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合作牵手治水 江浙两省58名镇村干部受聘联合河长

跨省合作牵手治水 江浙两省58名镇村干部受聘联合河长

11月27日,来自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58名镇村干部有了一个新头衔——交界河湖联合河长。这是长三角区域(秀洲—吴江)一体化治水机制的再深化,联合河长将共同管护江浙两省间39公里的交界河道,守住一湾清水。

跨省合作牵手治水 江浙两省58名镇村干部受聘联合河长
跨省合作牵手治水 江浙两省58名镇村干部受聘联合河长

秀洲、吴江虽分属两省,但水脉相依,两地曾为水污染问题发生过争议。联合河长制,为省际治水提供了多层级的议事平台,部分跨省治水问题在区级、镇级乃至村级层面就能得到及时解决

58名镇、村联合河长受聘后

将通过联合巡河、定期协商等方式

为跨省河道建立“一河一档”

上下游、左右岸,镇、村两级联合河长间

将实现数据共享、责任共担

跨省合作牵手治水 江浙两省58名镇村干部受聘联合河长

“过去跨省河道治理,需要省级层面交流沟通相关信息,再制定解决方案。现在,依托河长制信息化平台,联合河长的手机上,就将及时共享交界河道的水质监测、巡河反馈等相关数据和图文信息。”秀洲区治水办(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说,这为及时解决水环境问题提供了便利。

为突破河道上下游、左右岸的跨省治理瓶颈

两地此前已做过不少有益的尝试

2012年,两地环保部门建立了边界环境联合交叉执法机制,遏制环境违法行为;

2017年 ,两地更进一步,签订协议,共同出资1亿元对主要界河清溪河开展清淤整治,河道水质提升明显。

跨省合作牵手治水 江浙两省58名镇村干部受聘联合河长

为巩固来之不易的治水成果,近年来,两地河长间的交流日渐增多,逐渐从联合执法、联合治理向联合长效管护转变。目前,秀洲区、吴江区已专门设立了

交界河道联防联治办公室。在联合河长的引领下,两地将深化水环境联合治理机制、水环境联合保洁机制、水环境联合执法机制、水质联合监测机制,推进跨省河道联防联治,加强民间合作。

下一步,秀洲区、吴江区将共同打造长三角区域治水一体化样本,并以此为契机,在区域规划、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展开更广泛的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