 反正晚上我是一邊哭一邊做完的
結果第二天他有事情沒有去市區也沒讓我去。那幾個人的稅過了好幾天才去交。
在我沒來這個公司的一年前。財務這邊弄丟了一張供貨商的發票。大概一萬多。一直沒給人家。我來了這個事情就到我頭上了。我帶著供貨商盤點。下班時間點。我。廚房。供貨商。三個人。要點出來廚房所有的東西。我們經理說要他要根據我們點出來的減去他付過錢的。剩下的就是沒給的。 中午下班之後或者晚上下班之後就開始。 供貨商給我報的名字都是例如白瓷盤。愛心盤。這樣的名字 然後我們點數量。點了超久終於第一遍點完了。拿去給我們經理。他說不行 他要求拿一把尺子量出這個物體的長寬高直徑然後搞個標籤紙把這些寫在上面。貼在對應物上之後。在物體下方擺一張好看的布然後拍照。於是又加班折騰一次 然而這次的數據依舊沒有被採納。

又折騰了幾次。最後在我快離職的時候根據供貨商的表去廚房找東西 只要廚房有的東西大於沒付錢的那次代購的數量就算有。大概有200多塊錢的東西沒有找到。我們經理說他一定要整那個供貨商讓我想辦法摳掉人家500塊錢 我說我做不到。他說做不到就不付。單子一直壓著。最後我打了辭職報告 他說兩百多就兩百多吧 讓我付了。這樣我走了供貨商就算來鬧。他可以說錢是我扣的。我已經走了

還有很多想吐槽的。比如司機有事情出去了。收到幾百塊錢不管天晴下雨我都要走路去銀行存 其實我們有保險櫃。我曾經一天跑了三四次銀行。一次存兩百 一次存幾千一次又存個三四百。銀行的人都好笑。

以及我們經理經常跟我說的話就是反正你住在公司你沒事幹就來加班咯 對了加班是沒有一毛錢補助的。

我幹了差不多五個月的時候 我們部門新招來了一個倉管。簡稱Z吧。他來了之後我和Z就變成兩個星期休兩天了。雖然我們經理說他值班的時候我們兩都可以休息 但是第一次我們經理值班他就要求我加班。我已經買好票要回家了 我就拒絕了他 結果被他破口大罵。



快寫到結尾了。其實亂七八糟的事情還有很多。我寫的很亂 也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懂。真心感謝公司的司機叔叔。經常兩三百的開車帶我去銀行。他知道我不容易。一直很麻煩他。


至於我為什麼要幹半年。財務沒有經驗很難找工作。我媽說忍到轉正之後吧。我剛來的時候跟我說實習期是六個月。快滿的時候我表弟出車禍去世了。我回家奔喪。從小一起長大的。感情很深 我們經理各種打電話催我回去上班 我請了一個星期假。在我回家的第二天還是第三天下午說他有一個稅必須要報 要讓Z到我家來拿。當時是月中 我記得那個稅一直都是月末報的。我家那麼遠Z來了難道我還要安排他住宿嗎 然後把我爸從殯儀館喊回來去車站找車給我送鑰匙。回去就辭職了。


已經在家閒了一個多月了。明天有招聘會打算去看看 住我好運


父母之殤


如何看待有些公司留不住應屆生?

留不住,是因為錢給的不到位,是因為公司發展空間不大,是因為無法融入辦公室文化,是因為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是因為老闆個人因素等等。

21世紀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如何吸引和留住企業所需人才已成為管理者十分關心的問題。企業創造更大效益和公司正常運轉依賴各種資源的投入,人才資源擺在第一位。

員工留不住,很多時候其實是從招聘的時候就沒有選對人。

一個習慣了彈性工作制的員工去到一個考勤和著裝制度格外嚴格的單位,用不了多久,會因為束縛感而離職。

有效職業發展規劃和培養,讓員工在公司有不斷進步和發展的空間才會長期穩定地留在公司。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也歡迎你和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


攬盡天下美食


因為有的公司對應屆生有一種歧視態度,對於應屆生公司所有的累活都是應屆生做,並且工資待遇得不到合理的標準,應屆生在大學一直是有優越感的,到了實際工作當中會發現,自己沒有理想的工作,得不到最大的發展,心裡落差太大,所以會選擇辭職。


IT學習小靈通


開始時待遇,後來是前途與待遇。


牟萬千


畫大餅的老闆太多了 當然留不住


選店小哥哥


不是氛圍不好就是錢沒給夠,應屆生多數是沒太有壓力的,沒有房貸、車貸,不用養小孩老人,所以應屆畢業生就業只有兩個點,要麼開心要麼錢多,大部分還以開心為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