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家的眼中,艺术品的价值到底是怎样?

Amele


这个问题有点笼统,应该是在艺术家的眼中,是对自己作品的价值与别的艺术家作品的价值如何看法。


当然,大部分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是珍惜的,即使画的不怎么好,也是感觉自己的作品还非常不错,但对别人的作品,是否认可,那就看艺术家的素养、胸怀、境界了。活在境界中的人,是不会被环境所影响的,因而,他便会随着境界的转换,而以随喜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艺术作品或别人的艺术作品。

而活在欲望中的艺术家,是不会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本心,遑论真正的直面别的艺术家的艺术品。所以,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到底如何,在自我意识良好的画家眼中,那自然自己是不可一世的神,就如某个自称超越古今的,与八大、徐渭、苦禅现在比肩,将来会超越他们的范“大师”,那自是谁的作品,在他的眼中也是不中的。

所以,欣赏艺术作品是一种素养与境界的体现。而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如果没有谦虚之心态,那他必然是一个狂傲之徒,如果缺失谦虚之心,那他对别的艺术家的作品,也只是当作匠画而已。但自己到底几斤几两,他们则是不管不顾的,毕竟,在他们的世界中,这个地球,就应该为他旋转。


但是,欣赏艺术作品,是有一定标准的,它不是由艺术家自己说了算,也不是由市场说了算,它是一个综合的因素,要考量大的艺术史及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看一位艺术家是否真的是在纳古出新,开创一个时代的艺术格局,影响艺术史的发展过程。



昊愚堂夜画


艺术的价值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在我的眼里,艺术的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现实价值。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了。在浩浩荡荡的法国大革命的洪流中,自由引导人民就好像一面旗帜啊!二是历史价值。因为许多绘画作品有叙事性,所以艺术有历史价值,达芬奇画的最后的晚餐,就生动地记下了这个令人拍案的事件。三是金钱价值。艺术家也一样要养家糊口,因为他们创造的作品包含着他们的辛勤劳动,所以具有商品的属性,通过拍卖交易,艺术家可以获得金钱。总之,艺术是有价值的,有时候还是无价之宝,镇馆之宝,有时候价值连城,价值不菲,而且越久价值越高。








hi123


许多中外艺术家在某种特立环境下,总说“艺术是无价的”,可这总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真正无价的艺术品不是艺术家生前自己确定的,而是由漫长的历史决定的,如放在国家博物馆的《韩熙载夜宴图》,如山水大师范宽的,放在天津博物馆的《雪景寒林图》,还有卢浮宫那些文艺复兴时大师们的杰作,如放在巴黎卢浮官的,达芬奇的《岩间圣母》,如大卫的《萨宾妇女》德拉克诺瓦《但丁的小舟》等,那才是无价的国宝,你出价多少钱也买不走,活着的的艺术家,没有几个人敢自称其作品是无价之宝,外国的的艺术家们,如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室》,就是给拿破仑的公主妹妹画,也是要付钱的,西方五百年艺术史中,那个个光彩夺目的大画家,都是在把自己的作品侍价而估。






中国千百年来除了文人间的相互酬作,其它能进入市场的艺术,也都会换回银两改善生活,还别提明时的文征明,唐寅,仇十父等,他们都到市场卖画,清朝的郑板桥和遗老遗少,民国的吴昌硕,张大千,陈半丁,齐白石,徐悲鸿等那个不卖画谋生,只是解放后的非常时期,如打砸抢抄文物约文革时期,艺术家们‘’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从1993年中国有拍卖公司时,各种各样的艺术家及作品,都送到拍场拍卖,包括买了八千万的靳尚谊《维吾尔姑娘》,还有吴冠中,吴作人,李可染等等,在市场经济的艺术品交易中,他们都用市场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作品了,很少再有抱着自己作品孤芳自赏的艺术家了。现在所有的在世艺术家的艺术品都是由艺术市场决定价值和价格,包括可拍卖的文物级艺术品。


长江39563631


艺术家当然希望自己的艺术品是无价的,像众星捧月,如果艺术家创作艺术品只是纯粹的让人欣赏,不能拥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是绝对不会坚持创作的,更不用谈什么德艺双馨这样的虚名了,只有先填饱肚子才能讲情怀,

艺术家看自己的艺术作品是越看越顺眼,看到最后却迷失方向了,毕竟“当局者迷”,

艺术品的价值不是由艺术家自己决定的,哪怕艺术家告诉别人,自己创作时是多么的呕心沥血、突破艰难,把艺术品当自己的亲生孩子或爹妈都无济于事,因为艺术品的价值由市场说了算,

艺术这东西是很奇妙的,只有在太平盛世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有所保障之后,才会去追求艺术,这并不是庸俗,这是很现实的问题;艺术就像千变女郎,有时候也是“心灵鸡汤”,

毫无节制的去追求只会让人患得患失,换句话说没有一定的资本驾驭不了艺术,

作为一名艺术家眼中艺术品的价值,充其量只是艺术家自身的价值体现,比如,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大格局才会有旷世杰作,一味的在技巧上下功夫,只是让艺术品的表象更完美而已,就好比在“铁铜上镀金”,然后嘴巴上抹点油通过人为的宣传,当然了这也是不能长远的。



诗夜城主


优秀艺术品之所以优秀,是因为集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所有条件才塑造出来的。天时指的是艺术家学养积累到一定程度,已经达到最好的创作年龄段,地利是指艺术家拥有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人和指的是艺术家心无旁骛,一心只想把这幅作品创作好。

达芬奇《蒙娜丽莎》

当艺术家抱着极高热情和付出极大心血创作完一幅作品后,在艺术家眼里,这幅作品就是他的生命的另一半,或者说是他的孩子,艺术家常常喜欢对别人说:我这幅作品是无价的,你想掏多少钱我都不会卖给你。

布格罗《突袭》

但实际上,艺术品的价值并不是由艺术家说了算,牵扯到许多方面。优秀艺术品的价值到底值多少?从古到今,一直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如果非要用价钱或数字来量化它,基本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保罗·德尔沃《生命的喜悦》

其一,看作品的独创性是否突出。

独创性是衡量艺术品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是指此件艺术品具有独一无二性,艺术史上没有哪个艺术家这样创作过,无论是创作方式、创作思维和思想,还是作品风格等方面,都是全新的。

另外,对艺术家个人来说,这幅作品是他一段时期内个人风格的唯一代表。就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世界上再也找不出类似的第二幅这样的作品,别人无法复制,他自己也无法复制。

高更《恋人》

其二,看作品的艺术技巧是否高明。

优秀艺术品的价值也体现在艺术技巧的与众不同上,如果是用别人的技法和技巧创作出漂亮的作品,但毕竟不是个人独立创作出来的,在艺术独创性方面要大打折扣。

就像梵高为什么能被记住,就是因为他首先使用粗犷的波浪形笔触来画画,让画面增加了许多动感,具有极强视觉效果,开创了一个画风,促进了新技法诞生。

梵高《梅花盛开》

其三,看艺术品本身的知名度和市场的接受程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件优秀艺术品不但要好,并且要出名,在市场上要被广为人知,才可能拥有很高价值。

说到底,还是要进行适当宣传。许多艺术家画得其实不错,只不过在生前没有进行有效推广,导致艺术价值被淹没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像梵高,莫迪里阿尼都是如此,生前没人关注,作品一文不值,死后,他们的作品经过一些画廊的宣传炒作,已经达到了天价,被市场广为认可。


鸿鹄迎罡


9月2日,拥有200年历史的巴西博物馆在熊熊大火中燃烧,2000多万件藏品仅保留下来10%。

巴西总统特梅尔表示,“对于所有巴西人民而言,这是令人悲伤的一天。过去200年来的作品、调查和知识都被大火抹去了。”

博物馆副馆长杜瓦蒂形容大火是“难以承受的灾难”,令巴西失去200年的记忆、科学、文化和教育财富。

巴西博物馆馆藏

博物馆作为国家和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以历史、文化、科学、教育等为维度进行展品的收集、保存、研究与展示,“无价之宝”是指其集合了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公共教育等价值,因此博物馆藏品的损失,是失去记忆、科学、文化……

巴西博物馆馆藏

相比之下,流通于艺术市场上的艺术作品,除了另有评估标准之外,还有单独的评估系统和评估人才。

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评估对象,无法采用单纯的财产评估方式来估值。艺术品的价值首要是艺术价值,也是艺术品内在的审美价值。除此之外,一件艺术品还有历史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等种种价值,使艺术品价值评估的标准具有了多重性和复杂性。

2014年,湖南省博物馆以2000万美元的“天价”从佳士得购回“皿方罍器身”,成功实现“完罍归湘”。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价格今已无法估量。

所以说,在进入艺术市场之前做好足够的功课是十分必要的,稍不留神就会掉进各种隐藏的陷阱中。

评估因素多变

从评估实践中看,影响艺术品价格评估的因素可以分为如下四个类别。

评估方法复杂

世界上从来都不存在统一的艺术品评估方法,将来可能也不会有。艺术品评估是指艺术品作为商品的价格而言的,而艺术品价值是个不断发现的问题,并不是个评估问题,目的是影响艺术品评估结果的第一要素。同一件艺术品,评估目的不同,其评估方法就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评估结果也不会相同。

齐白石1931年作《咫尺天涯·辛未山水册》,曾经在1994年的秋拍中以517万元成交,刷新当时齐白石画作拍卖纪录。此后多次上拍,2016年北京保利秋拍中以1.955亿元成交。

在评估之前应当首先了解评估的目的,然后根据目的来确定评估的具体方法。评估目的远比评估方法更为重要,那些不问评估目的的所谓艺术品评估其实不具有任何实质意义。只有明确目的,才能更有效地、准确地进行艺术品价值评估,才能更好地控制和防范评估过程中的风险。

齐白石1955年所作的《祖国万岁》,因题材、尺寸、年代特殊,而有较高的估价。

由于国内目前缺乏统一的艺术品评估标准,不同专家在价格问题上很难形成统一意见,同一艺术品在不同时期的价格也会出现不同。这使得本就复杂的艺术品评估变得更加困难。我国尚未建立起应有的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及相应的理论架构,艺术品价值及价格评估仍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内容改编自《中国艺术》2018年第9期

《艺术品评估到底有多难》


人美艺狮


艺术家才是赤裸裸的流氓


66足球


艺术家画他妈光身子


火车头138887752


每个艺术家眼里的艺术价值都不一样,这要分人。真正热爱艺术,并希望一直做下去的人他们眼里的艺术价值都是无价的,而且他们不会白白送给别人画,因为那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重要重要!



衍生艺术


矫情一点说,艺术品在艺术家的眼中,就是他的生命和他的灵魂。

但并不是说,每一个艺术家都会将自己的每一件艺术品都当成珍宝,藏起来秘不示人,而实际上,艺术家却希望这些作品找到归属,更希望能够找到知音。


毕加索一生画了37000多幅画,到今天,每一幅画都价值惊人,他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画的含义。”

从毕加索的话语可以看出,艺术家都是极其看重自己的作品。

但从毕加索早年运作自己的画作来看,他说的这话,潜台词只是肯定自己作品的价值,和希望获得更多人的认可,这里面还包括价值与价格的双重认可。


但有意思的是,一直很注重商业化运作的毕加索,晚年因为孤独和寂寞而与为他家安装防盗网的工人盖内克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还赠送了盖内克271张画,毕加索告诉他,希望这些画能够改变他的生活。

但在安装工盖内克了解到这些画的价值之后,毕加索也离开了人世。


盖内克这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将毕加索赠送给他的所有画作,全部捐献给了博物馆。

当别人问到盖内克为什么捐出这些价值不菲的画作时,他说:“毕加索曾对我说,你才是我真正的朋友。是朋友,我就不能占有,只能保管。我把这些画捐出来,就是为了让它们得到更好的保管。”

所以,艺术品在艺术家的眼中,有时候价值高昂,有时候却成了“免费的馈赠品”。


抛开矫情的元素,实际上,艺术家眼中的艺术品,价值跟我们常人的理解也并无不同,那就是艺术品必然还包括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实际上,也正是这些价值的融合,才构建起艺术家眼中多维度的艺术品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