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塵轉光伏,科林環保誤入EPC困局,債務危機下再轉水處理?

2010年11月,在登陸資本市場的時候,科林環保還是國內最大的袋式除塵設備專業製造企業。

近幾年,在鋼鐵去產能的大背景下,科林環保的袋式除塵業務也漸進尾聲。如何尋找一個可以接續的新行當?是科林環保的主要問題。

這兩年,科林環保努力剝離老行當,進軍光伏,由此迎來了洶湧的債務危機。

除塵轉光伏,科林環保誤入EPC困局,債務危機下再轉水處理?

7500萬債務逾期

近期,科林環保發布公告稱,由於資金狀況緊張,公司及子公司累計約7,538.16萬元的債務出現逾期,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淨資產的10.16%。

深交所就這個問題,對科林環保下發問詢函特別關注,要求科林環保說明相關債務形成的原因、時間、期限、資金用途等情況。

科林環保今天在回覆深交所的問詢函時,回覆表示,債務的形成系公司開展EPC工程建設所致。

科林環保自2017年開始轉型大環保概念新能源產業以來,以EPC等方式累計承 接光伏電站建設項目近200MW,以及總投資近10億元的高郵多能互補項目。

截至目前,公司累計簽約並實施166.7MW的光伏電站,以及總投資約10億元高郵城南經濟新區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工程,收購併運營30MW電站,涉及總投資約25億元。

上述項目的建設推進導致公司形成大量的應收賬款。

就在今年年中,深交所關注到的科林環保2017年度年報應收賬款偏高的問題,並進行問詢,科林環保回覆認為,2016年其還主要從事除塵業務,而2017年公司的主營業務已經變為了光伏電站EPC總承包業務,2017年較2016年公司主營業務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因光伏電站具有單項投資大,應收賬款的回收期長,公司的現金流已經持續吃緊。

科林環保在11月29日回覆深交所問詢函時稱,截至2018年9月底,科林環保應收賬款及存貨餘額達到約8.6億元,應收賬款的回收情況,對公司償債能力產生較大影響。

除塵轉光伏,科林環保誤入EPC困局,債務危機下再轉水處理?

同時,外部資金環境緊張,也導致本年度銀行授信額度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公司2018年年初銀行流動資金貸款及銀行承兌匯票敞口合計為3.199億,當前僅為1.45億元,減少了1.749億元,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償債能力。


賠本兒的光伏項目

事實上,科林環保自進軍光伏電站的開發、投資、建設和運營以來,簽訂的多宗大額框架合作協議和所選擇的合作方來看,存在很多疑點,廣被詬病。

2017年8月,科林環保的濱州昌輝分佈式光伏項目,就疑點重重。

這個項目規劃總裝機容量100MWp、總投資約為7億元。

為項目擔保的一家來自南京的公司,註冊資本僅為518萬元,卻給一個投資總額達7億元的項目做擔保,被質疑不妥。

果然,在今年9月29日,科林環保發布公告終止該項目。給出的原因是:國家 531 政策調整和項目自身的缺陷,導致本項目的投資收益率達不到公司預期且存在建設風險。

項目爛尾了,前期投入的288萬元,自然也打了水漂。

幾乎就在同期,科林環保又在廣西欽州拋出了一個120MWp的光伏項目,投資金額4.32億元。不過,這個項目很快暴露出了問題:合作方、擔保方是母子公司關係、控制人為同一人,且均未進行實際出資,是“空殼皮包公司”。

這個項目,也在今年被解除協議,原因是:使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預計項目投資收益率無法達到預期。

好在,該項目尚沒有真金白銀投入,但徒勞無功的一番折騰,也讓科林環保的光伏轉型變得黯淡了:陽光的錢並不好賺。

2018年,光伏產業經歷了大轉折,以往靠政策補貼實現盈利的光伏項目,經歷了531大限,轉瞬之間變得步履維艱。科林環保在大轉折前挺進光伏,不得不說是一個看走眼的轉型。

除塵轉光伏,科林環保誤入EPC困局,債務危機下再轉水處理?

科林環保在回覆函中表示,根據債務情況,公司未來一年內到期的債務金額將超過3.7億元,短期償債壓力較大,目前公司正在全力籌措償債資金,如公司無法妥善解決,存在無法到期按時償付相關債務的風險。

除了向貸款銀行進行續貸,配合項目公司股東處置山南、菏澤和遷安等光伏電站項目,收回墊資建設電站的款項,或者債務延期。總之,未來具有不確定性。


尋找利潤增長點

現在來看,2017年扣非後的淨利潤虧損359萬元,同比下降132.53%。今年三季度,科林環保營收不足1700萬元,同比急劇下降87%。

既然光伏不行,那科林環保還得接著轉型,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

事實上,科林環保也正在籌劃重組,計劃以現金方式收購新中水(南京)再生資源投資有限公司所持有的14家全資子公司100%股權。

根據科林環保的最近一次信息披露,公司仍在就重組相關事項,與交易對方進行談判磋商。

新中水(南京)再生資源投資有限公司出售的標的公司為湖南瀏陽新中水環保科技、寶雞市易飛明達電力發展、清遠市青泓環保科技、梧州市中水新能源科技、大唐華銀衡陽環保發電、重慶康達新能源、宜春市新中水能源科技、寧波齊耀新能源、安丘市新中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子公司。註冊資本總計超過1.9億元。

通過天眼查可以看到,科林環保擬收購的標的公司規模都不大,規模在50人以下,註冊資金在500萬到3000萬不等,且有些企業曾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當然這14家標的公司並非最後的交易清單,具體的標的公司待科林環保對標的公司盡職調查完成後予以確定。

標的公司的主要為新能源研發、垃圾填埋、氣綜合利用等項目,對於此次擬收購14家標的公司的行為,通過本次收購有利於延伸公司環保業務產業鏈,為公司在大環保業務領域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除塵轉光伏,科林環保誤入EPC困局,債務危機下再轉水處理?

但是這次重大重組,從今年7月公佈啟動以來,一直沒有最新進展。

一邊是高企的逾期債務,一邊籌備現金收購,科林環保又將進行怎樣的輾轉騰挪?


本文作者:冶華,資深媒體人,生態資本論主筆。

(本文在生態資本論和中國生態資本網同步更新,網站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生態資本網;微信公號轉載請註明來源:生態資本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