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为什么叫洪洞?

用户5870494766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山西那些事儿。(本文约500字,阅读需时2分)

我们都知道洪洞有个大槐树,这里号称众祖之根。

不少外地人会将洪洞读为hóngdòng,这其实是错误的读音。

正确的读音应该是hóngtóng。

关于洪洞这个地名,有人根据方志上的记载,“县北五里有洪崖古洞,县以洞名。”说是因为这个地方南边在上古时期有一个仙人,因为居住在一个叫“洪崖古洞”的地方,而得此地名。

其实这个说法不可靠。

因为这里的古洞读dòng,而非现在的读音hóngtóng。

也有人解读说,洪洞这一地名,源于鲜卑语,其实是通古斯语系中的“Hoton”一词的汉译。Hoton”意思就是“城”。

这种说法有过度解释之嫌。就算洪洞此地魏晋这段历史上受到过鲜卑人的影响,而地名这一最基本的文化要素确实有强大的传承性的,不可能直接改过来,把之前的俗称丢的一干二净。

洪洞这一地名,还是与此地的地理环境有关。

绿色所示为汾河

洪洞靠近汾河,“洪”是形容大水,而“洞”是言水之激流。合在一起,“洪洞”的意思就是指这里的汾河波涛汹涌。

这里的形容流水迅猛的“洞”该怎么读呢?

《说文解字》言:“洞,疾流也。从水同聲。徒弄切。

从水同声,就是说表示疾流的“洞”读同tóng。后面的“徒弄切”,是古代表示读音的特殊方法,取“”的声母t,和“”的韵母ong,合在一起,就是tóng这个发音了。

综上可知:洪洞这个地名,与当地特殊的河流环境密切相关。

速读历史类精彩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提起洪洞县,可以说家喻户晓,喜欢戏剧的人都记得《玉堂春》里苏三的一句唱词“苏三离了洪洞县……”,另外一个就是“大槐树下”的故事。洪洞县名是怎么来的昵?



根据传统的说法,洪洞县名是因城南有洪崖古洞而得名。 洪洞县历史悠久,其“洪洞”之名自古就有,虽然在历史上几经变迁,但最终还是沿用了历史上的旧称:洪洞


在唐、虞、夏、商时代,洪洞为冀州之域。后其属地和县名多有更改,如义宁二年改杨县为洪洞县……1958年10月,洪赵县与霍汾县合并,称洪洞县,县治在洪洞城。1959年9月霍汾从洪洞分出,恢复原置。1971年临汾与运城分署分置,洪洞归临汾行署管辖至今,县人民政府驻洪洞县城。苏三起解里所描述的爱情故事世代相传,大大槐树的故事吸引了海内外大批粉丝的寻根问祖热,而这两个故事,其起因地都是山西洪洞



【喜欢我的网友可点击右上角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