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教師,教齡不滿20年,就不要看不起職稱

一個北大高材生,畢業後應聘到一著名企業。

小青年,剛剛入職,激情澎湃,就公司的經營戰略問題,洋洋灑灑寫了一封 “萬言書” 給董事長,原本以為自己獨到的見地能夠打動領導,但結果董事長批覆:“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醫院治療,如果沒病,建議辭退。”

這個故事不是我杜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公司就是我國的手機之王——華為,這個故事記錄在華為總裁任正非的《任正非正傳》裡。

一名教師,教齡不滿20年,就不要看不起職稱

一個人讀書再多,才氣再高,如果沒有經過實踐,就沒有發言權。

教師職業也是如此,教師職稱亦是如此。

不少新教師,入職沒幾天,課講了沒幾堂,講臺還未站熱乎,就開始看不慣老教師,就想拿自己的兩節課,想和老教師比,就想和老教師一樣聘職稱,一樣領工資,豈不知,一個教學能力的形成、教學技藝的嫻熟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時間的跬步積累。

況職稱除了能力之外,還要有業績,而且要有多年的業績。

新入職教師1年考核合格可定為三級教師,三級任職滿3年考核合格可定為二級,二級任職滿5 年方可申報一級,一級任職滿5年可申報高級,高級任職滿5年可申報正高級,所以,一名教師素質好,成長快,年年業績突出,理論上評上中級職稱需要9年,高級職稱需要14年,正高級則需要19年。這僅是理論上的最少年限,沒有這些年的積澱,一名教師的教學技藝是不可能爐火純青的。

一名教師,教齡不滿20年,就不要看不起職稱

教師職稱的背後,是能力、水平、業績、成果,一名教師,如果沒二十年以上的教齡,如果教育教學上沒有兩把刷子,如果沒有十年八年驕人教學業績的累積,沒有厚厚一打彰顯教育教學能力和業績的榮譽證書,就不要輕言輕看他人的職稱,更不要輕言職稱不公,職稱不平,職稱沒用!

否則,不要說你不是北大清華畢業,就算是,華為不稀罕,作為擔負著為國育人重任的教育,也不稀罕!

一名教師,教齡不滿20年,就不要看不起職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