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B英国用着很顺手,大笔一挥:再来17架!

最近,在大家关注咱们中国航母动态的时候,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也在美国动作频频。不仅完成了F-35B战斗机夜间起降测试,还搞了反向着舰。

F-35B英国用着很顺手,大笔一挥:再来17架!

(图源:Royal Navy)



测试、训练如火如荼,看来这F-35B英国用着很爽,于是,大笔一挥,再来17架!

如今看着飞机在航母上起降,大家已经习以为常,还有人记得从海军舰艇上起飞的第一架飞机是什么时间吗?

那是1910年11月14日,一名富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美国飞行员埃利,驾驶一架“柯蒂斯”式飞机从美国海军的“伯明翰”号巡洋舰上起飞,并获得成功。

两个月后,他又驾机在军舰上安全降落,从而为航空母舰的发展铺下了第一块基石。

从那时起到现在,飞机从单翼机、双翼机发展到三翼机;推进装置从螺旋桨发展到喷气式发动机,飞行速度从一次大战的100公里/小时发展到二次大战的500公里/小时,进而突然增大到战后的1000、2000、甚至3000多公里/小时;起飞平台从平坦的陆地机场,发展到波涛汹涌的海平面,进而由海军舰艇的飞行甲板上直接起飞,并最终产生了一种舰机结合的新舰种——航空母舰。

F-35B英国用着很顺手,大笔一挥:再来17架!

英国“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图源:history.navy.mil)



早期的飞机重量很轻,飞行速度也很低,在航空母舰上可以像在陆地上那样直接滑跑起飞,不过降落的时候要用两端系有沙袋的绳索来阻拦和减速。

F-35B英国用着很顺手,大笔一挥:再来17架!

1923年2月22日,英国飞行员威廉·兰斯洛特·乔丹驾驶飞机在日本“凤翔”号航空母舰上成功着舰,获得


二次大战以后,飞机的重量增大,飞行速度也有很大提高,这种飞机在陆地起飞时至少需要3-4公里长的跑道,可航空母舰上的跑道可没有那么远,整个航空母舰长度也就是200-330米,所以飞机怎样才能在航母上起飞和降落成了一个伤脑筋难题。

1945年喷气式战斗机首次上舰,把螺旋桨飞机150-600公里/小时的航速一下子提高到1100多公里,飞机的重量增加到20多吨,体积也大大增加。

F-35B英国用着很顺手,大笔一挥:再来17架!

1945年12月3日,“吸血鬼”喷气式战斗机在航母上完成起降。(图源:U.S. Naval



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对航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英国人开始在航母上安装蒸汽弹射器,就是用一台锅炉和储气罐来专门制造和存储蒸汽,飞机起飞前先把它调整到滑轨上,用轮档固定住,再用挂钩把飞机和弹射器的牵引钢索连接起来,然后撤掉轮档,竖起位于飞机尾部用来遮挡气流和火焰的挡流板。

这时,飞机启动发动机,当达到一定推力时弹射器突然释放蒸汽,蒸汽的推力要超过飞机重量的3-4倍,进而把飞机推出长达75-95米的弹射器,然后飞机开始自行控制飞行。这样的弹射器,重型航母上一般配备4个,一分钟可以弹射一架飞机。

F-35B英国用着很顺手,大笔一挥:再来17架!

(图源:Imperial War Museums/Royal Navy official photo



在航母的尾部有四、五道用拇指般粗细的钢索组成的阻拦着舰系统,这些钢索每隔14米布设一根,离甲板50厘米左右,飞机在着舰前不是放起落架,而是放下尾钩,用这种钩子钩住任何一根阻拦索,将飞机本身的巨大动能通过钢索来吸收和缓冲,然后平稳地降落在甲板上。

F-35B英国用着很顺手,大笔一挥:再来17架!

(图源:PHC Alexander C. Hicks, USN)



随着飞机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起降方式。英国研制的海鹞式飞机可以象直升机那样垂直起飞和降落,所以不需要弹射和阻拦就可以在航母上安全起降。俄国海军研制的苏-27和米格-29战斗机,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短距起飞技术,可通过滑跃直接在航母上起飞,无须弹射,但着舰时还需要阻拦。

资料来源:Royal Navy、Imperial War Museums、U.S. Navy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