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序:從0到N的哲學和方法

一定要辭職,才算是創業?一定要高薪水,才能激發員工的創造力?錯!錯!錯!最近混序部落的創始人、原天士力製藥集團的總經理李文博士受邀蜻蜓FM“大師小課”,詳細拆解管理之惑,又圈了一波粉。李文先生從一個小團隊管理的願景開始,結合他把小公司做大、大公司小團隊裂變的實戰經驗娓娓道來:如何形成一個共同的願景目標?領導力怎麼形成?如何做激勵?如何進行授權、放權?法寶就是混序管理。

掌握了混序管理這一法寶, 那麼“治大企如烹小鮮”。李文曾在《觸變》中分享過如何用混序管理+組織再造把一家只有一個產品的中藥製藥小作坊發展為中國現代中藥的標杆企業,並用去中心化思想分析過阿里、騰訊為什麼成功。在“互聯網+”時代,在整個世界都開始從垂直的價值創造模式向水平的價值創造模式轉變的時候,讓組織有序失控,讓創新活力迸發,預示著一個新的管理時代的到來。我們在此分享李文和苗青合著《觸變》中混序的觀點,也希望能帶來越來越豐富的解讀:

混序:從0到N的哲學和方法

混序思想的起源

把混沌(Chaos)和秩序(Order)組合在一起稱為混序(Chaord),即混沌中有序,這一概念最初是由VISA創始人、榮譽首席執行官迪伊·霍克提出的,以此來描述組織的複雜性。迪伊·霍克通過借鑑自然生態那種沒有主宰卻井然有序的運作模式,創建了VISA卡這一由多家銀行和商業機構組成的企業聯盟,他稱之為“混序組織”。他認為,健全的組織應該是開放的,是居於“混沌”和“有序”之間的“混序”組織,如果不能保持組織的開放性,它將會按熵增原理逐步衰退為穩定狀態,成為“死”結構。他還認為,混序所代表的思想會讓人由衷地為其中的希望、願景、價值、意義與自由而付出努力,這樣的組織將激發人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並不斷開拓進取。

VISA是從組織創新中脫穎而出的一個最好的商業實例,然而它並不孤獨。世界天氣監視網、空中交通管制系統與VISA的組織形式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沒有人擁有這些系統,也沒人控制它;這些組織的管理體系中沒有總裁,都是自由行動者的網絡;網絡中所有人都不理解也不必理解整個網絡,但他們都知道參與的原則;這些社會組織代表了現實中成千上萬個混序組織,如人體、大腦、森林、海洋和生態系統一樣,整體都是自我調節的,只是人們沒有刻意把它們跟“混序”聯繫起來。

在混序的體系中,工業革命形成的“命令—控制”的組織形式已經過時,它有悖於人類的本性,已形成了對生物圈的破壞和對社會的傷害。更多企業正在做的嘗試,目的都是在向“混序”發展,也就是讓企業不再依靠一個CEO,而是用組織形態來解決問題。比如,佩奇重新設計谷歌的全線產品,讓各產品的設計人員得到一個權力較大的核心設計師團隊的指導。注意,是指導而不是命令。他們的組織方式也非常具有谷歌風格:跨領域、非正式,但受到同一目標的驅動。這無法通過辦公室中常規的合作來實現。谷歌成立了由一小群設計師組成的部門,以“非正式,但又基於職業倫理”的方式被集成至實際產品中。“沒有哪一個人是谷歌的設計主管,我們並沒有單獨一名設計負責人。”谷歌創始人在內部刻意打造了一個混沌空間,在這裡沒有上下級,每個人都自己管理自己的項目,沒有行政職務的干擾,著名的GoogleX就是混序思想最經典的代表作。團隊是無層級管理的非正式組織,沒有領導,沒有誰管誰,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意見去形成觀點和創意,相互碰撞,然後迅速相互結合,通過有序的內部項目管理流程產出結果,最後自然形成某些領袖,但不是管理者,他們靠個人魅力而不是其他獲得團隊的認可。

混序的概念雖然最開始是由美國人提出的,但從根本上來講,卻是依據中國道家的哲學思想提煉而成的,應該說與中國有密不可分的聯繫。迪伊·霍克在《隱形VISA:面向未來的混序組織》一書中就曾多次引用中國老子的《道德經》中的原文,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可道,非常道”等,表明其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同時,他非常熱愛自然,喜愛觀察,他發現大自然中的潮漲潮落、日升日落、四季的變換都是在不知不覺中自我轉化,並不需要人類來管理控制,這正是中國道家思想的核心——“道法自然”,在大自然裡一切都在看似混亂中有著其自身的規律,這個規律就是秩序。5年進入320個城市,全球估值500億美元的傳奇公司優步(Uber)就是混序創業的經典代表。

混序:從0到N的哲學和方法

混序理論的創立

自從1968年迪伊·霍克首次提出“混序”這個概念後,混序組織僅僅作為一個新的名詞偶爾被人提及,從未有人將“混序”含義深度挖掘,更沒有人將其運用在商業企業管理中;直到2015年4月本書的第一作者李文博士受邀參加美國德魯克學院與香港管理協會共同舉辦的演講活動並發表了題為“項目化組織:帶領企業走進混序管理的新時代”的演講,才系統地將“混序”用以解決當今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內部管理轉型的瓶頸問題。重新梳理過後的混序概念已不再侷限於組織之間的開放,而是直接成為組織內部存在的一種新的管理方式,這可以視為混序理論的正式確立。

在迪伊·霍克的理想中,人類應該創造一種去中心化、無等級、無權威的組織,來共同實現一個偉大目標,但是傳統工業時代並未給他實踐的機會。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社會結構發生了根本改變,人與人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係越來越靠近混序概念中的去中心化、去層級化、相互平等的超級鏈接組織,通過自由組合的方式來擺脫傳統組織中“命令—執行”簡單、粗暴的管理模式,是互聯網時代的必然趨勢,無論是我們所說的開放性組織,還是生態型組織,或者是蜂群式自組織,其內在的組織動力和結構特質就是混序,混序解決了控制與活力、制度與創新、秩序與自由、守成與創造的根本矛盾,是移動互聯時代嶄新的發展觀和方法論,它源自中國道和儒的文化精髓,是新的時代背景下最新管理實踐的結晶。因此,可以說混序理論的創立宣告了一個全新的組織模式和管理方法時代的來臨。

在“科學式管理”和“人人是創客”之間,混序思想將機械式組織轉化為人性化的、成就人才和事業的生態型組織,將機械邏輯轉換為生態邏輯,是組織在互聯網環境下的自我進化的狀態。

基於當下的管理實踐和中國的管理智慧,我們不斷豐富和發展著混序理論,對其內涵也有著越來越豐富的解讀。

“混序”是兼容的,它的兼容性體現在:“混”即“混沌”,代表了以道家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傳統哲學思想,是天道;“序”強調秩序、差序,代表了以儒家為代表的另一類中國傳統思想,是人道,因此混序就是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混沌和秩序的融合,在控制和失控之間,在秩序與自由之間,在理性與人性之間,在確定與不確定之間,在一致與多元之間,是簡單性和複雜性的內在關係和存在狀態,它既代表了一種組織結構,又代表了一種管理理論,既是一種世界觀,又是一種方法論。

“混序”既是組織,也是個人。“混”是人的感性思維,也就是我們的天性,是原始的慾望帶領我們去創造;“序”是理性思維,是我們自己建立的規則,扼制原始的慾望,以謀求共同的目標。“混”解決的是創造的問題,讓事物從無到有,從0到1,通過自由自在的組合,多元化的交互碰撞,自由競爭,物競天擇,像大自然一樣,創生出更優的東西和品種;“序”是人為的規則和制度,把已經創造的東西進行規範、發展,是解決從1到N的問題,通過各種規則來管理日漸擴大的組織。

“混序”還是靜態和動態的對立統一,靜態指的是組織結構,既有專業分工的職能工作,也有靈活的自組織的項目活動;動態則是一種演化、進化和不斷變化。混序讓組織始終保持活力和創新力,並在動態中維持其內在規律和邊界,不至於讓活力衝破邊界,形成破壞力,從而突破企業生命週期的侷限,通過內部結構的重組更長久地走向未來。

因此,混序管理的理論雖然脫胎於迪伊·霍克“混序”的思想,但實際上早已經超越了迪伊·霍克當初所提出的概念,它帶有當下互聯網時代最鮮明的創新印記,也承載著最厚重的中國古代智慧,並且還將伴隨著各類層出不窮的創新組織一起成長、完善,甚至成為引領一個時代的核心思想。

混序:從0到N的哲學和方法

混序的項目化組織

馬化騰在2014年給合作伙伴的一封信裡,談到微信為什麼會成功時,提出了一個組織創新的概念,叫作“創建生物型組織,讓企業組織自我進化”。這種思考與混序的項目化組織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無獨有偶,馬雲也曾提到說自己“不想建立一個帝國,而是要創造一個生態。阿里要長命,必須做生態。帝國是統治,生態裡才是混序”。“未來阿里可能沒有公司存在,只有組織存在,所有業務都通過一個網格化的方法,用‘自組織’的方式朝一個共同目標努力,而不是由上而下的指令。最理想的狀態,是這個組織沒有CEO,就算有CEO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CEO的壓力。”所以在阿里巴巴的實踐中,在將公司拆分成30個產業群后,沒有誰跟誰彙報,每個群裡還會湧現出無數小公司,這就是阿里強調的“生態”。在這個群的邊上還會有生態相關型的無數個小公司冒出來。有了這一片森林,就會長出很多大樹,就會引來很多動物,還會誕生一些嶄新的物種,甚至會出現一些叫不出名的植物和動物,這就形成了一個生態系統。通過去中心化削弱管理和控制,通過開放和連接親近獨立和自由,這是混序組織的精髓,也是未來組織的雛形。

混序:從0到N的哲學和方法

阿里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