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留不住”,骨幹的“我要走”,“教師荒”為什麼愈來愈烈?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教師荒來的比人們預料的快,城市化,經濟發展的集中化得加快,也會加快教師荒的到來。

一,教師職業沒有誘惑力。很多地方招考教師,都報不起名來了,某省18年招考教師,很多地方地招考因報名人數不符合要求而無效。這種趨勢在南方地區較多,經發達地區,教師職業的劣勢一覽無遺,工資低,強度大,職業發展前途沒有,一眼看到底的人生。無法吸引到年輕人的加入,很多地方的免費師生計劃,招的學生是考大專的學生,為明天的教師素質擔憂啊!再也沒有優秀學生靠師範的場面了。

二,教師工作強度大。網上流傳“995”工作模式,教師的強度也是這樣的吧!特別是高中老師強度更大,早自習,晚自習,沒有雙休的。教師的壽命平均59.8歲,而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3歲左右。

三,私立學校的人才競爭。公立學校還在論資排輩的時候,私立學校靈活的人才機制,更高的薪酬,吸引這著大量優秀人才流動,公立學校培養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人才流失,經濟發達地區搶人才,北京為例,北京的學校開除出優厚條件吸引了周邊地區優秀的校長,教師前往任教。北京的很多小學中學都有外地的校長教師。

教師職業的特點決定他的特殊性,教師的流失和斷層化應引起有關部門注意,不然再過幾年十幾年又是教育的一個大難題。


小學教育堅守者


說一下自己,剛入職一年,當了個班主任,自己是真心喜歡學生,經常給班上孩子貼錢,對這幫孩子掏心掏肺。然後,某一天,因為屁大點事在沒錯的情況下被一個學生父親告了,這個學生和他母親都說我平時責任心強,待學生特別好,讓學生父親別告了,但還是被告了,班上學生聽說了全體要跑過去替我作證(當時和這個學生父親打電話在班上開了免提,學生都聽到了),我並沒讓他們去,教育局也沒來查,可是,處理結果是,寫材料,扣分(也意味著扣錢),通報批評。這也算了,人家完了還把這學生放我班上,我和以前一樣管吧,怕學生覺得我在報復他,不管吧,又會讓學生覺得我忽視了他,不管怎麼樣都會對這個學生心理有影響,我真的很難辦。而且,自從出了這事,我真的寒心了,自己一腔熱血,掏心掏肺,結果竟然會被告了,想不明白……,整的我現在都想辭職了,所以,教師荒正常(聲明一下,作為教師,是有家長送禮,但我從來沒收過學生或家長的一分錢,更沒有開小班補課,對班上學生也無差別對待,一心一意對學生付出,這也是全班學生想替我作證的主要原因。或許很多人不理解,覺得教師作了,那麼,當你竭盡全力對一段感情付出,卻被對方覺得你自作自受時,或許就能明白我被告時的感受了。隔行如隔山,真理。)


用戶4964160999004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知道這又是一個發牢騷的題目,既然遇到了,那我也發一下牢騷吧,發完牢騷我還是充滿正能量的老師,一個有使命感的老師。

首先我大學學的物理學,家裡想讓我考公務員,沒讓我考研,覺得考研沒啥用,研究生到處都是,當時我們班大部分都考研了,並且都通過了。只是有好的、有差的,好的有中科院等等。而我從大四就奔波於公務員考試中,去過很多城市因為物理學對口專業很少,只能報不限專業的崗位。

考公務員的都懂,不限專業的比例都很大,比較難進面試,憑著我的行測底子好,前後總共進了三次面試,只是最後都沒有通過一面試,還有一次通過面試了,體能測試被刷下來了。而考教師比較順利,考兩次就成了兩次,沒找人花一分錢。

最後就成為了一個常年奮鬥在教學一線的物理老師,本人有三年高中物理教學經驗和4年初中物理教學經驗,已經從教近8年了,也不能算年輕教師了,但我依然認為我很年輕,這可能是教育的魅力吧。

至於筆者說的教師荒形成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工資低

這肯定是主要的原因,說實話,出去都不好意思給別人提工資,說出來別人都不信,別人會說,怎麼會這麼低?其實一直都有人把教師的工資和搬磚頭的工資比,和送外賣的比,總之,說出來都是淚。

2、地位低

收入低一定程度上地位也就很低了,以前不總說老師是“臭老九”嗎,地位排第九,可見地位之底下。現在的學生打不得也罵不得,老師當的都畏手畏腳,稍有不合適的,還會被家長告到教育局。

3、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人來人往在任何單位都是很正常的,年輕的覺得教師太沒前途,辭職去其他行業或者乾脆去創業了。骨幹教師可能會被別的私立學校高薪聘走,這都是很常見的社會現象。究其原因,還是工資太低啊,對職業的認同感太弱。

習近平同志講到:教師重要,在於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和仁愛之心。

所以牢騷發完了,我們還是要自我安慰,自我激勵,做一個純粹的有使命感的人民教師。





桃李物理


我羨慕魯迅那會的老師。租得起四合院,坐得起黃包車,請得起傭人,還可以資助進步青年作家。 現在,我家也有還是班主任老師,每月只拿自已的工資的70%,拿下來2000多。另30%分半年和全年兌發,說是績效。想拿全30%不容易,一個學生不及格扣50,兩個100…,因秩序清潔學生打架家長來告狀請事假等等,都要扣錢。請事假扣三次錢,月,半年,全年都扣。每天7點不到起床趕到學校,晚上快7點回來趕緊吃點飯,迷一會覺。起來是改作業,寫教案,還經常填上面各部門的表格,寫學校和教育局要求的東西,在規定的時間傳到校網上去。在學校中午還要給學生打飯吃飯,完了守摟道,防止學生打鬧推搡。我這個做退休母親的,除給她買房買車,日常吃喝拉撒管完,她的錢只夠汽油,車險,化妝品,一年添2件衣服還得跑幾趟,先看好,接下來等搞活動打折,暑假在國內旅遊一次,開學時可以加入同事們顯擺的談話中。每月幾乎都有婚嫁喪之類的事,應酬是200一800之間。老師經常下學很晚,是因學生留下來或學校開會。飯做好了,等我們家拿錢最少,工作最忙,擔任全世界最小的官職的班主任回來吃飯。


用戶745819740568


請問這是在哪個地方?在什麼類型的學校?才會發生這樣的事?

就在去年我們所在的區招公辦老師800名左右,報名人數幾乎上萬,教師競爭上崗非常熱烈!

並且在我旁邊的一家民辦學校被轉為公辦學校,原來的老師都紛紛參加公開考試競爭上崗,競爭白日化。最後通過層層選拔出來的老師,不是文化水平過硬就是數字水平突出,是很令人羨慕的。

至於說學校老師和學校骨幹現在都進行,輪崗教學,所以經常會聽見孩子說換老師了,其實就是調到別的學校去任教了。教育部門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平均各個學校的教育水平。

這種情況是不是可以解釋題主所提的情況呢?

當然偶爾見一些老師跳槽去公務員或者事業編或者下企業,這是在每個行業都會有的,算是正常情況。


荷芬hf600821


公辦學校鬧“教師荒”,現在只是剛剛開始,以後會越來越嚴重,為啥子捏?聽我慢慢到來:

第一,事業單位體制改革後,作為幹部身份的教師,身份轉變了,現在就是事業單位的普通員工,各企業的員工沒有了本質區別。

第二,原來教師退休後,仍然是財政開支,退休金比在職工資也就少了10%,現在都歸社保局開支了,退休金的多少逐漸和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一樣了,也就毫無優勢,也就有個基本生活保障了,在職時工資低,退休後工資也只能維持基本生活,誰還願意把大好青春年華白白浪費在校園哄孩子。何不趁著年輕有精力,有力氣,多賺點養老錢!

第三,現在是經濟社會,作為老師,工資收入低,上無錢孝敬父母,中不能哄妻子開心,下無法扶養子女。不被社會尊重,在家沒有地位,年輕時不多賺點錢,七老八十怎麼辦,一句安貧樂道,怎麼可能讓當下的年輕人安心教書捏!

第四,既然年老時和企業職工領取同樣的退休金,如果想當老師,也一定去民辦學校,民辦教育比公辦學校工資高,待遇好,社保也高,壓力還小,社會事務也少,何苦頭頂一個公辦學校編制的光環,既不頂飯吃,也不頂錢花,何苦來哉!?


用戶9648427487880


“教師荒”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的確在農村地區存在“教師荒”,存在題主說的年輕的教師“留不住”,骨幹老師“想要走”的情況,但是這並不是因為教師的供應不足造成的,而是教師的薪資結構不合理,城鄉教育二元機構等原因造成的。

如果真的是“教師荒”,那就意味著教師的供給,跟不上整個社會對教師的需求,實際的情況顯然不是這樣的。

2018年,山東省教育管理部門曾經做過一個統計,山東省31所師範類院校中師範類畢業生共計43499人,和2017年相比增加了2080人。

雖然,在網上找不到每年全國各地師範類畢業生的人數,但是保守估計,每年師範畢業生人數最少有50萬。

一方面是農村地區教師嚴重匱乏,另外一方面是大量師範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不得不去校外輔導機構、私立學校,甚至是轉到其他行業。就在2019年3月份,長沙教育管理部分公開進行教師招聘,共計招聘教師353人,卻有18201人報名,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小學語文教師崗位報錄比達到了1:478。

如此激烈的競爭,肯定不是師範畢業生的人數滿足不了學校的需求。2019年長沙教師招聘要求一點都不低。

為什麼很多師範類畢業生,即使找不到對口的工作,也不願意去農村呢?

大概主要是因為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師的薪酬結構設置不合理;另外一方面是學籍的限制,另外一方面學籍的限制,讓學生不能隨意的流動。

在金融學上有個名詞叫“風險溢價”,說的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要別人承擔高風險,可就要繼續高收益,高回報。

舉個例子,假設你有100元,你有兩個朋友都想向你借錢,其中一個資產雄厚,借錢知識解燃眉之急,另外一個是一直靠借債維持生活,兩個人都在一個星期後,願意歸還107元,你願意借給誰呢?

作為理性的人,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同樣的,師範畢業生在找工作時,也是這樣的。同樣的學歷門檻,同樣的工資水平,一個地方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落後,另外一個交通發達,公共設施較好,大部分學生肯定會願意留在城市。

雖然,最近幾年有些地方提高了農村教師的薪資水平,姑且不考慮這樣待遇是不是“空頭支票”,1000---2000元的工資“溢價”,多出來的這點工資,還不如留在城市裡,轉到其他行業。

除了教師的薪資結構不合理之外,更重要是學生在升學考試時,有學籍上的限制,讓學生不能自由流動。

如果允許學生自由流動,進城務工人員的孩子,可以真正的享受城市的優質教育,而不是去專門為這些學生搭建“臨時學校”,估計農村地區很多學校,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多餘出來的教育經費,難道不能用來補貼進城務工人員的家庭教育開支,或者進行教師的再培訓嗎?

現實的情況十分複雜,有一部分本身就享受著城鄉教育不均衡帶來的好處,不願意改變現狀,而想改變現狀的人,又改變不動。

所以,農村教育表面上看是“教師荒”,真實的原因恐怕還要從教育管理角度找答案。

你是怎麼看待這種現象呢?


升學與考試


年輕的“留不住”,骨幹的“我要走”,這種“教師荒”僅存在於經濟比較落後的鄉村地區和貧困地區。而一些工資比較高,生活環境和工作條件都比較優越的城市教師並不存在“教師荒”問題,相反很多市裡的學校教師招聘競爭同樣異常火爆。

所以這個問題並不是教育界的普遍問題,而決定年輕老師“留不住”,骨幹教師“我要走”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工資待遇問題,入職工資低是年輕教師吸引不來,甚至留不住的根本原因。

目前,很多經濟欠發達的貧困地區或才廣大農村教師的入職工資只有2500元左右,而這2500元還是定級初級職稱後,才能領到的工資,很多初入職的農村教師往往要經歷一兩年的有崗位無編制的階段,工資在1500元左右。

這個入職工資待遇是絕大多數年輕人無法接受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即使沒有學歷的人在外打工起薪也要3000左右,何況有水平的年輕教師呢?他們絕不甘心回到農村掙這點低廉的工資的。

排在第二的是,農村教師生活條件艱苦,工作環境惡劣,是形成“教師荒”的重要原因之一。

1、在農村任教離家遠,每天往復,天長日久,耗費精力。

現在,大多數農村非寄宿制學校,不給老師提供寢室,老師們只能驅車幾十裡,一天往返兩次來學校教書,再加上,學校本來就上班早,下班晚,很多人受不了這份起早貪黑的苦。

2、農村學生多是留守兒童,難管難教,家長也難溝通。

排在第三位的是,職業晉升難,教師們看不到美好的職業前景。

近些年,雖然國家一直呼籲,高級職稱向農村教師傾斜,但多地教師面對極少的職稱名額,依然晉升無望。

就拿小徐老師所在地來說,近十年來中學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一下名額也沒有,全鄉鎮200多教齡20年以上的教師連中級職稱都沒有評上,就更別奢望高級職稱了,這就意味著這部分老師,即使到退休最好的結果可能只能評一箇中級職稱,並且如果鄉鎮教師不大量招聘年輕教師,或者不大量增加中級和高級職稱名額的話,就將意味著有一部分教師到退休連中級職稱都評不上,就更別說高級職稱了。

這樣的職業前景,讓一部分骨幹教師紛紛失去了堅守農村的信心,選擇出走工資更高,職業前景更光明的崗位。

排在第四位的是,教育越來越走向市場化,一些民辦學校四處開花,再加上校外輔導班的興旺發展,讓一些年輕教師和骨幹教師有了更大的從業空間。

很多年輕的教師,一方面準備考城市教師編制,一方面在民辦中學或校外輔導班幹著教師工作,根本不耽誤掙錢。

而一些有魄力的骨幹教師也紛紛離開沒有職業發展的鄉村公立學校去民辦學校上班,或者乾脆幹起了課外輔導班,其收入大大超過了在鄉鎮學校的死工資。

另外還有,教師地位低下,學校讓老師承擔的非教學任務內的雜事太多等一系列原因,也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形成“教師荒”的原因。

總之,隨著,廣西,安徽等一些工資比較低的教師招聘遇冷現象的出現,人們也開始擔心大多數鄉村學校或者工資水平代的學校,教師老齡化問題。

那麼如何解決這一“教師荒”問題呢?

其實,大家心知肚名,提高鄉鎮老師的工資待遇,拓展鄉鎮教師的職業前景,就一定會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紮根農村,發展農村教育。

例如,寧夏在農村從教的教師就不存在年輕的“留不住”,骨幹教師“我要走”的 現象,相反一些城裡的老師也巴不得來農村從教,原因在於,寧夏實施了真正有利農村教師的好政策:

一方面提高鄉村教師補貼,人均達900元,最高補貼1800元,另一方面對連續在農村任教15、25年的教師,給予不受任何限制,直評中級、高級職稱的待遇。

所以,農村教師的“教師荒”形成原因根源還是在於待遇,只有提高農村教師工資待遇,擴展職業前景,才能留住並吸引優秀的教師前來任教。


指尖教育帝國


我老婆是一名小學老師,擔任班主任8年了,說實話每每看到老婆疲憊的身影都心疼。我申明幾個問題,一是工資待遇不高。老師工資不高,勉強可以生活吧!其他的收入沒聽說,至於補課那是昌著被開除的危險行當早就不敢搞了,如果現在補課的要麼是社會託教機構(家長要上班呀,沒辦法管孩子),要麼就是經濟壓力太大的,有錢誰遭那個罪。所以這個職業註定沒有競爭力。二是工作壓力大,感謝黨終於放開二孩政策,要不然那些小皇帝誰受得了?特別是隔代管理孩子的老人,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狗熊隊,稍微一點事上崗上線,社會媒體推波助瀾,老師委屈呀,所以精神壓力大,這個職業競爭壓力大。三是社會尊師重教氛圍不濃,教師沒有獲得感,那些憤青噴子動不動拿老師說事,誰還當老師呀。所以老師這個職業如果不從頂層改變,將會越來越難,古訓,天地君親師,老師情何以堪。以上個人感受,不喜勿噴,支持點贊!


開敬3


作為職業教師,不好好育人反而製造歪風邪氣,沒有道德品行,年輕人留不住、骨幹要走,像這樣的威脅式作為壓根就不配教學育人,是教育界的恥辱和悲哀!建議:凡是選擇了教育為師之職和作為骨幹中堅力量的教師耍歪風妖氣不願留任教師本職的一律永久性開除,並同時根據其個人任職年限為每年罰款2萬元上繳國庫,比如,該教師從教1年或5年,如果不願留任或繼續從教,那就是從教1年要交納2萬元、5年就是10萬元的費用上繳國庫後再永久退出從教資格,退出後不得從事教育、講師和講解及有關教育方面的工作,一旦發覺查出罰款10萬以上並同時判刑3至5年!學校不得向退出者發放任何工資和津貼,不得帶走從事教育方面的任何資源。當然,因身體健康或國家需要的人事調動不得按此規定!

記住:多想想我們偉大的農民,勤墾勞作,下田耕作一身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民去哪裡能掙多少錢,該笑和不該笑的時刻,大家可看到的不都是在笑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