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之死是咎由自取,还是雍正有意为之?

ヅ埖兒睡


既然题目问的是雍正王朝中的年羹尧,那么我们就抛开历史讲剧情,毕竟历史那东西是胜利者写的,真实性还是要打问号的!

在《雍正王朝》中要说谁最心狠手辣,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年羹尧,尤其是他血洗江夏镇,还有就是在西北的“断手”风波,以及射杀富宁安。

而且年羹尧也算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至死都不肯向雍正帝服软,可是为什么真到了临死前,又为什么大哭不止呢?

而且他的死是咎由自取还是雍正有意为之呢?

一、

雍正帝对年羹尧下手:

前面一期也讲过了,雍正帝对年羹尧下手,并不完全是因为他杀了孙嘉诚!

一方面是年羹尧在西北有点无法无天,回京以后又处处表现了功高盖主,更重要的原因原因在于他对执行新政的态度上。

其实雍正帝本身也是一个阴冷之人,他的用人标准也与其他人有所不同:

雍正帝用的人大都比较怪异,比如不按常理出牌的李卫,大字也不识几个,却能做到封疆大吏;比如在府邸时期的邬思道,他可是一个戴罪之人,性格又比较孤傲;比如田文镜,刚硬正直,却又缺乏人情味,性格孤僻;比如刘墨林,单是一个曾经逛妓院的前科,就会被很多官员所不耻……

但他们跟年羹尧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对待新政的态度上不同,前者都是坚决支持雍正帝的命令的,但后者却走着走着就变了味。

而雍正帝之所以能让年羹尧做到大将军,这也跟他自身的矛盾联系在一起,虽然他残暴地血洗江夏镇,但毕竟给老四胤禛立了功;虽然他也巴结老十四胤禵和老八胤禩,但关键时刻还是站队老四胤禛;虽然他在西北铺张浪费,大开杀戒,但毕竟最终打赢了仗。

如果他能悬崖勒马,在西北大力推行火耗归公和整顿旗务的新政的话,即使杀两个孙嘉诚也没有关系。

但他偏偏在这时跟雍正帝站到了对立面。


众矢之的的年羹尧:

有人说不对啊,年羹尧其实是被众臣弹劾而死啊?

其实大家都错了,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雍正帝从来不会因为某个或者某伙大臣的意见,就改变自己的做法,不管是他还是雍亲王的时候,还是他已经成为了雍正帝了之后。

比如他奉命追缴户部欠款,请问他什么时候听进去过某某大臣,甚至亲兄弟们的意见?他当上雍正帝以后,再次追缴户部欠款,自己头脑一热就非要封诺敏为“天下第一巡抚”,那时候有没有听过众臣的意见?后来他执意要砍死诺敏和张廷璐的时候,可是有众多大臣跪求饶命哦。甚至最后众臣弹劾田文镜,他还不是砍了几个带头的。

所以,众臣弹劾年羹尧,根本就不能左右雍正帝的想法。

也就是说,年羹尧的死,跟众臣弹劾不弹劾基本没有什么必要联系!

除了年羹尧拒不执行新政以外,还有几件让雍正帝寒心的事:

比如之前的暗地里联系老八胤禩一伙,暗地里独吞江夏镇的财产,当然这些只会让雍正帝反感,还不至于要命。更重要的是回京的态度上,让雍正帝处处感觉别扭,尤其是大殿上的“卸甲”一事,让雍正帝心中着实不是滋味。

但不管怎么说,雍正帝也并不是完全不念旧情,他撤掉了年羹尧的大将军职务,只是希望年羹尧有所收敛,如果他能迷途知返,到杭州将军位上及时认错,也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三、

年羹尧要不要杀?

年羹尧到了杭州将军位上,仍然不知悔改,还是铺张浪费,吃饭要吃菜心,睡觉要翻牌子。

这也让朝中盼他早死的人,不停的给雍正帝上折子。其实雍正帝也在犯愁,到底杀不杀年羹尧?

他也不止一次的问身边的大臣:

“年羹尧真的该死吗?” “他们为什么一定要逼着朕杀了年羹尧呢?”

他之所以不愿意杀年羹尧,当然有他们之间的感情,更重要的是雍正帝不想给人们留下“鸟尽弓藏”的口实,因为这样的口实正是老八胤禩一伙想要的。

别忘了年羹尧死了之后,伯伦不归的酒楼就出现了一群旗人大爷,尤其那个那大爷,从两个大将军一个被罚去守陵,一个被赐了自尽开始谈起,竟然扯出了雍正帝是篡位的谣言。

这正是雍正帝最怕的事情,可以说如果不杀年羹尧,这个谣言可能不会传的这么严重!

但是年羹尧这个家伙又不知道收敛,这让雍正帝非常为难,最终还是张廷玉的一句话点醒了雍正帝:

“此人一日不去,皇上的圣德就会遭到玷污!”

是啊,一个具备九十二条大罪的人还能这样潇洒地活着,雍正帝你自己拿主意吧!

四、

年羹尧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也有雍正帝宠爱的成分在里面,在老四胤禛还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第一次去江南赈灾,年羹尧委婉的提出要到京城任职,老四胤禛一拍脑袋,准了;年羹尧血洗江夏镇,老四胤禛说出了天大的事给他兜着;年羹尧要带李卫走(虽然是计谋,但在年羹尧看来,觉得是自己的面子)老四胤禛准了;年羹尧要当陕甘总督,给老四胤禛洗了洗脚,又准了;年羹尧杀富宁安,雍正帝准了,年羹尧杀押粮官(雍正帝准女婿哈庆生),雍正帝也默许了,年羹尧要年选,雍正帝也批了……

如果,雍正帝能像对待李卫一样,像及时制止了李卫找妓女的行为一样约束一下年羹尧,他也不至于落到最后飞扬跋扈境地。

年羹尧即使到了最后关头,仍然想赌一把,只不过他心中也知道自己赌赢的可能性比较低,所以他派师爷送走了自己两个怀孕的小妾。

其实师爷说的是对的,只要年羹尧跟皇上服个软,或许能活命,但是年羹尧没有这样做。

他压根不信雍正帝会真的杀了他,他赌的筹码,一个是自己跟雍正帝的感情,另一个则是雍正帝的骂名。

直到后来他跟小牧童下棋的时候,突然就想明白了,他下棋的对手不是皇上,也不是百官,而是新政。

他输给的不是雍正帝,也不是他们之前的感情,更不是百官,仍然是新政。

而百官以为杀了年羹尧,也是在换种方式抵制雍正帝,抵制雍正帝的新政!

等到最后见到了李卫,听完了圣旨,年羹尧坚强了一辈子,最终还是没有忍住,从而大哭了起来,顺便把象征主仆情谊的佛珠托李卫转交雍正帝。

因为,他知道,他最终消耗尽了他跟雍正帝之间的感情。

其实,从古至今,带兵打仗太强的将军,往往下场都不怎么好,或许是一个魔咒吧!

最后再次用小牧童的歌结尾:

“牛儿牛儿为谁忙哟,忙完春耕忙秋粮,风霜雨雪它不怕,摇着铃儿走四方……”

既然选择了当牛,那么早晚有被宰的那一天,那也就谈不上咎由自取或者是有意为之了,这成了必然结局,想必年羹尧也知道的,不然的话,也就不会能轰轰烈烈过一天算一天了。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杨角风发作


《易经》中有一卦名“亢龙有悔”,意在飞得太高而有所懊悔;《管子.枢言》中也说,“釜鼓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

何解?“釜鼓”为量器,“概”者,刮平也;所谓“亢龙有悔”,潜台词乃“盈不可久”,若用在官场,则居高位而倨傲者不免招祸。

归根结底,年羹尧之祸不在功高,不在贪腐,而在跋扈,不知体统,对雍正不敬!

而这,在专制年代,就是取死而且必死之道了。

按说,年羹尧翰林出身,知书达理,“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他不会不明白,但其跋扈与僭越亦非他人诬告,各种见证,事实俱在,就连年羹尧本人也不曾否认。

细想来,年居高位而不知体统,其原因有三:一则居功自傲,二则郎舅之亲,三则雍正太热情。

年羹尧高干子弟出身,但其年少有为,非一般纨绔所能比拟。

尤其在康熙的长期栽培下,年之仕途极为顺畅,其膺任封疆大吏多年,非但未有大的挫折,反而在雍正继位后立下盖世奇功,这确是他可以自傲的资本。

据清史学者杨启樵先生的考证,年羹尧只比雍正小一岁,论位属君臣,论亲则大舅子,这层关系非他人所能相比。要认真说,年羹尧的飘飘然与雍正的过度亲善实有莫大关系:

您说一个皇上,遇点事就动辄要和臣属商量,而后者还是年龄相仿的大舅子,难怪年羹尧朝见时太过随便,“箕坐无人臣礼”,好比现在领导召见下属,下属却翘起二郎腿,一副自大自如的样子,那领导(皇上)的权威何在,尊严又岂不受伤?

雍正即位之初,曾写了一幅对联叫:“原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这天下是雍正的天下,岂容年羹尧撒泼?

雍正自己也是个好表现的人,他甚至跟曾静这种小人物打嘴仗,还颁示天下,怎能容忍别人说自己受年羹尧支配?功非至高而思盖主,这还了得?

雍正要的是顺从而不是友臣,给你特殊待遇只是一种表示,并不代表作臣子的可以安然承受——承受的结果就是自己倒霉。

专制时代,君臣大义最重要,想和皇帝做朋友甚至骑在皇帝头上的人,最后都不得好死,这已经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了。

所以说,领导把下属当兄弟,这是好事也未必是好事,尤其后者忘了自己的本分,顺着杆子跟领导称兄道弟时,那十有八九要吃不了兜着走。

雍正性情喜怒不定,对人好则会好到非常,一旦发现被蒙骗,则必睚眦杀人。

在其世界观里,为臣者应“必诚必敬”,“毋隐毋欺”,如此才能“君臣一心”,“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如怡亲王允祥那样的,才是好下属。

现在好,我对你年羹尧恩赏尽出,如此这般之好,你却狂妄自大,丝毫不把我放在眼里,还跟我装糊涂、打哑谜,丝毫不肯承认自己的“不敬”之罪,那真是自寻死路了。

话说回来,狂悖不敬,罪在诛心,年羹尧承认不承认都是死路一条。

在雍正看来,他对年羹尧一片赤诚,可后者表现却令人大失所望,好比投入至多而收获极少,其心理落差与被欺蒙的感觉自然让雍正心生恨意。

如此,雍正惟仰面视天,冷笑而已。

最终,年羹尧以92款大罪备勒令自尽。其罪数之多,也是清朝之最了。


坑爹史册


向敬之

年羹尧为康熙年间进士出身,雍正初年被封总督、大将军不说,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雍正元年五月,雍正发出上谕:“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这样,年羹尧遂总揽西部一切事务,实际上成为雍正在西陲前线的亲信代理人,权势地位实际上在抚远大将军延信和其他总督之上。

雍正朱批

在青海平叛成功之后,雍正十分高兴,在年羹尧的奏折上写道:“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随后又给年羹尧下过一道谕旨:“你此番心行,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

雍正赌咒发誓要对年羹尧好一辈子,还说:“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但是,作为雍正皇帝的宠臣兼舅哥年羹尧,慢慢恃功骄纵,日益跋扈。

他赠送给下属物件,“令北向叩头谢恩”;发给总督、将军的文书,擅称“令谕”,僭越用词。他对于雍正派来的御前侍卫,把他们留在身边“前后导引,执鞭坠镫”,享受皇帝特有的待遇。蒙古扎萨克郡王额附阿宝见他,也要行跪拜礼。

雍正帝的上谕到达地方,大员必须迎诏,行三跪九叩大礼,跪请圣安,但恩诏两次到西宁,年羹尧竟“不行宣读晓谕”。更有甚者,他曾向雍正进呈其出资刻印的《陆宣公奏议》,雍正打算亲自撰写序言,尚未写出,年羹尧自己竟拟出一篇,并要雍正帝认可。

凡年羹尧所保举之文武官员,吏、兵二部一律优先录用,号称“年选”。他排斥异己,任用私人,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以陕甘四川官员为骨干,包括其他地区官员在内的小集团。

他动不动就向朝廷索要巨额的军费兵饷,而自己贪赃受贿、侵蚀钱粮、挥霍奢靡,累计达数百万两之多。这明显与在雍正朝初年整顿吏治、厉行反腐,背道而驰。

雍正二年,年羹尧奉旨进京,令直隶总督李维钧、陕西巡抚范时捷等跪道迎送。到京时,黄缰紫骝,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员跪接祝颂,年羹尧安坐马上行过,置若罔闻。王公下马向他问候,他只是微微点头。就连他在雍正面前,态度也十分骄横,“御前箕坐,无人臣礼”,故而失宠。

同时,雍正帝的政敌、八爷党为了复仇,抓住年羹尧擅权僭制、耗费国库、欺上罔下、贪赃枉法等大做文章,逼雍正帝出手除掉他曾经的得力助手。

奴才忘记了一切尊崇都是主子给的,而且和主子平起平坐,必须会遭到主子的忌恨与厌恶。雍正三年,雍正帝对年羹尧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第二年赐自尽。

年羹尧


以礼观书


年羹尧最后落得如此悲惨下场,不仅仅是他咎由自取,也是雍正一步一步设局导致的。

年羹尧的升迁提拔,很大程度上仰仗于雍正,在他在康熙四十八年投靠雍正之后,迅速得到提升。可见他一直都是雍正的人,在雍正继位前就是如此,雍正继位之后,他更是飞黄腾达,几乎掌握了西北最强大的军权。

只是他有了更大权力之后,变得更加张扬跋扈,别说在西北的军中贪污腐败了,还甚至卖官鬻爵,任用私人,在西北的军中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这是让雍正最不能容忍的。雍正派去的使者被年羹尧吆三喝四、呼来唤去 ,让雍正脸上也挂不住。

本来雍正就对贪污腐败等是深恶痛绝,年羹尧培植私人,擅自弄权,张扬跋扈,更是让雍正十分厌恶,雍正采用了这种做法,那就是假意与年羹尧维持友好关系,逐步削弱他的权柄,最后找了个机会,一网打尽。由此可见,雍正在玩弄权术上,却是十分老道,让年羹尧无所适从,这样被突袭之后也毫无反制之力。

雍正找到的由头是一次年羹尧上书,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雍正抓住这个把柄借题发挥,说年羹尧本来不是一个办事粗心的人,这次是故意不把“朝乾夕惕”四个字“归之于朕耳”。

年羹尧此时知道自己已经落入雍正的手心,命捏在他手里,只得讨饶让雍正回忆雍正还是皇子的时候年羹尧是怎么帮助雍正上位的。没想到雍正本来就对登上皇位的经过讳莫如深,此时更想杀年羹尧灭口,于是就造成了这样的结局。


叶子评论


年羹尧其实既不完全是因为战功赫赫,骄横跋扈,功高盖主被雍正怀疑,嫉妒而赐死,也不完全是因为作威作福,贪赃枉法,结党营私被群臣清流弹劾而判死。或许两者的原因都有一些,但是和他对国家的贡献,和雍正的感情相比,还是有所平衡的,再怎么样,也罪不至死。

其实很大程度上,任何人处在当时的历史环境里,处在他那个位置,都是必死无疑的。对于年羹尧而言,自他走上助君夺嫡,边塞平叛之路,成为一个影响朝局,至关重要的政治棋子以后,就已经是难以善终了。而对于雍正而言,自他选择年羹尧,隆科多等人,立下盖世之功,然而自己又要推行改革,得罪当朝大部分官吏,就难以保全这些鹰犬的性命。

年羹尧有三个重要的身份,第一,雍正在潜邸时期的核心成员,与隆科多一起,协助和保护他成功即位。第二,康熙朝征战西藏,平定叛乱的能臣。第三,雍正朝征战青海,平定叛乱,匡扶江山社稷的英雄。可以说他对雍正王朝的功劳和贡献,是前无古人,上不封顶的。在中国封建王朝,这样的人,虽然冒了风险,干了大事,却不管三观正不正,内心忠不忠,最终一般都是没有好下场的。比如宋朝的岳飞,明朝的于谦、胡宗宪、袁崇焕、毛文龙......后来的李鸿章等。

年羹尧,字亮功、号双峰,生于公元1679年,卒于公园1726年,享年仅47岁,原籍安徽怀远,改隶汉军镶黄旗,同进士出身。雍正帝的敦肃皇贵妃之兄。

大家都称年羹尧年大将军,那就以为他只不过是个带兵打仗的武将。事实上,年羹尧并非单纯的一介武夫。而是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其高祖父年富官至明朝户部尚书。父亲年遐龄官至湖广巡抚。这些都算是比较大的官了。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年羹尧中式己卯科顺天乡试举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联捷三甲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年间就历任散馆、授检讨、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广东乡试正考官、礼部侍郎、内阁学士等。也就是说,年羹尧的功名是自己考的。如果他今后不被派去带兵打仗,很可能和他祖辈一样,当个尚书侍郎什么的。他在雍正发迹之前,自己就已经凭着自己的本事成为等级不低的文官了。有本事的人,难免骄傲,自尊心强。

1709年,年羹尧的妹妹年氏被选为雍亲王侧福晋,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胤禛,也就是未来的雍正帝的嫡系亲信。同年,年羹尧被抬入汉军镶黄旗并被任命为四川巡抚。派年羹尧去四川,并不是胤禛的意思,而是康熙的意思。早在雍正即位以前,年羹尧就屡立战功,深受康熙器重。



康熙在逝世前,给雍正留下了一内一外两位关键人物,保护他顺利即位。在内的是九门提督隆科多,拱卫京畿,在外的就是年羹尧,一夫当关,相当于节制了整个西北的兵事,也就反过来为朝中雍正形成猛虎在山的照应之势。

在清朝早期,作为一个汉族将领,打仗时要想号令千军,打赢硬仗,除了英勇善战,更重要的是必须生杀予夺,树立权威,因此必然要得罪人。再加上年羹尧又倍受皇帝信赖,更是招人嫉妒。一场仗打下来,雍正要怀疑提防他,忠臣要挑剔他,反派要算计他,下人要嫉妒他......

平叛以后,手上全是血债,再要想全身而退,归隐田园,且不说自己愿意不愿意,就算是实际操作起来,也很难实现。朝堂上,乡野里,全都是仇家。如果年羹尧主动请辞,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年羹尧的一生,可以这样总结。最初,出生名门,自己凭借才华步步高升。后来深受重用,立下大功,但是得罪了所有人,想撤,又害怕被算计,不撤,又越来越被雍正怀疑。自己神经又比较大条,只有赖在位置上。最终,在各方压力下,忠又表现不出来,反又没有实力,只有坐以待毙,任人摆布,落得万劫不复。

将心比心,任何人是年羹尧,当时一定都不可能简单地骄傲而死。考得起进士的人又不傻。而他正确的心态应该是恐惧,委屈,悲哀。恐惧的是失去皇帝的信任,遭到报复,委屈的是自己对王朝有不朽之功,却依然是个命如草芥的奴才,悲哀是感叹皇家无情,命运无道。



清朝历史上,只有一个对王朝有再造之功的汉大臣是善终了的,那就是曾国藩。然而曾国藩和年羹尧相比,有很大区别。清朝末年,内忧外患,满清八旗已经是强弩之末,曾国藩不出来力挽狂澜,基本就亡国了。而曾国藩出来收拾残局,都是自己花钱,攒兵,没有求着朝廷,过后自己又主动放弃兵权,这中间不存在得罪谁,好聚好散。但是年羹尧发迹于早期,向朝廷要钱要粮要官,还要管制一堆满人,必然要得罪一大票人。曾国藩背后是非常牢固的皇权核心,而雍正要推行新政,自己的统治都是屡遭诟病,保守势力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集体吐口水灭了雍正的股肱,也是轻而易举的。


HannibalLecter


雍正有意为之。雍正这个人特别奇怪,他不像一般的皇帝那样端着,他喜欢和自己信任的臣子像现在恋人一样粘着,并且强烈要求对方也要热烈回应。

年羹尧早年就追随雍正,到雍正成为皇帝后,年羹尧更是受到重用。年平定青海后,二者的革命友谊更是升华,“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

所以年羹尧虽然狂妄,任人唯亲,贪了很多钱,这些其实雍正早有耳闻,但当时是相爱期,那些都不是事儿,后来不爱了,那自然,在此时雍正的眼里,狂妄自大,结党营私,贪婪骄奢,全都被放大,所以年羹尧就被抄了家。

所以说,伴君如伴虎,年羹尧错在当了真。


近代如梦令


雍正二年十月,劳苦功高的年羹尧入京觐见。也不知是哪个溜须拍马之徒最先提议,王公以下的官员竟然都在城中跪接大将军。年羹尧以一副黄缰紫骝的行头进城,对官员们的谄媚坦然受之,理都不理。甚至连王公大臣下马对他问候也不以为意,并不下马还礼。他并不在乎这样的傲慢会惹来的些许麻烦。但那时,他的自信的确是有资本的,平定策妄阿拉布坦和罗卜藏丹津,稳定了康雍之交波云诡谲的政局,又是皇帝的大舅子。当时凡是年羹尧推选之人雍正必用。渐渐地,年羹尧将这样的信任发展成任人唯亲,卖官鬻爵,“年选”几乎已经成为科举之外又一自成体系的选拔制度。由他举荐的官员也自然而然成为一个利益集团。

首先朝中就开始认为没有年羹尧就没有雍正,这极大地伤害了皇帝的自尊心。更让雍正觉得伤自尊的是年羹尧没下限的僭越。房子逾制,睡老婆要翻牌子,蒙古王公见他还得下跪。连圣旨都以不敢“上烦圣心”为由私自拟定。

然而雍正并没有一开始就想把他往死路上逼,还是从一开始就给了他颇多的警告,大致意思都是“再嘚瑟就别怪我无情”。年羹尧却并没有领情,真的以为没有了他就没有雍正,而且雍正对他的好以及听从都是应当的,始终相信他是雍正不可或缺的左右手。这就是典型的恃宠而骄,最终也要折在自己的自负之上。


国家人文历史


雍正刚即位就对年羹尧翻脸,“骄纵不法”这是历史学家给的答案,但是并没有道出年羹尧被杀的真实原因。


雍正即位前,皇九子胤禟曾派穆景远拉拢年羹尧,穆景远对年羹尧说:“九阿哥貌似有福之人,将来很有可能会被立为皇太子。”年羹尧当时虽然并不为所动,但是这一场景却被雍正深深地记在了心上。后来雍正让年羹尧管理被软禁的胤禟,年羹尧上奏说,胤禟“颇知收敛”,这明显的在给胤禟说好话了,雍正看后批驳说,胤禟是奸宄叵测之人,让年羹尧继续提防。从这里可以看到在整治胤禟的问题上,雍正和年羹尧是有一定分歧的。



年羹尧绝对拥戴雍正即位的。虽然年羹尧诚心拥护雍正,但是他并不希望用激烈的手段对付胤禵。就近监视胤禟的年羹尧,自然和胤禟打了不少交道,加之以前的渊源。在年羹尧看来,并无才能的胤禟,不值得下大力气提防,而且,胤禟就算是不服雍正,也不可能公开造反。没必要对其斩尽杀绝。年羹尧的这种念头导致他在胤禟的问题上的含糊不清,这就给雍正造成一个错觉,感到年羹尧不再像以往那样俯首帖耳、唯命是从了。

《雍正朝起居注》中记载在清雍正二年四月初七,雍正对大臣们不乏抱怨地说过:“尔诸大臣内,但有一人,或明奏,或密奏,谓允禩(胤禩)贤于朕躬,为人足重,能有益于社稷国家,朕即让此位,不少迟疑。”雍正这么说,底气不足的同时也是警告大家不要站错了政治队伍,年羹尧同样也在被警告之列。



雍正对胤禩、胤禟包括胤禵都要除之而后快,可年羹尧却不积极响应,年认没有必要斩尽杀绝,然而,年羹尧这么想问题却犯了雍正的大忌。在打击胤禩集团有些底气不足的雍正,本来需要年羹尧的的积极响应,但是年羹尧偏偏在这个问题上不是百分之百地顺从,在整治年羹尧后雍正说“深悉年羹尧之伎俩,而知其无能为也”。这说明雍正并不担心年羹尧有不利于皇权的举动。雍正最担心的是年羹尧的这种“糊涂心思”被胤禩集团加以利用。手握重兵、远在西北的年羹尧如果被人利用,给刚即位的雍正的麻烦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皇帝宠信的人,即便受贿、僭越都不是问题,但是一旦失宠,那么这些问题很快就上升到政治高度上来,年羹尧身上的92条重罪都是借口,年羹尧致死的根本原因是在胤禩、胤禟等人的问题上的和雍正的分歧。


云台山闲人


年羹尧在雍正登帝之前,给了雍正很大的帮助,再加上年羹尧自小就颇有才识,文武双全,更是在不到30岁的时候被破格提拔为“四川巡抚”那个时候的他还比较的沉稳大度,一心做个清正廉洁的好官,在四川治理期间,提出了很多有利于民生的政策,并且得到了康熙帝大大的赞赏。

也许那时候的年羹尧过于的低调和沉稳,等到他帮助雍正登上了帝位,自己成为了雍正皇帝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之后,开始狂妄自大起来,依靠自己在军中的影响,渐渐地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行事和你家蛮横无理,纵使他有再多的成就和功绩,年羹尧在认不清作为“臣”该有的心态,一味地提高自己的影响,这样不仅召来别人的弹劾,更重要的是他变成的皇帝心中的一个“危险对象”,所以当“战友”变成“敌人”,年羹尧自然就没有好的下场。


大史小谈



安全距离和物极必反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其一,这两位名将皆遇明主,故得逞纵天资,以成大功;其二,情商不逮智商,有善始无善终,可悲可叹。

雍正和年羹尧,较之刘邦和韩信,还是有很大不同的。雍正与年羹尧,是郎舅关系,二人年龄仅相差一岁,年羹尧的妹子做了雍正的侧福晋,雍正与年羹尧的私交又非常之好,雍正刚继位之初,年羹尧督军作战迭立大功,给雍正特别长脸,喜得雍正口不择言,竟然称呼年羹尧为“恩人”。

雍正一而再、再而三地褒奖赏赐年羹尧,意图为千秋万代塑造“明君贤臣”的典范。

然而,现实是冰冷的,年羹尧在赏无可赏的情况下,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愈发骄纵,不可一世。终至雍正反目,采取雷霆手段,将年羹尧处死。

应该说,年羹尧之死,君臣都有责任,主要责任还是在于年羹尧自身。人与人相处,过于亲近,要么缘尽离散,要么反目成仇,鲜有善始善终者。特别是年羹尧,由于能力强悍,自恃战功,狂妄自大,擅作威福,不可一世,物极必反,自寻死路,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底庇德斯:“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可以作为年羹尧之死的另外一种注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