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有“3怕”,修復胃黏膜,胃病可能會慢慢好轉!

相信胃病患者們對於幽門螺旋桿菌都不陌生,它是我們胃部很容易染上的細菌,生命了非常頑強,主要通過唾液、食物來進行傳播,對腸胃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像常見的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大部分都是因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一旦發現的話,我們就要儘早處理,避免更多的傷害。其實若是我們“惹”上幽門螺旋桿菌,可能身體這3處會有表現,越早發現越幸運!

幽門螺旋桿菌有“3怕”,修復胃黏膜,胃病可能會慢慢好轉!

感染上幽門螺桿菌,身體這3處可能會“顯露”

1、身體消瘦。身體中若有幽門螺旋桿菌,大多是因為身體中的消化方面有問題,可能會讓人不能及時吸收到養分,導致身體急劇消瘦。若是幽門螺旋桿菌來到胃粘膜,刺激胃粘膜,便很容易出現胃潰瘍的表現,我們會在吃東西的時候總是感覺一種肚子疼,可能吃東西也會變得比以前少很多,所以可能一段時間下來,身體消瘦的比較明顯。

2、嘴巴異味。平時我們若是沒刷乾淨口腔或是牙齦出現問題時,就會出現口腔異味,口臭的表現。但是一些人出現口臭,也可能是因為身體中有幽門螺旋桿菌。可能是因為幽門螺旋桿菌在我們的牙菌斑中生存,感染口腔健康,最直接的表現可能就是出現口臭了,所以我們平時不僅要注意口腔的清潔,更是要定期管理口腔牙菌斑,防治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有“3怕”,修復胃黏膜,胃病可能會慢慢好轉!

3、上腹疼痛。身體中有幽門螺旋桿菌,會造成胃潰瘍和胃炎的情況,在吃飯的時候,不少胃炎患者都可能會出現上腹疼痛的表現,還會伴隨著噁心、腹脹等腸胃不適的症狀,若是這種情況持續了一段時間,那麼大家最好是做個檢查,避免幽門螺旋桿菌對腸胃的長期傷害。

據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胃病患者身體中都有幽門螺旋桿菌,影響腸胃健康,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來控制幽門螺旋桿菌,保護胃部健康呢?

做好這3件事,保護腸胃,遠離幽門螺旋桿菌

1、注意飲水安全。人們常說女人是水做的,其實男人也不例外,人身體中70%都是水分,喝水更是每個人每天都必須的,所以飲水安全是很重要的。一些人會直接對著水龍頭裡的水喝,這是非常不安全的,因為生水中往往會隱藏著不少細菌、病原體,不建議大家直接飲用。耐心一點,將水燒開後再喝,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幽門螺旋桿菌有“3怕”,修復胃黏膜,胃病可能會慢慢好轉!

2、不共用生活用品。在家庭中,很多人因為感情好,經常會用同一雙筷子,同一個水杯等,卻在無形中也在給幽門螺旋桿菌提供了傳播途徑,所以就算是親人也建議大家能在吃飯的時候使用公筷,經常清洗餐具等個人用品。

3、少吃生海鮮。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不少人對食物的追求也越來越多樣化,開始吃一些生海鮮,如三文魚、醉蝦、刺身等,但是這些食物沒有經過高溫消毒就直接進入肚子裡,增大了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機會,尤其是本身腸胃就比較敏感的人,還可能出現腹瀉的情況。所以建議大家這類食物還是少吃為妙。

病從口入,不管是什麼樣的美食,都希望大家能理性對待,別再無形中傷害了自己的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