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腿內側淹了怎麼辦?

邵興旺


導讀:寶寶大腿內側淹了怎麼辦?
嬰幼兒時期皮膚表皮的角質層較薄弱,皮膚油脂分泌量少,皮膚的厚度又相對成人薄得很多,自身的防禦能力差,對外界的刺激物的抵抗力也弱,容易受到傷害和感染。
而嬰幼兒階段新陳代謝能力旺盛,自主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成熟,調節汗腺的能力差,孩子會大量出汗。加之,孩子很幼小,膀胱還不具備存儲大量尿液的能力,因而尿尿的次數頻繁。
這時期當汗液或尿液浸溼孩子的衣物或是尿布時,難免不會引起孩子的皮膚傷害。
您的寶寶這個月齡還是比較小的,大部分時間還是處於睡眠狀態,活動量很少。當出現寶寶大腿內側淹了的情況,一般是建議在寶寶出現這種現象的頭幾周裡,使用少量的凡士林保護孩子嬌嫩的皮膚。如果遲遲不能得到患處變好的話,就用含氧化鋅成分的藥膏。
很多時候您根本用不上這些藥膏,只是在偶爾短暫的病情突發期能派上用場。
為了更好地照顧自己的寶寶,出現類似的情況發生,我們平時需要多注意哪些問題。
1.更換尿布
需要家長們在逐漸對自家孩子的養育過程中,瞭解到寶寶的排洩情況,能夠在寶寶需要這樣的幫助時給予及時的反應。及時更換尿布的!
而每次換下尿布後,特別是每次大便之後,都要做徹底清洗孩子被尿布包裹和容易傷害其皮膚的患處,讓皮膚得到清潔保護並使其乾燥。
把尿布取下後,可以使用嬰兒的溼巾,這裡需要注意一點,對於女寶寶在使用溼巾之前,需要將其在溫水裡漂洗一下,因為溼巾上的去汙成分會在最早的幾周裡對女寶寶的陰道會有刺激作用。
至於嬰兒溼巾的牌子,需要根據自家寶寶的膚質情況試著選擇!
清潔時要把嬰兒皮膚上的尿液、糞便、汗漬等雜物都要徹底清理乾淨。清洗過後,不用馬上換上新的尿布,可以讓寶寶的肌膚接觸空氣,把略溼潤的皮膚晾乾後再換上新尿布。
如果寶寶是天天使用紙尿褲的,是需要勤換紙尿褲的。每次大小便後都要清洗寶寶的臀部部位的,並保持嬰幼兒臀部乾爽清潔。
一旦出現寶寶皮膚淹了的部位嚴重,可以考慮使用紙尿褲的家庭更換成布尿布看看。
2.洗澡
如果家長在每次為寶寶換尿布時都是徹底清潔尿布區,嬰兒就不必需要經常洗澡。
因為1歲以內每週給寶寶洗3次澡就足夠了。假如頻繁為嬰幼兒洗澡會致使寶寶的皮膚乾燥,特別在洗澡時使用肥皂會讓寶寶皮膚中的水分流失掉。寶寶的皮膚嬌嫩,使用香皂都應該是溫和型的。而在洗澡後也應用乾毛巾(最好是帽浴巾)輕輕地拍幹即可,最重要的是,不要用香皂在寶寶身體的任何部位用力摩擦。
每天局部清潔是必要的,尤其是出汗多、出油多或比較髒的地方,如耳朵後面、頸部的褶皺、腹股溝、大腿根和尿布區。
3.衣物
寶寶不可避免地會把尿便弄到衣服上,有很多時候會出現沒有換洗衣服備用。所以經常要多備幾套可隨時更換的衣服。
而換洗下來的衣物要徹底清洗乾淨、乾燥,能夠讓寶寶隨時身上穿的都是清潔的衣物。孩子的衣物要用專用盆,和大人分開。同時使用嬰兒專用洗衣液,多漂洗幾遍,也可以使用烘乾機烘乾,這樣會起到消毒的作用。也可以把衣物放在陽光底下晾曬,通過陽光中的紫外線進行消毒。
嬰幼兒的衣物需要是純棉、質地柔軟、吸汗性好、透氣性好的面料。
這些都是為了寶寶能在舒適、乾燥的環境中得到更好地照料,免除一些可以避免的養育隱患。
重點提示:面對新生命的到來,我們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免不了在餵養、養育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小狀況。只要我們努力去學習、尋找適用的方法!
今日話題:寶寶大腿內側淹了怎麼辦?

格格巫育兒日記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大多數寶寶都有不同程度的肥胖問題,尤其是會走之前,大多人也認為寶寶肉肉的很可愛,首先兒童的代謝較成人較快,皮膚調節能力差,更易感到熱和出汗,尤其是到了夏季,皮膚褶皺多的地方,容易“淹”,造成寶寶的不適。針對這種情況,你可以這樣做。

飲食調節

較小的寶寶儘量母乳餵養,營養充足溫度適宜,哺乳媽媽注意自己的飲食,做到哺乳忌口,不吃辛辣物,或者太油膩的東西,如果是可以吃輔食或正常飲食的孩子,炎熱的夏季儘量清淡,水分充足。


穿著服裝

很多家長,尤其是新手爸媽,不好把握孩子的衣著量,很容易出現因為穿著過多熱疹問題,其實有個很簡單的笨方法:成人當下穿著量-1件


孩子的體溫往往成人高一點,循環更快,怕熱不怕冷,適宜最好!另外給孩子選擇服裝最好是舒適安全的純棉材質,汗溼及時更換,保持清爽。


溫度調節

夏季注意通風合格調節室內的溫溼度,讓寶寶可以在舒適的環境下活動,一般控制在26℃左右最佳。


清潔

夏季最好能保證每天一個舒適的澡,太熱流汗多可適當增加至2次,保持身體清爽舒適,避免汗液附著,浸溼服裝及淹入皮膚褶皺。

護理

做好日常的皮膚護理工作,清洗後可塗抹兒童專用不過敏的護膚露,夏季可在褶皺多的地方噴灑薄薄一層痱子粉,一旦已發生熱疹及時對症處理。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您好,我是高級育嬰師、健康管理師糖果媽媽,很榮幸能回答您的問題!


不管剛出生的時候是幾斤幾兩,隨著媽媽餵養的熟練和有經驗,寶寶基本上都會越長越胖,因此,在脖子、手臂,還有大腿根部等部位就會由於肉肉比較多而形成一些褶皺,這些褶皺處如果沒有好好的護理,那麼很有可能會導致寶寶的皮膚被淹到。如果淹到後不僅寶寶會感覺到疼痛和不適,媽媽看著也會特別的心疼。

那麼當寶寶的身體褶皺處被淹到了該怎麼辦呢?


1、保證衛生清潔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發現,寶寶的脖子或者大腿根部、腋窩等處被淹之後,不僅會紅腫,有時還有些異味,這就說明家長並沒有給孩子做好清潔工作。在平時洗澡的時候,家長要注意用溫水輕輕清洗寶寶的皮膚褶皺處,同時一定要將動作放輕柔,不要用力擦拭,清洗後,直接用紗布蘸幹即可。

2、保證患處乾燥

寶寶的皮膚被淹,主要就是由於這些患處沒有保持乾燥通風的原因,因此家長在護理的時候,要注意,保證寶寶患處的乾燥。同時可以為寶寶塗抹一些嬰兒油或者是藥膏等嬰兒專用的物品,以保證將患處的皮膚與汗水隔離開來。

3、保證患處通風

如果是寶寶的脖子被淹到,那麼家長就要讓孩子多多的練習趴著或者是抬頭,這樣才能讓寶寶脖子上面的褶皺多多的通風。如果是大腿根部被淹,那麼家長可以在寶寶清醒的時候,用手將大腿根部的皮膚撥開,然後輕輕的扇扇風,好保證皮膚褶皺處的通風,這樣也可以緩解被淹後的紅腫疼痛感。


除此之外,家長還要注意不要給孩子穿的太多太厚,寶寶的新陳代謝比較旺盛,是比較怕熱的,因此,家長多多觀察一下寶寶的體溫,不要讓孩子太熱,否則也容易導致寶寶的皮膚褶皺處出現被淹的痕跡。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糖果媽媽,每天給您推送高質實用的育兒知識!


糖果媽媽


哈嘍!寶媽沐沐來為你解疑答惑咯!

我們知道,小寶寶的皮膚十分嬌嫩,而且褶皺比較多。這些褶皺比較多的地方如果不保持清潔和乾燥的話就很容易發紅,嚴重的還會破皮和感染,在醫學上叫做“間擦疹”,這就是我們俗稱的“皮膚淹了”。

沐沐的寶寶當時也淹過,淹的是大腿和脖子,婆婆一個勁兒的嫌我把寶寶喂的太胖,後來去醫院醫生給開了氧化鋅軟膏,平時讓經常清潔寶寶褶皺處的皮膚,比如寶寶的大腿、脖子、腋窩等地方,每天都要清洗,清洗的時候最好用溫水,清洗完後用乾淨的紙巾或者棉花輕輕蘸幹褶皺部位,然後輕輕撲上一層爽身粉。但如果皮膚已經淹了,就不要再用爽身粉了,爽身粉遇到汗液很容易凝結成塊,堵塞毛囊,反而會讓這種情更加嚴重。當時醫生告訴我的方法是洗乾淨輕輕蘸幹後,用棉籤在局部輕輕塗上一層香油,太陽好的時候把寶寶的褶皺部位露出來多曬曬,後來我家寶寶幾天就好了,從那以後皮膚再也沒有淹過。

媽媽們平時對於寶寶皮膚的護理也是很重要的,每天一定要清潔寶寶的皮膚尤其是褶皺部位,清洗過後一定要確保局部皮膚的乾燥,蘸幹後再擦爽身粉。平時也可以在這些部位塗上一層橄欖油,也有不錯的效果。注意不要讓寶寶經常一個姿勢,經常給寶寶變換體位,給寶寶穿厚度合適、柔軟吸汗的衣物。寶寶的臀部也同樣嬌嫩,容易發生“紅屁股”,媽媽們要注意勤換尿片,保持寶寶臀部皮膚的清潔乾燥,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棉布尿布。


我是沐沐,一名90後寶媽。堅持科學育兒,歡迎姐妹們一起討論育兒和孕產方面的各種問題,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沐依蘿


因為寶寶肉比較多,皮膚褶皺比較深,不保持乾爽的話,很容易就被“淹”紅了,如果沒有及時發現,還會更嚴重。


怎樣預防和護理呢?

1、熱毛巾敷20分鐘

如果寶寶淹的不是很嚴重,可用熱毛巾熱敷寶寶大腿內側,每次熱敷20分鐘左右,每天堅持做3~5次,熱敷完了要用乾布擦乾。

2、曬曬太陽,防止細菌滋生

寶寶大腿淹了,會因細菌滋生而發紅發癢。所以,麻麻可以把寶寶抱到陽光不是很毒的太陽底下曬一曬

3、塗紅黴素軟膏,殺菌消腫

如果寶寶大腿被淹後紅腫的比較厲害,要給TA的大腿內側塗抹紅黴素軟膏了,能起到殺菌消腫的作用。但不要給寶寶塗太多,以免傷及TA那脆弱的皮膚。

4、注意大腿部位的清潔

每次洗澡的時候,都要注意給寶寶清洗一下。皮膚褶皺的地方,直接用手輕輕搓洗一下就可以了,不要用毛巾給寶寶擦洗。清洗完後,用毛巾蘸幹寶寶大腿上的水(記得是蘸,不是擦,也不是抹)。如果大腿沒有擦乾,寶寶就會一直淹著,病情就會加重啦!


心連心好月嫂


可能很多年輕爸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嬰幼兒的脖子、腋下及大腿根部經常容易發紅、潮溼,嚴重的還會有臭味,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淹”,出現這種症狀後嬰幼兒普遍會出現哭鬧、不安的現象,長期不能消除的話還會導致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嬰幼兒脖子、腋下及大腿根部淹了怎麼辦?

由於嬰幼兒的吞嚥反應還不是很靈敏,在吃奶粉、喝水時,液體容易順著下巴流到脖子處,長時間這樣會導致脖子處淹;腋下及大腿根部如果長時間不清洗又處在潮溼不通風的環境裡,也容易出現淹的情況。

1、大多數家長會在出現淹的情況後在患處塗抹爽身粉或藥膏,但這種方法只適用於初期症狀使用,淹的根源在於“溼”,而爽身粉遇溼後會變成糊狀,無法再發揮爽身的作用,藥膏則只是通過藥性來抑制症狀的加劇並不能去根。

2、寶寶大腿根淹了建議減少紙尿褲的使用時間,平常最好是2到3個小時更換一次,每次更換的時候用溫水清洗一下,要注意擦乾水分,晾一下,再穿新的紙尿褲,紙尿褲不要穿的太緊了,給寶寶大腿根滴點紫草油幫助減少摩擦,夏天太熱了可以適當開空調,可以預防出汗生痱子,也可以緩解症狀,另外洗澡完一定要注意把大腿根部的水分擦乾,關鍵還是要保持皮膚乾爽。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有疑問請【私信】我們醫師,將免費為您解答】


平安健康科普


小寶寶胖嘟嘟最可愛,可是胖嘟嘟的孩子皮膚褶皺的地方最容易被淹。因為小寶寶的皮膚特別嬌嫩,皮膚褶皺的地方經常摩擦,加上不透氣,寶寶身上的褶皺特別容易被淹。

所以,如果你們家的寶寶屬於胖寶寶,那麼為了避免寶寶皮膚褶皺處被淹,媽媽們一定要知道寶寶最容易被淹的地方是脖子、胳膊、大腿內側以及腹溝,媽媽們需要注意:

給寶寶勤洗澡。褶皺處容易被淹,是因為褶皺處不透氣,汗漬就容易留在褶皺處,

所以媽媽要勤洗澡,保證寶寶身上的乾爽

多用嬰兒油,不要用爽身粉。我們小時候,條件有限,都是用的爽身粉,但是爽身粉一見水或者汗漬就會粘在身上,起不到乾爽的作用,還會起相反的作用。所以洗完澡,用嬰兒油來代替爽身粉。

讓寶寶的皮膚褶皺處多透氣。寶寶醒的時候,可以給寶寶褶皺處撥開透透氣。夏天的時候儘量讓寶寶自己玩,不要去抱孩子,抱著更容易讓孩子出汗。

另外,夏天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開空調,保證孩子身上乾爽,不要認為小寶寶太小不能開空調,只要不對著孩子吹風,溫度適宜就可以。

朋友的寶寶每次去做兒保,醫生都會建議要控制奶量,可以說是標準的胖寶寶,但是孩子的身上從來沒有被淹過。最大的秘訣就是儘量讓孩子少出汗,保持身體乾爽


豌豆媽媽育兒


育嬰店買的效果非常好



用戶105040360304


用“嬌嫩的花朵”來形容小孩子的皮膚的一點也不為過。小孩子從母胎墜地,尚未真正擁有能力面對這個陌生的世界,他們依偎在家人懷中,在關懷中成長,最終邁向社會。但在此之前,家人們對於寶寶的呵護則需要格外小心,畢竟寶寶的皮膚是嬌嫩無比的。

每個小孩子的體型不同,有些偏胖、有些偏瘦。隨著孩子母乳生活的開始,很多寶寶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增胖。有些家長就會發現,寶寶皮膚的褶皺出好像出現了“紅紅”,似有一種被“淹”的感覺。

小孩子的被“淹”

小孩子出現被“淹”的部位多是肉多的地方,由於這些部位多褶皺,皮膚很容易出現陷下的情況,看起來就像是被“淹”一樣。

如同被淹事物會受水的影響,皮膚被“淹”了也會受到影響。疼痛、變紅就是表現。由於小孩子皮膚嬌嫩,一點刺激都會引起他們皮膚不適。因此我們時常會發現,孩子如果出現了皮膚被淹,他們往往會啼哭不已。

孩子出現皮膚被淹,很多家長一時之間都不知所措。其實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採取以下措施幫助孩子緩解:

1. 做好清潔

孩子皮膚被淹後,家長以為洗澡的時候要避免清洗,殊不知需要比平常更加註意清潔工作。小孩子肌膚由於被淹,容易出現細菌感染,所以孩子洗澡的時候要注意為他們清洗此部位的肌膚。值得注意的是,媽媽們動作要輕柔,不要用力擦拭,以免傷害孩子的皮膚。

2. 皮膚乾爽

小孩子被淹處皮膚由於摺痕作用,長時間都處於不透氣狀態,如果不保持乾爽狀態,皮膚很有可能會堆積汗液和髒東西,容易誘發紅腫或感染,所以可以適當塗些藥膏和油隔離這些事物。

3. 飲食習慣

媽媽們不用擔心母乳餵養會加重孩子情況,可以照舊進行。只是媽媽們的飲食需要控制,少吃油膩食物。

4. 注意通風

由於孩子皮膚被淹,尤其要注意被淹處皮膚的通風狀態。目的是減少汗水,避免引起紅腫不適。若是能讓孩子紅腫處得以通風,還能減弱疼痛感,有利於他們的睡眠。

出現皮膚被淹的寶寶,媽媽們要注意孩子的穿衣情況,不要添衣過多,以免加重的孩子情況,同時還能預防孩子出現皮膚被淹。


康愛多中醫養生


我家大寶小時候總是“醃”那時候不會帶孩子,再加上孩子小皮膚嬌嫩就一直“醃”直到寶寶3個多月才好。二寶呢從出生開始就沒用粉,一直擦的護臀霜,脖子、腿縫、屁股都擦。到現在寶寶一歲了,都沒有醃過。每天都給他洗2-3次澡!保持乾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