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省了鹽費了醬,省了柴火涼了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夫也瘋狂


“省了鹽費了醬,省了柴火涼了炕”是告訴我們做人要捨得,有舍才有得。現實中,捨得物品並不難,難的是捨得給人充分的信任。古時候有個叫“息壤”的地方,是戰國時秦國的邑名,後來發生了一個典故,成為信誓的代詞。


公元前308年(秦武王三年)的一天,秦武王對他的臣子甘茂說:“寡人有個心願,想乘著垂帷掛幔的車子去看一看周朝都城,這樣我死後就不會留有遺憾了。”甘茂心領神會,對秦武王說:“我願前去魏國,與魏國相約去攻打韓國。”秦武王應許。甘茂在徵得魏同意後,卻久久不攻。秦王奇怪,於是召甘茂到息壤問明緣由。

甘茂回答說:“宜陽,是個大縣,名稱叫縣,其實是個郡。現在大王離開自己所憑據的險要關隘,千里迢迢去攻打他們,取勝有很大困難”。他又說:“此外,我也有所擔心。從前,曾參住在費邑,魯國有個與曾參同姓同名的人殺了人,有人告訴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了人’,他的母親正在織布神情泰然自若。過了一會兒,一個人又來告訴他的母親說‘曾參殺了人’,他的母親仍然織布,神情不變。不一會,又有一個人告訴他的母親說‘曾參殺了人’,他的母親扔下梭子,走下織布機,翻牆逃跑了。憑著曾參的賢德與他母親對他的深信不疑,有三個人懷疑他,還使他母親真的害怕他殺了人。現在我的賢能比不上曾參,大王對我的信任也不如曾參的母親信任曾參,可是懷疑我的決非只是三個人,我唯恐大王也象曾母投杼一樣,懷疑我啊。當初,張儀在西邊兼併巴蜀的土地,在北面擴大了西河之外的疆域,在南邊奪取了上庸,天下人並不因此讚揚張儀,而是認為大王賢能。魏文侯讓樂羊帶兵去攻打中山國,打了三年才攻下中山。樂羊回到魏國論功請賞,而魏文侯把一箱子告發信拿給他看。嚇得樂羊一連兩次行跪拜大禮說:‘這可不是我的功勞,全靠主上的威力啊。’如今我是個寄居此地的臣僚。樗裡子和公孫大奭二人會以韓國國力強為理由來同我爭議攻韓的得失,大王一定會聽從他們的意見,這樣就會造成大王欺騙魏王而我將遭到韓相公仲侈怨恨的結果。”秦武王說:“你放心,我不聽他們的,我跟您盟誓。”

之後,甘茂帶兵攻打宜陽,如他所料,功打得非常困難,打了五個月還是拿不下。這時候,樗裡子和公孫奭果然提出反對意見。武王聽信讒言,召甘茂回國,打算退兵不攻了。甘茂指著息壤的方向對武王說:“息壤在彼”,提醒他不要忘記他們之間的盟誓。武王覺醒,還把國內人兵將都調到宜陽,鼓勵讓甘茂進攻宜陽。最後,他們終於拿下了宜陽。


多知事


農村老話“省了鹽費了醬,省了柴火涼了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鹽是省了,飯菜淡而無味,還要拌醬油吃,醬油也不便宜啊。柴火省了,睡覺的炕卻是涼的,晚上睡覺不暖和啊。千算萬算的,最後還是失策,因小失大,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划算呢。


是不是覺得農村老話特別有意思,幽默風趣又詼諧。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醬醋茶貴,但太摳門過日子也不好,有時候越是摳門越過不好日子。俗話說越省越窮,越花越有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精打細算過日子不如正確的開源節流,把好鋼用在刀刃是對的,而不是一味地去摳門,摳門不是創造價值,而是想千方百計的守住既得利益,但它不會錢生錢,甚至還會貶值。

省了鹽費了醬。好火費炭,好女費漢。好飯菜當然會費油費佐料,這個是不能夠節省的,沒有食鹽的飯菜淡而無味,不合胃口的飯菜讓人難以下嚥不說,吃久了會傷害人的脾胃和身體健康。醬油雖然也是調味品,也有鹹味,但絕對取代不了食鹽的作用。食鹽可以天天吃,頓頓吃,醬油卻不行,有的人還不吃醬油。

省了柴火涼了炕。大冬天晚上睡覺,有的地方還要燒炕取暖,為了省一把柴火而不燒炕,挨凍受冷的是自己,時間久了感冒發燒不說,還會落下其他寒涼侵染的毛病,那是慢性疾病,會落病根的,一輩子治不好,因小失大,不吃不喝省錢買藥的農村老話讓人深思。

人生很短暫的,要學會善待自己。不該省的就去嚯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做守財奴有什麼好呢?有人說是為兒女子孫後代著想的。兒孫自有兒孫福,想那麼多幹嘛!

懂生活,會生活。餓了就吃,吃好的。冷了就燒炕,把炕燒的暖暖的,多好!


農民妹子一枝花


非常有道理,和拆東牆補西牆,白天竄四方,晚上補褲襠差不多意思,,,解釋了一個哲學道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菏澤老張微生活


醬油或其它醬料是鹹的,可代替食鹽。炕不燒不熱,木不鑽不透。


雄關漫道A


說的有道理,大醬鹹,是因為裡面含鹽,如果你少放鹽,大醬的味道就淡了,當吃蘸醬菜的時候,就要多蘸些,不然嘴裡邊就沒味道。像我老家黑龍江,湛江吃豆腐,辣椒,幹豆腐,大蔥,都習慣蘸醬吃。東北的冬天冷,炕你不燒柴肯定不熱啊,不熱就要挨凍,所以說省了柴涼了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