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縣新營橋的前世今生

安平縣新營橋的前世今生

新營橋的前世今生

古老的滹沱河橫穿安平縣境,由西向東流去,把安平縣劃為河南河北兩個自然區域。河南的廣大區域盛產棉花和玉米、高粱、穀子等雜糧農作物。全縣政治、經濟的中心——安平縣城坐落在河南;河北廣大區域,則盛產小麥,是冀中區最著名的產麥之鄉。由於舊社會歷代的統治者根本不注意發展農村經濟,更不過問人民的疾苦,在全縣境內的滹沱河上,從未架成一座永久性的橋樑。如遇乾旱年月,滹沱河水很淺,人可涉水而過,河兩岸可直接通行;倘若降水量較大、雨水較勤,滹沱河就一反常態,河水暴漲,水勢很大,阻斷南北交通,給兩岸人民的生活和經濟交往帶來很大的不便。

安平縣新營橋的前世今生


(配圖與本文無關)

辛營橋,位於安平縣城北6公里的滹沱河上,橋南為南辛營村、橋北為北辛營村,故得名。歷來是南北通途、跨越河流的咽喉要塞。抗日戰爭時期,曾有過“三次火燒辛營橋”的傳奇故事,1949年1月,北平、天津解放後,為了支援大軍南下,冀中行署交通處利用破壞鐵路時扒來的鋼軌做縱梁,迅速修建了辛營超洪木橋。

自194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以來,公路交通事業,隨著經濟建設的恢復而發展,公路通車裡程逐年增長,質量有所提高。為適應運輸的發展,省交通局在有計劃地投資整修公路的同時,也加強了對重點橋樑的整修投入。由於條件限制,當時在平原區,橋樑多為木質結構。木橋一般結構簡單,施工方便,材料豐富,不需要複雜的施工機具,即可興建,汛前拆除的木便橋修築更為簡易。在當時幹線公路的寬淺河流上,多為木便橋。

1950年春天,國家為收集鋼軌、恢復鐵路,撥出專款,實施了號稱“三大橋樑改建工程”。三座橋樑分別是宋崗橋(蠡縣)、辛營橋(安平縣)、南趙扶橋(大城縣),都是冀中行署利用破壞國民黨統治區鐵路拆下的鋼軌建成的公路橋樑,載重標準一般為汽—6,長度都在百米以上。

河北省交通局抽調技術幹部,組成施工隊,分赴各施工點,積極備料,組織施工。用木樑代替鋼軌梁,補樁加固,建成超洪橋。三座木橋於同年6月底前相繼完成。當時,省交通局特派可傑明技師、周光遠同志到安平縣負責辛營橋施工。竣工後的辛營橋36孔,跨徑4.5—5.5米,橋面淨寬4米,全長165米。當年雨季被洪水沖毀,河水改道,橋的一端變成旱橋。其原因:“單純任務觀點,缺乏調查研究”。一是施工前的周密計劃考慮差,未考慮到修後的經濟價值,缺乏在群眾中或聯繫其他部門對客觀自然情況的周密瞭解;二是存在拆換鋼軌的單純任務觀點,鋼軌拆換後是原封補上一個木橋呢?還是雨後再修呢?時間上考慮不夠;三是備料倉促,辛營橋載料運輸誤時17天,損失約值小米17萬斤。翌年,利用原橋木料,搭架汛前拆除,汛後恢復的臨時性木便橋維持通行。

當時,安平縣屬河北省定縣專區管理。辛營橋位於保定至磨頭幹線公路上。該路是省會保定通往冀南各縣的重要幹線,更是衡水專區與省政府(保定)聯繫的唯一捷徑。鑑於此,1951年,省交通局發佈文件,把辛營橋作為公路主要橋樑予以管理養護,簽發了橋樑管護、保衛組織規定,實行了專橋負責制,設專職護橋員2名。其任務,一是行車管理,維護交通秩序;二是結合當地聯防組織,晝夜值班,加強防護,反奸、保衛工作;三是打凌、撈樁、潑水、墊土,及時散修碎補;四是統計交通量及物資留轉情況;五是登記各期水位及河流流量;六是協助徵收養路費。

1952年,汛期滹沱河河道南移,辛營橋廢棄,只好恢復擺渡,造成木便橋汛期拆除,秋後重建,年復一年,修拆一次費用均超過萬元。1956年、1962年兩年修建,國家投資83580元,改進了木橋的架設方法,使結構更加合理,滿足了交通運輸的需要。從1952年至1978年拆橋達27次之多,所耗木材和資金相當可觀。辛營木橋歷盡滄桑,一直沿用到1976年被永久性鋼筋混凝土橋樑所代替。

鏈接:

1978年11月,位於安平縣境內保(定)衡(水)線上的跨越滹沱河的辛營大橋,經過兩年的緊張施工,終於落成通車,成為衡水最長的第一座永久性大橋。

作為衡水地區通往保定、北京的交通要道之一的保衡線,是安平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它在辛營一帶橫跨滹沱河,其路線上的辛營橋也就成了這一干線的咽喉部位。原有一木橋,歷年經常修復,費工誤時,木材已大部分腐朽,而且橋面窄、載重標準低,很不適應交通發展需要,當地人民對修建此橋非常迫切,要求將該橋改建工程列入基本建設計劃。但因河面寬、跨度大、工程艱鉅一直未能如願。

1975年,衡水地區交通局工程隊設計人員就開始對辛營橋的修建進行實地勘測設計工作,經過大量的基礎工作,最後決定在辛營村東、原有木橋下游10米處修建一座永久性鋼筋混凝土大橋。設計載重標準汽—15、掛—80,8度防震標準,50年一遇設計洪水位,橋面淨寬—7+2×0.75米、全寬9米,上部結構為鋼筋混凝土工型梁、少筋微彎板組合橋,下部採用鑽孔灌注樁,並設有3個溫度墩,將全橋分為四段,即10孔+10孔+10孔+9孔,中孔31×10=310米、端孔8×9.85=79.6米、溫度墩間距3×1=3米,橋全長392.6米。

1977年,河北省交通局批覆總投資115萬元,大橋開始實施。工程施工分兩期進行,第一期工程自1977年10月23日至1978年1月15日,邊備料、邊施工,完成孔鑽樁44根,土方7000方。該橋在鑽孔樁的施工中,首次在衡水地區採用機械鑽孔,使用新河鑽機廠生產的800型潛水鑽機,結構新穎、移動方便,操作簡便,工效高,屬於新型鑽具,由於河床地質為砂土,又缺乏機械鑽孔的經驗,在南橋臺西孔試鑽中,曾5次坍孔,經反覆分析後認為,回淤量較大,使用泥漿比重偏小。經調試加大後,其它鑽孔均獲成功。鑽深25米,12小時即能完成,施工納入正常軌道。第二期工程自1978年3月15日至11月21日,完成其餘全部工程:鑽孔45根(原設計86根鑽孔樁,實際完成89根,增加了3根輔助樁),全部的接柱、蓋梁、工型梁、橋面板、人行道、引道、護坡等工程。

整個施工由地、縣領導及技術人員組成的建橋指揮部組織進行,技術主管是地區交通局工程師魏正義,施工過程中,由地區工程隊配備施工機械、組織管理和技術指導,安平縣負責組織建橋民工,配備技工,參加施工的民工共有250名。大家忘我勞動、夜以繼日,刻苦鑽研業務技術。特別是在鑽孔時期,大家日夜奮戰在鑽臺,八級大風不停鑽,風雪嚴寒頂著幹,“吃在河邊、住在沙灘,為建大橋做貢獻”,表現了高度主人翁精神。特別是上部構造的預製、安裝的施工,廣大施工人員充分利用橋位較低,枯水期河中無水,河灘取土方便的有利季節,土法上馬,就地取材,如河灘作預製場、土模利用、扒杆起吊等等,節省了大量資金。整個大橋共使用鋼材295噸、木材243方、水泥1446.5噸、勞動力104526工日、工程補助糧101663斤,平均每延米造價2624元。

辛營大橋建成後,交通運輸量顯著增加,對溝通物資交流,發展工、農業生產,搞活地方經濟,造福人民做出了重大貢獻。

(源自中國網,原標題《衡水交通運輸史話(23)衡水安平縣辛營橋的早期修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