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等房價跌嗎?

"房價買漲不買跌"中國的現實是房價降就有大量的人買

你還在等房價跌嗎?

曹德旺一語戳破:“現在房價那麼高,80%的人是買不起的;那些投資房子的人,你們的房子以後都是有錢人擊鼓傳花的遊戲,請問賣得出去嗎?”網友拍手鼓掌,表示贊成。如今,隨著樓市調控的不斷施壓,二手房“有價無市”會成為常態,數據顯示,目前的二手房換手率只有5%,房子不拿出來賣是根本不知道有多難賣的。你們贊同曹德旺的觀點嗎?

居住有其屋,大部分年輕人都能買得起房,才是健康的社會。比如新加坡,200萬RMB90㎡,而新加坡人均年收入是33萬RMB,就是說不吃不喝6年左右就夠錢全款買!由95年至今,新加坡居民自有率一直保持在90%。這是新加坡本地人的房價,政府提供的福利。而有人說新加坡樓價不是世界前幾名嗎?沒錯,但這是給外國人和新加坡富人買的房子。新加坡本地人是不需要買這些貴价房。美國以紐約為例,除了曼哈頓島極度貴,一般人買不起,以外的房價均價都比較便宜,以當地人均年收入來說。說說美國二線城市芝加哥,人口只有紐約三分之一。我朋友在芝加哥,90後,做普通廚師,在郊區買小別墅了。郊區開車到CBD30分鐘以內。

以深圳為例,均價53800一平方,100㎡538萬元,深圳人均年收入是99600元,不算利益的話,不吃不喝54年完款。 就算你想供房,首付3成,161萬,要工作16年才能有供房的機會。22歲開始工作,不算做基層的2年,24+16,40歲恭喜你可以步入供房的開始,對,只是開始。

這就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距,不是否定自己國家,不要噴我,只是覺得認清自己的缺點有助於進步

有人說新加坡小有優勢,直接看數據,中國人口密度144.3人/平方公里,北京人口密度1145人/平方公里,新加坡7915.7人/平方公里。 誰比較缺地呢?重點是用地規劃和房價調控政策。有機會翻出去看看新加坡政府的介紹,新加坡不是冥z國家,也是跟我們很類似的制度。大家都是華人,而且新加坡華人的祖先是中國最貧苦的人民,所以才會被賣豬仔。我們的祖先是中國本土,中國本土有大量文人武將,商人,政治家等等。

如果說新加坡國家小的話,我也提供了美國的案例,這並不是答案,僅供參考。留給大家思考的空間。

中國不是沒有土地,中國是不可能缺土地,除了深圳,極少像新加坡這樣缺土地的城市。根據不專業的網上統計,中國目前已建房屋足夠給30多億人居住。

你還在等房價跌嗎?

第一,官方從來沒說房產稅是用來降房價的。

第二,官方也從來沒說房產稅可以抑制房價上漲。

官方只是說房產稅是讓有很多房產人民持有房產成本加高,讓空置賺錢的房屋多出稅錢,官方也就多一筆收入建設國家。

重點來了,傻空們認為持有房屋多的人民會大量拋售降價。

炒房客分為三種:

第一,有錢,中上階層,只是把房子當做固定資產,長遠投資,一家人到處都是房子門市,收房租,坐著收,抵消通貨膨脹的問題。

第二,有閒錢,中等階層,小老闆,偶爾投資個兩三套住宅,合適這裡買那裡賣。

第三,勒緊褲腰帶炒房,利用銀行貸款炒房,自己基本沒錢,但這種炒房客少了,因為10來年基本都是賺得滿缽入倉,變為了第一和第二種。

當然還有一種就是炒房團。人多,吸引大量資金,哪裡在開發就跑哪裡。圈完就走。

試問,那種類型的炒房客會拋售。

我倒著說:

第一,炒房團,他們不會因為人家的內部消息很快,該下手時候就下手,該拋就跑,和房產稅沒半毛錢關係。就算限賣兩年我賣貴點點同樣拋,因為剛需就是那麼多,這個是炒房客們的原動力。

第二,勒緊褲腰的多套炒房客,記住,人家能勒褲腰買幾套房子炒房吃飯,再窮都比你打工資本強,他們就算抗不住了,不賺錢拋售也不會降價賣給剛需 ,當然剛需真的很多,不然人家也不會勒褲腰帶去抄某地段學區的房子。記住勒褲腰的是不會去某某偏遠的鎮上炒房的。

第三和第四,有閒錢和有錢人不外乎拿來出租,租金高點就搞定,難不成這房子會降到比通貨膨脹還低。

最後說一點,房子漲,是有人買,通貨膨脹等官方意圖等因素,房子漲得太快,是因為炒房客多,鑽時代找錢的空子,最後都是剛需背鍋。比

有人問房子什麼時候跌呢,那種情況跌呢?

不會跌,只會不猛漲了,就是城市人口和房屋成正比,剛需基本都有房子了,國家建設成熟了,私營企業佔領市場主導,相互競爭,以實體技術演繹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大量資金流動到實力民營手裡,科技實力,生產能力大福提高,國際貿易陸續強大。大量資金穿梭在人民的生活消費和國際貿易需求裡面。

房價,什麼是房價,你已經不在乎了

你還在等房價跌嗎?

專家別再說 "房價買漲不買跌"中國的現實是房價降就有大量的人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