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補習的殘酷現實:學霸在領跑,中等生在追趕,差生麻木陪跑

校外補習的殘酷現實:學霸在領跑,中等生在追趕,差生麻木陪跑

因為自家孩子正上高中,這幾年接觸了不少培訓機構,也瞭解到一些校外培訓的現狀。客觀來說,初高中補習已不是該不該補的問題,而是怎麼選擇的問題。

說到校外補習,很多人都以為是我國特有的怪像,其實不然。在國外,校外培訓被稱為“影子教育”,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為後進學生提供課外輔導,即所謂的“補差”。但在國內,好的培訓機構一般只有針對學霸的“培優”和麵向中等生的“拔高”。想要“補差”,還只能找些名氣不大的機構或乾脆直接請家教。

平心而論,所謂的老師上課不講,補習才講是完全不存在的。可以設想一下,一個班五六十人算是很正常的,在有限的上課時間裡,老師只能照顧大多數人。這就導致了一些人吃不飽,一些人又跟不上,而被照顧到的大多數人要想進一步提升,光靠課堂也肯定不行。於是,成績好的去校外“培優”,衝著更高分而去。中等生想要再上個臺階,也必須去校外“拔高”,剩下的差生如果不想被徹底拋棄等死,只能是跟著去“補差”。

這就是現實,非常殘酷。

校外補習的殘酷現實:學霸在領跑,中等生在追趕,差生麻木陪跑

我們無須去指責現有選拔制度,畢竟頂尖的教育資源有限,而中小學也永遠無法做到小班教學,矛盾會一直存在。

我國的校外培訓有多瘋狂?先看一組數據(來自《光明日報》2018年2月3日 06版):

全國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的校外教育總體參與率為47.2%,其中農村的參與率為24.7%, 城鎮為57.2%。

一線城市的學科補習參與率為43.4%,二線城市48.8%,三線及以下城市為41.8%。

父母教育程度較低的學生校外教育的參與率小於20%,而父母學歷在大學及以上的學生,校外教育參與率超過70%。

校外補習的殘酷現實:學霸在領跑,中等生在追趕,差生麻木陪跑

所以,更加殘酷的現實就是: 越是大城市,越是重點中學,越是重點班,越是學霸就越在參加課外培訓,因為他們衝著更高的目標而去。

我們無力改變這一切,要麼去適應,要麼提前放棄競爭。當然,補與不補,或選擇什麼樣的機構,還要看孩子的意願,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想要達成的目標來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