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低速磁浮线路第二次环评公示 2019年12月试运营

进入第二次环评公示 成都中低速磁浮线路快来了!

近日,成都市环保局官网发布了《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低速磁浮综合试验线项目”第二次环评公示》。内容显示,中低速磁浮综合试验线总投资67642万元,项目位于新津县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兴物四路,一期项目全长3.6km,最高调试速度为160km/h,但预留达到200km/h的条件。

在工期安排上,环评文件显示,预计整个工程将于2019年9月底全线联调联试完毕,2019年10月初试运行,2019年12月建成试运营。

最高时速160公里

试验线满足中低速磁浮列车全功能试验

因具有环保、安全性高、建设成本低等优点,磁浮交通被视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磁浮列车按其速度分为高速和中低速两种类型,高速磁浮列车时速可达四五百公里,主要使用于长大干线和城际交通,中低速磁浮列车时速约一两百公里,主要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目前国内已有包括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正在实施或计划上马磁浮项目。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低速磁浮综合试验线项目”第二次环评公示》文件显示,试验线位于成都市新津县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兴物四路,占地约300亩,建设内容将包括一条中低速磁浮综合试验线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全长4.5km,设计最高时速为200km/h,最小转弯半径为45米。

成都中低速磁浮线路第二次环评公示 2019年12月试运营

整条试验线需要满足中低速磁浮列车直线行驶、加减速、最大坡度、最大侧倾角、最小转弯半径、最高速度、信号系统、供电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等全功能试验和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计划于下月开建的中低速磁浮综合试验线项目仅是一期项目,线路起于新筑厂区新建3号库东侧,主要沿兴物四路由南向北走行,止于兴物四路与西创路交叉口南侧。整条试验线为单线,全长3.6km。

建成以后将主要用于中低速磁浮列车的全功能综合动态调试,为车辆在不同载荷下的起动加速度、制动减速度、10%爬坡能力,60m曲线通过能力,400m竖向曲线通过能力,0—160km/h的动态性能及车辆相关参数检测与试验等提供条件。

成都市将提前开展第四期建设规划中

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18号线三期、19号线二期、33号线6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待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获批后择机启动建设。

按目前设计方案,10号线三期项目

北起人民公园站,南止于太平园站(不含),全长约5.5公里。

13号线一期项目由七里沟站(含)至龙华寺站(含),全长约28.85公里。

17号线二期项目由机投镇站(不含)经人民公园至龙潭寺东站(含),全长约27.6公里。

18号线三期项目将连接火车南站与火车北站,采用市域快线技术标准,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40公里/小时。

19号线二期项目起于九江北站(不含)止于天府新站,作为天府国际机场重要配套轨道交通线路,19号线将连接天府国际机场和双流国际机场。

33号线起于武侯区永康森林公园站,止于终点高新区锦水花乡站,呈西北至东南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