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對項羽的不同評價?

太多的不該


詩以詠志,歌以傳情。三首詩的創作背景不同,也體現了詩人對項羽的不同評價。

李清照,婉約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 李清照前期生活安定富足美滿,後經“靖康之變”,不得以隨朝廷南遷,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趙明誠在做江寧知府時,遇到叛亂,不僅沒有組織有效的戰鬥,反而棄城而逃。夫妻二人南渡途徑烏江有感而發,《夏日絕句》就此誕生。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夏日絕句》一方面譴責朝廷南遷,一方面因為自己丈夫棄城而逃感到羞愧,認為大丈夫在世當有所為有所不為。通過對項羽行為的讚賞,表達自己心中的不滿,憤恨之情。

王安石,封荊國公,銳意變法,改革弊政。

  • 宋仁宗至和元年,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滿赴京途經烏江亭,寫了《烏江亭》這首是,以此駁斥杜牧的意見。

烏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 詩中王安石直抒己見,客觀分析了項羽當時的處境,提出了自己的質疑:經過多年的征戰,人民已經產生厭戰情緒,加之兵敗,即使重整旗鼓,也未必有人追隨。見解獨到,一針見血,可見其革新精神。後期他主張變法也就順理成章了。

杜牧,號樊川居士,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

  • 杜牧生不逢時,少時家庭優渥,後逐漸衰落。雖有相才,而無相器。看破晚唐的時局,卻無回天之力。詩人赴任池州刺史,路過烏江亭時感慨良多,寫下了《題烏江亭》。

題烏江亭

唐·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 對項羽的烏江自刎表示諷刺,暗示當局者不應該因為暫時的失利而放棄,要有敗不餒的精神。借古喻今,不失本心。

詩人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對項羽提出了不同的評價,藉以諷喻,或褒或貶,都有一定的意義。只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5有5


楚漢相爭,力能扛鼎,才氣過人之項羽,23歲跟隨叔父項梁起兵反秦,率領江東八千子弟,縱橫疆場,逐鹿中原。鉅鹿一戰,項羽破釜沉舟,與幾倍於己的秦軍進行浴血奮戰,奇蹟般地消滅了秦軍主力,被各路諸侯推舉為“上將軍”。

此後項羽所向披靡,直至進軍咸陽,自封為西楚霸王。《史記》載:(項羽稱)"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頂天立地的項羽,在歷史上留下了太多的印跡:“破釜沉舟”、“鴻門宴”、“項莊舞劍”、“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等,最後屢戰屢勝但大腦平滑、政治上弱智的西楚霸王竟敗亡在屢敗屢戰,高智商、高情商的劉邦手下。

直到臨死前,項羽還認為是“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就是有這樣的認識,當烏江亭長要用船送他渡江,勸他東山再起時,他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謝絕了亭長的好意。

一、霸王祠中兩首詩

安徽省和縣烏江鎮就是兩千多年前楚漢爭霸時“十面埋伏”的古戰場,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之地。

在和縣烏江鎮東南的鳳凰山上,從漢代起就建有霸王靈祠。

在霸王祠享殿東山牆的內壁上,鑲嵌有兩塊大理石鐫刻的石碑,分別刻著唐朝詩人杜牧的《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還有宋代詩人王安石的《烏江亭》詩:

“百戰疲勞壯士衰,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二、針鋒相對的兩首詩

項羽該不該重返江東,即使他真的回到江東,那裡的父老子弟對他又是什麼態度呢?項羽還能夠再次挑起烽煙四起,逐鹿中原的大戰並從而轉敗為勝,扭轉乾坤嗎?

歷史上眾多文人墨客及史家因見解不同,而爭論不休。

霸王祠牆上杜牧和王安石的詩,就是分別代表了針鋒相對的兩種觀點。

(1)杜牧詩《題烏江亭》

譯文: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難以事前預料。能夠忍受失敗和恥辱的才是真正男兒。

江東子弟大多是才能出眾的人,若能重整旗鼓捲土重來,楚漢相爭,誰輸誰贏還很難說。

杜牧詩針對項羽兵敗身亡的史實,批評項羽剛愎自用,遭遇到挫折便灰心喪氣,含羞自刎,怎麼能算一個“男兒”呢?有愧於其英雄稱號。諷刺項羽不能總結失敗的教訓,惋惜他的英雄事業歸於覆滅。

杜牧認為戰爭的勝負亦未可知,也是難以預料的,失敗了並不要緊,項羽才31歲還很年輕,如果能“包羞忍恥” ,忍辱負重,韜光養晦,採納忠言,再整旗鼓,則勝負之數,或未可知。可是項羽不圖重新振作,自暴自棄,一死了之,是極其錯誤的。

(2)王安石詩《烏江亭》

譯文:頻繁的征戰使壯士疲勞、士氣低落,中原之戰的失敗之勢再難挽回。

雖然江東子弟現在仍在,但他們是否還願意跟楚霸王捲土重來呢?

王安石認為烽火連天的戰爭讓百姓疲命,項羽的失敗是無可挽回的。即使是他想要捲土重來,江東子弟也不會答應,沒人肯供他驅使了。項羽已失去了民心,連家鄉的百姓都不擁護他了,失敗是歷史的必然。

(3)杜牧、王安石的觀點截然相反,是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和立場不同。杜牧著眼於宣揚不懼失敗的無畏精神,是借題發揮,讚揚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是詩人詠史;而王安石則審時度勢,指出項羽敗局已定,勢難挽回,是政治家的詠史。最後的反問道出了人心向背的歷史趨勢。

三、李清照詩《夏日絕句》

宋代詩人李清照《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用楚霸王故事做題材 ,實際上是借項羽不肯對敵人屈膝投降的行為來諷刺南宋王朝腐朽無能,對敵妥協投降的政策。頭兩句講一個人的生死都應該成為英雄。第三句點出她對項羽的讚美,第四句用“不肯”讚揚項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行為,給予楚霸王以充分肯定。

結束語:時光荏苒,曾叱吒風雲,力拔山兮氣蓋世之西楚霸王千秋功罪和楚漢爭霸及其評論它的華彩詩章,早已淹沒在煙波浩渺的歷史長河之中,惟掩映在綠草鮮花、蒼松翠柏間的霸王靈祠遊客們仍絡繹不絕……


手機用戶德友之書齋


楚漢戰爭中儘管項羽被劉邦打敗,可是項羽的名聲,流傳千古,甚至比當了皇帝的勝利者劉邦更容易被人記起。千百年來,“西楚霸王”被賦予了悲情英雄的符號,不知多少次出現在文人墨客的詩詞裡。

唐朝詩人杜牧曾《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弟子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很顯然是說,勝敗乃兵家常事,男子漢做大事要忍辱負重,項羽你根本不需要自盡烏江。江東的人才多的是,你過去江東,完全是可以重新開始的。

杜牧是惋惜項羽的失敗,更是說項羽自盡是不能忍辱負重,心胸不夠寬廣的表現。為什麼不能過江東再來呢?

北宋大文學家王安石曾寫詩《疊題烏江亭》: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弟子雖猶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從字面上都能明白王安石所說的意思:項羽疲於作戰,在楚漢之爭中失敗了,即使項羽回到江東,江東還有很多的青年壯士,他們還會與項羽從新開始嗎?

王安石比較直白實際的指出:項羽的失敗是不可改變的,即使他能回到江東,江東的子弟民眾也不會再支持他捲土重來了。

還有女詩人李清照,寫項羽的詩更是有名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做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寫這首詩時,正好是到了烏江附近。李清照觸景生情,內心對自己丈夫不平判亂逃跑的行為頗有看法。

再有當時金兵南侵,南宋當局在抵抗與和談之間,猶豫不定,抵抗不堅決,造成向南窺逃的局勢。

李清照不由得心生豪氣,以項羽寧可自盡不回江東的豪情與氣節,來抒發自己恨不得拿起武器,奔赴戰場殺敵的一腔報國熱情。

可以說,李清照的“至今思項羽,不肯回江東”,基本上決定了項羽在歷史上的“英雄”地位。

根據楚漢戰爭的局勢,還是很贊同王安石的說法,比較客觀。項羽的祖父項燕當時就是戰敗回了江東,想重新再來,結果被秦軍追殺,項燕見楚王已死,也只好自盡。

同樣,劉邦自然不可能讓項羽回江東,給他時間是其捲土重來,一定會追殺項羽,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才會罷休。所以,項羽根本沒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欣賞李清照豪情萬丈的同時,也感嘆,項羽如果不是李清照這首詩,或許很難成為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